🌸:After the Storm...

小竹林ScarletJ🎋2023-7-2 23:57

正如在竹林群宣言的那样,本文是即兴之作,即兴有二,一来此文为真正的有感而发,二来,此文为临时撤换(撤掉了改稿三次的GPT系列的2nd),如此大(草)胆(率),实属并非我的日常。

仍然为之,只因不想让我这份心情冷静下来,原因有二:

一来,我们对AI绘画能力的震惊,以及对人类画师的质疑,只因我们忘记了/从未感受过那些巨匠大师们的真迹作品所拥有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二来,我们太熟悉那句:风雨过后便是晴天,无错,但也不确切。正确的该是:风雨都过去了,天晴还会远吗?

心声,不期而遇,但不缺席

“油画真迹所带来的视觉和心灵体验,是AI数字作品无法企及的高度”我在昨天的即刻的动态上这样写道,而这句话,是我今天观展时,翩然而至的心声。

这句心音抵达我的脑海时,我正驻足于意大利画家,Carlo Prada (1884-1960)的 《After the storm...》前,我原是为了莫奈和梵高而来的,谁承想这却是我看的最久的一幅画,久到把🐟先生都丢了。👇

在拥挤的展览馆中,这幅作品并不起眼。

于ta毗邻的邻居相比(莫奈的《粉色睡莲),显得格外冷清。 可我也正得意于此,乐得了个最佳赏画位置(看我所拍摄的照片的角度,便也可知一二)

人们倒也不是对它完全不感兴趣,只是来了不久便会走,偶有停留的,也多是在研究这位画家,如何具像化地表现无形的风。而我因为驻足的时间足够长,便也对人们为什么对它不那么感兴趣的理由听了个七分八分,其中,最多听见的,是对这幅作品“画不对题” 的质疑。

令我最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来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的发问。她认真的看了几眼画,然后歪着头问她的麻麻,这为什么风暴明明过去了,还有风呀?她的妈妈没有回答。

我却忍不住在心里回答了她:

“正是因为风暴过去,才有这“狐假虎威”似的残风。”

探寻真相...

话虽如此,我却对我的解读并不十分自信,展览本身没有给出任何解读,也只是单纯的把Carlo Prada和他的作品归在了「象征主义」的分类里面。但我却觉得这幅画,不是纯粹的象征主义作品

「象征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种起源于法国诗歌的艺术和文学运动。它是对作为「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对立产生的。与强调描绘现实、揭露社会阴暗面的「现实主义」和更强调科学的观察方法和对自然的描绘的「自然主义」不同,「象征主义」的艺术家们强调以象征、暗示和建议的方式表达感情和意象,而不是描绘现实世界的直观和具体的表现。

根据谷歌和GPT共同查到的资料显示,「象征主义」活跃期在1880-1910年之间,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份为1909年,从时间上看起来似乎吻合,但这幅作品对现实自然风光的描绘确实直接并且写实的,作品上最具有象征性的元素为画家对「丁达尔效应」宛如圣光的表达,但画家的表达,并未脱离具像化的科学性的自然表达,他笔下的光线,具有体积和透明度的感觉,是典型的「印象派」艺术家的特征。地面的草地以及灌木丛等的艺术手法上,呈现出类似分色画派的“点彩“技法,更加证明这幅画并非单一流派理念下的作品,甚至,画作中呈现出的平静、乐观的态度让我觉得带有一丝浪漫主义的色彩。

但我没有证据,因此也不敢发布这些感想,延迟修改了一天,亦是为了寻找更多的线索。直至半小时前,我才终于在互联网上找到了画家的一些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如下:

Carlo Prada (1884-1960)是一位活跃在意大利的画家。

他的作品展示了一种明亮的风景视角,通过色彩的透明度,反映出他受到分色画派影响的证据。人们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优雅和善良的情感,一种对海洋、平静的甜蜜的沉思,这是在温暖的春日阳光下拥抱海岸的景象。

1900年,在支持他的父亲的意愿下,1900年被送到了布雷拉学院进行经典研究

1906年,他参加了米兰的全国展览,引起了商人Alberto Grubicy的注意,后者很快就把他招募进了他的分色画派画家的队伍​,后来被'Novecento group'吸引,主要致力于这个阶段的肖像画;他后来转向了Chiarismo,这是一个围绕选择明亮颜色的选择而发展的潮流​。

"Novecento group"是一个意大利艺术家组成的团体,始于1922年,主张回归到伟大的意大利代表性艺术的过去​

Chiarismo(清亮主义)的艺术家们倾向于使用明亮、清晰的色彩,他们的作品往往富有光线和色彩的对比,以及大胆的视觉效果。Chiarismo运动的存在时间相对较短,大约从1930年到1935年。

从这些信息来看,我们不难推断出,1909年时,这位画家确实属于分色画派。单纯归类为「象征主义」的确不太合适。

从画家的生平信息来看,画家绘画生涯的开始是在以教习传统艺术的米兰布雷拉学院开始的,浪漫主义的思想很可能从那里起源,学艺6年后加入了分色画派的艺术家团体进行交流作画,互相切磋学习,想来作品上同时呈现出不同风格和流派的技法属实不奇怪。

解读

既然非单纯的「象征主义」的作品,我便不能过度解读画作中的象征意义。加上画作之时,世界大战也尚未爆发,仅根据画作的内容和命题,我认为画作描绘的便是:

“大风刚刚过去,乌云渐渐消散,阳光通过云层凝结成光束(丁达尔效应)撒向大地,大地上的花草树木虽然柔弱较小,面对仍然不舍得离开的些许残风虽弯不折,游刃有余。”

作品传递给我的,是一种平静,美好的感觉;一种风雨总会过去,树木虽小但扎根够深,百折不挠;一种,四两拨千斤,平和的力量,令人感觉温柔且温暖。

启发

当我们遭遇不好的事/身处不尽如人意的境遇/遭遇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就宛如画中这些身处风暴之中的小树,我们可能会感到飘摇无力,身心煎熬。

我们中的有些人,兴许会选择用“风雨过后便是晴天”来给自己鼓励、打气,原本,这是无可厚非的。可若我们真的以为:风雨过后=晴天。可能有一些人,他们在雨过,天尚且未晴的日子里,会陷入“怎么还没结束”得痛苦里,他们会因为过于痛苦,看不到希望而熬不下去/选择放弃,如若那样,实在可惜。

自然不是这样简单,但也只有这样,世事亦然。

我高中的时候,曾经因为一个研究性课题,有幸得到浙江省气象局去学习台风的知识的机会,在那里,我才知道了那句”雨过天睛“其实并不完整。对于风暴,譬如台风,风眼之中反而是晴天,而风眼过去风并不会直接停止,而是会持续一段时间。

欧洲的风也是如此,大风过去,乌云会渐渐散开,天会转晴但风依然会持续一段时间,逐渐减弱,直到消失。也正是因此,欧洲境内的草木都在自我进化中,习得了适应的能力。

就像画中的这些小树,尽管矮小,但却扎根极深,韧度极佳,所以可以任妖风肆虐而不折,能够经受得住欧洲大风天气的洗礼,并不会因为天气的恶劣而夭折,反而会成长为参天大树或是一方绿荫。

只要我们想,我们每一个人,就也是这样的树。

如果我们不幸处于挫折/逆境之中,不必急于等天晴,只要记得:

风暴过去,当有残风,阳光已至,终会停止。

后记

周日观展后,回来的路上我与🐟先生聊到,现在的diffusion 模型在表现出油画的层次激发和笔触所能呈现出的节奏和韵味上,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以及数字艺术品和油画真迹之间在视觉冲击力和体验上的巨大差异,🐟先生眉飞色舞的讲道其实在未来,是有希望通过AI技术+制造技术来再现大师的master piece的,但我反对了,如果这些挂在展览中的大师作品,可以简单的被复制,那么它们会不会失去价值,我们真的该这么做吗?

我是一个前沿技术的奉行者,也从不怀疑AI的未来,但我们的技术前进和落地的方向,真的都是对的吗?兴许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暂时,我也没有答案。先提出来,放在这里。也期待大家的想法。

关于画和画家,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我还可以写一些这些方面的内容。比如写写被我称作,”入错行的植物学家“的莫奈,比如我最爱的梵高,比如聊聊我认为绘画艺术已经很久没有进步了,尤其是在数字绘画出现之后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