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的南添老师有句对我产生过巨大冲击力的话:「能和 10 个人开会,就不和 2 个人开会。」他对规模效应的推崇显现在生活细节上。
然而,当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规模效应」与「1% 的用户」(我理解是价值观最契合、能长期走下去的用户)冲突时,真正的用户主义者该如何取舍呢?
我万万没有想到,这震撼的、珍贵的一课,是一个不识字、技能也普通的钟点工阿姨教给我的。
在最初读到徐麟将他家小区的钟点工阿姨称之为「一个人的用户型企业」时,我怀着质疑 —— 我自己就是自由职业者,觉得自己很懂钟点工阿姨面临的困境:
接单量不稳定或集中在某块时间,难以排满时间;
中介的剥削;
一个人无法同时出现在两处。
精准定位用户,围绕最重要的用户获得口碑、赢得推荐、逐渐形成规模效应......这些我和成千上万的自由职业者都在做,这样就能被称为用户型企业了吗?
折服我的,是钟点工阿姨在面临工作时间最长、赢得最深认可、曾推荐她同小区工作的东家 A 搬家的困境时,做出的选择。她跟着东家 A 搬家了!
这是个艰难的选择。阿姨花了很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原小区客源和规模效应一夜归零,她又要重新在各个小区之间奔波,直到三年多后才重新在新小区排满自己的时间,积累起新的规模效应。
写到这里我热泪盈眶。想起孟岩写过的一条微博:
「投资收益,一定程度是由你在熊市做了什么决定的;一个人的成长,一定程度是由他在困难时做了什么定义的。」
阿姨可能并不知道用户主义这四个字,可她却以朴素的行动践行了真正的用户主义。
真正的用户主义,是找到你的 1% 用户,并且,当这 1% 的用户和规模效应冲突的时候,敢于放弃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规模效应,选择和 1% 的用户站在一起。
满心钦佩,备受鼓舞!人生和商业一样,都是依靠一次又一次的决策一步步走到最后的。每次决策的背后,都是凭着本心、直觉、内心最深处的价值观。我也想成为像阿姨一样把用户主义行出来的人。
对了,南添老师还说:「如果一条路是连最没有资源/信息/体力脑力/资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够走成功的,那一定是最值得学习的。」
愿你亦有所得。
今日推荐
《一个人的用户型企业:我们小区「家政女王」的故事》by 徐麟
扩展阅读
《什么是「规模效应」?》by 玄远
相关文章
自由职业 | 01. 当「1% 的用户」和「规模效应」冲突时,你放弃哪一边?当「1% 的用户」和「规模效应」冲突时,你放弃哪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