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似乎回到了大学时代做《蠡湖》杂志主编的日子,那时候也要给每本新杂志写卷首语,如果你知道我在说什么,那么有机会我们再去宝界桥走走,鼋头渚的樱花依旧,你我曾是少年。
如你所见这应该是「产品沉思录」诞生以来第三次迭代(第一次介绍内容都是摘抄、第二次转型介绍文为「少楠说」)。对于一个急性子的产品汪来说,这种版本迭代周期堪称佛系。
近期还有一件事促使我改为这种手动编辑的(对,以前是 RSS 自动的,所以没换行 🤪),是上次做了很多批注的王慧文那篇关于分层的 Notion 的链接后,好多小伙伴在其中的留言和互动,让我对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概念,理解的更加深入,仿佛他们就在你旁边,转过椅子过来就某个问题开始讨论。这种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我始终所向往的。
而这周每晚,我都想找到一个既能在国内访问便利,又能协作批注的工具。很遗憾的是,并没有顺手的(也跟自己懒有关)。所以干脆就再多费一份力气,将介绍改为手工编辑,附上源链接与可以讨论的链接,由诸君自取,也算对的起诸位的时间和银两。我相信「功不唐捐」,更相信交换后的思想能让我们能更加理性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
其他林林总动的还改了下排版和布局,更加干净些,让我依稀记得曾经也是一位设计师。添加了一些推荐资源(如银叔的犬校,里面好货颇多)。也许中年的产品汪,不再会奢望改变世界,只求不被世界改变太多。能在工作之余,守护这一方小天地,便已是幸运至极。过去埋藏在地下,挖出来时是煤炭,是你今天的炉火。
❧
平台革命 | 荐书
少楠说:根据上周的资料,继续研究了杰奥夫雷 · G · 帕克的《平台革命》。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关于平台方方面面的索引书,是研究交易平台的线索集,美团的小伙伴们也很推崇这本书。
本书开篇就提到了交易平台的诞生及其原因,从经济学的角度也好理解 —— 因为信息发达,导致人们创造、交换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和简单,以前各个领域里面的「守门人(如编辑)」,渐渐的让位给了各种推荐引擎,所以传统的「管道」公司让位给了「平台公司」
而交易平台的核心交互就是「交易」,如果这本书只能记住一个知识点,那就记住下面这个公式:
交易 = 买卖双方 × 价值单元 × 过滤器
买卖双方自不必说,价值单元是比较有趣的提炼。简单来讲就是点评上的一家「店」,外卖上的一道「菜」,滴滴上的一辆「车」,所有来平台的双方,都是围绕着这个价值单元来进行交易。
但交换价值单元不仅仅是「价格」因素,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尔文·E·罗斯提到,早年的市场是「商品市场」,「每一个商品的售价对应的是所有的买家,每一个商品的购价对应的是所有的卖家,所以价格是核心因素」,但是现在我们说的如外卖,打车,更像是「配对市场 —— 在配对市场中,每一个交易都需要单独考虑,例如在就业市场上,每一个面试者都必须接受单独的考察」。( PS:这个部分下期会介绍到)
非虚拟物品/服务,本质上我们在线上交易的那一刻,只是购买了「信息」和「使用权」而已,所以促成交易其实有四大特点:Price-价格、Availability-可获得性、Content-内容、Extra feature-特殊权益和功能(From Booking 方法论),这背后其实都是关于价值单元的信息补全。
而仅仅有丰富的信息还不够,还要有一个足够好的「过滤器」来匹配双方的需求。许多时候假冒信息的并不是交易失败的关键问题,而是将信息传达给有需求的一方代价太大(想想寒风中扬招出租车的日子吧)
另外本书还讲到了关于平台治理的章节对我启发颇大,首先提纲掣领的提出了什么是「治理」:治理是一组关于谁来参与生态系统、如何进行价值分配、以及如何解决冲突的「规则集」,然后参考广义平台治理参考宪法学家劳伦斯 · 莱格斯提供的四个主要工具:法律、规范、体系结构、市场 —— 这也是让我决定迭代掉1.0运营管理手册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个框架更加完整。
阅读全文:
❧
MarketPlace 指南 V6.0 | 荐书
少楠说:感谢「四十二章经」的曲凯老师不吝赐教,分享了这本翻译好的《MarketPlace 指南》。如果说上面那本《平台革命》更加学术一点,那么这本则是从风险投资人的眼光来看互联网交易平台的演进史,它是 Version One Ventures 合伙人——Boris Wertz 和 Angela Tran Kingyen 的作品。它清晰地解构了 marketplace 的创建、增长和评估,被 A16Z 、USV 等知名投资机构视为经典。创业者们也可以把它作为工具书,常常 翻阅,时时反思。除了更加针对性之外,最后一章还分享了从投资人的视角来看,如何给平台型互联网公司进行估值的方法。
下载地址中的是我自己批注过的版本,有许多思考都标记在上面。但如果你想要纯净版,可以回复邮件告诉我。在这里摘录下几点对我的启发:
影响 MarketPlace 规模的六大因素:市场是否高度分散、依赖卖家还是依赖平台(如私人医生服务就是极端依赖卖家的)、应用场景是否高频、潜在市场规模有多大、是否参与了支付过程(当年的分类信息网站就完全没有参与支付过程)。以上条件不是必须,而是拥有的要素越多越好。
网络效应和病毒传播不是一回事。一般来说交易平台具有网络效应,但是并不具备很强的病毒传播属性。这一点对于新兴平台的创业团队来说很容易误以为是一回事(我曾经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媒体、游戏、通信产品具有很强的病毒传播效应,但平台(非通信类)并不是如此。这里面大家容易搞混的是「类型」,即不应该总想着让平台进行病毒传播,而是把平台的某些使用场景,用媒体、游戏等方式进行传播,继而带来用户增长。这个最典型的就是拼多多的果园和蚂蚁森林了。邀请用户给 X 元这种方式实际上除了养肥了羊毛党,并不会给平台带来爆炸性的效应 —— 想一想聊天宝的悲惨境遇吧。
在规模化时,支持头部供应商。但注意这里的「头部」是指在平台上成长起来的供给方,而非更大市场中的供给方。举个例子来说,协和医院的张羽医生就是更大市场中的头部,而浙江省妇保的翁若鹏医生就是丁香医生平台上的头部,在平台初期挖大咖拉流量是没问题的。但是后期规模化的时候,如果还是将流量倾斜给他们,那么一方面是平台的议价能力始终不高(人家说走就能走,而且各地都得供着),另一方面是自己这边的独特供给无法产生,多样性缺失 —— 道理虽然朴素,但是实际上自己操盘的时候会经不住诱惑,因为前者很容易带来「虚荣指标」
在新类型 MarketPlace 中,其实让我更加明确了丁香医生这个平台的属性,即 Managed MarketPlace(参考资料),信任、安全和风 险管理是 Managed MarketPlace 的基本要素,MarketPlace 如何管理信任决定了它 能吸引多少消费者。这也是我们始终在信任和安全投入带来回报的一个注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进行高度管控还带来的好处是拓展了供给方的能力,比如一个医生是很难去谈药品供应链及设置处方审核系统的,但是我们完成相关的服务后,能让许多医生在线咨询的能力得到极大的延伸,从「话疗」变成真正的「治疗」。同类型的可以参考美团外卖自营运力之后,许多本身因为无法自建物流的餐厅就会选择接入平台。从这个角度来说,接下来的平台发展多半是这种重投入高管控的平台 —— 但好处是对应的抽成也会变多。
其他还有很多启发不再展开,具体大家下载阅读吧: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QoYeNUvyQXySenGkwC5oQ?pwd=rq41 提取码: rq41
❧
双边市场分析 | 交易平台
少楠说:这篇文章和@刘飞 讨论了好多,都放在批注里面,有兴趣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点开讨论版链接参与讨论。
这篇文章相比上面两篇,更加聚焦在双边平台这种类型,其中提到了三个最有影响性的要素:
双边平台中哪一侧对另一侧的正外部性更强,哪一侧竞争就会更加激烈(如酒吧对女士免费,果园主对蜂农免费提供食宿、KFC/麦当劳入驻外卖平台会能谈一个非常好的 Deal )
平台是收取固定费用还是交易费用。(以前百姓网属于收取固定费用的,但是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假冒伪劣的信息发布者会因为付费了,疯狂的发送信息,而那些本身优质的发布者的信息就会被淹没)
单栖还是多栖 Single-homing or Multi-homing。(国内互联网产品看,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是MH的,而各平台也正在从MH强行把商家往SH转 via 刘飞。)
其中单栖还是多栖这个话题和刘飞聊了蛮久,得出的一个初步结论是: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了MH的程度,例如虽然美团和饿了么都能满足外卖需求,但是一旦用户使用了某个平台并且能满足绝大多数需求的时候,就不会选择 MH 了。比如我的习惯是用美团,除非点星巴克才会用饿了么。
另外双边市场中最核心的策略在于两个方面:定价和开放,后者对我有所启发:「如果一个市场本身多样性很强,那即使有强大平台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选择不兼容的小平台也依然有生存空间。比如Windows与MacOS」。对于在线问诊平台,不同的科室及不同的职级,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分散市场。刚开始对平台选择「循证医学」及「Email 式沟通」很不理解,担心会成为一个限制发展的瓶颈。但是如果再放到当时的大环境来说(春雨、好大夫经营多年),选择这么一个独立不兼容的系统,确实找到了一个发展的缝隙;而今天随着习惯的养成和系统的培养,会导致熟悉我们系统和理念的医生很难跳槽到别的平台;从别的平台加入我们平台的供给方,会由我们专人培训以提高对系统的适应性,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保证了供给方的独特性和对其他平台供给的兼容性。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37125473
❧
P.A.R.A 方法: 一个通用的数字信息组织系统 | 信息整理
少楠说:上周末,一直觉得整个人处于「凌乱」的状态,在冥想时不断地反思这种感觉的原因。大概整理如下:
断舍离:
历史负担:许多悬而未决或历史负担导致今天一直还需要耗费精力在其中
欲望太多:凌乱来自于复杂,不仅仅是事情没有解决,包括购买了新东西,频繁的想要体验各种生活
少切换:
同时追踪多件事情,都需要精力来管理,尽量避免没有规划的情况下突然开启一件事情。
优先级没设定好,没有重点事项,会导致选择的时候无法做到有条不紊
多准备:
准备工作不足,会导致每件事情做的时候太多事情需要从头准备,显得凌乱
低估下自己的能力边界,别高估,许多事情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勤复盘:
缺少阶段性的里程碑,会导致感觉事情一直延续没有进展或者不知道和终点的距离
缺少周期性的复盘,会导致缺少明确的分割点和休止符
整理完之后,发现其实许多凌乱的许多点在于没有终止和随意输入,这也体现在我的笔记本中始终处于「凌乱」的状态。于是就寻找到了一套新的信息管理方法:P.A.R.A
P.A.R.A其实就是四个步骤,Projects — Areas — Resources — Archives,其实也是从小到大的来把日常的事情进行快速的分类。这个系统的好处是一套方法论,核心特点是避免较多的内容或特别深入的层次(看到有些朋友用杜威十进制方法来管理个人知识库只能是跪拜),另外这个系统不依赖于什么特定的软件,我是基于 Notion 来做的(讨论版中有 Notion 应用实践)
我很喜欢文中对于这四个概念的定义:
Projects:一系列与一个目标相关的任务,有一个最后期限。如撰写本期沉思录
Areas:一个活动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维持一个标准。如复盘所学知识
Resources:持续感兴趣的主题或话题。如下周要分享的埃尔文罗斯的「市场设计」
Archives:上述三类不再更新的归档
这里比较容易搞混的是 Areas 和 Project 的关系:跑马拉松是一个项目,而健康是一个领域。许多时候混乱来自于我们定义错了两者的关系,或者只关注了 Project 而忽略了对 Areas 的投资(我就是如此)
这套系统在实践中,慢慢感受到了「生活是一连串的事件」的意义,我们之所以变成今天的样子,都是由一个一个的事件导致的,但是我们却很少的「复盘及规划」,要么是周期太久,要么是颗粒太大。现在做完系统后每周能复盘下在哪里花的精力不够,哪里过多,在下周规划的时候也更加清晰,凌乱的感觉少了许多。
但是注意的是,这套系统有一个问题就是「过于精密」,所以我并未完全照搬,也没有把每个方面都做到严丝合缝,目前主要是工作上的事情在应用,而生活上,还是希望保持一些随机性和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