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1号发布专栏第一期,到10月15号专栏最后一期更新完毕,整整两个半月。感触颇深。
1、用最小成本搭建了一个 AIGC 类产品的MVP,并且验证了有用户愿意为这个产品的价值买单,虽然距离当初50个订阅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按比例看也在及格线上。
验证创意未必一定要是开发一个APP,也可以是一个专栏。
2、用结构化的输出,倒逼体系化的输入,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为了运营这个专栏,我几乎翻遍了小宇宙上所有AI类的栏目和单集,加上阅读论文,学习GitHub上的项目,啃各种官方文档,学习效率非常高。专栏的最后一期,特意放了一期AI时代知识管理的访谈,也算是一种呼应。
3、最大的感受是AI行业真是一日千里,蓬勃发展,典型的证据就是我在专栏发布时拟定的目录,最终大部分都没用上(哭笑不得),不是说当初的选题质量不行,而是实在发展太快,过一段时间就有新的进展出来,专栏也必须保持迭代。
4、build in public 真是一种最佳的个人开发者策略。不需要遮遮掩掩,大胆地在公开场合说出你的目标,让身边的朋友或网友帮你一起鉴别创意,产品,一起参与优化和传播。
build in public 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结交很多朋友,通过写专栏我知道了极客公园要举办AI黑客松比赛,通过比赛组委我认识了现在的产品搭档,以及好几个年轻有为的同行,这些都是相比闭门造车更好的一种创造价值的方式。
虽然第一季承诺的更新目标达成了,但我还有接下来的两个目标:
筹备第二季的专栏,依然是AI领域,但是关注点会从行业趋势变得更加接地气。
继续维护第一季,有好的内容会不定期加上,也算是对第一批种子用户的答谢。
最近 Openai 持续放大招,fine turn 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大家都在说又要搞死一批 AI 创业公司了,身边有不少 AI 应用层创业悲观论开始出现。
我个人倒是持乐观态度。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手机操作系统当初底层的能力也是很薄弱,所以移动互联网早期诞生了很多像墨迹天气、手电筒、记事本这样的工具类应用,后面操作系统能力不断迭代,这类应用确实走下坡路,但是操作系统开放出来的能力也越来越多,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并没有因为操作系统的成熟而萎缩,反而是蓬勃发展。
其次是大家担心做垂直领域调优的 SaaS 公司会不会因为 fine turn 的门槛降低而要凉凉了,我认为也不会。原因在于 To B 的服务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并不会因为某个 API 的能力提升而出现门槛的骤降骤升。比如说:那些数据是有用的?要如何格式化?如何进行清洗?大模型输出的质量稳定性怎么解决?兜底的方案怎么设计?这些都依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提供用户教育和运营,至少现阶段我认为依然如此。
作为一名技术乐观主义者,我认为底层的能力越强,对顶层应用开发者越是利好。大模型会水平扩展能力,但垂直扩展不符合其定位,且规模不经济。
最后,祝专栏的各位读者都能抓住这一波 AI 带来的机会,书写自己的精彩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