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想要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我的主要担心是:哈佛大学校园里的故事和经验,虽然有趣,但是否对中国的环境适用?
所以这次专栏写作的同时,我想除了原文翻译,也加上一些自己的经历,对于书中技巧的使用,让这些故事和干货变得更鲜活一些,也许对读者们的作用更大。
1
第三章里安娜尤克里里的故事我很喜欢。一个本来不太擅长社交的女孩,通过弹琴的方式,让大家主动来和她打招呼,和同学们成为了朋友。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创造一个你可以和他人认识的契机”。安娜用的方法是通过背着尤克里里,让大家主动好奇地向她提问,“你能弹点什么吗?” 让他人有机会来搭讪你,这个技巧非常奇妙。
我在刚进麦肯锡洛杉矶办公室的时候也用过一个异曲同工的方式。当时我们办公室要拍一个values day的视频,我就主动担纲,说来负责策划和拍摄大家的视频。借着这个由头,我和办公室里的每一位同事都有了认识的机会。有一个理由让你去认识他人,总是比直接搭讪要简单得多。
2
第三章里还分享了办群体活动的“星球大战策略”:先广撒网,再各个击破。我回国的两年,在北京也有很多办集体活动的经验。当时我的室友陈霖,是个做饭超级棒的川妹子。她其实也是比较内向的,但和我住在一起,我就发现可以好好利用她会做饭的特长,来认识新朋友们。
她设计了一个菜单,我们经常叫朋友们来家里吃饭,还可以点菜。慢慢的我们就有了一个base北京的”陈霖小厨房群“,群里大几十号人,过节的时候还会找更大的场地,组织包饺子之类的活动。这个社群也让很多朋友之间有了链接。
所以其实组织party也未必就需要那个最social最外向的人,想想自己有什么独特技能,比如下厨,比如制定旅游攻略,都是可以用来团结小伙伴们,把大家聚到一起的粘合剂。
我自己的一个小秘密是:做活动的组织者,往往比参与者更加容易。我自己说实话也不喜欢和很多陌生人社交的场合,走进一个谁都不认识的party也会很紧张。但是如果你是组织人,即使来的人不是个个都认识你(比如朋友邀请来的朋友),但大家都会知道你,主动来和你打招呼,感谢你的招待。
3
希望这些我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可以启发你的思路,让你找到一些把文中的技巧运用在自己生活里的灵感!
去勇敢迈出人际关系中的第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