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问:为什么会有这个专栏

支付好多问【第一季】王小憨2024-11-14 11:12

各位好,这里一个有关支付方法、洞察、经验的一个专栏?

"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大体是秉持着这样的初衷去开始的这份专栏。

同时,我也会将它作为新书的内容首发交流渠道。


“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 

这是一本有关支付的错题集。

 

人生是旷野,我们所从事的支付产业橫跨千里万里。

在这个旷野千万里的过程里,我偶尔会想我们身处的是一个怎样的支付的世界,别处的世界又是如何?

这几年,从亚洲到非洲,从支付发达市场(dm,developed market)到支付新兴市场(em,emerging market),走了一些国家,呆了一段时间,遇到过,交流过,拥抱过不同颜色、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从业者,使用者,了解与交流当地的支付场景与使用偏好、经验、教训,也有感受过五先令一条人命的久久不能平静。

通过这些交流,对于行业多了一些新的认知和敬畏与问题。

这些关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有的问题是自己作为新人遇到的;也有的是随着岁月增长,带的的一些新人提出的。

也有的是来自于日常合作部门比如商户、运营、研发同事的咨询。

还有些来自于《支付方法论》读者们的一些问题。

问题可以是微不足道的,也可以是个复杂巨大的,无论大小,每个问题都希望能够求索和解决。

在这个探索支付世界的旅程里,随着际遇与时间,这些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渐渐求索的答案与解决的问题,都或大或小地让支付变得更好用一些;行业更进步一些;用户的更好用,更满意一些;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一些。

对于支付人,这个过程弥其珍贵。

 

支付,这个行业,大家印象里,是不是是又难、又无趣、又容易出错,门槛极高?

没完没了的数字、永不停歇的订单。

业务单,支付单,流水单是什么;主订单,子订单怎么处理?

“天哪,怎么订单也有这么多讲究?”

信息流怎么走?资金流怎么走?

“天哪,怎么交易完成了,还有一堆事要做?”

 

链接支付、扫码支付、近场支付、要素支付、分账支付、免密支付,不断涌出的支付产品。

“天哪,怎么一样的信用卡、借记卡、电子钱包能够分出这么多支付产品来?”

交易的时候,一会儿要考虑成本最低,一会儿要顾及体验最优,一会儿要考虑风险最低;一会儿要考虑伙伴合作关系;一会儿还要考虑......。

“天哪,到底怎么做,什么才是支付里的最优解?”

。。。。。。

 

太多太多的问题,太多太多的秘密。

怎么解?

胡适先生的"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是我推荐的一种很高效的解答问题的方法。

以问题去探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探索的领域越聚焦,便会越深厚。

 

大家工作从择业开始,一生时间大体上都是一样的,问题很多,时间不多。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我们需要取舍。

就像我们大多数人穷尽这一生,只能拥有北上广90平米的房子。

90平米的房子,假如用来装东西,是经不起装满了壁画,还要装手办;装满了手办,还要装潮鞋;装满了潮鞋,还要装宠物;装满了宠物,还要给灵魂一点空间,用来装书本,装自由......

很多时候,"少就是多",我们需要一些断舍离。

"自古华山一条路",每个行业都有秘密,犹如在爬山,早点选择好自己热爱的那条路,多爬一点,看到的风景便多一点,离打通关,登上山顶便近一些,当然一座山之后还有更多的山。

 

在这个什么都快的时代里,聚焦了方向,那该如何开始探索呢?

我的经验,探索的方法就是列好主线,沿着问题一个串出一个,渐渐的由点扩张成一条线,由线扩张成一个面,只要去做,就会有答案。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世界的绝绝绝大多数问题都是已经有答案的,无论他多么奥秘,只是在等有心的人找寻与阅读,这些奥秘你不必仰仗天时,地理,人和、天赋,只需要你热爱、好学而已。

自驱才是这世上最大的天赋。

犹如此刻你在阅读的这本书,支付的奥秘许许多多都在这里。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热传递,会逐渐Copy走样,效能递减。

这一点与人和人的交流与认知类似,由于时间、背景、场景、心情、记忆、性格、双方认知等等因素叠加在一起,完整度十分的东西,往往表达也就剩了七八分,各自理解能有五六分就不错了,两三月一过,可能记得的,留下的就只有两三分了。。

有个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过目不忘的天赋。理解过、思考过一次,结构与答案就会像复印机那样复印在脑海里,终生不忘。

可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诚恳面对现实没有这种天赋。

那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做学生的时候,每年每一科老师都会让整理错题集,把那些错的问题、好的问题摘抄下来,常翻常新。

我想,工作大体也都是如此,增长的见识,遇到的难题,加上来自于读者、从业者的一些提问,记录下来,成为了今天这样一本由具体问题构成的支付书。

这些认知,和大家分享,交流,碰撞与进步,希望每一个问题,都是我们攀登的一个步伐,实实在在,脚踏实地,进一点是一点,走一步是一步,每一步都算数。

希望这本「支付许多问」能够成为大家案头的工具书,常用常新,常有收获。

老舍的《我这一辈子》结尾写过:"我还(在)笑。"

我们依旧一样:我还(在)做。做着支付,学着支付,爱着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