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策划”3 -- 反定位

Tony杨振的BlogTony 杨振2022-10-4 18:46

我有一位挺特别的朋友,叫Freedom,

如果问他什么是策划,他会说:“对抗”。

对抗惯例,对抗常规,才有故事。

如果一个策划听上去都很对,

那么这个策划基本上就很平庸。

同理,了不起的品牌,

都是发起了对传统的打破,

形成了新的愿景。

1. 反定位,是策划的基因

想起百事时代,

蓝血人Richard Lee做过的营销案例,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百事标志色的蓝地毯取代红地毯。

连地毯都要成为新闻点,

这就是那时的百事。

出人意料,才有讨论点。

集度第一个在元宇宙里搞发布会,一个道理,

谁说发布会必须是过去那个样子呢?

2. 反定位,更是商业的战略

反定位,是初创品牌的常用利器,

人们很习惯去向领导者学习,

但如果你总是追求和市场领导者一样好,

你只会为领导者做嫁衣。

星巴克是非常了不起的品牌,

第三空间的体验做的挺棒的,

但Manner的空间,

基本上不提供什么体验,

装修非常简单,成本更低,

留白反而显得更年轻!

一点补充知识:

反定位,counter positioning,

按斯坦福大学企业战略教授汉密尔顿·海默(Hamilton Helmer)的定义,

是指针对目前市场领先者的产品,做一个和它完全对立的商业模式。

如果市场领先者学习这种模式,

会把它自己已有的商业模式摧毁。

如果市场领先者不学习,

它就只能让挑战者不断变大,自己慢慢变小,直到双方位置互换。

所谓damed if you do, damed if you don't。

互联网里,拼多多 VS 淘宝也是一个例子,

车企里,特斯拉 VS 传统车企,也是典型的例子。

那么,由谁来颠覆特斯拉呢?

写在结尾的话,

来自圆桌派:

人类进步的本质是什么?

下一代不怎么听上一代的话,

就是每一代都在颠覆上一代。

看到这里的朋友,也是“反定位”,

按道理国庆节都出外玩了,

你却在学习思考,看这种文字……

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