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15:如果你没有观点,你就没有值得关注的东西

产品沉思录 | 第四季(完结)shaonan × fonter2022-12-20 15:3

卷首语

和白老师认识也十年了,上周和白老师复盘我们合作过的许多产品:Animetaste App、摆摆书架、Renote、一念,为何最终都是无疾而终?表面看起来最终都是精力不够而放弃,但我们都知道这肯定不是根本原因。白老师提了两个很核心的要素:相信与热爱。我们当时都很热爱我们所做的产品,投入了许多精力,却丝毫不觉得辛苦,这大抵就是热爱的状态吧。但遗憾的是我们却不相信他们能顺利的活下去,而最终我们选择了热爱,去做一些周围人看起来更「相信」的事情,然后十年就如白驹过隙。

如果说热爱是你做某些事情不觉得痛苦,那么相信则是你对这件事的长期价值非常笃定。有了笃定的目标与快乐的过程,这样的事情,大抵才是人生值得托付的事情吧。

思维碎片:

  • 输入框才是最好的收藏夹。

  • 我们这一代人也许经历过贫穷,但从未体验过衰退。

  • 公平多在过程中强调,正义多在结果中强调(来源:《完美的正义》)

  • 有趣的是:希腊语中chaos(混乱)的反义词,是cosmos,宇宙。 (来源

  • 「创造」首先是一种表达,而表达是可以学习和训练的。训练的,是表达能力;等待的,是创造的场合和机会;剩下的,交给别人去发现。

  • 信息流这种短短的紧凑的信息展现形式就像是这个时代的「诗」——尽管不具有诗的美感,也不具有诗的韵律,但却又像诗一样让人流连忘返、浮想联翩。

Hey.com :拥有一个观点比充足的营销预算更有效

少楠说:似乎互联网界也迎来了「复古」的潮流,已经久不更新的生产力工具被 Notion 和 Roam 推到了大众的聚光灯下,而许久波澜不惊的 Email 领域也被老牌「工作方式」公司 37signal 新开发的邮件解决方案 Hey.com 推到了风口浪尖。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在社交网络及推荐引擎时代,我们的情绪很容易被鼓动。我依稀还记得当年移动互联网泡沫的时候,一个叫「Color」的 App 也是非常的撩人心弦。似乎不谈论他,就不配在互联网圈混一样 —— 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这的确很有效。

37signal 除了basecamp 这个赫赫有名的产品之外,在国内有几本书应该也蛮出名,《Rework》《Remote 》都是当年的创业者几乎人手一本的创业指南,而书中大胆犀利的观点也影响了许多公司 —— 这也说明他们是一家很会「输出理念」的公司

回到 Hey.com ,产品上来说翻车的可能性不大,毕竟 37signal 开发的 Basecamp 在业内也是有口皆碑。但这次 Hey 发布在官网的宣言,群里面各种的讨论,加上前几天创始人怼苹果 Appstore 的收费策略,关注度一路上升。这也是这期专题研究的出发点:一款产品的营销该怎么做 —— 甚至一款产品的理念究竟有几多价值。

在这个专辑内,我翻译了 hey.com 的宣言和 20 个产品功能,并对产品功能进行了归纳和整理。这是一个褪魅的过程,在我看 Hey 的宣言时,就像看网络爽文一样舒服,似乎立马就想掏钱加入讨伐 Gmail,hotmail 这群不争气的老家伙的大军:

  • 人们上一次对电子邮件感到兴奋还是16年前Gmail发布的时候。现代电子邮件App的功能丰富,但缺乏理念。

  • 任何人只要掌握了你的电子邮件地址,就能随时吸引你的注意力。当他们发送电子邮件的那一刻,它就在你的收件箱的顶部,在你的脸上,在你的口袋或手腕上嗡嗡作响。

  • 电子邮件永远是发件人比收件人受益,他们随便起了个名字,你就需要开始破译密码

  • 事实上,大多数电子邮件不应该带有阅读它们、处理它们或跟踪它们状态的义务。它们只是信息,不是对话。

  • 免费的电子邮件花费了你最宝贵的东西之一 —— 隐私

是不是很有蛊惑性?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忍受这些情况,似乎也已经习以为常。但是看到这些充满了「强烈观点」的宣言,内心一直在不停地点头,似乎进入了某种现实扭曲立场。而当你看完这些宣言再看他们发布的功能后,就会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我需要这套服务来让我的工作方式变的更好。

这就是一篇宣言带来的力量,或者说观点带来的力量。如果没有这篇宣言,我把这个邮件服务的功能点写下来你再感受下:

  • 默认不开启通知,但你可以设置个别人提醒(这不是脱裤子放屁么?)

  • 你可以修改任意邮件的主题,或者把多个邮件合并为一个主题(我干嘛要这么干?)

  • 直接查找所有邮件的附件(这玩意也值得拿出来说?)

  • 给任意邮件做备注,或者给任意对话中间插入备忘(我要这玩意干嘛?)

  • 可以依次展开所有邮件一口气读完(神经病?!)

感受一下差异。所以我说整理的过程是一个褪魅的过程。Hey 很好的把他们并不是「革命性」的改进,包裹在了一个更大的使命中 —— 「和十几年不更新的 Email 巨头开战,夺回你的隐私和控制权,让你凌驾于发件人之上」,让你向往一种更好地生活,一旦你接受了这个设定,就会觉得每个细节都如此的迷人和切中痛点,继而觉得 99 刀/年的费用四舍五入简直不要钱,我就是要享受这种 workstyle —— 想想当年 iPhone 发布的时候,是否也是有这种感觉?所以在《一天世界》的通讯中将 37signal 称为「贩卖工作方式」的公司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接受他们的产品,其实就是接受了一整套工作方式理念。

专题中还放了一篇关于 Hey 的评论值得思考:拥有一个观点比充足的营销预算更有效,因为在这个时代复制 code 代价如此之小,而唯一不能复制的就是属于你的产品理念,进一步说是你融入到产品中的「独特观点」。如果你没有什么可说的,你就没有值得关注的东西。因为今天商业的目标不是卖给每一个需要你所拥有的东西的人。目标是卖给与你有相同意见的人 —— 那些相信你所相信的人。

Hey 的这套打法算是对营销大师 Simon Sinek 的黄金圈法则的完美践行,如果还不知道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什么是黄金圈法则

批注版:https://www.notion.so/plidezus/Hey-from-Basecamp-8d37b5ea8f02456b8a6586186c5440ba

张凯夫:技术/制度创新与最伟大的企业

批注版:https://www.notion.so/plidezus/9aee9eba9a8a480aad0422127f94f25e

少楠说:之前在专题中提及过张凯夫老师的 天天和人谈市场,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市场

本周经朋友推荐继续深挖了下张老师其他的内容,其中《技术/制度创新与最伟大的企业》是其在混沌大学的分享,从宏观的视角回顾了人类的经济史和商业史,挖掘了在这眼花缭乱的历史长河中四个不变的模型。

  1. 市场的流转带来资源有效配置

  2. 垄断收益权提高经营意愿

  3. 规模效应与网络效应带来赢者通吃

  4. 破坏式创新带来供给的更迭和进步

这么宏观的概念,明天又不能打粮食,学习之后有什么用呢?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有读史,能更好的了解世界运行的「周期」,当你能判断当下在周期的上行还是下行时,应该采用怎么样的应对策略。

比如在 1932 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失业率大概在 20%,许多中产一夜之间沦落街头需要开始救济,那么这次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到底程度如何呢?失业率现在到达了多少?在这个衰退周期中什么行业兴起了,什么行业被淘汰了?

又比如在第四节提到无线电行业是怎么崛起的,并且从设备生产向内容生产转型?如果理解了当年的演变过程,那么再看近些年苹果在内容上的投入以及服务在财报中的占比,就能理解其背后的规律了 —— 你可以像 段永平 一样选择投资苹果;也可以选择投入内容行业,跟着娱乐这个逆周期的大船继续逆流而上。

再比如第三节提到的交易成本的变化,会导致最终出现巨头公司垄断市场,还是由许多中小企业来组成交易网络?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导致我们不得不依靠组织来保证的履约,是否会发生什么新的变化?今日滴滴司机或者美团外卖的骑手,与当年福特公司的员工比,交易成本有何差异?有多大差异?经济衰退到复苏的阶段,我们究竟该选择大公司,还是中小公司?

从这些角度来看这些看起来宏观的内容,会让你慢慢积累起跨越周期的能力。

如张老师总结:在学习经济规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商业历史的演进过程,对当今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判断。技术在变化,经济规律却相对稳定,亘古不变。

@刘致闻 分享:运营谈文采你就输了 —— 理解提问的价值

批注版:https://www.notion.so/588803392f3141d8abf799cf7ff99278

少楠说:最近和 @刘致闻 与 @Yifeng Li 聊关于 Marketplace 的时候提及了用户分群,继而致闻分享了自己在内部做的一个分享,主题很简单:到底如何给用户发一个 Push,能让更多用户看到之后能参与到讨论中来。在我的再三怂恿下,致闻将此文完善出来首发于此。

在日常的产品设计、运营中,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但许多时候大家会在错误的地方下死功夫,以期用工作量来感动自己,比如推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沉迷于点击率和标题的优化,然后试图用更好学习各种「文采」来提高点击率,这根本是缘木求鱼。

点击率是最终的目的么?不同的标题之间能衡量么?用哪些指标能评估内容的质量而不是靠感觉?这些问题隐藏在这个简单的动作背后,而这些问题才能让我们看得更远更全面。而这背后隐藏的东西就是「究竟如何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 好问题的范式=约束条件决策变量目标函数

有了这个公式,我们就能明白,用户不会因为「文采」被感动,而是会被于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冲突,导致「我身不由己,但是命运让我不得不做出选择,并且会影响很大」,这类看着让人咬牙切齿的问题所感同身受,继而点击并参与到其中来。

除了好问题,另一个重点就是分层,不分层做运营就是耍流氓。老王在 STP/4P/分层研究 中详细了讲述了一个业务如何通过分层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说那种太宏观我们很难学来。那么这篇文章关于如何把人群分组,继而产生可以比较的内容,找到量化的维度不断迭代,则是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要用的。

这可能和责任心没有太大的关心,相对来说,好奇这个世界是如何构成的,可能才是能让我们挖掘到背后原理的根本动力。

冯柳:什么是弱者理论

研究人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冯柳就是我一个熊猫资本的朋友张路璐强烈推荐我去研究的。(她主要看健康方向的消费品和在线娱乐,想在相关行业创业,或者已经在路上的朋友可以加她聊聊,会很有收获。微信号:chandl)

她的推荐的理由倒也不是去学习冯柳的投资技巧(神仙操作还是别碰),而是更多关于他如何做选择,如何面对历史等个人的心得。这些思考无论对于投资还是日常的业务都是具有通用价值的。我把两篇长访谈非投资部分对我的启发摘录如下(加粗是原文,下面是个人注解):

如何更好的选择

  • 先看有没有机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最核心的是人家嫁人没有,只知道好是没有用的 知道好坏,但是没有机会,依旧是白费功夫。就像在这个世代希望研究微信打败微信一样,或许章法很对,但是根本没有机会在这个世代经历一次新的蛮荒时期。

  • 不到位的研究还不如不研究,因为认知不够,容易被信息牵着鼻子走。 这和西蒙学习法提到的原理是反过来的,不要轻易开始一个研究,而且许多信息和你自己并无关系。

  • 真正想明白的事是不需要坚持的,它应该是顺理成章的行为。 看到这条简直想哭,从小就被教育应该坚持,甚至是无理由的坚持到底。但过程中总觉得很痛苦,反观一些自己热爱的事情就做起来很轻松,哪怕别人觉得工作量好巨大。这一条算是给了一个很好的注解。

  • 得出结论和判断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无条件行动规则」是最难的。人们不愿意面对痛苦,所以总会拖延。需要把自己从对错中抽离出来去行动。很多时候大家都能看得清楚,往往是拖延和麻痹令自己陷入了深渊。所以不怕犯错,怕丧失行动力。这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行动托付给规则,让规则无条件自动发生。 将行动托付给规则,在《微习惯》里面也提到,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设计一系列的系统来保证系统的运行更重要。事实既然已经发生,就没有再懊悔的意义,反而是马上寻找新的机会减少损失或者扩大成果。在这一点上,这次疫情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考试,在突发后,其实一度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缺少了系统的反馈。托付给系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更加理性的来行动,而非基于意外发生后的强烈情绪化的决定。

弱者理论:重常识而轻能力

  • 平地人人会有,但放在高楼边缘就不行了。因为损失大到影响心性。所以这时候平地上的能力(会走还是会跑)就不重要了,关键是能回归常识和清净,不被得失的恐惧牵引。 第一次拿到融资开始做投放的时候,手都是颤抖的。因为没有花过这么多钱。面对极低的价值洼地不敢下重注,其实基于最朴素的判断就知道继续投入是好的 deal,但是却在高楼边缘被吓得不会动了。

  • 总是假定自己一定会犯错,无法把握最好的那一类机遇,所以放弃做优等生,只想保全自己活下来而已。而等到风险足够大吓坏聪明人时,只需要遵循常识就好了。聪明人太多,愿意承担风险的人不多。 活着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条件,然后就是耐心的等待。其实大多数时候完全还没到拼天赋的时候,许多人就已经累跑或者被吓跑了。

为何爱看历史

  • 同样的事情,相同的选择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结果、相反的却也可以有相似的结果,所以个人的判断是很微不足道的,要习惯把自己交给命运,要善于把自己托付给信仰和信念,有一个适应巨复杂体系的世界观,但也要找到简单而坚定的信仰或人生观、8价值观做依托,这样才不容易陷入焦虑、迷惑与自责之中。 如上期所说,个人在历史的洪流面前微不足道,要学会耐心的对待每一个当下,看的足够远,就能减少许多焦虑。

  • 有人说图表分析是看后视镜开车,但我觉得后视镜里是一条泥路,你大概率就是在一条泥路上,后视镜里是高速公路,你自然也大概率在高速公路上。当你没有前视能力的时候,后视镜也不能轻易放弃。大多数人希望从图表中看出未来走势,我从不在图表中看未来,我只是看过去。 这一段太精彩了,后视镜里面是泥路,大概率是泥路。这个公司过去氛围不好,那么今天大概率氛围就这样了,试图通过一己之力来改变,或者寄希望于人工降神,从此走上正途,简直是妄念。这也是朴素的道理,无论是选择公司还是选择爱人,都能适用。

原文链接:

温故知新:「幸存者偏差」中关于二战飞机的例子是真的吗?

收录时间:March 2017

批注版:https://www.notion.so/plidezus/d440b9c3512649f19180228caac1e41a

原文: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949175/answer/19970975

少楠之前说:几乎所有讲到概率的时候,都会提到二战飞机的例子,大意是当时看到盟军飞回来的飞机都被打成了筛子,所以大家都忙着给弹孔多的地方打补丁,某大神说你们都错了,你们没有加固的地方最脆弱,因为他们中了都没有回来。很机灵的段子不是?但是这个段子背后的具体细节是什么样的?当时只是抖机灵么?知道了哪里脆弱,要怎么办呢?所以当我刨根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了另外一个启发 —— 找到一手信息,是多么重要。

少楠说:时隔三年再看这篇文章,最打动人的是这句话:设计飞机的人不会没有考虑到发动机和驾驶舱的重要性,或许已经给予了充分甚至过分的保护了呢?加厚装甲的代价是损失飞行灵活性,不是想加就加的。同样,一个看似 SB 的功能或者规则,背后也是有许多博弈和思考后的结果,与其上来就喷,不如仔细去研究清楚背后的思考过程,这样才不算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