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犬校关于「产品经理如何建立和提高运营能力」的回答,恰好我从产品 leader 转运营 leader 有 4 个多月了,分享一些最近的思考。
可能无法回答「如何建立」,但或许能在如何扩展自己的能力栈上提供一些启发。
赛道:交易型业务,重线下
角色:广义的用户运营,偏供给方向,职责上偏体验(相对于增长)
总结过去 4 个月我在做的事情,大概是这么几件:策略、机制、影响和算账。
其实这几件事过去做产品经理的时候也都有做,但比重有所不同。接下来结合我眼中运营和产品的 2 个不同,来讲讲这 4 件事大致都在做什么:
产品解决确定性的问题,运营定义什么是问题(相对而言)
以我在社区零售业务做过的一个项目为例,运营要做的事情包括:
消费者有很多途径可以投诉门店,对应很多不同的指标,到底把哪个作为重心;
其中某个指标,问题特别发散,由 9 个不同的问题组成,且大部分都是无法场景还原的非标问题(态度不好、环境差),到底是单个单个解,还是打包一起解;
平台上的长尾门店,平均每天只有很少的订单,表现为单个门店 2-3 个月才会被投诉一次,但这群人贡献了平台绝大部分的投诉,是管长尾门店,还是管头部门店,又要怎么管…等等等等,一连串。
这些都是我眼中的策略问题,策略问题既要向上回答业务目标(DAU、GMV、毛利),也要向下给出解题路径。这整个过程,又完整构成了一笔账 —— 解决某个问题,需要花多少钱,又能挣回来多少钱,值得做嘛,为什么。
而跟我们对接的产品做什么呢?帮我们做一个 XXX 功能。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司不是这样的,产品也要思考策略问题,也得算账。没错,前司因为特殊的业务和组织情况,也是这样,所以我本人还挺习惯这种工作方式的。
但也必须承认,大量的产品经理,只负责接需求,有意识和有能力向上思考策略问题的是少数,即便有,也是过去所经历过的业务挑战的产物,不意味着未来的产品经理还有这样的红利。
说回来,这么看,产品经理岂不是被运营吊起来打?也不尽然,我认为产品经理相对运营的优势,可能是更重视用户价值和体系化的能力建设,这两者都是因为产品经理要对研发成本负责,需要面向长期做边际收益更大的事情。所以产品经理看到运营不用怂,你还是有优势的,但如果遇到了一个产品经理转的运营,还特别熟悉你们这个赛道,那你可能会被屠杀。
(PS:这部分和业务有很强的相关性,如果是偏线上的业务,很可能没有运营,或产品自己背业务目标,并兼任运营,环境会好很多)
产品资源更闭环,运营需要四处游说(相对而言)
我们去观察一个组织会发现,通常越接近业务的职能和团队,越倾向于根据问题/客户角色分工,越接近中台的职能和团队,越倾向于根据系统模块分工,也就是组织从外到内是一个从发散到收敛的过程。为什么呢,因为组织的本质就是把外部问题内化,转化成组织成本。而这个逐渐收敛的分工过程,可以保证内部的沟通成本和外部的价值创造尽可能平滑。
所以我们看到产品对接的研发团队,一般来说都是相对固定的;而运营团队很可能不是,比如为了解决用户退货流程,减少货损成本,用户、门店、仓网、商家等面向客户的产品团队都要参与,中后台还要对应改造流程。并且,当某个产品模块接到这个需求的时候,大概率给你提需求的运营,已经和其他方向的运营游说完了,或是已经被人说服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决定了运营需要关注机制和影响力建设。其中机制是可固化的部分,比如怎么和产品对齐节奏、人力、优先级,怎么和其他运营团队对齐信息、认知和目标。但机制更多是结果,在机制之前,首先是个人游说和影响力。
往小的方面说,一个新的业务命题,其中需要和某方向协作,过去没打过交道,怎么了解他们目前的业务和运转情况,怎么结识关键人,怎么让对方愿意和你共享信息,甚至接受短期的人力、业绩影响,做你发起的项目;往大的方面说,一个组织里对于业务方向的判断,总是会有很多思潮,这些思潮很可能在理念方面都是不同的,更不用说路径。而理念在事先是很难论对错的,那怎么才能让你的思潮能获得更多共识。
这些问题过去做产品经理会面对,但做运营以后更高频,且需要更加了解对方,因为大家都是直接背业务结果,更关注各自的经营数字,而不是产品经理更熟悉的那套话语体系。我到新公司以后发现,在一些业务思路上能最快跟我达成共识的,往往不是跟我一个方向的 peer,或是对接的产品同学,而是合作团队中来自前司的其他业务线的陌生人,因为我们经历过类似的业务,思考问题的方式会接近很多。
另外,前司因为特殊的业务和组织环境,曾经尝试过一个「业务经济特区」的机制,让产品经理可以直接参与一些区域的经营决策(就像过去的深圳经济特区)。
我在离职前和几个同事录过一期播客聊这段经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听听,里面讲到了一些我个人经历没有 cover 的经验和思路,也聊到了产品和运营做事方式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