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福感的打工模式

先把职场稳住再说猫主2024-8-18 21:49

作为一个工作了9年的职场老鸟,经历过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公司,有过特别糟心的,让自己接近抑郁的工作体验,也有过还算比较有幸福感的职场经历,我大概总结了一下,我认为,抛开收入层面,打工人想要在职场中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中的一个或几个。

第一、人数足够少,最好是20个人以内,内部关系简单,能够快速沟通决策,没有部门之间的扯皮,多层级的汇报。

第二、通勤时间足够短,10分钟以内最好,短的哪怕加班都无感,起床上班也毫不费力。

第三、事情纯粹,最多几个人就可以完成,而不需要协同各个团队,比如自媒体,销售,设计师等。

第四、离钱近的传统企业,而不是靠融资扩张的新型科技公司,对于正在融资扩张的科技公司,他们需要靠扩大规模,争取下一轮更大的融资,你是一刻也停不下来,需要不断地往前冲,今年业绩达标,明年就给你下更大的指标,把人逼成牲畜,而一些离钱近的传统企业,一般都是可以自己造血的,不需要靠融资,很多都是老板一人持股,所以比较安稳,有就赚多点,没有就赚少点,所以对打工人是比较宽容一些的。

第五、跟自己未来想做的事情强相关的,这样工作花的每一份时间对自己都是值得的,不会觉得浪费时间,比如你自己在做自媒体,则最后去一家自媒体公司偷师,这样不就不会觉得是在打工,而是在上学。

第六、跟结果强相关的工作,不需要通过汇报、扯皮去跟每个人解释自己都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干,而是直接拿结果说话,这种你能自己把控节奏,而且看得到明确的反馈,更加有动力,比如销售、自媒体、电商都属于这类。

之所以互联网大厂这么让人唾弃,主要就是因为它跟上面的条件是截然相反的,所以才让打工人那么痛苦,但其实,职场中还是存在很多工作体验感很好的公司类型,它们的员工基本都会待5年甚至十年以上,虽然达不到让人每天都干劲满满,但至少不会像互联网大厂那样让人心力交瘁,每天上班都如同上坟那么难受。

所以,我觉得,对于那些没有那么奢望互联网大厂高薪的打工人来说,可以试着往这种类型的公司去靠,在身心足够放松的情况下,说不定还能把副业搞出点名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