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重启 RSS 作为信息源之后,一直很自然的使用到了现在。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开启「折腾一番-发现消费压力很大-一周后放弃-重启-折腾- ···」的循环噩梦。
反思下来,和自己这两年不断加强的一种信息消费认知和习惯有关:强主体性和主题性信源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两类信源,对个体最有价值。
信源的主体性:
具体而言是要 Follow 具备主体性的信源,也就是人。
大部分信息的根本来源就是人,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一个人的 Timeline 演进上,读人物传记时这种感受最明显,通过一个人的 Timeline 可以感知到一个人思想体系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如果这个人在时代中占据了地位,则可以透过这个人洞察到当时的社会演进(比如最近我在读的《吴敬琏传》)。
信源的细分主题性:
具体而言是要 follow 具体的主题,高价值的主体性,最终会体现在对一些主题的创造性贡献上。
One More Thing: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会避免非常宽泛的 RSS 信源订阅,这类 RSS 信源以大媒体为主,对个人来说,这类信源即缺少主体性,也缺少主题性,它的信噪比太低,会带来巨大的消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