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06:一周思考碎片、阅读写作、搭子计划

阿卷的能量花园阿卷2023-8-22 12:54

🦋我来啦!这两周各种事情加在一起,导致我的小报童更新很慢~

🏷依旧是周报式分享:8.14-8.20

🌔本周思考

1、经验和观察比知识更重要

我们现在想要拥有知识非常方便和即时,但某些时候,我发现获得知识的方便途径也会让我对思考产生路径依赖。得到知识的过程太顺滑,当自身的所有困惑和现象都可以按图索骥找到别人的总结时,同样也会削弱我梳理自我和周边现象的能力。

每个人的内在脉络都非常复杂,很难用统一的框架和标签去归纳和概括。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去经历过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比如前人的很多理念,其实放在这个时代具有一定的不适应。

“很多人都迷信所谓的知识就是力量。在我看来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拿才智不足当借口的人,也是错解了这句话的意义。知识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只有将知识付诸应用,而且是建设性地应用,才会显出它的威力。”——洛克菲勒

知识是工具,第一手经验是自己的。

我更希望自己学会如何处理自己具体的困惑,拥有如何去认识自己的能力。

尼采说,每天要发现24条真理才能睡得好觉。对我来说,每天有五分钟的时间可以静下来安顿自己的身心,梳理一下自己的观察和经验,就会让我这一天过得非常充实。

有很多事,自己去经历,去碰撞过了,就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而知识随着自己的好奇会慢慢增长,不用对它有太多依赖。

2、关于保持在场感

我发现,这个时代奖励那些可以做到「超长待机」的人,可以在一个领域持续不断地输出,就能熬走大部分人,以前的文人也是,只要活着,还在发声和思考,等到阅历和心智打开之后,会焕发出更不一样的光彩。

我关注的一些博主,随着精力的衰退、生活环境的变迁,创作便慢慢断流。小红书、公号、播客这些平台也是,每个月有不少新的账号产生,但是能够穿过黑洞期,持续产出的账号,并没有很多。

“互联网奖赏的是B+的内容配合A+的坚持。你不需要每次都产出完美的文章,但你要长久坚持。”

很多具有偶得性质的东西,比如说运气,还有所谓的灵感,其实对方投入了很多人无法想象的暗时间在里面。

今天看程前采访一个粉丝在千万级的博主,两人聊到做号经历时,她分享,自己有过几个很大的低谷期。有一次低谷期在一年左右。一年的时间,很多人可能早就放弃了,但是她却不停在迭代自己。因为不停保持在场,让她对内容和选题具有很强的嗅觉,也因此,每当她的内容被大量模仿和抄袭的时候,她能很快脱身,去开拓出新的爆款。

这个时代有很多「赚快钱」的机会,但并不是每一块赚钱地图都能完好无缺地被送到你眼前,它考验的是,你能否将A,将B等线索拼凑在一起的能力。而这,其实需要的不仅是才华,更多的是熟练。

3、对中心化的警惕

从去年开始,我主动加入过一些社群还有圈子,也感受到不同人在里面的互动状态。我发现,大部分社群都很「中心化」,这也需要发起人具有很强的能量。

可能对方在这个场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立场,一种归宿,或者说模版。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我们都需要坐标的力量。

但是经过观察我发现,原来我自己是不太喜欢这种沟通模式的。它和我设想的「同温层」有一定的差距,某种程度上来讲,我相信自己就是掌握自己的钥匙,我不需要去依靠一些浓缩的理念或者坐标去推动自己,或者去参照别人来确认自己想要什么样子的活法。所以即便我玩塔罗还是别的测试,但是并没有很强烈的被结果覆盖的感觉,我依然是我,还在成长的我。

我也感受到,一些人对待中心人物,是有点点狂热在的。一方面,其余人对中心化的人物有很强烈的求索欲,当我们在大的集体里感受到失落,或者迷茫的时候,会去想要寻找坐标来索引自己的方向或者说解决自己迷茫。

但是呢,因为这样的急切,反而让大家忽略了自己本身是有方法的人,所以又很容易在另一个小型集体里慢慢重蹈之前的角色,成为「被赋能者」。

可能每一个集体需要管理,都需要一种理念来维系。但是,我更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来有往」的人,你可以即是被支持者,也可以是支持者,我们并无本质上的差异。

🌔一周阅读

1、25岁以后时间飞逝的原——@理想屯

毕业之后,我发现人生好像失去了「四季分明」的视野。

从小到大,无论是升初中还是上大学,我的生活具有很强的翻篇能力,我能明确知道自己只要在这里打怪完毕,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游戏环节。就像是一年之中总会有国庆、五一这样的间隔让人满心欢喜。拉长到人生这个维度,毕业之后,我发现人生再也没有这样的间隔可做喘息。

这篇文章里,作者根据思维模型小哥的洞察,总结出四个25岁后我们觉得时间飞逝的原因以及应对之法。

1、缺乏里程碑

我们人生前25年,都有很明确的升级路线。但是到了25岁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明确的为你兜底,大部分人出了社会后不知道怎样设计自己的人生游戏,可能里程碑慢慢变成参加一个个人的葬礼。

解决:学会每个季度给自己放一次假,规划自己的下一季度游戏关卡。

可以大肆庆祝自己的25岁生日,拥抱它,拥抱自己成年的标志。

2、教育制度

学校的教育系统主打两种功能,一个是教会学生考试,一个是教会学生服从。但这两样品质,在飞驰的社会面前却很薄弱。我们大部分的意志都继承于书本,但是真实的丛林法则我们并没有了解多少。一出社会,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适应。

解决:学会学习。大家都是被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学生,所以起跑线也大差不差,主动去学习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3、缺乏支持群体。

在学校,我们不用费尽心思结交朋友,就大概率能遇到许多同年龄段同成长背景的朋友。但是出社会后,却缺乏这样的环境支持。

4、转换父母角色。

随着成长,我们的父母开始衰老,我们可能在还没有成为坚定的支持系统时,就忽然感受到自己需要成为父母的支持系统。

解决方法:学会主动去安排和父母和朋友的见面活动。

这里聊聊我最近感受到的交朋友这件事。

在大学还是职场的时候,大部分朋友都来自于同学或者同事。而我们的共性更多体现在环境和身份的维系上,一旦脱离这种氛围,我发现其实大家的价值观、品味,人生信念并没有那么契合,所以自然而然就慢慢变淡。

当我不再依靠环境给我派发交友对象时,我自己的雷达才开始派上用场,主动认识到很多和自己很对味的朋友。所以,职场并不能给你派发你想要的朋友,你完全可以跳脱出职场圈子,从自己的兴趣和品味出发,去锁定真正喜欢的人交朋友。

2、关于写作 ——一周积攒碎片分享

✍🏻一个真正被认可的IP要做的基本功——《1000个铁粉》

以下几点是一名真正被认可的IP必须要做的基本功。

1.输出的内容是有体系的。

2.能创作爆款。

3.口头表达能力或写作能力过关。

4.有自己的代表作。

5.能持续输出。

✍🏻关于写作:出色的作家以读者产生共鸣的方式来表达观点。——Shane Parrish

  • 写作的时候先找共性,从共性出发,带给别人价值

  • 观点越浓缩越好,理由和前者一样

写作还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地方,那就是需要对一个观点进行压缩。如果作者不懂得如何取舍,就会丢失文章本该含有的洞见。压缩需要涉及思考和理解,这也是写作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

出色的作家会以一种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方式来表达观点,而普通的作家则从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开始,不会考虑内容对读者的影响。出色的作家明白写作的旅程始于读者的需求,当你从起点开始时,你必须说服读者这条路径是正确的;当你从终点开始时,读者们已经知道你正带领他们去往目的地。

✍🏻避免竞争

避免竞争,不追求热点,只追求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由于互联网规模巨大,几乎每个话题的讨论量和受众都成千上万,一昧追求热点只会让你的信息在竞争中石沉大海。

✍🏻写作需要点开拓精神——西川

艺术家需要的是创造力,但是创造力从哪儿来?对于那种非强力诗人,他们是靠从别人那儿继承过来的文学意识、文学修养和词句,然后采血东西。但是对于一个比较有开拓精神的人,材料全是生的,处理这些生材料,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完蛋,有可能是意外的效果。

🌔一个更新

上个周最大的更新,在于我和伙伴笑飞以发起者的身份,开启了我们小红书搭子实验计划第一场线下活动。

在对外这块,我是有点速度超飚的选手。在这之前,我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而第一次对外链接,就把自己抬到了发起者的阶段。

回想起来,我以前每次参加团建或者别人发起的东西时,都会因为焦虑出现一些躯体反应,比如手心疼,还有肚子疼。但在我自己发起活动后,我觉得整体很放松。

这场活动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插曲,比如出地铁后就开始下大暴雨,我的鞋子和裤腿全部湿掉。一向喜欢规整的我,在一开始就被卸掉了所有的保护色。

而这是我和搭子笑飞第一次见面,我们坐在屋檐下等其她伙伴,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我的身体没有下意识去找任何「应对」,它稳稳地安在了当下。另外几个小伙伴也超级有趣,大家在走路的时候慢哒哒,拍起了湖边洗澡的鸟。

这样一来,活动中因为场地原因导致的网络不行,噪音很多等问题,因为这种深层的契合变得没那么令人紧张。

后续大家也都在我们的规划中明晰了做号的大致方向。

这场活动让我坚定的是,只要人对了,场域会形成比较正能量的循环,大家都可以给彼此助力​。

日常感恩❤️

我是阿卷,一枚高敏感的自由撰稿人✍🏻,也是一枚新手塔罗师🔮,正在进行身心灵深度自我探索,今年也是我的写作深度年。

如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启发:

欢迎点亮「启发」以及在下方留言,让我们碰碰头上的触角~

你也可以把你觉得有用的知识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查看上一篇(26 关于写作和赚钱:分享我的定心丸

🦋感谢收看,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