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关于写作的专栏有很多,还有不少知名大V或者媒体人执笔撰写的。各类贩卖焦虑的写作班、各种讲写作的书也不少。
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但是问题来了,“听100节杀猪课,你是否能学会杀猪?看了无数段子,你能学会讲故事吗?读了无数论文,是否就会写了呢?” 况且,一门课无法适合所有人。
要想掌握一门技能,除了学习之外,还需要动手练习,还需要长期坚持。
我写的专栏内容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真诚的,一定是最讲实话,一定是可以让你有所启发的。
在过去3年,我写过二十多篇万字长文,主要是人物稿件以及对于中国互联网历史的记录。除此之外,我还经常把读书笔记、自己的所感所想发布到社交媒体,每年会输出至少100万字。我没有因此得到太多额外的金钱收益,当然我也不是以此为生,但结识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与热爱表达、输出的朋友进行问题交流探讨,内心很是满足。
我希望将自己的一些经验、感悟分享给更多人,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特别是那些对于写作有热情,但是有顾虑的朋友。
在正式进入专栏阅读之前,有一些事情需要先跟大家讲明。看我写的内容不一定会因此赚到钱,这和市面上很多号称可以帮你赚到稿费,或者号帮你在自媒体上接到订单的知识付费产品差别很大。
我在专栏中不会体现过多写作的技法、技巧,不会把教科书上的教程放进专栏,也不会把很多高大上的内容包装进来,更多的是希望大家可以遵从内心的想法,把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加流畅地呈现出来,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把自己想记录的事情记录下来,而不是脑子里有想法,在笔上却写不出,而且也不是太过功利地写作。
我们表达的内容不一定会有华丽的词汇,也不一定会有发人深省的观点,但是对于个人而言,却可以得到一些慰藉与释放,足矣。
除了写作本身,我还会在专栏中提及读书、表达、思考等方面的内容,因为这几点与写作高度相关,提升这些能力,也可以提升我们的整体素质。
写作的门槛很低,对于学历高低、财富多少、职位大小都没有任何要求,唯一的,就是我们的表达欲望。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是做什么的,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提起笔来进行自己的创作。写作是自由的,像呼吸一样自由。
在开始写作或者开始锻炼写作这项能力之前,我们要清楚地明白,写作并不是天赋选手的饭碗,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尝试并且长期坚持下去的“运动”。同时,即便是大作家也不会一直有灵感,也不会完全坚持每天都进行创作,有不少作家曾坦言写作是个苦事,要想长期坚持下去,我们内心要坚定,并且做好心理准备。
现如今,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我们更多地在线上通过文字沟通,文字表达能力决定了你的沟通能力,成为重要的生存技能之一。
同时,写作的本质是思考,没有思考就无法写出有思想内容的文字,用输出倒逼输入写作,绝对是你逼自己每天成长,每天思考的重要手段。你写出的作品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时空中被不同的人阅读,这可以帮助我们扩大影响力,我见过不少通过写作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或者认识更多牛人的案例。
坚持自己的热爱,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