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思考-小报童
一、存在的价值
二、做得好的标准(本篇)
三、业务大图
四、什么是“小报童”值得思考的问题
五、如何做到(略,因为这里不讲落地执行)
——
前言,这一Part纯粹是纸上谈兵,不涉及实际的业务分析、作者分析、用户分析、用户场景、竞争分析等等。那些具体在第三part。
1. 用户价值
创作者视角:如果想做付费内容的话,就会选小报童。这里有几个隐含条件,作者知道小报童、如果作者只选一个平台的话小报童比其他平台好、作者会选择多平台(比如公众号、竹白、知识星球)。
读者视角:能顺畅地付费看自己喜欢作者的内容,看到内容以后觉得有收获。
我这里写得很朴素。但这部分想象的极限是:想到如果把小报童做成业界最牛逼的产品,比如微信、iPhone、Telsa、多抓鱼、微信读书、小宇宙、即刻。读者和作者使用它的场景是怎么样的,大家会因为小报童的存在有多开心,大家对于它的褒扬会有多高。
2. 指标
2.1 结果指标
基于定义和其存在的价值。GMV可能是表征平台规模的相对较好指标。
某种程度上作者数、读者数、发文数、pv数等价。
作为双边业务,GMV受作者、读者、平台三方面影响。
2.2 公式拆解
接下来,从基于常规理解的浅度拆解,逐渐结合实际业务情况,进行拆解更适合的关键指标。
1) 平平无奇的公式
基于小报童最基础的专栏模式,可以列出来以下最普通的公式:
GMV = 作者 × 付费粉丝量 × 单价 × 复购率
这里的“×”符号是代指,不是实际把这些值乘起来。“×”是正比,而“/”是反比。
2) 单位粉丝LTV
数据拆解是为手段服务的,公式1里的单价这个因子价值不大,意即,因为现在作者和读者总量还很小,我们通过调整单价,使得GMV显著变化的空间不大。所以我们把公式改写为:
GMV = 作者 × 付费粉丝量 × 单位粉丝LTV
单位粉丝LTV = 单价 × 复购率
付费粉丝量 = 作者粉丝 × 付费转化率
从提升用户LTV的角度,有非常多商业模式可以参考借鉴。单位粉丝LTV概念足够抽象,就衍生出很多平行与专栏的可能性,比如小册,比如付费咨询,等等。当然,这些可能性需要什么前提条件才能落地,是另外一件事。
单位粉丝LTV角度的一个价值,要认知到一个人的钱是有限的,能花在每一类事情上的钱也是有其心理预期的。很难改写用户的心理预期,但如果用户愿意花1000块学习,最后只在小报童花了10块,可能是有巨大空间的。
3) 复购率
单位粉丝LTV = 单价 × 复购率
复购率是一个后置指标,类似留存率,影响复购率的前置指标是读者付费后是否觉得划得来。
因此,复购率 = 上次购买周期内的满意率 × 到期时能记得 / 读者投入(譬如订阅费)
消费内容满意是收益。这有点像增长概念里的ahamoment,用户看了某篇/某几篇文章觉得值了,忍不住点有启发、与作者评论、自己保存下来、分享给好友、发在自己的社交平台。
投入是成本,一方面是消费内容过程的顺畅度,与产品体验相关度更高一些,这里我们在公式中以 [精力] 来简化代表;另一方面价格是重要因素,但也不是越便宜越好,定价涉及目标用户较为复杂的财务状况、心理情况、社会反馈。
复购率 = 上周期满意率 × 到期时能记得 / (精力 + 单价)
4) 付费粉丝量
付费粉丝量 = 作者粉丝 × 付费转化率
我们如果以流量视角看,付费粉丝量 = 作者老粉 × 老粉付费转化率 + 新的基于小报童内容的粉丝 × 小报童内容粉付费转化率
新的基于小报童内容的粉丝 = 平台(flomo、小报童、沉思录)导流 + 作者通过小报童内容自身吸引新粉丝。
这个拆解也有另外的拆法。比如作者去其他平台吸引新粉 → 新粉变老粉 → 老粉转化付费。
内容粉转化率指的是,读者大概率不是被作者整体的知识、认知、魅力折服,而是被看到的某些内容打动,进而转化付费。所以flomo和沉思录推小册效果好于推专栏。
付费粉丝量 = 作者老粉 × 老粉付费转化率 + (平台导流 + 作者自身破圈) × 内容粉转化率
5) 作者
我们汇总一下上面提到的公式,
GMV = 作者 × [ 作者老粉 × 老粉付费转化率 + (平台导流 + 作者自身破圈) × 内容粉转化率] × 单价 × 上周期满意率 × 到期时能记得 / (精力 + 单价)
公式拆解是为动作服务的,不管是在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太复杂日常使用都不方便。不同阶段,公式的拆法也不一样。
我们简化一下要素,实则可以分为两类:
平台自己能做的从而影响结果的
平台要影响作者从而影响结果的
可以看到平台上作者本身的影响力(私域粉丝量、公域获得新流量的能力)、内容能力(影响付费转化率)、经营能力,对GMV的影响非常之大。
则我们可以把公式改写为:GMV = 作者之和 × 小报童体验。
作者 = 作者影响力 × 作者内容能力 × 作者经营能力
要认知到,大多数作者的影响力、内容能力、经营能力是相对正比的。影响力是后两者的结果。但是可能存在一些个体的三种要素不平衡,比如我的内容能力强,而没有投入经营,影响力偏弱(譬如很多朋友的即刻粉丝为几千,我是小几百)。
基于不同作者能力的差异,很容易就对作者进行划分,则公式被改写为:作者 = 大V + 腰部作者 + 知识爱好者。一个大V可能能带来几千上万订阅,一个爱好者可能只有最多几十个订阅。
另一种对作者的划分是行业或者说专业领域。每个作者都有其受众。则作者 = 互联网作者 + 职场作者 + 房地产作者 + 金融作者 + 法律作者 + ……。
把视角放在作者视角,自然就有了 作者 = 待引入作者 × (邀请转化率 + 自然转化率) × 作者留存。
待引入作者 = 理论上全部作者 × 平台现在的服务率。随着平台的产品能力、服务能力提升,可以服务到更多潜在作者。比如小报童以前对图片弱支持,很多图文类作者难以表达。
作者可能来自于平台人员主动邀请,这是运营工作,人效比较低。当然邀请也不全是低人效的,比如在flomo和沉思录吸引、招募新作者。自然转化例如看到一篇不错的小报童,进而自己也想开专栏。
作者留存在早期不是一个关键要素,可能是引入的作者和现有模式的匹配度不高,能有一部分作者留存高就可以,未来可以寻找更多这种作者,或者把其他作者培养为这类作者。
到底把阶段重点放在全部作者上,还是头部作者上,还是某一些垂类作者上,对应的产运动作,尤其是运营动作都显著不同。在第二part不展开聊,等第三part 业务大图再展开。
6) 最后讨论一下整体公式
GMV = 作者 × 平台体验
平台体验
最核心的指标是付费转化率、复购率。
付费转化率也可以寻找更敏感、更易于观测的微观指标,比如新用户首次访问到付费率。这里不展开。
复购率是后验指标,前置可以用消费频次 × 深度替代。
作者
具体怎么拆我单纯做纸上谈兵不好说。要结合业务实际,在下一Part我们进行探讨。
7) 从公式拍脑袋,提前展望一下业务
到这里,我们有了这么多可能的公式拆解,结合公式脑测一下,什么对小报童是重要的指标,什么事对小报童是重要的事?
内测期:率 > 量
率比如付费转化率,量比如作者数,作者粉丝量。
这一阶段,基础体验达标很重要,不要因为产品不好用,导致作者和读者流失。
但悖论的是,因为内测规模不大,数据量过小难以使用,所以往往需要平台搭建者基于经验,使得体验OK,从而未来规模上来时,一些关键的率是OK的。
初创期:量 > 率
单从对GMV的影响上,引入一个大V,比优化一个月体验效果好的多。
按部就班的提升,运营作者,扩充功能,优化体验。会逐渐达到一个平台期。
如果运气好的话,不断在原有公式上简单扩充,能获得稳定增长,迎来一个又一个新的平台期。比如做纯文本→图文→视频→……。比如TMT领域→房地产领域→大学生领域→……。
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能都没那么幸运。要素之间存在内在耦合,不是简单扩写就能拿到结果的。比如知乎做短视频就不成功。
突破:X > 量 = 率
到平台期以后,量和率可能都不关键了。不关键的原因是,在原有的公式下,可能有一些关键要素被忽视了,按老视角,每个要素都在已有资源下被优化为局部最优解了。比如能请的大V都请了。
这种时候,寻找到一种新的模式,使得原本一些隐藏的重要要素被大幅改变,或者一个在原有公式下难以提升的老要素被大幅改变。
举个例子,阿里从做淘宝到天猫是意料之中,自营和非自营。而从2C电商转为2B的云服务,则是改写了公式。
于小报童而言,即将推出的新玩法可能就是一种突破。
8) 关于量和率,啰嗦几句。
创业公司,量 > 率。
大公司,资源多,且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的业务是平台期,率 > 量。
有的大公司打工的人,认知到量更影响结果,就尝试影响量。比如大家熟悉的加入口导流。但这可能演化为hack 平台资源,实现个人绩效。量 > 率。
影响量是更难,但更重要的事情。但真正对的影响量的手段,往往不是加入口这样简单粗暴地影响量。而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全新的产品、全新的体验,超出人预期的惊喜,使得人的意愿被大幅激发。X > 量 = 率。
3. 展望天花板
如果说 2. 指标 是纸上谈兵,有很多细节,有的有趣有的枯燥。
那么 3. 展望天花板 就是纸上谈兵的plus pro max。但妙就妙在,这一层纸上谈兵才更多是战略而不是战术。会让人有运筹帷幄、胸有气象万千的YY感。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小报童做得足够好,发展到极致,从数据层面会是怎样。
3.1 从作者角度
中国所有使用微信的图书作者
图文和视频的生产、消费有显著的鸿沟。因此我们还是假定未来小报童还是一个图文平台。
中国和微信的限定也是类似的逻辑,当然也可以不限定,比如欧美有很多厉害的作者、学者,引入他们来中国入驻小报童,并配套翻译,也是一种可能性。这里我们假设一些限定。
中国有多少存量图书,每年新出版多少本书,这些作者在所有中国人里,具有top的影响力、内容能力、经营能力。
这些作者既然出了书,显然是更愿意且已经通过出售知识,获取物质和精神激励的。
他们本身就是图文作者。
显然,不谈是否能影响他们入驻,这些作者中肯定有一些人因为某些原因难以成为小报童作者。还需要具体分析,这里不展开,我们看下一类作者的筛选分析。
所有公众号/头条号/百度百家号/知乎/小红书/得到/知识星球/竹白……作者
和图书作者类似的逻辑,但显然不是所有作者都与小报童相互匹配。
首先,能力层面,可能需要用原创内容更新量、阅读量、粉丝量等筛选出成功率更高的作者。
不同平台的内容创作特点和价值提供方式不同于小报童。譬如即刻里讨论很多的知识星球,大而全,有很多星球球主是靠社群运营来维系,并不是靠单纯地个人内容输出。
其次意愿层面,因为公众号本身已经有了付费阅读和打赏,这些原生付费功能已经相对较好满足他们的需求。以及很多作者可能是通过免费发文,广告、私域带货等形式变现,所以可能小报童也未必适合他们。
这么多平台,作者很可能是多栖的,如果需要遍历、寻找潜在的作者的话,又需要另外的毛估方法。只要模糊的正确就行。
3.2 从读者角度
展开想太累了,大早起来写到现在一点多还没吃午饭,这里留白交给聪明勤奋的读者自己琢磨~
3.3 训练战略思维
上面是随便YY的一些方向,这个视角有趣的点在于:
一是能超出原本的细节和框架,可能发现很不一样的机会。
二是能看得够高够远,可能过程中就更有信心、更敢下注、更有战略定力、更有使命和驱动力。
大家怎么锻炼这个思维呢:
枚举→归纳训练:逢人便想,他有没有可能是小报童的作者/读者,为什么。
套用商业领域一些经典的分析框架。
日常多琢磨不同业务的天花板,多做费米估算训练。
4. 当前阶段过程指标
指标太多,结合牵引价值和跟踪成本,拍脑袋列一下现阶段可以重点关注的指标:
GMV、每日发文作者、每日消费读者、新用户付费率、单用户单专栏消费深度、到期续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