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话
软件早就开始吞噬世界, 算算我们手机屏幕的时间, 算算我们在游戏和视频里的时长, 如何去理解软件是让我们迷恋其中的?
认知科学(人类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将人性完整「破译」,借助一些少量的专有名词的「深入浅出」,让我们看看设计者是如何完成他们的产品目标的。一起发现那些感觉不到「人性算法」,洞察软件(游戏)的心法。
不用担心被新的术语吓到:我会竭力举例,讲大白话。
这些词的存在,深深体现了我们大脑🧠对现代社会的「不适应」,我们知道的越多, 越能对抗某些困境。
软件设计第一法则:和「自我」建立连接
无论社交、工具、娱乐App,还是游戏, 和「自我」建立关联是软件设计的核心一环。
游戏的方法,是通过玩法和世界观,让你「忘我」;而软件强调以你为中心来「服务」。
例如, 在日记、备忘录这样的软件中,内容是我的大脑延伸;像自拍、摄影类软件,是我们美好记忆的的延伸, 也天生具有「和我相关」属性;
类似聊天这类通讯需求, 基本上就是人性最最底层的「社会连接」本能,而朋友圈(微博、即刻)、PVP 游戏、MMO游戏等,才真正是「自我演出」的超级大戏台呢!
聚光灯效应 :我才是舞台的中心
聚光灯效应,这种心理幻觉很容易理解,想象你衣服上有个咖啡☕️「污渍」, 你会不会特别担心别人看到,然而真实情况是,没人那么在乎你。
社交软件在这方面都「用心良苦」, 从Cyworld、MSN Space 到QQ 空间和MySpace, 那个「谁谁谁来拜访你了」这种浏览痕迹的巧妙设计,都如同兴奋剂一般在创造这种聚光灯的幻觉:谁来看我的主页,TA来了,TA是谁, 怎么没关注我啊?
总的来说,人类的潜意识,会放大自己的积极面,对自己进行正向鼓励;而对他人产生不合理的低评。
别说普通人了, 调查发现:
94%的教授认为自己比业界平均水平优秀。 (感受一下这个数字 😆)
社会心理学,精彩的解读了这种心理现象:因为我们之所以高估自己,产生聚光灯的幻象,是因为我们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如果我们特别在意别人如何看待我们,理所当然的,我注意力的焦点,也一定是他人关注到我的重点。
我这么美,我这么优秀,或者那么不足和残缺等,我的这些特点一定被死死盯着呢?
(过度自信还和DK效应²有关,以后会深入展开)
聚光灯,这个词很能够代表社会学研究视角:社会学整体上认为,人类活在我们用语言和文化建构的「舞台」之内,而不是客观世界之中;安东尼·格林沃尔德提出一个很酷的理论模型, 认为我们的思想就像一个独裁者,控制信息和信息加工的全过程,以使得自己获益。
从人类进化角度说,我们不妨跨越时间长河,换位到人类远古祖先的情境中,慢思考一下:
在远古的狩猎采集时期,大多是群体活动;必须善于分析自己工作失误(思维之光,要打在在自己身上);
平常打猎时,我站的位置是不是适合;我选择的区域,有没有果子;这点对于自我精进很有帮助;
在社群生活中,我会特别关注异性有没有注意我, 我自欺式自信也能为我带来可能交配机会呀。
很显然,远古时代,人类就需要这种「舞台」的想象力,想象越强,我就有多个提升社会内的排名和赢取机会的可能性就越多,这就成了生存优势,对吧?相反,那些不善于乐观和自信的,不善于辞令和想象「聚光灯演出」的祖先,会被逐渐被进化淘汰了。
因此,今天人人都是戏精;而自我这个暴君终于实现这种操控花很长很长时间(No2. 法则中有更展开的阐述。)
当然,这种心理效应,放到现代社会( 隔着玻璃屏幕,刷刷刷)幻想自己多么无敌、多么优秀,就会变得易焦虑、易敏感,一旦我们看到满屏别人的美艳和聪慧, 我们甚至开始更加抑郁起来。
西方社会已经对 Instagram 、Facebook等社交平台如何导致抑郁症(特别是少女)进行了深入的科学取证。(见注释³)。
这里的软件设计法则的启示在于:
「不好」的软件,没法让我感觉到,世界围着我转……
宜家效应: 只要我付注入心血,这东西就一定很棒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宜家?年轻人有很多理由去表达:多喜欢北欧设计,要支持环保,设计民主化真棒👏🏻……
今天,宜家实体店在全世界52个国家有445家店, 考虑它的规模和面积,喜欢研究经济的同学一定会异常兴奋, IKEA 是怎么做到的?
可分析的维度很多, 其中最为重要的人性动机部分,有一个专有名词:宜家效应。
大多数消费者可能都不会意识到, 宜家家具让人们上瘾的,是因为「自装配」⁶。
只要经常装配过宜家家居的人,都会成瘾,这点也适用于乐高粉丝们。
我们对自己辛苦投入的事物,在潜意识里注入了情感羁绊和感知标记。一旦我们深刻意识到这点,会发现这种效应,在软件世界,它无处不在;
在游戏领域是,大多数建造类、养成类、模拟经营类;
例如, 《我的世界》、Roblox、动森……
在我过去这些年实践教育游戏化的产品实践中, 有一件行业趣谈,很值得分享。曾有不止一个国内游戏圈内优秀制作人朋友,和我讨论,说他们非常不理解:
为什么今天的孩子们,会那么喜欢 《我的世界》和Roblox 这样沙盒游戏?
我一般会对他们进行反问:
1. 你觉这类游戏的乐趣核心是什么? 2. 你觉得学习是反人性的吗?
答案,通常是熟悉的老一辈人那种教育观和游戏设计思路, 他们不相信学习才是「心流」和「成就感」的关键, 皆是过时的设计理念和「知识的诅咒」⁴ 。
女生们,现在也知道你们沉迷的《动物之森》的原因了吧, 还有那些无比可爱小动物们引导着我们找这找那,装配这个,捣腾那,自带一套拟人语言, 这谁受得了啊?
其实男生瞎倒腾的那些手工,和你们也没什么本质差异吧。
宜家效应, 在App 领域也无处不在,例如效率类工具, 你越是喜欢某个效率工具,你投入的越多,你越依赖它;当我们面临新选择(或放弃时)难以克制的痛苦,现在能否自我解释?试着和自己和解一下。
这里的软件设计法则,启示是:
「不好」软件,就是那些我根本不想去费劲的世界,不费劲,我自然可以轻松抽离了。
禀赋效应 : 把我的小熊还回来, 才不要你的破玩具呢
最早发现这个不得了的心理特征的学者, 值得我们记住他的名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让·皮亚杰。瑞典心理学家,颠覆了行为主义心理学 ⁵的统治地位,让心理学进入认知科学的新世界, 对人工智能和脑科学贡献巨大。
皮亚杰发现,人类在婴儿几个月大的时候, 就有强烈所有权意识;其实,不仅是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会赋予自己的「东西」特别多额外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依赖感很强烈, 无处不在(又难以理性表达),例如在名人物品拍卖交易中, 玛丽莲·梦露的一个私人物品可以卖到天价;这是因为买家以为买到了一种前名人的「精髓」;
还有 我们不愿与代表这已故的亲人「信物」分离, 还把一些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这些都是所有权意识的表现。
可以认真的分享我的私货,研究禀赋效应多年,越发其意义非常重要,但是这个词禀赋效应(Endosement Effect)翻译很糟糕:
从词源出发。如果你第一次听说,太幸运了,我建议你理解它的英文词源, Endorse。 这个动词的含义是刻字、签名;(多看看各种英文解释)
背书的隐含意思。 我们对某样东西、某人认可,会公开表达对TA的信任。
那么,你能想到什么软件和游戏,会让我们充满收集癖和保护欲, 还占有欲吗?
喜欢在微信读公众号文章里, 经常点收藏? 然后就没然后了?
喜欢在某宝瞎逛 ,经常点收藏,然后就忘记了。
游戏这方面更加是举不胜, 偶像养成类、角色扮演类、模拟经营无不是禀赋效应。
游戏里的快递员📦们,你是不是也感受到了那种原始的快乐呢。摔的有多惨,就多么热爱自己的那些「负重」,更多的负重也就是对世界更大的依恋……
这里的软件设计法则,启示在于:
「不好」软件,就是那些我没有依托的地方,没有主页,没有作品,没有资产,那样的世界对我毫无意义。
禀赋效应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认知话题」,我越理解它,越意识到它对于人类社会的运作有多么重要。
我们对身边的物的「依赖」和「迷恋」,看到别人抢走我的玩具,我的食物,我的藏品, 我们都会非常生气,有一种天然的反感和抵抗。儿童如是, 老人会如是,成人和松鼠🐿亦如是……
储藏食物,防止别人窃取, 这些可不止于是人类的本能。
这事可以追溯到意识的起源和智能的演化史,今天我们先点到为止吧。
回到开始的地方:
每当我们沉迷一个幻境,一种心流, 一个执念时, 大多是基于厉害的软件(游戏)对我们的「自我」进行了引导和构建。
我们所感受的是不是真相毫不重要, 「自我」这个大脑暴君,告诉我们所有感觉都是真的,令我们无比确信、兴奋和雀跃。
换句话说, 我们大多数情况下,都选择了蓝色药丸(自由意志到底是什么)。
从这个角度, 我又想到了维特根斯坦的那句名言: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
第二弹,现已出炉:
注释:
认知偏差。认知偏差,现在成了互联网大厂的「设计常识」, 但大家不用担心,大部分设计者并不真正理解它们的故事(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我会时不时援引飞书团队公开的文档《认知偏差知识手册》,折射当下中国互联网软件的各种误区,剖析他们的认知偏见。
DK 效应, 也就是邓宁-克鲁格效应,是一个广为误传的曲线图。 采铜对这类糟糕的误读,有不错的分析。如果你感兴趣,先看看。真正理解 DK 效应后, 会变得慢慢睿智起来,这点对于经历过重大失败的人,又重新站起来的人应该很有共鸣。
有关社交平台研究抑郁症,是一个大规模的伤害。来自当代知名的道德心理学者 乔纳森·海特。 《Facebook对少女的危险实验》大西洋月刊,2021.11。
知识的诅咒。 也是一种所谓的认知偏差, 我们对熟悉的已知非常确定,经常导致我们对未知做出错误的预判,甚至无法从一个真正的小白和儿童的视角,看到世界的其它真相。 如果你好奇,我还称这些朋友是优秀的制作人, 因为中国市场很大, 就算页游在中国还有足够的空间。
皮亚杰的跨时代变革。 百度百科说他颠覆了弗洛伊德是不专业的描述, 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推翻了弗洛伊德,用实验和动物行为研究一统江湖几十年。直到皮亚杰等新的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崛起,才打破了行为主义那种只关心外在规律,而忽视内在成因的科学方法,我们将持续提到皮亚杰,他对人工智能的贡献也是决定性。
宜家效应的视频解读, WSJ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