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庆节第三天,大家都做什么了?读书了吗?学习了吗?运动了吗?假期前制定的计划都付诸行动了吗?
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么,反正我的答案是,除了小报童还在更新以外,其他的计划一个都没有正常开展,别说学习计划了,连我假期前的周五就应该整理完成的一个会议纪要,到现在都没有开始动笔。
我似乎一直存在着这个现象,时间越紧迫,反而越能高效地利用。最典型的证据就是,我在工作日的时候都可以规律地读书和写作,毫无压力,而到了假期,大段大段的时间握在手里,却不知道要怎么开始、怎么利用,最终在无所事事中时间便那样悄然流逝了。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似乎说明了比起休闲娱乐、放松躺平,我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热爱这类学习活动。但明明平时也可以休闲娱乐、放松躺平,为什么当时却没有选择这样做呢?而且平时还要工作,似乎有更充分地理由休息放松,不是吗?
继续分析,我想起了五一假期结束的时候我发的一条即刻:
每次假期都可以让我重新确定一次,我根本没办法自由职业。
工作除了它本身的意义、除了作为我思考的外部提问机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是提供一个让我规律生活的“外部强制机器”。
所以我极其佩服自由职业者。我是废物。呜呜。
“外部强制机器”,这个很有趣。我们可以继续深挖一下这个“外部强制机器”的运作机制:
1.因为工作的存在,使得我每天的时间被自然划分成了大块,这使得每天的时间变得有序。
2.其中占比最大的工作时间的任务是外部分配给我的。这是不需要自制力就会被自然推动着完成的部分。
3.与之相应的,我想要在生活中找到内部驱动的可自由支配的部分,所以我会不由自主地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可支配时间。
4.顺带一提,在我不断的自我洗脑下,我是不认为刷视频打游戏这种纯放松娱乐活动是属于自由意志支配的范畴的,我将其认定为动物性的惰性支配的范畴。
然后我又想到了另一个支撑这个运作机制的证据——前段时间我曾经拥有一段最自律的时间。那时候由于工作日每天晚上安排了20:00的日会和后面的小报童日更,不知不觉中晚上的时间变得非常高效,不知不觉在晚上完成了两项非常有意义的日常活动,运动和写作:
19:00-20:15:健身环;
20:30-21:00:公司日会;
21:00-22:00:洗漱+杂项;
22:00-00:00:小报童写作更新。
而支撑起这种高度自律的基础有两点:一是外部力量推动的公司日会,二是惯性力量推动的小报童日更。前者目前已经不存在了,但后者导致我直到现在每天晚上都能学习和写作,甚至包括节假日。
这一点与工作有什么共同点呢?没错,这项活动与工作一样,给我的时间敲定了一个固定锚点。OK,从此时起,我们将其称之为“时间锚点”。
基于时间锚点的结论,就可以试着制定出一些提高假期效率的办法了:
1.假期沿用工作日的作息;
2.将计划添加时间锚点。时间锚点的强制性通过公开承诺、朋友家人监督的方式来添加。无锚点不计划。
姑且先这么定着,如果有新的想法再来更新。也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