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修心模型,一张图看懂易经、中医、儒释道的关系

国学模型屋【瘦子】徐铨2023-12-29 6:45

很多人都会其中一派很有理解,但是串起来的逻辑,一般很少有人讲。

这个逻辑也是我看《开启高维的智慧》总结得来的,

这本书也是过去2年我看了没看懂,今年突然有机缘看懂。

易经洗心:

很多人都是到了一定的年纪,开始觉得易经的好。

也有很多的生意人在创业成功或者精疲力尽的时候,开始接触易经。

从作用角度,易经是起到洗心作用,易道洗心。

洗涤内心,就是去除恶念、杂念、转恶为善。

相当于心理学的内在疗愈。

《易传·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

通过乾(自强不息)坤(厚德载物)二卦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来清洗我们的内心。

经过了这一番洗心的过程以后,

就进入到下一个次第:中医养心。

中医养心:

作为从小多次住院,高考前住院3个月的人,我是很相信中医的。

很多人以为中医不靠谱,只觉得西医靠谱。

但是,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医学的不同纬度,没有必要分绝对的对错。

因为没有绝对的对错,不同的视角的解读。

为什么易经洗心之后,是养心呢?

就好比把自己的皮肤洗的很脆弱了,就需要修复了,就是养了。

养生背后是养心,养心的背后是调心。

中医最终结果是让我们对生命彻底地觉悟,这叫彻悟。

精气神。

精,就是有形的显性的能量状态;

气,是无形的是隐性的能量状态;

神,是超越时空的高维存在。

这当中最经典的就是《黄帝内经》了。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历代医家将其视为养生长寿秘诀。

讲的是如何治未病及养生的问题。

实际上,它不仅仅只是说有病可以预防这么简单的道理,

它更主要的是在讲生命的智慧。

经过了这一番养心的过程以后,就进入到下一个次第,儒家正心。

儒家正心:

儒家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创始人孔子,

只有先“正”了“心”,“修”好了“身”,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用的是至善。至善,就是我们的明德。

老子说“上善若水”,用上善来代表智慧。

到了佛家,说妙善,妙智慧

至善、上善、妙智慧说的都是一回事,都是那个“一”

明德以后要亲民,明德好比你自己看到了自己的自性

彰显你的自性,就是明明德。

自己的理解就是活出自己,

亲民,服务大众,回报社会,

当福报(亲民)足够了的时候,你就趋近止于至善。

想要建立影响力、领导力,就要多研究儒家了。

经过了这一番正心的过程以后,

就进入到了下一个次第:道家静心。

道家静心:

如何能心静,就是要破相?

老子和庄子就是来帮你干这件事的,就是来破相的。

四个关键词,叫“致虚守静”,原文叫“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守静的境界就是真空无为大道的境界,

你的心一动,就有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这就是道家最高的功夫,就是大道至简,是在真空实验。

那么这一点,是道家的顿超法

芸芸万物生长发展循环往复之道,

由此提醒天下人,熙熙攘攘、忙忙碌碌中莫忘我们的根本初衷。

只有回归初衷,回归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安静和谐,

才意味着万物与人类新的起点。

这就是“静心”的深层含义。

静心之后,就进入佛家的明心。

佛家明心:

你也是你自己的佛。你就是你自己追寻了一生找寻的那个佛。

You are master,你就是你的大师,你就是佛。

我们是大乘,大乘就是我们大家一起走,

大乘的时代,就是行菩萨道。

菩萨道的意思就是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

原始佛教,我们叫小乘。

在东南亚国家,小乘就是自己觉悟的意思。

在中国,也叫禅宗。

很多人去禅修,其实目的是为了明心。

总结:

自此,

国学修心、五步到心”遵循古圣先贤的引导,

依着人天佛法,步步增上,进趋大乘,直至菩提。

也希望通过这张图:

让大家可以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少走点弯路,也能看清整个传统文化的主题框架。

在此,也感谢我的师父王鹏程老师,作为这张图的国学顾问,保持严谨性。

因为我师父创办的玩易国学院也是希望通过轻松好玩的方式让大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