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三生有幸·第一季(2024)
三生有幸·第一季(2024)

三生有幸·第一季(2024)

@三生有幸

三生有幸专栏引领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
面对当下的生存现状,个体如何凭借自身慢慢独立活?
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有了专栏的两位主理人,大鱼与比特。我们将全面展开对它的探索、结合自身经历和思考融入一个词——三生有幸,“生存、生活和生命”。

「价值点」
三生故事:每月至少2篇真实故事专访,关于这些主题人如何凭借自身实现独立活的。
线下空间:我们有一间"为一群人独立"而生的小木屋,位于风景秀丽的南京中山陵。欢迎你来玩,你可以线下与我们聊天,很舒服的在空间待着,没有人打扰你。你还有机会遇见各种不一样有趣的灵魂。
订阅41
文章12
最后更新:2024-2-2 10:44
查看 【三生有幸·第一季(2024)】 详情查看 【三生有幸】 主页
分享到微信打开

免费内容

2024-1-14 6:28

S01E01:蔡明 | 时间折叠大师

蔡明是谁英国作家王尔德曾经说过:“活在世上,是非常罕见的一件事情,大多数人只是在世上,但并没有活过。”蔡明不同,他不仅活过,甚至还活出了大多数人未曾活过的精彩。1992年8月-2002年8月,江苏省技术进出口公司。1999年秋天,第一次接触户外运动,同年在“西祠胡同”创办“欢乐生活每一天”讨论版,后改名“土人部落”。2002年8月,成立土人户外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在新街口陆家巷开“土人部落户外店”10平方米&“山地情怀车行”。2003年9月,经历非典后,搬家进香河,致力打造南京户外运动专业一条街,土人户外店50平方米。2007年,土人户外店铺面积扩大到700平方米,被评为“中国十大户外店”第七名,同年蔡小明出生。2015年3月13日,因国家政策调控,租约无法续期,加上互联网电商快速兴起,进香河店铺关闭,写了篇“土人户外”公众号文章《别了,进香河!》,30万+阅读,轰动南京城和全国户外界。2015年起蔡明开始做收费社群,从最初的99元年会员费,到2024年1500元年会员费,价格翻了15倍。去过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住过上千家高端酒店的他微信昵称定为“爱住酒店的大明”,并给自己设了三个标签,“户外露营”、“私域社群”、以及“酒店美食”。比特看见蔡明「时间折叠」作家王潇,在她的《五种时间》这本书中,提出了“生存时间、赚钱时间、好看时间、好玩时间、心流时间”五种时间概念。(摘录自“王潇《五种时间》”)我理解的「时间折叠」指的是你能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同时满足生存、生活和生命三种不同维度的需要。蔡明:我又能赚点钱,是我的生存时间、游玩时间、又是心流时间,这是最高级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就80年,如果你每个时间都折叠三次,你的生命不就乘以三了嘛?有些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又能赚钱,这是最开心的事情。但这样的事情好难好难,我有幸找到了 。大家遇到问题都容易想到他,久而久之他也成为了提供解决方案的专家。土人分享社群矩阵从一个群扩张到了几十个群:主群、美食(米其林&土菜)玩转里程&积分、滑遍全球、邮轮、露营、跑步、骑行、摩托、特斯拉、世界迷雾、烤火、国际教育、房产、业主群、群主群…他助力做酒水的群友“刘宁”做了美食美酒群「酒池肉宁」,和做化妆护肤品的群友“张妆主”共同做了「美丽颜究」社群,为更多想做社群不知道如何运营社群的群友提供专业的私域社群服务。他边做业务,边生活;边交朋友,边挣钱。把自己活成一位「时间折叠」的大师。「长期主义」如果只给我一个词来介绍蔡明,我会用“长期主义”。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长的坡和很厚的雪。“很长的坡”是你持续愿意投入做的事,“很厚的雪”是你内在积累的财富。蔡明: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要不然就是现在。我的群永远都是500个人,我不想做第二个群。我的群已经满10年了,今年我会建立一个终身群,已经有100多人转到终身群。 10年了,当年400个人的时候,只有100多个人坚持10年了。(蔡明在进香河的土人户外店)“蔡明的长坡”是土人社群,他已经干了10年,还要再把10年终身群塞满。这次,我想雪球只会越滚越快,不用再花10年!“蔡明的厚雪”是为伙伴提供吃喝玩乐的信息与组局,他所积累下的智慧、能量、人脉以及认知等等。他像是一个现实版的哆啦A梦。这是蔡明的“长坡厚雪”,时间是他的朋友,陪着他一起把雪球越滚越大。「小而美」从2015年一封《别了,进香河!》到2024年土人社群,迫于线下实体的不景气,蔡明转型成了一家「一人企业」。相对于市面上不断追求品牌连锁、一心求大的商业模式相比,蔡明选择了一条“小而美”的经营思路,更容易实现,活出了他的生存之道。蔡明:如果你有一个固定的手艺,适合的东西,只开一家店,肯定没有问题。例如 南京有一家特色餐饮店「老胡烤鸭舌」,六张桌子,一天晚上开两餐,每张桌子四个人。他不通过扩张店,而通过稀缺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如果你有一个生意稳定能给你带来百万的利润,那肯定是很幸运的。在创业初期,个体创业者容易把商业模式设计的过于复杂,价值链过长,控制点过多。反观蔡明,他践行“小而美”的经营理念,不扩张,把精力投入长期有热情的事情中,不让自己的那份热爱或初心在所谓的扩张中被稀释、分散。 再看「老胡烤鸭舌」,老胡把唯一不确定性,鸭舌的口味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同样也获得了体面的收入。对于任何一家“一人企业”,项目初期都经不起太多的“如果”,能够抓住1-2个关键控制点,就能离钱越近。相反,控制点越多,不确定性越高,离钱越远。「我们的力量」蔡明对于“社群”这个工具的使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建群”仅仅是一个动作。对于蔡明而言,“建群”是某种深入骨髓的力量。这个动作意味着从“我”变成“我们”,群天然就是“我们”的载体,是“我们”的最小单位。蔡明:“我热衷于搞个人社群,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群都我来建,离职单位我建了一个群。蔡小明高一开学的时候,他说我建了个群。我询问他建立什么群,他回答给国际班250多个同学建立了一个QQ群以保持联系。我把社群的思路链接到骨子里,影响了很多人。我认为群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建立群组后,可以逐个拉人。只要启动这个念想,即使只有两三个人,每个人都可以影响你,越拉越多。”他默默的把彼此生命中可能有交集的人链接到一起,并且以某种大家都舒服的方式,促进一个个具体的人成为「我们」,敦厚的外表下,他给我的感觉是踏实与稳定,再往深处走,我感受到他在寻找生存、生活以及生命更大范畴的平衡。我想这或许是三生有幸专栏第一期邀请蔡明的重要原因之一,他早已在这条道路上独自前行许久,十年如一日。大鱼看见蔡明「烤火」蔡明从1999年成为一名户外运动的背包客,喜欢露营,喜欢篝火,在他看来没有篝火的露营是没有灵魂的。蔡明小时候在南通如皋乡下长大,家里的厨房就是抽风箱烧柴火灶,男孩子从小就喜欢玩火。后来做了土人户外、做了吃喝玩乐付费社群,依然对烤火情有独钟。早先在东郊体育公园组织大家在户外篝火,后来到江边,随着管制越来越严格,再后来蔡明干脆在汤泉购置一处别墅,其中有一个重要诉求就是可以在院子里实现烤火自由。在自己的院子里搭建了专业的木材处理平台,社群也有很多喜欢户外运动的朋友,经常在野外发现好的木头都会随手弄一些放在后备箱,找机会送到蔡明家。我比较好奇就问他,你每天都组织大家一起烤火,哪怕只有一个人你也会乐此不疲,究竟是什么吸引你?他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和朋友们一起找木头、搜集木头、锯木头,最后围在一起烤火,每一个环节我都会很投入,每一个过程都是极其享受的。经常有朋友打电话找我会问我在干嘛?我说在锯木头,你不觉得这也是很酷的吗?我当时看他像个孩子一样两眼放光地和我们分享这一段,突然想到混沌善友教授《临在当下》的课程中讲过一个“砍柴担水的故事”。有一位禅师开悟了,他的学生问他,您开悟前和开悟后有什么区别?他说:开悟前砍柴担水,开悟后砍柴担水。小和尚说:“这开悟有什么意思?天天砍柴担水,我以为你有什么神通。”老师下一句话非常了不起:“开悟前,砍柴的时候想着担水,担水的时候想着砍柴。开悟后,砍柴的时候就想着砍柴,担水的时候就想着担水。”我就在想,蔡明十几年如一日沉浸在“烤火”这一件事,并把烤火几乎做到了极致,冬季他每周超过30个小时放在“烤火”上。在我看来他似乎洞察了“临在”的密码。临在当下的最小切口就是“此时、此地、此事”。当处于任何境况中,都可以全情投入到当下的一件事情上,这件事就成为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唯一重要的事情。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生命品质会发生极大的改变。「送货」蔡明从2015年开始围绕吃喝玩乐做付费社群,最早年费定价在99元/年,2024年已经涨到1500元/年,但依然保持500人的群规模。在我看来付费社群是很难做的,有没有什么秘诀?蔡明的回应非常直接:“我做任何事情的初衷只有一条,利他,让所有人都受益。一直抱持这个心态,就不会盯着所谓的“目标”去做事,而是就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做。”前阵子蔡明为朋友们找到一款无醇起泡酒,并联系厂家以极低的价格团购了100箱,然后在群里接龙。社群的伙伴遍布在南京城各个地方,蔡明会坚持无论你要几瓶家住在哪里,都会不另外收费送货上门,这个让我有些意外。蔡明的回答也很朴素:“我刚好有一个做摄影的好兄弟,一个人独居平常自由时间很多,很愿意开着部Tesla载我一起去把社群伙伴订购的东西挨家挨户送到手上。送货是一个很纯粹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本身也很疗愈,这个兄弟在送货途中和我在一起本身就很开心,我也很乐在其中。”而且,蔡明说很喜欢线下与人连接,线下见面聊聊天,就会自然长出新的关系和一些新的事情。原来摄影师兄弟只是接一些高端酒店的拍摄工作,而随着不断和人线下接触,就有源源不断的其他摄影工作被推荐和介绍,而这些都不是先期抱有某种目的而促成的。「安全感」在整个喝茶聊天的过程中,我从蔡明身上感受到极强的安全感。蔡明说:“我是一个非常需要安全感的人,家庭的收入稳定给了我安全感。也正是这份持续的安全感,让我可以做任何事都会自然而然想到让别人感受到安全感。”这份安全感让蔡明在生活中很松弛,而且无分别心。他不会因为社群伙伴的身份、地位不同而区别看待,他在“享用”这份家庭给他带来的安全感同时,也在为他人不断构建更大范围的安全感。在做土人户外的时候对用户如此,在做付费社群的时候对伙伴也是如此。现在蔡明作为南京付费社群的老炮儿,每天会收到大量的邀约希望他分享经验、提供建议,他都会毫无保留的提供支持。甚至今天给了别人一些咨询建议,过了几个月突然想到一个点子可能会有用,就会马上联系对方分享出来。三生有幸三个小时的访谈交流,我们对蔡明的生命状态甚是羡慕。他时而像一个指点江山的大佬、时而像一个怕羞的孩子,举手投足间处处可见的是真诚和善良。在我们看来他早就是人生赢家财富自由,但实际上他也要每月为了还房贷而操心,奔走南京城参加各种活动却连本驾照都没有,每天也要准点回家陪娃稍微迟一些就要打电话给家里领导请假。如果三生有幸寻找的访谈伙伴只设定一个要求,我们想就是“真实”,足够的真并且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人生。我们很幸运,从蔡明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份足够的真实。蔡明无疑是幸运的,优渥的家庭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20多年来的创业种种经历让他活出了自己的样子。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子贡问老师孔子,怎样才能修炼到仁的境界?孔子说,要修炼仁,那么利器是啥呢?比如你要想在一个地方做出成绩,你首先得去拜会那里的贤达之士,和那里的仁者好好交朋友,和他们融为一体,和他们一起同心同行。那成功的进程,就会更加顺达啊。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够把道发扬光大,不是道能把人发扬光大。一切人事物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人才能够弘扬道。所谓道,就是真理,这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呆板的,它不能弘扬人,需要人培养真理。我们看见蔡明就是把这些最简单朴素的道理作为自己做人行事的准则,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到现在已经活出了“人能弘道”的自然而然的状态,并影响身边一大群人一起同行。从这一点上看,蔡明能将“生存、生活和生命”做到如此融洽,偶然中蕴含着某种必然。我们想“三生有幸”也许也是在秉承圣人之道,在当今浮躁纷繁的世界去探索和发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把他们的故事呈现和传递出去,感动我们的同时,也在启发你我。你好,我们是比特和大鱼,遇见你已是三生有幸。关于蔡明的一些“花边资料”7岁已入住上百家酒店,00后酒店控养成记(世界经理人 2015-04-12 12:30)无数资深玩家就这样被他征服(原创)(城品人物 2016-02-29 20:51)明说:全民露营新时代,家庭幸福正确的打开方式!(明说V 2016-04-12 10:48)再见,土人户外店!(明说V 2018-03-23 10:28)我用3年时间 把3天赚的200万赔光,是时候说再见了(野心 2018-04-12 21:35)电商魔爪前的无力!南京最权威户外店跟时代说永别(野心TV 2018-04-15 01:28:06)南京老爸,带娃走遍全球100多个城市(南京升学观察 2022-08-18 17:09)

2023-12-31 13:11

不断感·动态知

你好,我是大鱼,三生有幸专栏的主理人之一。2023年12月29日晚,我在思维模型共修社(《好好学习》作者成甲老师创办的社群万物皆可盘旗下的一个共修项目)做了一场关于“感·知”的年终主题分享。2022年12月16日,我在成甲老师社群说了一句话:“思维模型共修社最有魅力的地方,每个人都是基于自己这个主体去做知识的体验,然后所有的知识都变的鲜活了。”当时这句话在社群引起不少小伙伴的共鸣。不过那个时候,我还说不太清楚我是为什么这么认为的,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底层的逻辑究竟是什么?过了一年后的今天,在很多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我逐步确认了自己的认识并整理了过往学习的体验,在12月29日晚做了这一场无PPT的分享,全程和伙伴们一起互动流淌,最终用手绘图的方式呈现了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一切从九月份听到混沌创新领教任煜老师的一段分享开始,他对感知给出了一个结构化的概念:感是分辨识别,知是抽象定义。这个概念对我启发很大,我延续任煜老师的概念继续思考,感在我看来就是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从外部世界获得的各类具象信息,而知就是我们在接收到的这些信息基础上,在自己内部抽象完成的整理和定义!感:世界具象的分辨识别,知:世界抽象的整理定义。我对这个定义太有感觉了,迫不及待的写下这篇随笔分享给大家。我回顾自己过往的所有学习、工作的经历和体验,以前有点嫌弃自己太过于“感性”,但同时也被很多身边的人评价为最会讲故事聊天的人,我在想为什么会获得这个评价?现在我比较清晰的认识就是:我从小好奇心比较重,就比较喜欢通过“眼耳鼻舌身”观察外部世界,并很容易产生心理触动并引发情绪。而这些无数次的经历和体验,让我对世界具象的分辨识别较为敏感。但我又是理工科的学生,毕业后也一直从事计算机软件相关工作,因此工作学习中也练就了较强的结构和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2017年加入混沌,2018年被邀请参加混沌首期助教训练营,五年多在混沌大量的理性思维模型的学习和训练,让我抽象的整理定义能力也大大提升。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在混沌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理性思维模型和概念,却又没什么感觉。甚至离开了混沌场域从来不会想起更不会使用他们。我知道出问题了,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直到后来以混沌助教的身份大量参加混沌的线下课程交付,跟随一些我很敬重的领教老师们,陪伴各个行业优秀的创业者同学们,我才意识到没有“感”的知根本不属于自己,而只是学到的一些抽象概念,而已!而回望自己工作、学习以及做混沌创新教练时心流时刻,无一不是对具体的事物产生了感觉并且能够和自己过往所思所想产生连接,包括屈指可数的一些思维模型。但就是那几个模型,就能让我在具体工作和学员辅导中发挥重要作用!我真正意识到:在自己内部建立一个“感·知”闭环,才是我们学习成长的最有效途径,甚至可能是唯一途径!而单纯的知识积累,可能知识实现学习的一些前提条件,有了这些积累并不断地建立“感·知”闭环,从“感”导向“知”,而“知”有反过来强化“感”,才能真正称得上学习,才真正意义上可能获得成长!而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中,不断产生“感”,每一次“感”都尝试导向一个“知”、连接一个“知”,任煜老师称之为“不断感·动态知”。提取两个关键字为“感动”,感动比感知更重要,感动的过程本身就是美好!最后,分享12月29日主题分享的一些手绘图,供伙伴们参考。有进一步想聊的,欢迎移步“三生有幸”专属群继续探讨。祝我所有的朋友们,2024新年快乐、平安顺遂。

2023-12-26 15:11

那人、那事、那物

你好,我是大鱼,三生有幸专栏的主理人之一。“三生有幸”专栏正式开通前,我和比特商量着先写一写随笔,就是说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可以让现在和未来的订阅朋友更多了解一点两位主理人。那就讲讲我最近一周个人经历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一些感受吧。上周12月18~19两天,我和比特邀请一众朋友们,请怀容老师从深圳飞到南京办了一场“五行目标工作坊”,工作坊怀容姐从离火九运开始,带我们进入了神秘的五行世界。说实话开始大家听的都似懂非懂,当利用五行智慧帮我们每个人设定目标、探索资源和助力、厘清个人能力时,在场的每一位伙伴都进入了状态,似乎更进一步认识了自己。每个人眼中都有了光,而人与人之间的流动和连接也更加自然且紧密。这个让我很受触动,第一天傍晚我向大家做自我介绍时,我说自己的人生分为两段:2022年之前和2022年之后。2022年认识一些人也经历一些事,让我发现自己过往是不懂得处理与他人关系的。除了和自己妈妈以外,几乎和其他人都是一种很难描述的“若即若离”的关系,甚至包括伴侣、孩子和兄弟姐妹。但在家人面前,我从小都是备受宠爱的对象;在朋友圈里,我也有很多关系很好的朋友。我想这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与神对话》书中说,人类所有的想法和所有的行为,不是出于爱,便是出于怕。人类的动机只有两种,一切其他的观念无非是这两者的派生物。爱与恐惧(love and fear)是所有思想的两个起点,其他所有的思想都是它们的延伸。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既不懂得爱,又对恐惧缺乏深切的体感,所以就这么浑浑噩噩度过了半生。2022年各种因缘和合,让我真正开始理解爱和恐惧。生平第一次对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感受到了恐惧,同时也无数次感受到生命之间的同频互动。当我无条件地为他人做一些事情而完全不关心回报时却感觉到幸福,我称之为“爱”的东西似乎在身体中慢慢生长,有了这份对“爱”新的体悟,我发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开始慢慢变化,更准确的话来说:我对我与他人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跟随自己内心的这份变化,感受到自己生命在重新开始生长,对遇到的事情更愿意根据直觉和内心做出选择和判断。有了这个转变,2022年后自己的生活开始慢慢变化,对创业遇到的种种挫折也变得从容。回望自己的2023年,见了很多过去三年很少有机会见到的朋友,去过很多自己喜欢的地方,讨论彼此喜欢的话题,自己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松弛和充实。上周日平安夜,在杭州和混沌创新训练营第一期的同学们小聚,一起逛逛凤凰集市,期间就给他们聊起我最近在做的事情,说起了“三生有幸”,几个同学都深有共鸣,在专栏还只有个介绍的状态下毫不犹豫付费订阅,也让我很受感动。晚上在咖啡的隐竺工作室喝茶聊天,大家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路上,有坎坷和迷茫,但同时也都更勇敢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选择。我清晰地感受到,从2022年起自己开启了新的一条命,不会纠结于过往的幼稚和无知,也许那些时光都是为这条“新的命”蓄积力量吧。那些人、那些事和那些物,感受到人与人的关系底层是“爱”,人与事的关系底层是全情投入,而人与物的关系底层是物我两忘。这次和比特一起做“三生有幸”人生故事我想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还会生长出什么我们暂时不去预想,至少最近几个月我们都深切体验到那种全情投入的状态,那是我们两个共同想要的生命状态。而“三生有幸”就像一颗善良的种子,我相信她也会自己生根、发芽,长出自己应有的样子。再次问候一句:你好,我是大鱼,遇见你已是三生有幸。

2023-12-26 12:30

"退休"后的第664天,我官宣了自己的新身份

你好,我是比特。这是我“退休”的第663天。2022年2月28日,我选择离开上一家公司。这次离职和往常不同,我和我身边的朋友说: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选择再打工了。他说:你先别说的那么绝对,给自己留条后路。今天,我想我确实不太需要什么后路,只比当时说那句话的时候更笃定清晰了些。大部分人谈到“退休”,想象中到了55-60岁,自己从岗位上退下来,一生可能就做一个职业,从一份职业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归属感,例如:医生、老师、法官等等,这的确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然而,工作对于很多人而言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我尝试过在每一份工作都以创业者的心态去面对,寻求自己在工作中的成就感,一度把自己的身份认同完全建立在工作上。生活、身体健康、家庭关系,都排在工作后面。后来,我慢慢领悟到,你所在的环境以及企业文化某种程度上决定你结出什么样的果,企业文化中要是没有你想要的种子,即便你拼尽全力,你也无法真正获得你想要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基本常识。不过,明白这个道理,我用了快8年时间。其实我想要的种子,我猜想每个人都有可能想过。我梦想中一家企业文化是支持每一个人呈现真实的自己,做着自己热爱擅长的事情,还可以获得相对体面的收入。我在市面上没有找到倡导这类企业文化的公司。因此,我选择做一人企业,按照我想要的企业文化来践行,这是选择“退休”的真正原因。我退休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是:别人问我:你是做什么的? 我不知道如何回应。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他们通常会称自己为“自由职业者”、或者是“创业者”。 我对这样的回答,自己并不满意,它很难表达我的独特性,自然更难与他人建立联结。一开始我还尝试抓取过往的一些标签来试图掩饰自己对身份不清晰的尴尬。后来我发现这种效果很差,我就放弃了。开始自嘲自己是一个“社会不稳定因素”。有一段时间,我长期处于不清晰自己的身份,同时也很难把自己归入到某个群体中,感觉自己挺没有归属感的。所以你看,退休其实一个打碎重塑自己的过程,成为自己的CEO,你不仅需要重新安排每天的日常安排,还需要重建你的身份和价值所在,甚至得重新你的整个社会关系网络,重构你在别人脑海中的样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即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没有那么满意,也不会轻易选择离开。不仅仅是因为要生存,要承担家庭责任。更重要的是想到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面对极大的不确定性,以及天翻地覆的变化,是大部分人不愿意冒险的。放弃的代价对我并不算大,我没有什么世界500强的大公司背景,也没有什么可以让我值得坚持下去的目标或动力。从“退休”到官宣自己的新身份,“三生有幸”专栏作者,我花了整整664天。直到今天,它还是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我很敬佩两年前的自己,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坦率地说,即便今天我失去了工作赚钱的动力,我依然可以在其他方面找到自我的价值,找到与整体融合的归属感。工作赚钱成为了我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这其实也是一个朴素简单的道理,我真正理解它,用了10年。生存和生活更像是结在树上的果实,真正影响树生长的其实是土壤、环境、文化,是那些我们经常忽略却极为重要的基本要素。最后,我想以一个退休而重新找到自己身份定位的人,给到有想过从职场上“退休”的小伙伴一些具体的建议:不用力最有力。开始要足够简单,简单的事情可以持续,长久。尝试用你的热爱或擅长进行交易,不要放过任何可以独立变现的机会。我选择离职的很重要的一个背景是我有一项副业,这个小业务每个月可以稳定带来2万左右的被动收入,它打消了我可能因为没有主动收入带来的后顾之忧。它的开启非常简单,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我的一位朋友和我介绍了这个自助拍照机的项目。我当晚就拉着他开始找场地,半个月完成了第一个项目投资。至今,我依然享受着笔投资带来的收益。近悦远来。在退休期间,我花时间最多的地方在探索自我关系上,“自身热爱”、“天赋擅长”、“我想要什么”等等话题,其次是家庭关系,亲密关系、父母关系改善带来我极大的滋养,充满了我内心空缺的地方位置。 尤其是外部世界的正反馈系统还没有建立,内在力量的正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放弃一些无效社交,把时间和精力尽量花在自己以及身边的家人身上,你将收获源源不断内在的动力。场大于人,人大于事。找到一个好去处,一个好场子,它可能会你会遇到你的贵人,来助力帮你的人。这些都是人生极为宝贵的财富。我退休期间,每周有3-4天会去到小木屋。就在那边待着。感受环境、风景带给我的一些不同感官的输入。来这里的人的能量状态也很好,偶尔彼此交流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额外收获。自己其实是很难看见自己的局限性的,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相互之间的看见,彼此真实的反馈就显得额外珍贵。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那么我也鼓励你分享给你身边正在经历转折期的朋友,别把自己的身份认同完全建立在工作上,不妨花点时间思考一下你的退休计划。我相信每一个人呈现真实的自己,做着自己热爱擅长的事情,也可以获得相对体面的收入。我正在做到的路上,我相信你也可以。

2023-12-21 13:49

“三生有幸”专栏发刊词

三生有幸专栏引领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面对当下的生存现状,如何让自己独立活变简单?专栏主理人大鱼与比特。大鱼,创业者,混沌学园5年创新教练,被身边很多朋友称为最会讲故事聊天的人。内在真实的力量支撑他分享的故事与经历情感丰富且富有洞见。比特,混沌学园5年创新教练,从企业退休快三年,成为一家纳米型企业,用被动收入养活自己与家庭。专栏定位探索和发现“”三生融合的个体或一人企业,并经由我们呈现和传递价值,让独立活变简单。适合什么样的人群?如果你是一个独立个体,正在经营一家空间,或是某个社群的主理人,探索自己或空间获得财富的方式。欢迎你来南京中山陵,我们有一间小木屋,与宋美龄、朱元璋是邻居。你可以探索如何将自身的想法、理念依托于线下空间的承载,实现价值传递;你可以探索如何自身的天赋与优势,挖掘自己的新身份;你可以什么都不干,就那么待着,享受午后阳光的美好,静静地泡上一壶茶;还有更多有趣的发生,等待你来挖掘······价值点三生故事:每月至少2篇真实故事专访,关于这些主题人如何凭借自身实现独立活的。线下空间:我们有一间"让独立活变简单"的小木屋,位于风景秀丽的南京中山陵。欢迎你来玩,你不仅可以在遇见我们,还能偶遇很多有趣的灵魂。被动收入:提供线下自助项目解决方案免费咨询,比特已通过这类项目实现了个人/家庭收入的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