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冰清的进化史 | 第一季 已完结
冰清的进化史 | 第一季 已完结

冰清的进化史 | 第一季 已完结

@冰清🧚🏻

🧚🏻‍♀️ 有钱有颜有爱的小仙女进化记录

🎯 认知心理、育儿教育、亲密关系均有所涉及;
❤ 好电影、好物品也会推荐资源;
🌹 接收宇宙能量、过丰盈幸福的生活是终极意义。

🔮 订阅读者请加WX BeulahCarter
🎢 读者福利:书籍共读、运动打卡、1V1私域陪跑
🦄 整个世界就是一场单机游戏 请尽情玩耍呀

本专栏已完结
冰清的进化史2023👉 https://xiaobot.net/p/bingqing2023
订阅248
文章268
最后更新:2023-1-28 20:23
查看 【冰清的进化史 | 第一季 已完结】 详情查看 【冰清🧚🏻】 主页
分享到微信打开

免费内容

2022-12-2 11:20

重塑生活秩序03:副业

去西藏的三个月,我的副业完全停滞了。这乍看上去其实挺不合理的,因为我在拉萨不需要通勤的时间、不需要照顾家庭孩子的时间、甚至不需要穿衣打扮的时间……大量的独处应该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我的线上副业才对呀。其实关于这一点我在《221007 自省 哼哼 等你结了婚生了孩子就知道了》里面已经有所涉及了,能否有精力去做某件事永远和“意愿”的关系最密切,而时间管理的效果也都和“意愿”的关系最密切(《220209 时间管理02:我的时间管理绝招大揭秘》)。因此,一直到我回到南京后,完全休整好了身体(《221102 重塑生活秩序01:身体》),恢复了运动和作息(《221110 重塑生活秩序02:作息》 ),并且重新开始上班,并且已经适应了接管家庭事务以后,我才开始恢复副业。以上简单几段就包含了至少两个重点:⭐重点 1)做副业的动力,永远与“意愿”密切相关(其实不止是副业)⭐重点 2)副业之所以被称作“副业”,因为它的排序位置,它肯定是在你目前生活有余力的情况下开展的,千万不要试图用“做个副业”来改善已经一团乱的生活,那是逃避,是“用新问题来解决旧问题”,只会给自己增加更大的压力。————————————我的副业恢复首先从小报童的专栏运营开始。为什么从这里开始呢?因为即使在西藏的三个月里我完全没有做专栏运营,但我也一直在更新和写作的,所以这里是有“连续性”的。我首先把专栏【冰清的进化史】做了升级调整(【非常重要!】专栏升级公告及读者权益迁移),给到了年终福利:老读者直接送2023全年的永久阅读权限,新读者在12月31日前购买【冰清的进化史2022】加赠【冰清的进化史2023】。随后,我对专栏【穿越创伤:接住生命的礼物】做了价格调整,此举一方面为了感谢早期订阅的读者们,一方面提高客单价能够增加我更新的动力(⭐再次回到重点 1:如果你副业做不下去,是不是因为客单价太低而缺乏意愿?)。第三,我正在制定针对读者的微咨询和陪跑计划的升级方案(微咨询服务和陪跑计划:一对一的陪伴和成长),在价格上明年1月1日开始都将翻倍,升级过后的微咨询和陪跑计划也会有更加完善的复盘交付。(老读者如果想以现在的价格囤微咨询和陪跑计划,可以在年底前私信我哈~)写到这里,我们再停下来看看重点。以上“知识付费”部分的恢复,有的降价(买一送一),有的涨价(价格翻倍),为什么呢?⭐ 重点 3):我的思路是,针对个人的东西,都是要涨价的——咨询和陪跑计划都是1V1,而《穿越创伤》是我个人的痛苦经历;而针对大众的东西,我希望能普惠更多人,比如这个专栏,它提供的思路和价值是远高于199元/年的,并且我承诺,未来只要是当年买的小伙伴将永不涨价。⭐ 重点 4):随着个人能力和所能提供的价值的突破性增长,一定要记得调整价格,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在向外界传达“我正在这个领域深耕,并且我一直在进步!”⭐ 此外,还有重点 5):副业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做有连续性和积累的事情,而不要盲目进入一个全新领域,这样的成功率会更高。————————————我的副业的另一部分是实物的微商带货,我是某平台的高级批发商,并且手下有一个代理团队。在把知识付费部分安顿好了以后,我个人开始逐渐恢复了带货,每天在卖货群里发布当天秒杀信息;昨天我把团队群重新建立起来,随时赋能代理。⭐ 关于此项副业的重点,可以查看专栏顶部的标签:兼职札记,有数篇相关文章(还会持续更新);另外,想进群购物的小伙伴也欢迎私我哈!————————————总结一下,11月下旬以来这十来天,副业收入大约日均千元,这当然和我最近能量状态的提升密切相关(《221125 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但更多的也是时间的积累——我做了6年副业啦!一开始也是10块10块的赚钱的哈~我知道我的读者们肯定已经开始随喜我了,那么就再给大家一个福利,【冰清的进化史】和【穿越创伤】专栏都已经开通合伙人计划,大家可以复制专栏地址或生成海报,如果推荐成功身边的小伙伴购买,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分成哦。⭐ 提醒大家,有效推荐语的撰写可以参考一下这两篇哈:《220715 我的兼职札记07:超高转化率的秘密(上)》《220720 我的兼职札记08:超高转化率的秘密(下)》此外,如果对我正在做的这个带货项目感兴趣,可以看这篇:《220528 我的兼职札记05:我看好并且正在做的项目》

2022-9-25 16:20

记一件育儿小事20:沟通的含义有时不在于沟通

我在拉萨的这一个半月里几乎没有管小孩,完全放手给盛先生和我父母了,连小孩班级群都被我屏蔽了(嘘~)但同时我深刻感受到了没有我在他们中间做润滑剂,确实还是有些不同的。周五下午我妈去学校接孩子,她以为是14:50放学,结果去了发现没人出来。于是在家族群里,我妈艾特了盛先生:“我问了门卫说不上延长班是15:45放学,你说是14:50,我14:50就到了。”这个时候盛先生回复了一句什么呢?他说:“嗯,不上延长班是15:45的”我妈回了一句:“没人告诉我是15:45”盛先生继续回:“以前有过一次15:45接的”我妈继续说:“不是之前有个周五是14:50接的吗?”盛先生说:“那是刚刚开学,下午没有辅导课就一堂课”……我看到群里这段对话的时候,是想吐血的。不是说盛先生回复的不对,而是,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沟通”,含义并不是为了沟通,不是为了搞明白一个事情,而是为了情感的需求。比如在这个例子里,事件已经很明显了,我妈记错了接小孩的时间,而她自己也完全知道了,那么这个时候她在群里发出这样的疑问,目的是为了搞清楚几点接小孩吗?并不是。那是为了什么?我妈为自己搞错接小孩的时间感觉很沮丧,就像我们自己做错了一件事情且错误完全在自己身上时候的那种沮丧。这个时候她需要的是,依靠外人的理解和支持去对抗和疗愈这种对自己的失望,是一句“没事儿,这个不是你的错”的表达。在没有人给她这样表达的情况下,她就要自己去寻求、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我现在不爽”,所以她艾特了盛先生。但盛先生给她的回答,每一句的背后都仿佛在说“就是你错了”。果不其然,我妈聊了两句,扔下了一句明显赌气的“不说了”。我赶紧和盛先生私聊,我告诉他说,你完全没必要和我妈解释几点接小孩,你在一开始只需要说一句话:“不好意思啊,我忘记告诉你具体时间了,下次我提前和你说。妈你辛苦啦,害你要在学校门口等这么久。”盛先生道歉是因为他真的做错了这件具体的事(告知放学时间)吗?并不是。他看似在为这件事道歉,其实他表达的深层含义是:很感激你们帮我们接小孩,我看见你们的辛苦了。所以在这件事上,你们遇到任何不顺,我都感到抱歉。此外,如果盛先生这么说了,他等于主动接过了我妈的锅,并且在情绪上同理了她(“害你还要等这么久”)——这些才是我妈在那一刻需要的。唯一的障碍是,很多人在关系中并不善于“认输”,必须要认个死理——这个事情究竟是谁对谁错。可是,我们要时刻牢记,在关系中的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个矛盾都是在诉说一个未满足的需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是去满足这个需求,而这有时会让我们去主动“背锅”。你愿不愿意这样做,本质上在于你是想要爱,还是想要“赢”。但你要知道,在关系中,没有爱是不会有赢家的。然而盛先生说,“你妈都说不说了,我还要说什么。”于是我继续耐下性子和盛先生说,“我都帮你打好字了,你就复制黏贴一下发群里。也不是当面,也没有什么损失、丢面子之类。你就算是帮我哄哄我妈,她开心我也开心呀。”是的,我并没有和盛先生发火,而是述诸利益(你没有任何损失)和我俩的感情(我会很开心),盛先生就照做了。结果是,我妈说了“没事了,你们放心吧。” 这件事才算结束。这是家庭生活中一件极小的事情,我之所以把它拿出来剖析是因为觉得它很典型。在这件事中,我们至少可以学到两点:1)关系中的任何事件反应的是一个个体需求,我们需要解决需求而不是解决事件。2)为了关系,我们可以选择主动“认输”,有时候“我输了”才是“我们的关系赢了”。其实还有3)永远注意关系的边界。比如在这件事中,我虽然偷窥了群聊的全过程,但我并没有在群里发一句言。因为一旦我主动站队了,这个问题就不再简单是谁记错/谁未告知放学时间的问题了,而是复杂为我和父母以及盛先生的关系问题了——父母和丈夫冰清你支持谁?你和谁关系更好?这篇虽然归类于“育儿小事”里,其实也完全可以归类于“人际关系”里,都是一个核心道理哈~⭐ 如果你喜欢这篇,请点击“有启发”让我知道;如果你有疑问或者想法表达,请留言告诉我,我们一起讨论~

2022-6-30 16:14

时间管理05:我的四分之三自我管理计划

最近三个月我设计了一个“四分之三计划”,用来精进自己的工作外自我成长时间。经过修改和实践,目前已经稳定下来了,和大家分享一下。看过我的公众号月总结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我的自我成长系统是“智慧沉淀”“形象管理”“财富积累”“亲密关系”这四项,可以把它们理解为我的“生命之花系统”。但它们是以“月”为单位的梳理,如果细化到每一天,我要做哪些事呢?所以“每天X件事”的模型就生成了,前两年我是每天三件事:运动、阅读、学习。运动,着重于身体;而阅读和学习,着重于精神。但这样设置有一个问题,比如运动是要有休息日的,那么休息那天我就只做了两件事;另外,阅读和学习其实是同一个范畴,阅读大概率是在学习(除了文学作品),而学习也大概率需要阅读;且这两者都需要一个较为连续的大片专注时间,一天做两样有可能一样都没吃透。另外,这三样都是“输入”而没有“输出”,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于是,我调整了模型变为了“每天四件事”:运动、阅读、写作、禅修。其中阅读是广义的,不单单只阅读书籍,也包括学习视频等。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首先它涵盖了“输入”和“输出”:阅读是输入,写作是一个集中的输出(除了小报童和公众号的写作,还包括朋友圈的输出);其次它涵盖了“身”与“心”:运动是身,而阅读和写作是心,禅修两者都有。最后,它除了“外”也有“内”:运动、阅读和写作都是可以产出结果,立马拿出来给外界看的,而禅修是纯粹的自我对话和自我探索,与外界完全无关。======那么这四件事对于我而言,难度是怎么样的呢?实践下来我发现,阅读是最容易的。因为阅读不需要完整时间,碎片时间也可以,而且我喜欢看文字,对世界充满好奇;另一个容易的原因是,阅读如果不输出的话,动不动脑子都可以的(所以输出很重要!)运动最主要的障碍是身体状况,有时候疲惫和对高强度挑战的恐惧感(是的!我也会害怕!)会让我犯懒,这时候把运动安排在醒来第一件事就很有必要——也因此,前一天必须要早睡休息好。写作最主要的障碍是时间问题,它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不受打扰的大段时间。写小报还好,写小册就更加需要整段时间了(由于本周我独自带娃,小册的创作就停滞了,但你们还是要爱我!)。目前最不确定的是禅修,这是我从四月底才开始培养的习惯,还没有稳定下来,表现在时间不稳定(有时候早上有时候晚上)、质量不稳定(心绪浮动的时候完全坐不下来)。不过这两个月我的进步还是肉眼可见的,待稳定下来我再详细分享。“每天四件事”的模型我实践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一周里面能有2天完全做完四件事就不错了,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障碍——时间上的、身体上的、心情上的。这让我一度比较沮丧,那种没打上卡的沮丧你们懂的!======后来我就调整了模型,变为了现在了“四分之三计划”:每天根据情况选做四件事中的三件来做,这个尝试目前很成功。如果生理期或者休息日不运动,那么就把早上运动的时间来做禅修和阅读,给写作留下更多时间;如果预计第二天独处时间非常少(比如周末带娃),我就一定要保证早起做运动和禅修,在白天用碎片时间阅读;如果当天心绪不佳,完全没办法打坐禅修,那么就用运动和学习对抗,而写作也是理清思路的好方法……这就是“四分之三计划”最大的优势——灵活有弹性。计划在有了弹性后就会“活”起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和掌控感。偶尔某天四件事都做完了后,还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而不是“终于打卡完了”的解脱感!并且,每天虽然只做了三件事,但长期看来每一项都是在精进的!那么,我是不是每天都能做到三件事呢?显然也不是!极少数时候也有只做了两件的。但,咱不是还有做了一天四件的时候嘛~如果大家也想施行这个计划,你可以设计自己的四件事,不必和我一样。但事项最好能涵盖“身和心”、“输入和输出”、“对内和对外”,这样来制造生活的平衡感。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讨论哦,等待你们富有创意的自我管理计划~

2022-6-8 9:24

阅读须知及读者福利

新订阅的小伙伴,你好呀😁为了让你有更好的阅读和互动体验,请花一点时间看下这条哦。1)本专栏于2021年12月20日开通,一经订阅则从开通之日起的全部文章都是可以阅读哒。专栏介绍下方、正文内容上方有一行标签(横向滑动可查看更多),是我过往内容的主要分类和往期专辑,大家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快速筛选查看。比较受欢迎的系列有:记一件育儿小事、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兼职札记、阅读及观影推荐等。2)小报童投递的频次默认为每周,公众号「小报童投递」导航栏「我的-投递设置」可以修改为每天。由于我更新比较频繁且字数较多,因此建议大家修改下投递频次,每天花几分钟看一点会比较没有阅读负担哦。3)作为一名创作者,读者的反馈对于我而言非常重要!所以我特别希望大家能点击文章下方【有启发】表明你在阅读,也特别欢迎你能留言跟我聊聊自己对于文章的看法;我们互动的留言和回复也会让其他读者碰撞出新的火花!4)如果我没有在更新专栏,那我肯定在更新小册《穿越创伤:接住生命的礼物》5)年订阅(365天)的读者福利:🎈 【冰清的进化史 核心读者群】:这是我的读者固定大群,每天小报童更新后群里会同步,另外平时会把看到的有趣的东西在群里分享,以及跟大家闲聊互动。想进群的小伙伴加我微信BeulahCarter 并注明「小报童」,我会拉你进群哦♥️📚 【每月共读共学群】:每个月我会挑选一本好书,和大家一起共读分享,提前招募成员,当月成立当月解散。什么是共读?共读共学通知:10月《打开心智》共读共学通知:9月《5%的改变》共读共学通知:8月《幸福之路》共读共学通知:7月《能断金刚》共读共学通知:6月《纳瓦尔宝典》共读共学通知:5月《爱,需要学习》共读共学通知:3月三本好书💪 【每月燃脂增肌身心滋养】:每个月我会拉一个运动群,运动形式不限,大家自由打卡互相监督,共同探讨交流运动相关,当月成立当月解散。让我来告诉你 你为什么没办法管住你的嘴巴✨ 【语音微咨询和陪跑计划】:仅针对读者的超低价格的一对一陪伴,解决独特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困扰。微咨询服务和陪跑计划:一对一的陪伴和成长💰 【兼职的销售团队招募】:跟着有6年兼职经验的我来学做兼职,开启「睡后收入」新篇章。我的兼职札记05:我看好并且正在做的项目附,目录索引及精华推荐:9月小报内容分类索引7月小报内容分类索引5月小报内容分类索引4月小报内容分类索引

2022-5-7 9:57

人际关系锦囊01:朋友总喜欢抱怨吐槽 怎么破?

昨天和一位读者聊天,她问道:我并不喜欢一些朋友的言行,但我又怕以后万一有求于他,很纠结我现在是否需要为此去刻意迎合他?1)她说的“不喜欢的言行”主要是对方频繁的吐槽和抱怨。张潇雨说过:「降低一个东西对自己负面影响的最有效的方法永远只有一个,就是远离这个东西。除此之外的所有努力都(几乎)是缘木求鱼——甚至是,自欺欺人——而已。」这也是我一再和大家说的,在我们还没有稳定的心态去容纳和化解这样的负面能量时,最好选择远离,以免影响自己的能量状态。然而,大多数小伙伴对于较为亲近的好友,并不是选择“远离”,而是“说服”:教导别人“感恩、积极心态、不抱怨的生活”;但这些尝试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碰一鼻子灰”。为什么呢?因为“道理”都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经验”出来的。你因为因缘契合,“经验”了一些让你痛苦的事情;你试图找到解决之法,在一通尝试之后,“经验”了正念带来的平和与喜悦;于是你期待把这样一个方法分享给爱的人。但你要了解到,他人并没有你之前痛苦的经验,也没有你尝试其他方法无果的经验,更没有正念给你带来平和与喜悦的经验,那么,他凭什么能被你说服呢?此外,喜欢吐槽和抱怨的人身上肯定有着比较重的贪嗔痴慢疑,那么他更有可能把你的分享当作一种“优越感的炫耀”,在这种抵触心理下就更不可能接受你的观点了。2)那么应该怎么做?针对这位读者的情况,我的建议是:冷处理。这一招是我在上L先生的智识营的时候学到的。先生的课每个学习群都有300-400人,但群环境特别好,没有人讲无关的事情,也没有负面情绪。关键他也没有刻意管理。我自己也在运营社群,就特别好奇这是如何做到的?后来我发现,他的方法可能就是“冷处理”:对于积极的有价值的发言,就强回应,甚至推送到其他的学习群赞美和表扬;对于没有价值的纯吐槽和抱怨,就完全不回应。不回应的智慧在于,你停止了喂养对方的需求:他抱怨和吐槽是为了得到你的同样的抱怨和吐槽对吧?而他一而再再而三都得不到的时候,自然觉得无趣,就会找别的渠道、别的人去喂养他的这种需求,不再来找你。而如果不冷处理,你和他讲事实摆道理,反而给了他另一个攻击和对抗的理由;这不但会让你们继续纠缠下去,也会让你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所以我让那位读者下次再遇到那位朋友吐槽,就回复“嗯”“啊”“哦”,或者表情;并且不要及时回复,过几小时再回复。这就是冷处理。3)她继续问我,现在不迎合他,以后万一有求于他怎么办?问出这句话的心里信念是:我现在对他不好了,他以后也不会对我好的。问题是,你不回应不喂养他的负面情绪,才是真正对他好的方式。否则,他不会痛苦,不会反思,不会去找路,也就不会觉醒,不会自由。你能做的只是发心,唯有发心。你无法控制对方如何看待你不是么。既然你的发心是好的(即使他此刻不理解),那么在你心中就无所亏欠对方。那么,当你下次有求于他的时候,就大方直接地求就好了呀~ 当然,对方有可能拒绝,那就拉倒,去想别的办法。况且,拒绝也不一定是因为你之前的行为,可能也有其他客观原因呀。再回过头来看,当你有“我现在对他不好了,他以后也不会对我好的”念头时,你心中又何尝没有“我现在牺牲自己迎合了他,他未来一定要满足我才像话”的念头呢?若对方未来没有做到,会不会又有新的怨气升起?当我们想着别人会如何对待自己的时候,我们想的其实是,自己是如何对待别人的。4)因此,在人际关系中,首先要做到善待自己。一方面把想给别人的所有建议,先给自己;另一方面,面对他人的需求,无论接纳或者拒绝,都是发自内心没有勉强的。人际关系的流动带来生命力,不要恐惧失去朋友,只要你越来越善待自己,即使有些人离开了,也会有更合适的朋友出现。不要贪恋,亦不要抗拒,做好自己,让宇宙带给你惊喜。补充阅读《请停止「自我陶醉」式助人》:https://mp.weixin.qq.com/s/WvjLESfy6ar2PwnGjnCT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