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纯银的 60 篇产品分析 · 第三季
纯银的 60 篇产品分析 · 第三季

纯银的 60 篇产品分析 · 第三季

@纯银

· 第一季 39 元:https://xiaobot.net/p/pmdogs1
· 第二季 39 元:https://xiaobot.net/p/pmdogs
· 第四季 59 元:https://xiaobot.net/p/pmdogs4
· 第五季 59 元:https://xiaobot.net/p/pmdogs5
· 第六季 99 元:https://xiaobot.net/p/pmdogs6
· 第七季 99 元(连载中):https://xiaobot.net/p/pmdogs7
订阅6780
文章60
最后更新:2023-3-9 10:41
查看 【纯银的 60 篇产品分析 · 第三季】 详情查看 【纯银】 主页
分享到微信打开

免费内容

2023-2-13 8:29

ChatGPT 的创新与局限

ChatGPT 在两个层面上有着巨大的创新。第一是像人类一样,融会贯通地理解信息,尤其是理解互相关联的信息,总结归纳,提炼要点。看见一种说法是,类似于信息的 JPG 有损压缩。从巨大的信息量里压缩出有代表性的关键部分。这也是无数 “专业人士” 的日常工作——在专业人士的知识图谱里,针对需求进行知识的提取与总结,返回给需求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AIGC 和专业人士都是进行 “知识的存取” 这项工作。第二是通过对自然语言的理解,使用自然语言作为交互界面,输入自然语言提问,就能获取精确的答案,AI 试图理解你的本意来给出答案,相比关键词搜索更符合直觉,更接近人类的交流本能,尤其是能容纳比刻板的关键词更复杂的需求。以及输出专业答案时,也尽可能通过清晰易懂的自然语言来表达,将知识转译为普通人更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这两点叠加起来的化学反应,首先意味着人类获取知识的门槛,在搜索引擎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而效果又有飞跃。通过自然语言提问,在巨大的知识图谱内,获得 “知识的提取与转译” 这一项专业服务。Web2.0 带来了信息大爆炸,AIGC 带来了知识大爆炸。区别在于从信息整理为知识,将知识传递给用户的成本更低,渠道更便捷。其次, AIGC 也带来了内容创作的大爆炸。相当大比例的内容(代码),仅仅是信息按标准逻辑的排列组合。这部分以 “传递信息” 为目的的内容生成,将被 AIGC 大面积替代。AIGC 在归纳表达上的能力超过了大部分普通人类。那么,什么是 AIGC 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呢?AIGC 的运行强依赖语料,信源。对于那些无法提供优质信源的环境,比如说私有部署环境,不完整的信源将大大影响 AIGC 的精确度。如果信源来自公域,AIGC 将是相对可靠的,但私域还存在大量的隐性信息,碎片化信息。AIGC 以自然语言进行对答的交互方式,让它的输出尽可能简短,意味着在回答时只能取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无法覆盖的多样性选择,广泛性选择,只能通过调整对话方式训练 AI 获取信息,用户成本可能高于传统搜索引擎。AIGC 无法生成创造性的内容,创作与创造的区别是,后者更注重品味与想象力,而不是逻辑上的排列组合。(仅限 ChatGPT 这一类型,我对 AI 生成图像和音频还不了解)AIGC 无法进行复杂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一件非常个性化和主观的事情,AIGC 可以遵循主流的道德观,但也仅限于此,还有大量复杂的价值判断场景无法应对。AIGC 无法处理不确定性。面对不确定性,它只能提出有限的思考角度。因此,AIGC 会部分替代传统搜索引擎,更便捷地获取强确定性的,最好是有唯一正确答案的信息。并拓展过去认为搜索引擎做不到,做不好的应用场景,比如更复杂的提问;比如对信息进行排列组合生成内容,工整地按需传递信息。但在私有部署中,由于信源质量的不稳定,AIGC 的应用会受到很大限制。在公域,AIGC 也难以应对多样性与广泛性的命题,更接近提供标准化答案的,覆盖面大到不可思议的百科全书。2 月兴起的对 ChatGPT 的热议,并非微软或者媒体的炒作,而是在探索 AIGC 潜力的过程中,有了更多激动人心的发现。1 月犬校群聊到 ChatGPT,我会担心它的商业模式如何运行。但 2 月又有了新进展。一是对话流同样可以插入商业广告,二是从 ChatGPT 中获得现实收益的高频用户会为此而付费,高频补贴低频。ChatGPT 创造的用户价值越大,则商业价值越高。随着 AIGC 在正确性和完整度上的进一步提高,AI 革命正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2023-1-5 19:31

如今之行业乱象,来自缺失的 “做选择的能力”

2022 上半年,我在犬校发过多篇内容讲创业者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 “做选择的能力” 。后来有人在犬校分享了几封 2016 年微博高管的内部邮件(这倒是无法对外公开),讲述 “否定微博汽车频道” 这个案例,恰好印证我所描述的选择的逻辑:做规模要抓主路径,哪些页面的流量渗透率高,就去哪些页面下功夫做 20 件事,每件事都有机会,不如看准一两件事下重注,前提是这一两件事的逻辑清晰而硬历史上多次被证伪的事情,如果没有新的硬逻辑支撑,就接受结果,不要盲目用力上面反反复复地提到硬逻辑,硬逻辑的基础就是 “结构化” 与 “抓重点”抓重点也要分阶段,不同阶段的重点不一样,拆分阶段同样是结构化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硬逻辑,就算投入也是 MVP,用 “测试验证” 而不是 “高举高打” 的姿态进入以上都是 “做选择” 的基础逻辑。为什么很多大厂团队越来越糟糕了呢?按我的观察,主要是因为大多数高 P 和高层并没有做选择的能力。产品成功来自:1、少数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 2、正确的选择带来大量的高价值需求 > 3、其他人对需求完成解题,需求的价值越高收益越大。也就是过往创造了巨大的收益的上位者,其中很多人并没有做选择的能力,他只是在别人创造的好时机完成了解题而已。但是当市场机遇更少,环境更复杂的时候,高价值的需求减少,同时对高增长的渴求又没有减少,所有人都懵了。那些有业务权力但没有选择能力的人,就会瞎几把折腾。那么有选择能力的人,这时在干什么呢?他也不知道做什么才能带来高增长,但他也不能说就这么躺平吧,所以他只能看着别人瞎折腾。反正结果都一样(低增长),团队会不会一团糟又不重要。低增长的话糟就糟吧,至少表示 “我们真的尽力了” 。如果运气好,偶遇高增长机遇,大不了引入人才重建团队。我觉得,这就是过去三年互联网公司乱象的根源。有选择能力的人后退观望,没有选择能力的人向前猛攻。以至于一旦产品增长减速,则内部日渐不堪。

2022-11-21 19:48

小红书做号,首先从整理自己的知识库开始

八九月一直在撺掇女朋友去做小红书号,她磨磨唧唧的不高兴走出微博舒适区。我一怒之下,就把原本写给她的,做小红书号的建议发出来。首先,小红书是一个 “实用主义” 的 “视觉系” 的平台。这里边有三层意思:你的笔记中,含有对别人有帮助的信息点图片是有美感的,并且竖图比横图抢占更多的注意力重要的信息需要高效率地获取,比如直接用图片配字来表达,即便不 P 图,也可以在相片上加标签注释重要信息如果只是单纯刷美感,无论是人美还是图片美,那都得 “绝美” 才行,否则在高颜值社区,很快就泯然众人矣。所以还是走实用路线更容易做号。具体怎么做呢?先总结自己在哪些方面,拥有 “比普通人更强得多” 的知识。比如女朋友在糖尿病,烹饪,销售,护肤等方面;我在产品,旅行攻略等方面;都比普通人更强得多。然后针对每一个方面,穷举脑子里的高光信息点,把关键词记录下来。重点来了——接下来在小红书搜每一个关键词,在搜索结果中观察:高热内容有什么特征?用户互动集中在哪些方面?有哪些主题,我能比高热内容写得更好?这么折腾一番,大概就能知道,自己应该深耕哪些知识领域。围绕着这些领域,精心写 100 字的个人简介,并且确保 “个人简介+前 6 条内容” 可以构建清晰的人设与吸引力。最后落地执行这个计划,每周发布 2-3 篇笔记,回收反馈,复盘改进。这时你可能要问我了,你叭叭地说得这么利索,你自己咋不去做号呢?我的产品输出,最起码也要跟 P7+ 去沟通吧,和 P8+ 沟通则更舒服一些。而大众社区能接受 P6 的内容已经很艰难了。至于旅行攻略,以目前一个月旅行一次的节奏,更新太慢,号做不起来。如果明年开始执行 “每个月去一个陌生城市生活” 的计划,我再去小红书做号吧。话说到这里,想起上个月和朋友见面,撺掇她去小红书做 “女性游戏推荐” 的号。她是这方面的顶尖专家,小红书上的相关内容流量也很好,不知道她的进展如何。祝她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