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产品沉思录 | 第四季(完结)
产品沉思录 | 第四季(完结)

产品沉思录 | 第四季(完结)

@shaonan × fonter

产品沉思录™ 是一个关于产品的知识库,也是一个 Newsletter (邮件组),始于 2017 年,累计发布近 200+ 期,涵盖几十个人物/产品/公司专题研究,累计近百万字内容。

除了点击下方「介绍」外,你还可以浏览
- 免费精选集:https://pmthinking.com
- 本年度目录:https://xiaobot.net/post/27ade9d2-bf1c-41b1-b9ff-3bc1b4966e7a

本年度内容已经连载完毕,如需最近一季内容,请移步:https://xiaobot.net/p/pmthinking2023

人们会被自己热爱的事物改变,而没有人因为给予而贫穷。
订阅4174
文章42
最后更新:2022-12-21 17:29
查看 【产品沉思录 | 第四季(完结)】 详情查看 【shaonan × fonter】 主页
分享到微信打开

免费内容

2022-12-21 17:29

【新人必看】目录/指南/权益/留言墙 🔥

注意:本年度专栏已完结,如需订阅最新的专栏,请点此hi,吾友想起现实中认识你,给你挥手的画面 👋🏻感谢订阅「产品沉思录 | 第四季」,目录在最下方,可以方便分类浏览。▎查看方式本篇内容下方有年度目录导航,可以根据需要来查看。小报童相关的使用介绍、邮箱投递、桌面版等,点此查看。▎其他说明已购买用户,购买其他年份专栏( 第五季 | 第六季 | 第七季 ),可享受八折优惠,详情请添加下方 shaonan 微信领取红包。如果觉得内容不错,你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桌面端在右侧),分享本专栏给身边的朋友,你将得到订阅费的 50% 作为感谢。▎除了浏览本专栏,你还可以:为了让我们更了解你,也欢迎参与我们的 Give Me Five查看我们历年来的精选内容「产品沉思录 · 精选」去小宇宙收听我们的播客:奇想驿以及关注我们公众号,查看往期部分限免内容▎选题原则每周 shaonan & fonter 会从上百个信息源中,亲自阅读并以主题为单位进行整理。同时结合我们的经验来撰写推荐理由和收获。每期邮件内容在 5000 - 10000 字左右。下面是选题原则:Base.1 Outlook > Knowledge > IQ达芬奇有很高的 IQ,在他的时代构想了很多发明,却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发明亨利·福特出生在合适的年代,他拥有足够知识制造出汽车,改变了人类的交通方式牛顿的微积分给我们一个强大的工具,它使得现在的普通高中生可以做牛顿时代之前的最聪明的人都不可想象的事Base.2 AI = 算法 + 算力+ 数据算法是人类中最聪明那群人思维的抽象,那么AI = 算法 + 算力 + 数据个人能力 = 认知力 + 思考力 + 见识Base.3 1 /(1071亿)死去的人与活着的人之比为 14:1 。1000 亿人已经不在人世,他们给我们的最大教训是,他们尝试了我们今天正在尝试的一切。他们成了指引我们心中羔羊的牧羊人。 我们经常觉得认识到世界 80%+ 的事物,但是想想你认识的世界只是 1/(1071亿)= 0.000000000009337。 所以有时候很想与过去的人对话 ,那么就会去看他们的历史故事和作品。via 《First Round Capital》所以本专栏选题,不会是最热门的内容,而是希望能选择内容半衰期比较久的内容。逆流而上,寻找起源。好的朋友,我们介绍了完自己,记得去 Give Me Five 介绍你自己。如有其他问题,请加少楠微信(Productthinking2017)来解决。就说到这里了,期待你的故事。—— shaonan / fonter▎年度内容目录羔羊羔羊计划Daniel Gross段永平黄铮Notion 背后的先锋们计算机先锋:J.C.R. Licklider、Doug Engelbart计算机先锋:Ted Nelson、Alan Kay计算机先锋:维多利亚时代的程序员计算机先锋:史上第一个电脑黑客Ted Nelson:计算机范式里的虚假和谎言Dieter RamsDaniel Ek(Spotify CEO)访谈录左晖 —— 做难而正确的事情Airtable 的 CEO产品观察:Notion 小传Inception, Nolan, and NotionHalf Life: Alyx 和 跨越鸿沟Epic Games 研究:Fortnite 和游戏行业的未来Peleton的创业故事:健身界的苹果+奈飞Slack 观察Substack 与 Newsletter 的一个简报贝壳:行业的真问题是什么?视频号初窥微信的分发一位中年产品经理的十年产品成长路字节的一些分享如何为「自媒体」「作者」洗白?AppleGlass 猜想以及,关于科技的过去和未来GPT-3是什么?开放在他处任天堂的「无限游戏」社区团购初窥关于社区团购的观点产品设计:美团王慧文在清华的产品课电子表格的历史Medium 如何通过收费重新定义出版Hey.com 如果你没有观点,你就不值得被关注我们如何才能开发革命性的思想工具?Threads in Slack, 一段漫长的设计旅程领域驱动架构(DDD)建模中的模型到底是什么?信息架构指南Persona 的起源一篇写给从未编程过的人的入门教程如何设计「设计产品」的系统 - 研习团队管理 20 讲An Opinionated Guide to ML ResearchRaaS ,开发者也可以开始做内容Superhuman 怎么找到 PMF建筑养成记 How Building's Learn「涌现」的产品管理思考关于在线教育产品分析框架的一些观点张弛老师的市场调研课程运营谈文采你就输了 —— 理解提问的价值品牌商品!利润商品!带货商品!利润最大化该如何组合?社区设计禅与社交网络维修艺术 | Status as a Service (StaaS)人们在社交网络中到底在传递什么信号?这些信号又如何被传递?谁偷走了你的玩具?工具的社会化与创作者网络效应荐书: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什么是社群、社群的特点是什么临时的社交媒体和流动的自我礼物文化如何让人们在一个和而不同的城市居住下来社群的未来是协作?如何借鉴蔚来,打造一个高认同感的社区生命体啃饼关于圈子、微信、产品的思考知乎周源关于社区和管理的一些记录如何营造社区关于社交媒体和社区创作生态“头部化”的一些探讨交易平台:平台革命 | 荐书MarketPlace 指南 V6.0 | 荐书双边市场分析 | 交易平台市场设计及其应用什么是 Listing 业务平台如何规制平台经济学:一份个人学习笔记衡量交易市场类公司,只需13个指标交易平台研究整理 Version 0.1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什么是激励相容及机制设计理论如何启动和扩大 Marketplace 规模 【上】如何启动和扩大 Marketplace 规模 【下】交易平台的金字塔进阶建立Managed Marketplaces,需要考虑的8件事平台定价权分析重新思考平台定价权:交易源自人的不耐陈永伟:平台经济学的若干思考正义的成本:外部性与法律技术/制度创新与最伟大的企业机制设计理论及何谓激励人(Homo Incitatus)激励机制:塑造行为的隐藏力量茅于轼「廉租房不应该配独立厕所」的经济学逻辑是怎样的?在贝壳深耕 2 年产业互联网,他总结了 5 个新认知观点与考古Big Ideas 2020 by ARK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回顾看板和任务清单等工具在扼杀团队的创造力疫情下 ToC 创业的危与机互联网信息分发简明史RSS二十年软件吃软件,编程工作会越来越多吗?UX 是巨大的泡沫?那么何时走向终结?不在内心,而在工具中文互联网中“讨论”的消亡阿里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为什么孵化不出一个小红书知识管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信息成瘾的特征、原因及解决方案P.A.R.A 方法: 一个通用的数字信息组织系统 | 信息整理如何管理信息:P.A.R.A. 在 Notion中的应用Zettelkasten Method | 卡片和笔记法我们如何获取信息,组织知识花园与溪流:建造花园的人将赢得未来什么是常青笔记 | What's the EvergreenNote什么是西蒙学习法 | What We Know About Learning何谓渐进式总结: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如何聪明的记笔记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构建优雅的知识创造系统学习《如何学习》詹宏志谈读书周其仁:笔记之想法的生产创业天才的车票理论什么是学习型创始人脱不花的四个面试题越想增长,越难增长的怪圈LATCH – Methods of Organization干嘉伟:高水平运营不只是做事,更是带人如果你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失败,你会选择做什么?IDG资本李骁军:《读人研究报告》张维迎:什么不是企业家精神军团长教我怎样当师长善战者说:孙子兵法与取胜法则十二讲成为更好管理者的六条违反直觉的规则管理者如何做好“冲突管理”?何谓好战略,何谓坏战略如何进行谈判:不是赢得所有,而是争取更多商业观察星巴克的 1987 - 1997:咖啡帝国的冷启动和「笨重」扩张农夫山泉的四大市场战役功能性健康消费品如何做?万字长文解析Fancl崛起密码茑屋书店的选择景林是怎么炼成的?基金经理如何做投研认知与思维判断时距 | Time Span of Discretion二阶思维 | Second-Order Thinking让我动动脑子 | Make me think!如何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How to think for yourself如何更好地思考(How to think better)语境的力量 | The Power Of The Context地图不是疆域目标与手段「幸存者偏差」中关于二战飞机的例子是真的吗?什么是知识的诅咒:为什么你知道的多,却表达得无力?冯柳:什么是弱者理论投入产出的幂次模型王嘉陵-人人必备的决策思维X、Y 型问题如何巧妙地达到你沟通的目的?费曼:知道某事和知道某事叫什么之间的区别温故知新: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催产素从西蒙到卡尼曼:心理学家再次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成功公式:成败背后的科学生活与哲学像哲学家一样生活如何才能去做喜欢的事情人生总有一刻,我们会开始思考死亡如何培养初心 · How to foster ‘shoshin’张潇雨:制定人生规划的三个层次把自己作为方法人类沟通的语用学项飙: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不是从现在开始?财富取决于极少的大高潮,幸福取决于较多的小高潮幸福与时间如何独处凯文 · 凯利 68 岁生日的 68 条人生建议这个时代的消费主义如何不靠运气致富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表扬孩子错了吗?

2022-12-21 14:35

Vol.030:我的人生哲学

卷首语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哲学,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做许多判断的时候不需要纠结于选择。比如现在我在拒绝大厂的邀约时候不需要任何思考;在面对用户提出的各种需求中也不会被牵着鼻子走;这些判断放在十年前,恐怕能让我整夜难眠。任何人生哲学都由两个部分组成:它们告诉我们生命中什么事情值得拥有,什么事情不值得它们也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获得那些值得拥有的事物趁着国庆的假期,重新翻看了几本对我影响蛮大的几本书:《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这是我刚从上海到杭州工作时带的唯一一本书,一本探讨什么是「良质」的书,以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差别。《像哲学家一样生活》,这是我在 18 年人生低谷的时候,帮我从深渊中脱出的重要力量之一,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这是在杭州定居之后经常游走在清晨的寺庙中会思考问题,这些静谧的寺庙和呢喃的佛经究竟在讲述什么?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一个参与过礼拜和禅修的人的好奇心,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一些答案,也让内心更加的宁静一个有自己哲学的产品,不一定走得远;但是走的远的产品背后一定有哲学的支撑。这些支撑无关技巧,而是一种对待世界的态度,比如你永远不想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看到他脸上有一张广告。我们在学习产品的时候往往是从技巧开始,这无可厚非,因为这是吃饭的基础技能。但随着年岁渐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形成自己的产品设计哲学,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自己做人的哲学 —— 一如开头的观点,在反复变化的潮流中,渐渐蹉跎了岁月,迷失了方向。这一期内容有些许任性,因为无关具体的产品设计,而是那些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哲学思想究竟有哪些,以及我在怎样的人生际遇中,结识它们,实践它们。你没必要认同它们,遵从它们,甚至可以带着审慎的态度阅读下面的文字,而这个思辨的过程,就是你自己哲学大厦的奠基过程。一些碎碎念:给自己留一些白,留一些平静的、让那些创意的想法冒出来的空间。塞得太满,太用力,反而丧失掉了可能性。一个人到了30岁,应该要对自己了如指掌,确切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缺点,晓得自己的极限在哪里,预见自己的衰颓——做他自己。 尤其是接受这些。我们会变得很积极。一切有待实践,一切也有待抛却。不再造作,但仍戴着面具。我已经见过够多的世面,几乎能够抛开一切。剩下的,是一种每天持续不断,不可思议的努力。能够守密的努力,不抱希望,亦无怨尤。再也不会去否认什么,因为一切都能够加以肯定。凌驾伤痕。(阿尔贝·加缪《加缪手记》)梁文道说,为什么很多人年纪轻轻却总说自己已经老了。是因为自己没有达到自己心目中在这个年纪应该取得的成绩。老的不是年纪而是年纪与预期的之间的差距。老的实质是一种丧失,害怕死亡的人往往是因为没有好好活过。一盒药,没有说明书是不敢吃的,不知道什么情况忌服,治疗范围在哪儿。但一条道理,不知道前提条件,不清楚适用范围,却敢于拿来指导人生。我觉得,好像后者引起的问题可能会更大吧。(via 即刻)习武之人,忌讳无师父无对手,有师父知分寸,有对手知高低。(Via 一代宗师)近期更新:上期更新的关于战争的内容不少朋友喜欢,所以更新了 林军团长系列 内容,其中有原始的 PDF 电子书将 @LULU C 的公众号「一粒百忧解」中关于互联网医疗的内容整理到 互联网医疗思考 ,如果你也是从业者应该很有价值。❧像哲学家一样生活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或许幸福这个词我们提到的太多太频繁,以至于就不去思考到底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而在 18 年的时候,我感觉自己非常不幸福,人到中年的危机加上一事无成的抱怨,让我对世界充满了敌意。因为抱怨环境比抱怨自己更让人心安理得。和这本书的缘分也很特别。记得那天是在上海,和久未谋面的 Sofish 在一个咖啡厅聊了许久,关于产品,关于设计,关于人生的价值,关于人到中年的意义。往回走的路上,他提到了这本书。我知道那时候他经历过同样的折磨,只是他并未劝我良多,而是希望我在书中找到答案。其实这本书也可以称作是「斯多葛学派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这个古怪的名字,如果你没有兴趣研究哲学史,那么只需要知道斯多葛的英文是 Stoic(廊柱),其中比较有名的哲学家是芝诺、爱比克泰德、马克·奥勒留、塞涅卡等。我之所以接纳斯多葛学派的观点,是因为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二十多岁时向往的英雄主义逐渐消退,在漫长的生活中很难不断地英勇的冲锋和就义,也很难不断地去获取到所有能得到的东西。斯多葛学派的核心是寻求内心的安宁同时,修炼自己的德行。但如若从另一个不客气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斯多葛学派的思维工具主要有三个:消极想象、控制三分法、自我否定。消极想象是一个很有趣的思维工具,大抵是让我们思考「能发生的最坏结果是什么」。听起来是一种自虐的思考方式,但是其背后的原理则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失去,因为死亡终将到来;而如果我们只是一味享受所拥有的一切,一旦失去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莫大的痛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的不幸福,很大程度来自于我们的不知足;我们拼命工作,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然后就会失去对所渴望事物的兴趣,周而复始,像奔跑在滚轮中的仓鼠。消极想象就是这么一个工具,用来阻止我们对惯常的事物丧失欲望,学会如何想要我们已经拥有的事物,避免陷入老鼠陷阱。想想被扔在衣柜中只穿过一两次的衣服,落满了灰尘的手办等。有意识的进行消极思考,比如我们在乎的人离开了自己,重要的东西被破坏等等,这种思考,会让我们更珍惜现在拥有的关系和东西,这种重新获得的珍视,能让我们的喜悦死而复生。但这并不是让我们变成悲观主义者,你不需要随时随地去思考。而是在一切和顺甚至春风得意的时候,抽出来一小段时间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你暂时借来的,命运可以随时不经过你允许就收回。这样会让自己狂喜的心境平复,也对这一切有更多的珍惜和敬畏。消极想象其实是在教我们享受所拥有的东西,而又不依附于他们。因为许多时候,我们在做某事的时候,就是最后一次,命运从不给我们提前预告。如果说消极想象是向内探索,让我们珍视已有,那么控制三分法则是让我们避免被外界不可控的因素所干扰。控制三分法简单来说,就是将这世间所有事情分为:自己完全可控、自己完全不可控、自己只能控制一部分三类。而让我们心烦意乱的,往往是第三类只能控制一部分的事情。而斯多葛学派的建议用俗语来说,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 比如设计出来某个产品,不要寄希望于其他人的都去爱他喜欢他,而是问问自己是否尽力了,是否调研扎实设计合理,如果都问心无愧,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来裁决即可。这样我们就改变了满足欲望的方式 —— 从改变周围的世界,到改变自己的欲望来获得满足。不断地将不可控的目标内化为自己可控的目标,这样将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便能仔细设定内在而非外在的目标,继而能避免大量的挫败与失望。自我否定听起来是一个很消极的词语,但是在斯多葛学派的语境中,是让我们在舒适的生活中偶尔体会下不舒服,避免我们的阈值太高无法抵御突如其来的变故。我日常每周会有一两天中午不吃饭,最初是为了减肥,现在则是为了体验一种「饥饿」的感觉,而这种感觉能让我再吃饭的时候能更加的珍惜和有味道。偶尔我也会自己一个人去一些陌生的地方,在菜市场的角落里吃一碗拌川或者蒸饺,只是为了让自己不要忘记生活还有其他许多种滋味。除了去体验一些不适之外,还应该主动放弃一些体验快乐的追求。如塞涅卡所说,追求快乐就像追逐野兽一样,当野兽被追上时,它就会转身过来扑向我们。这也是为什么连续打游戏/追剧之后会有强烈的空虚感,但这并不是让我们成为一个消极的人,而是为了培养「自控力」这个我们身上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如果没有自控力,我们便会被生活提供的各种快乐吸引,无法聚焦在我们本身想要实现的价值上。自我否定是让我们避免成为多巴胺的奴隶,因为任何高级的快乐都是和痛苦相伴而来的。这让我想起宫崎骏老爷子在纪录片中说的一段话「世界上重要的事情,大多都很麻烦」,但也正是因为很麻烦,才越证明我们正在做着重要的事情。除了知道上述的思维工具,还应该给自己留出一段「沉思」时间。用来定期的回顾自己对日常事件的反省,思考一些当时不甚明了的问题,以及用来评判在这条路上自己的精进如何。书中还给出了斯多葛学派哲学家为寻求安宁的人提出的十条建议我们应该变得具有自我意识,应该观察和反思自己,每天如何回应各种发生的事件我们应该运用理性思考来克服消极情感和欲望,思考这些东西是否真的值得拥有在我们没有追求财富但却富有时,应该享受富裕,但不应执着于财富,也要做好失去的打算不要试图切断和其他人的联系,因为我们是社会性动物。但我们可以避免和消极的人做朋友虽然和人交往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摩擦,但是对于这些摩擦的不回应则能让我们消解掉我们的不幸主要来自于贪得无厌和担心超出我们控制力事件的倾向为了解决贪得无厌,我们需要进行消极想象,这样便能从不断追求新事物的渴望变成珍惜当下为了抑制超出控制力的担心,采取控制三分法,不要为不能控制的部分劳神当我们花时间来处理不能完全控制的事情时,应当注意目标的内化对于外部世界,应该持有宿命论的态度:当下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是超越我们控制的,为此烦恼是愚蠢的愿你找到安宁,我的朋友豆瓣链接 | 人生哲学: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之斯多葛主义❧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这是四年前从上海来杭州带的唯一一本书,当时刚经历了关闭公司,没有方向,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每天深夜和清晨都会在阳台的飘窗上翻几页,其实那会已经忘记是第几次看这本书,但只是那时候才算勉强读懂。因为我是学艺术出身,所以在做产品经理之前,更多的是被情感所驱动,是一个浪漫主义的人;而开始做产品之后,首先进入的环境又是一个被数字驱动的工程师文化很浓厚的地方,这导致了我开始极端排斥自己的浪漫主义思考方式。时至今日,我并不试图告诉你这本书我真的就读懂了,而是想告诉你以此书为镜,我看到了从我个人身上反射出来的东西 —— 如何在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中找到平衡,如何找到在设计产品中的「良质」古典的认知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一些基本形式组成的。古典的风格往往直接了当而且完全不加修饰,不情绪化,简洁,有严谨的比例,目的不是激发别人的情绪,而是从混乱中找到秩序,把未知变成已知。浪漫的认知则是从它的表象来观察,浪漫的模式主要有丰富的灵感、想象力、创造力和直觉。最主要的是情感而非事实,不依赖与理性或是法则,而是依赖于情感、直觉和美学。古典的良质则超越此刻,必须考虑现在遇过去和未来的关系,而浪漫的良质是指此时此地的事情,过去和未来都囊括于此。人们思考和感觉的时候往往会偏向一种形式,而且会误解和看清另一种形式。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朴素:首先写明白你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但是只能写你知道的东西,没有任何欺骗在里面;然后假设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实验证实每个假设,注意真正的实验失败不是没达到预期,而是无法检验实验结果;预测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结果;把实验结果写下来,不多不少。最重要的工作来自于仔细观察和精确思考,而非付出的劳动。书中提到的重要概念即「良质」。良质并不是一种物体,它是一种事件,它是主观意识到客观的存在时所发生的事件。比如我们欣赏一部经典的电影,不需要任何量化的指标和对电影技术的理解,大多数人在看完之后,都能识别到这部电影比其他电影优秀,这其中的原因便是良质。除了影视作品,对于某些产品、服务,我们也能直观的感受到差异。所以良质就是我们用以判断「一些事情比其他的要好」的标准 。人们对于良质有不同的看法,并不是因为良质本身有差异,而是每一个人的经验背景不同。良质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解决「卡住」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把所有的事物冰冷的按照逻辑分类,你的认知就会非常的呆板。比如开锁师傅帮忙开门的时候,想到的是一个有韧性的能伸到门缝中卡住锁头的物体,是可乐瓶子还是塑料片都不重要。但是如果缺乏「良质」,那么他只会选择标准的工具,而缺少了应变能力。良质是古典和浪漫世界的平衡点,所以为什么缺乏良质的人无法做好一件事情?因为所有的说明书中的步骤来做,只有冰冷的逻辑,而忽略了好坏的分辨。这也是为什么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本质。进取心是精神的补给品,能够推动事情的进行。但是周遭的环境会损耗一个人的进取心,让人陷入进取心陷阱,即因为无法意识到良质,从而使人丧失做事的热忱。比如重复不断地做一些无聊的事情而并没有找到这件事情的意义。这其中有分为内部和外部的两种陷阱。外部陷阱是指,因为环境影响,导致挫折感,比如拆解一个复杂的东西。这时候应对的方式,耐心的记录每一个步骤和细节,尤其是特殊的步骤。然后展开所有部分,理解其结构内部陷阱是指,因为内部情绪,导致的忧虑感。典型表现有思维僵化(可以放慢脚步)、自我膨胀(哪怕装出来也要谦虚)、焦虑(写下来然后寻找更多信息消除不确定性)、枯燥(不设置结束点,尤其是新工作;或者降低预期)、真理(考虑「无」的状态,扩大问题预设)、工具不好用(更换工具、环境或锻炼肌肉的精确性)对于没有辨识力的人来说,自我的爬山和无我的爬山看上去可能都一样,都是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呼吸的速度也一样;疲惫的时候都会停下来;休息够了又会继续前行。但是事实上两者多么不同。自我的爬山者对周围的反应不是太快就是太慢,谈论的话题永远是别的事和别的地方。因为他拒绝活在此地,他想赶快爬到山顶,但其实山顶也非其目的,他依旧会不快乐。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只想做别的事。内心的平静有三个等级:生理的平静、心理的平静、价值的平静。圆熟只是衰朽的另一个面向。豆瓣链接 | 人生哲学: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 Why Buddhism is True我本身是个无神论者,但因为早些对看阿兰 · 德波顿的《写给无神论者》十分喜欢,反而对宗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零零星星的参加了几次礼拜,半年禅修课,搬到杭州之后更是有机会清晨去法喜寺和永福禅寺静坐一会,虽然并未产生对某些宗教信奉的想法,但对宗教中关于我们的烦恼忧虑从何而来又如何消解,以及人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毕竟这些大问题,先哲们其实所思甚多。这本书便是将佛学中宗教的部分剥离后,用普通人的眼光来从佛学中可以汲取到的智慧。在佛学中主要的观点,来自于消灭欲望。但我们大可不必如此严苛,而是意识到我们感受到的种种「苦」,皆是不满足造成的,在梵语中,duḥkha 也可以翻译为不满足。我们的不满足,源自于我们希望追求到快乐。但抛开宗教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基因要求我们最大化的繁衍后代,多数直接的「快乐」都和增加生存权和生育权这两个行为有关。而如果快乐绵长且易得,则我们将会丧失继续做某些事的动机,所以快乐永远是短暂的。另一方面,我们的烦恼来自于对失去这两种权利的恐惧,但工业革命后的时代发展太快,我们的大脑来不及进化,所以我们为了提高生存的概率,依旧对增加脂肪、疑神疑鬼、焦躁暴怒情有独钟,却没有考虑过其实我们很难受到如此直接的生命威胁了。所以我们不满足,导致我们感受到「苦」,而我们日常被各种情绪捉弄,总是带着有色的眼镜看世界,所以无法达到「空」的境界。色即是空,这个词一提起来,大家就会嘿嘿一笑,但这其实是误读。色并非是和性有关的意思,而是我们对于任何事情(哪怕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总会默认的先入为主的带上感情色彩,以至于我们无法客观的去观察和理解这个对象到底本来是什么样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想象一下熊诗璇和张力,你会自然的为前者代入一个秀丽的女性形象,而后者很可能是一个戴眼镜的程序员。但其实这两个词汇,并不代表任何意义。我们之所以迅速的给万事万物赋予内涵,是因为进化要求我们这么做,尽快的做出判断才能更好地在自然界中生存下去,但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我们始终被情绪所驱赶,无法看到事实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对东西先入为主的感触,其实是不真实的。佛学中「空」的核心,是让人们更自由,自由的选择想要体察什么东西。要想真正的去「体验」想要体验的对象,必须先降低感情的浓度,不做任何预判,继而接受对象的所有,就能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另外经常在张小龙语录中出现的「贪嗔痴」,其实并非是三种欲望,而是两种欲望结合诞生了一种行为。贪,就是被一个事物吸引嗔,泛指一切负面情绪贪 + 嗔 = 痴,即对各种事物做感情判断,戴上了有色眼镜而所谓的涅槃(nirvana),也不是一把火把自己烧成灰烬。把自己和自己的 tanha(饥渴、贪爱)分开,就是「涅槃」。我没有达到过这样的境界,作者也是说听别人讲到是什么状态,但是有两点是可以推演出来的,一个是内心的足够安宁不被打扰,另一个是对周围事物有非常清晰的认知,不被情绪所左右。书中也提到了如何化解情绪的方法,这一点和在冥想课上学到的是一样的,即觉察自己的情绪(对冥想有兴趣的可以阅读《正念禅修》这本书),不要用意志力的方法去「对抗」欲望,而是用正念的方法去「化解」欲望。当你能觉察出来「我在发怒」,「这件小事也值得我去发怒啊」,可能当下那一刻的情绪就烟消云散了。自控的关键不是调动理性,而是调配感情。因为我们所有的决策,都是从感情开始,以感情结束。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的工具,感情才是真正的决策者。另外关于佛学中比较重要的「无常」和「无明」的概念对我也很受用,虽然本书并未从这个角度来解读,但在《正见:佛陀的证悟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167270/》这本书中阐述的颇为细致。无常,便是可以理解为变化,是这世间唯一确定的东西。无常并不意味着死亡,而是意味着变化。任何事物和另一个事物之间的位置或关系变了就是无常。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而死亡只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没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就不会有失望。如果了解一切都是无常,就不会攀缘执着;如果不攀缘执着,就不会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的活着。恐惧和焦虑是人类心中主要的心理状态。恐惧的背后是对确定性的不断的苛求、我们对未知感到恐惧。人心对肯定的渴望,是根植于我们对无常的恐惧。当你能觉察不去定型,确信这些关联的成分不可能保持恒长与不变时,就能生起无畏之心。准备好面对最坏的情况,同时又能容许最好的状况发生。无明,一切情绪皆苦。导致痛苦的是人的情绪,情绪即痛苦。无论直接间接,一切情绪都生起于自私,都与我执有关。如果想要根除痛苦,就必须培养觉知,留心情绪,学习如何避免被鼓动起来。情绪的起源根植于误解,因此根本上是错误的。基本上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偏见,在每一种情绪之中,都存有分别心的成分,也就是无明的根源 —— 我执无明单纯的就是不了解事实,或对事实了解不正确,或认识的不完整。所有这些形式的无明,都导致误解和误判,高估和低估。任何源自无明所做的行为,都是冒险。我们在不了解或者不全了解的情况下行动,就不会有信心。我们根本的不安全感就是由此而生,创造出所有这些有名或无明、已知或未知的各种情绪。无名的喜乐只不过是不断高估对自己有利的可能性,以及低估障碍而已。当你有了觉知 —— 就像知道自己走在悬崖的边缘,了解前面的危险但是仍旧可以继续前行。带着觉知行走不再那么恐怖,反而是非常刺激,因为不知才是恐惧的真正根源。另,这本书已经有了简体中文版《洞见》。豆瓣链接 | 人生哲学: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这一期有些特别,如引言所说,你不必去接受上面所有的观点,能带着开放的心态观察他们,就已经是一趟很有意思的旅途。而我们所谓的中年危机、产品经理的黄昏、996 福报等,其实都是先哲们经历过的。时过境迁,我们还会遇到老年危机,孩子的教育危机,存在感危机,死亡到来的危机等。所以,如果决定面对这些问题,便不如索性多投入点时间,想的透彻一些。我不会祝福你获得更多的快乐我会祝你获得安宁与平静,找到幸福

2022-12-20 15:3

Vol.015:如果你没有观点,你就没有值得关注的东西

卷首语和白老师认识也十年了,上周和白老师复盘我们合作过的许多产品:Animetaste App、摆摆书架、Renote、一念,为何最终都是无疾而终?表面看起来最终都是精力不够而放弃,但我们都知道这肯定不是根本原因。白老师提了两个很核心的要素:相信与热爱。我们当时都很热爱我们所做的产品,投入了许多精力,却丝毫不觉得辛苦,这大抵就是热爱的状态吧。但遗憾的是我们却不相信他们能顺利的活下去,而最终我们选择了热爱,去做一些周围人看起来更「相信」的事情,然后十年就如白驹过隙。如果说热爱是你做某些事情不觉得痛苦,那么相信则是你对这件事的长期价值非常笃定。有了笃定的目标与快乐的过程,这样的事情,大抵才是人生值得托付的事情吧。思维碎片:输入框才是最好的收藏夹。我们这一代人也许经历过贫穷,但从未体验过衰退。公平多在过程中强调,正义多在结果中强调(来源:《完美的正义》)有趣的是:希腊语中chaos(混乱)的反义词,是cosmos,宇宙。 (来源)「创造」首先是一种表达,而表达是可以学习和训练的。训练的,是表达能力;等待的,是创造的场合和机会;剩下的,交给别人去发现。信息流这种短短的紧凑的信息展现形式就像是这个时代的「诗」——尽管不具有诗的美感,也不具有诗的韵律,但却又像诗一样让人流连忘返、浮想联翩。❧Hey.com :拥有一个观点比充足的营销预算更有效少楠说:似乎互联网界也迎来了「复古」的潮流,已经久不更新的生产力工具被 Notion 和 Roam 推到了大众的聚光灯下,而许久波澜不惊的 Email 领域也被老牌「工作方式」公司 37signal 新开发的邮件解决方案 Hey.com 推到了风口浪尖。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在社交网络及推荐引擎时代,我们的情绪很容易被鼓动。我依稀还记得当年移动互联网泡沫的时候,一个叫「Color」的 App 也是非常的撩人心弦。似乎不谈论他,就不配在互联网圈混一样 —— 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这的确很有效。37signal 除了basecamp 这个赫赫有名的产品之外,在国内有几本书应该也蛮出名,《Rework》《Remote 》都是当年的创业者几乎人手一本的创业指南,而书中大胆犀利的观点也影响了许多公司 —— 这也说明他们是一家很会「输出理念」的公司回到 Hey.com ,产品上来说翻车的可能性不大,毕竟 37signal 开发的 Basecamp 在业内也是有口皆碑。但这次 Hey 发布在官网的宣言,群里面各种的讨论,加上前几天创始人怼苹果 Appstore 的收费策略,关注度一路上升。这也是这期专题研究的出发点:一款产品的营销该怎么做 —— 甚至一款产品的理念究竟有几多价值。在这个专辑内,我翻译了 hey.com 的宣言和 20 个产品功能,并对产品功能进行了归纳和整理。这是一个褪魅的过程,在我看 Hey 的宣言时,就像看网络爽文一样舒服,似乎立马就想掏钱加入讨伐 Gmail,hotmail 这群不争气的老家伙的大军:人们上一次对电子邮件感到兴奋还是16年前Gmail发布的时候。现代电子邮件App的功能丰富,但缺乏理念。任何人只要掌握了你的电子邮件地址,就能随时吸引你的注意力。当他们发送电子邮件的那一刻,它就在你的收件箱的顶部,在你的脸上,在你的口袋或手腕上嗡嗡作响。电子邮件永远是发件人比收件人受益,他们随便起了个名字,你就需要开始破译密码事实上,大多数电子邮件不应该带有阅读它们、处理它们或跟踪它们状态的义务。它们只是信息,不是对话。免费的电子邮件花费了你最宝贵的东西之一 —— 隐私是不是很有蛊惑性?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忍受这些情况,似乎也已经习以为常。但是看到这些充满了「强烈观点」的宣言,内心一直在不停地点头,似乎进入了某种现实扭曲立场。而当你看完这些宣言再看他们发布的功能后,就会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我需要这套服务来让我的工作方式变的更好。这就是一篇宣言带来的力量,或者说观点带来的力量。如果没有这篇宣言,我把这个邮件服务的功能点写下来你再感受下:默认不开启通知,但你可以设置个别人提醒(这不是脱裤子放屁么?)你可以修改任意邮件的主题,或者把多个邮件合并为一个主题(我干嘛要这么干?)直接查找所有邮件的附件(这玩意也值得拿出来说?)给任意邮件做备注,或者给任意对话中间插入备忘(我要这玩意干嘛?)可以依次展开所有邮件一口气读完(神经病?!)感受一下差异。所以我说整理的过程是一个褪魅的过程。Hey 很好的把他们并不是「革命性」的改进,包裹在了一个更大的使命中 —— 「和十几年不更新的 Email 巨头开战,夺回你的隐私和控制权,让你凌驾于发件人之上」,让你向往一种更好地生活,一旦你接受了这个设定,就会觉得每个细节都如此的迷人和切中痛点,继而觉得 99 刀/年的费用四舍五入简直不要钱,我就是要享受这种 workstyle —— 想想当年 iPhone 发布的时候,是否也是有这种感觉?所以在《一天世界》的通讯中将 37signal 称为「贩卖工作方式」的公司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接受他们的产品,其实就是接受了一整套工作方式理念。专题中还放了一篇关于 Hey 的评论值得思考:拥有一个观点比充足的营销预算更有效,因为在这个时代复制 code 代价如此之小,而唯一不能复制的就是属于你的产品理念,进一步说是你融入到产品中的「独特观点」。如果你没有什么可说的,你就没有值得关注的东西。因为今天商业的目标不是卖给每一个需要你所拥有的东西的人。目标是卖给与你有相同意见的人 —— 那些相信你所相信的人。Hey 的这套打法算是对营销大师 Simon Sinek 的黄金圈法则的完美践行,如果还不知道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什么是黄金圈法则」批注版:https://www.notion.so/plidezus/Hey-from-Basecamp-8d37b5ea8f02456b8a6586186c5440ba❧张凯夫:技术/制度创新与最伟大的企业批注版:https://www.notion.so/plidezus/9aee9eba9a8a480aad0422127f94f25e少楠说:之前在专题中提及过张凯夫老师的 天天和人谈市场,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市场本周经朋友推荐继续深挖了下张老师其他的内容,其中《技术/制度创新与最伟大的企业》是其在混沌大学的分享,从宏观的视角回顾了人类的经济史和商业史,挖掘了在这眼花缭乱的历史长河中四个不变的模型。市场的流转带来资源有效配置垄断收益权提高经营意愿规模效应与网络效应带来赢者通吃破坏式创新带来供给的更迭和进步这么宏观的概念,明天又不能打粮食,学习之后有什么用呢?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有读史,能更好的了解世界运行的「周期」,当你能判断当下在周期的上行还是下行时,应该采用怎么样的应对策略。比如在 1932 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失业率大概在 20%,许多中产一夜之间沦落街头需要开始救济,那么这次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到底程度如何呢?失业率现在到达了多少?在这个衰退周期中什么行业兴起了,什么行业被淘汰了?又比如在第四节提到无线电行业是怎么崛起的,并且从设备生产向内容生产转型?如果理解了当年的演变过程,那么再看近些年苹果在内容上的投入以及服务在财报中的占比,就能理解其背后的规律了 —— 你可以像 段永平 一样选择投资苹果;也可以选择投入内容行业,跟着娱乐这个逆周期的大船继续逆流而上。再比如第三节提到的交易成本的变化,会导致最终出现巨头公司垄断市场,还是由许多中小企业来组成交易网络?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导致我们不得不依靠组织来保证的履约,是否会发生什么新的变化?今日滴滴司机或者美团外卖的骑手,与当年福特公司的员工比,交易成本有何差异?有多大差异?经济衰退到复苏的阶段,我们究竟该选择大公司,还是中小公司?从这些角度来看这些看起来宏观的内容,会让你慢慢积累起跨越周期的能力。如张老师总结:在学习经济规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商业历史的演进过程,对当今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判断。技术在变化,经济规律却相对稳定,亘古不变。❧@刘致闻 分享:运营谈文采你就输了 —— 理解提问的价值批注版:https://www.notion.so/588803392f3141d8abf799cf7ff99278少楠说:最近和 @刘致闻 与 @Yifeng Li 聊关于 Marketplace 的时候提及了用户分群,继而致闻分享了自己在内部做的一个分享,主题很简单:到底如何给用户发一个 Push,能让更多用户看到之后能参与到讨论中来。在我的再三怂恿下,致闻将此文完善出来首发于此。在日常的产品设计、运营中,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但许多时候大家会在错误的地方下死功夫,以期用工作量来感动自己,比如推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沉迷于点击率和标题的优化,然后试图用更好学习各种「文采」来提高点击率,这根本是缘木求鱼。点击率是最终的目的么?不同的标题之间能衡量么?用哪些指标能评估内容的质量而不是靠感觉?这些问题隐藏在这个简单的动作背后,而这些问题才能让我们看得更远更全面。而这背后隐藏的东西就是「究竟如何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好问题的范式=约束条件决策变量目标函数有了这个公式,我们就能明白,用户不会因为「文采」被感动,而是会被于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冲突,导致「我身不由己,但是命运让我不得不做出选择,并且会影响很大」,这类看着让人咬牙切齿的问题所感同身受,继而点击并参与到其中来。除了好问题,另一个重点就是分层,不分层做运营就是耍流氓。老王在 STP/4P/分层研究 中详细了讲述了一个业务如何通过分层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说那种太宏观我们很难学来。那么这篇文章关于如何把人群分组,继而产生可以比较的内容,找到量化的维度不断迭代,则是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要用的。这可能和责任心没有太大的关心,相对来说,好奇这个世界是如何构成的,可能才是能让我们挖掘到背后原理的根本动力。❧冯柳:什么是弱者理论研究人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冯柳就是我一个熊猫资本的朋友张路璐强烈推荐我去研究的。(她主要看健康方向的消费品和在线娱乐,想在相关行业创业,或者已经在路上的朋友可以加她聊聊,会很有收获。微信号:chandl)她的推荐的理由倒也不是去学习冯柳的投资技巧(神仙操作还是别碰),而是更多关于他如何做选择,如何面对历史等个人的心得。这些思考无论对于投资还是日常的业务都是具有通用价值的。我把两篇长访谈非投资部分对我的启发摘录如下(加粗是原文,下面是个人注解):如何更好的选择先看有没有机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最核心的是人家嫁人没有,只知道好是没有用的 知道好坏,但是没有机会,依旧是白费功夫。就像在这个世代希望研究微信打败微信一样,或许章法很对,但是根本没有机会在这个世代经历一次新的蛮荒时期。不到位的研究还不如不研究,因为认知不够,容易被信息牵着鼻子走。 这和西蒙学习法提到的原理是反过来的,不要轻易开始一个研究,而且许多信息和你自己并无关系。真正想明白的事是不需要坚持的,它应该是顺理成章的行为。 看到这条简直想哭,从小就被教育应该坚持,甚至是无理由的坚持到底。但过程中总觉得很痛苦,反观一些自己热爱的事情就做起来很轻松,哪怕别人觉得工作量好巨大。这一条算是给了一个很好的注解。得出结论和判断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无条件行动规则」是最难的。人们不愿意面对痛苦,所以总会拖延。需要把自己从对错中抽离出来去行动。很多时候大家都能看得清楚,往往是拖延和麻痹令自己陷入了深渊。所以不怕犯错,怕丧失行动力。这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行动托付给规则,让规则无条件自动发生。 将行动托付给规则,在《微习惯》里面也提到,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设计一系列的系统来保证系统的运行更重要。事实既然已经发生,就没有再懊悔的意义,反而是马上寻找新的机会减少损失或者扩大成果。在这一点上,这次疫情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考试,在突发后,其实一度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缺少了系统的反馈。托付给系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更加理性的来行动,而非基于意外发生后的强烈情绪化的决定。弱者理论:重常识而轻能力平地人人会有,但放在高楼边缘就不行了。因为损失大到影响心性。所以这时候平地上的能力(会走还是会跑)就不重要了,关键是能回归常识和清净,不被得失的恐惧牵引。 第一次拿到融资开始做投放的时候,手都是颤抖的。因为没有花过这么多钱。面对极低的价值洼地不敢下重注,其实基于最朴素的判断就知道继续投入是好的 deal,但是却在高楼边缘被吓得不会动了。总是假定自己一定会犯错,无法把握最好的那一类机遇,所以放弃做优等生,只想保全自己活下来而已。而等到风险足够大吓坏聪明人时,只需要遵循常识就好了。聪明人太多,愿意承担风险的人不多。 活着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条件,然后就是耐心的等待。其实大多数时候完全还没到拼天赋的时候,许多人就已经累跑或者被吓跑了。为何爱看历史同样的事情,相同的选择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结果、相反的却也可以有相似的结果,所以个人的判断是很微不足道的,要习惯把自己交给命运,要善于把自己托付给信仰和信念,有一个适应巨复杂体系的世界观,但也要找到简单而坚定的信仰或人生观、8价值观做依托,这样才不容易陷入焦虑、迷惑与自责之中。 如上期所说,个人在历史的洪流面前微不足道,要学会耐心的对待每一个当下,看的足够远,就能减少许多焦虑。有人说图表分析是看后视镜开车,但我觉得后视镜里是一条泥路,你大概率就是在一条泥路上,后视镜里是高速公路,你自然也大概率在高速公路上。当你没有前视能力的时候,后视镜也不能轻易放弃。大多数人希望从图表中看出未来走势,我从不在图表中看未来,我只是看过去。 这一段太精彩了,后视镜里面是泥路,大概率是泥路。这个公司过去氛围不好,那么今天大概率氛围就这样了,试图通过一己之力来改变,或者寄希望于人工降神,从此走上正途,简直是妄念。这也是朴素的道理,无论是选择公司还是选择爱人,都能适用。原文链接:冯柳再谈投资方法:寻找共识 依靠常识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冯柳再谈投资心法:要勇于把自己托付给信仰和机制❧温故知新:「幸存者偏差」中关于二战飞机的例子是真的吗?收录时间:March 2017批注版:https://www.notion.so/plidezus/d440b9c3512649f19180228caac1e41a原文: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949175/answer/19970975少楠之前说:几乎所有讲到概率的时候,都会提到二战飞机的例子,大意是当时看到盟军飞回来的飞机都被打成了筛子,所以大家都忙着给弹孔多的地方打补丁,某大神说你们都错了,你们没有加固的地方最脆弱,因为他们中了都没有回来。很机灵的段子不是?但是这个段子背后的具体细节是什么样的?当时只是抖机灵么?知道了哪里脆弱,要怎么办呢?所以当我刨根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了另外一个启发 —— 找到一手信息,是多么重要。少楠说:时隔三年再看这篇文章,最打动人的是这句话:设计飞机的人不会没有考虑到发动机和驾驶舱的重要性,或许已经给予了充分甚至过分的保护了呢?加厚装甲的代价是损失飞行灵活性,不是想加就加的。同样,一个看似 SB 的功能或者规则,背后也是有许多博弈和思考后的结果,与其上来就喷,不如仔细去研究清楚背后的思考过程,这样才不算是浪费时间。

2022-12-20 14:45

Vol.012:如何给未来的自己,储备今日的知识

卷首语本周杭州一直下雨,主题曲都和雨有关:听风暴 :Watch the Storm by U137听暴雨 :暴雨将至 by 彭飞听大雨 :Rain Watcher by 惘闻少楠说:其实一直对于投资一直有一些误解,认为投资只和钱有关。最近突然明白了,最大的投资是时间,甚至不是全部时间,而是自己可控的那一小段时间而已。把时间放在哪里,就是对什么事情的投资。在狭义投资中犯的错误和经验,在日常中也屡屡出现,比如爱频繁做决策而决策筹码太小的毛病等等 。想起欧文 · 费雪在《利息理论》中关于投资和消费的小故事:一个人买了一篮水果在一个钟头内就吃掉了,确是将钱用于吃水果的享受。但是,他若在秋季买一桶苹果而留到冬季吃时,他是将钱用于消费还是用于延迟享受的投资?在理论上,这一桶苹果是投资,相当于房屋或其他耐久财货的投资。在实际上,它是划做消费的,虽然这是属于两可的情形。消费与投资只有程度上的不同,它决定于花费与享受间时间间隔的长短。消费是花钱于很快就要来到的享受。投资是花钱于延迟到日后的享受。所以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我希望对你来说是一份投资,而非消费。希望这些内容的半衰期足够长,长到三五年后还值得你再来翻翻,我也会作为园丁,不断地耕耘这块土地。所以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本期的内容就很有趣了。「渐进式总结」是教你如何给未来的自己储备今日学到(但还用不上)的知识;「领域驱动架构」是教你如何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业务该如何架构;以及「人总有一刻,开始思考死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时间也很有趣,许多产品的生死,和占用别人的时间也有关系。宁可占据一小部分人的绝大多数时间(比如 Notion,Sketch),也不要让多数人使用一点时间(比如 Xmind,Wunderlist)。因为任何一个新的平台,都是由少数人用得多,然后这个少数人变成了多数人而形成的。想起熊培云的一首小诗:如果三月播种,九月将有收获,焦虑的人啊,请你不要守着四月的土地哭泣。土地已经平整,种子已经发芽,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来完成。❧何谓渐进式总结: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少楠说:本文作者是Tiago Forte @fortelabs,也是之前 The PARA Method: A Universal System for Organizing Digital Information 这套组织系统的作者。这个系列有六章,这是翻译完的前三章。感谢 @Mengna Z 协助翻译和 @Gofurther Liu 的监督催促。这篇内容主要解决的是,当我们建立好信息组织系统之后,开始向系统内添加内容的时候,该如何确保几年后的我们,能理解今日我们存下来的只言片语呢?如果你看过三体,可以理解为你该如何「增援未来」的自己呢?为此我特地打开了用了十年的 evernote,发现除了我记下来的个别关键词搜索能出来一些内容外,整个笔记结构散乱不说,除了少数几次要做分享之外认真整理了几个主题,其他内容基本上就和草稿纸一样无法辨认了。渐进式总结试图给这种情况一个解决方案。这个系列吸引我的并非是具体的执行方案,而是作者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角度 —— 功不唐捐,但许多时候我们都是在错误的时间学习了正确的知识,并且没有把这些将来可能会用到的知识打包存好发给未来,要么变成了阅后即焚没有归档,要么变成了缺乏上下文无法辨识,要么就是原文存储造成再次检索的成本更高。其实作者的解题思路也不复杂,即你把耗时但无风险的活动(阅读、高亮、总结)尽可能早地准备,而把快速但有风险的活动(执行、决策、交付)尽可能推到未来。但这么理性的和未来的自己对话,试图理解未来的自己所处的状态,这个思考角度便是极有趣的。在解题过程中,作者用的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的「划线标注」法,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的改造和比喻非常有趣。相对来说我习惯于划根线就结束了,但是作者建立了五层标注的系统,能让我们未来回顾我们笔记的时候,不需要从密林中寻找蛛丝马迹,而是可以从高空看到笔记们的结构和重点。作者有个观点我想在国内的同学应该都很熟悉:未来的你一定比现在的你更加智慧,而且使用的时候会有更加具体的项目来提供更好地视角和实践场景,能让过去存储的知识发挥更大的价值 —— 当年邓公也是利用这个思路解决了巨大的分歧问题,带来了我们今日所习以为常的改革开放。对了,千万不要试图组建一个「完美」的系统,因为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不会是随时处于精力十足的状态,而是懒散的,疲惫的,焦虑的普通人。那么过于精妙的系统,会在这些状态时,功亏一篑。批注版:https://www.notion.so/plidezus/Progressive-Summarization-faf06977850b46a6a7de1623ebf699f2原文:https://fortelabs.co/blog/progressive-summarization-a-practical-technique-for-designing-discoverable-notes/❧领域驱动架构(DDD)建模中的模型到底是什么?少楠说:本文是 @Gofurther Liu 压箱底的珍藏。但别担心,我也不懂技术,这一篇里面也没有太多的技术术语 —— 其实我对技术的态度,就像看英文小说一样,能听懂别人讲这个小说多么精妙,剧情结构多么好,甚至可以应用在自己的中文小说中,只是我很难用英语去写出句法优雅的英文小说。之前 @Light 在 向 AI 学习解决问题 中也提到,毕竟许多发明技术的人都是这个星球上顶尖的聪明人,我们即使不去学习具体的实践,其设计思路也是值得借鉴的。曾经我的导师告诉我,优秀的产品经理都需要自己设计数据库结构,当时我还是懵懂。后来懂了一些数据库原理之后,才意识到他的意思是,你应该懂得如何设计业务模型,而不是每次都从前端的界面开始设计。所以今日为何经常说程序员要干掉产品经理呢?是因为多数时候产品经理只承担了沟通和部分交互、用研工作,而在业务模型的设计上,却希望依赖于技术同学搞定 —— 尴尬的是,技术的同学往往由于这种琐碎的 Case 太多工期太紧,导致根本没空去仔细揣摩和理解业务,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直到有一天系统过于复杂而突然崩溃。其实如果跳脱 DDD 在技术领域的应用来看,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是用得到的:首先需要定义一套「通用名词」,确保业务上下游都用这个名词。曾经我们就出现过「快速开药」「快速图文」「开药问诊」「续方开药」「去开药」来描述一类产品功能,可想而知我们自己内部每次都要讨论半天「我们究竟在做什么」,更遑论医生用户看到这些名词更会头大 —— 好的命名是成功的一半,所言非虚。其次就是 DDD 将系统分为了四个层次,这个比「用户体验要素」中的分层更加的「动态化」,因为在后者中,虽然融入了战略高度,但是过于关注了体验,忽略了「领域逻辑」和「应用层」,而只是简单地用「交互」和「信息架构」来替代,显然是不适合今天的复杂环境的。UI 层,负责界面展示。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负责业务流程。领域层(Domain Layer),负责领域逻辑。基建层(Infrastructure Layer),负责提供基建。其实换个角度来看,真正的产品经理应该干的活儿大概在领域层和部分应用层,而运营的同学干的活应该在应用层,UI 层多半是产品设计好,交给运营来使用而已的某种手段而已,你觉得呢?批注版:https://www.notion.so/plidezus/DDD-1a542d013856453d9a2d6410dc020408原文: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089273/answer/233316164❧软件吃软件,编程工作会越来越多吗?少楠说:上周和一个投资人朋友聊天,国内做 Notion Like 和 Airtable Like 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大家都笃定下一波 2B 工具的机会即将迸发,而这一波工具的核心其实都是围绕着 NoCode 和 LowCode 作为卖点,提高小微企业和个人的效率。从积极地角度来看,以后创业「只差一个程序员」的情况会有所缓解,更多创造力的事情将会出现;而从悲观的角度来看,更多人将会失去职业 —— 因为越来越完善的基础架构,会导致许多人从创造者变成了组装者 —— 因为太多完善的组件和素材可以使用,并且这些东西足够优秀,已经鲜有机会从零来经历这些东西创造出来的过程了。当有一天系统足够强大的时候,这些维护系统的人就不需要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产品经理会越来越多还是会越来越少?这取决于软件自动化的程度。而我认为没有一个叫「医生」的岗位,他只是相关岗位的集合,我们经常开玩笑说 —— 一个皮肤科医生和美妆博主的距离,或许比神经内科的距离还近一些。许多产品人(尤其是新人)都认为有一个叫「产品经理」的岗位,其实最终来看,他应该是电商产品经理、IM 产品经理、交易平台产品经理等。试图学习一套通用性的思路来解决问题,就像用一套开源框架解决已经被人解决的问题一样,这个过程中自己增加的附加值很少,那么对于公司来说这种人就不重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个人对「培训」出来的产品经理有一种特殊的偏见,记得当时和腾讯的 Teddy 兄聊天,他给我们讲过最初他们那批人(做 Qzone 的)刚开始成长很慢,但是能一直成长。而后续他们精心设计了成长体系后,新人成长比他们迅速很多,但是最终都停在了某个瓶颈上,很难突破 —— 建造系统的思维方式,和使用系统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批注版:https://www.notion.so/plidezus/9a37a6753a9c4627a57472919d8099d2原文: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20/05/will-programmers-increase.html❧Persona 的起源少楠说:虽然现在 Persona (用户画像)似乎被说烂了,但是真正会用的人也不多,能不断地更新画像的团队就更为稀少了。这个技能之所以知易行难是因为,你交谈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丰富的背景,你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捕捉到,哪些背景是影响他决策的因素,以及他在使用你的产品时,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境 —— 这也是我一直说解决问题要到现场去的原因,在办公室里面是无法 YY 出来用户所在的环境的。而之所以 产品沉思录 ProductThinking 开篇就是关于认知和思维,一方面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他人。这是 2017 年初翻译的一篇关于 Persona 的起源,最近整理笔记的时候又发现了,似乎没在这里发过,所以重新整理了下。知道过去,才能更好地设计未来。当时正在帮许多公司做产品咨询,发现许多公司并不知道自己的用户是谁,沟通起来效率也很低,就额外增加了 Persona 这堂课和这个调研部分。不过当时也激起了自己的好奇心,想知道用户画像到底是怎么来的,便有了此文。Persona 不是什么玄学,文中 Alan Cooper 当时想法也很朴素,为了让团队都知道典型用户的样子。当时虽然没有成熟的理论,但也已经够用了。所以如果你现在对你的用户画像模糊,不如开始做起来访谈吧。2017 年中加入丁香医生之后,也要求团队做了大量的用户调研,最终沉淀了一些用户画像,文章末尾有一些早期案例(不代表今日用户构成),仅供参考。批注版:https://www.notion.so/plidezus/Persona-4f2a3e362c7f44d39993288d3c56ba75原文:https://www.cooper.com/journal/2008/05/the_origin_of_personas/❧温故知新:人生总有一刻,我们会开始思考死亡收录时间:january 2017少楠说:当时摘录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没有「少楠说」这个部分。我记得我开始思考死亡,是有一次从老家回上海,在火车上看《最好的告别》,那时候才理解什么是死亡,以及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前年一周内,先后送走了姥姥和爷爷,在火葬场看着青烟升起的时候,我也在思考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一度很沮丧,沮丧于始终没有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东西,或者说曾经有过热爱的东西,被我自己搞丢了。又会非常焦虑,焦虑于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依旧一事无成。或者当年年轻气盛的时候很容易找到意义 —— 只需要和你们不一样就好了,大不了重新来过。而站在今天的时间和空间,能选择的范围其实更多,但是 load 的次数却变少了。我大概明白了,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所说的那种幸运是什么 —— 「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我依旧没有答案,只是相比些许年前创业失败时候的迷茫,现在的迷雾中大致能看到些许微光,不知是黎明,还是鬼火。不过文中的两个解决方案我倒是认同。一种是将自己与一些更宏大的东西联系起来:一个数学定理、一本文学著作、一件艺术作品或一种恒久的信仰。马尔克斯与康德靠《百年孤独》与《纯粹理性批判》遗世独立,米开朗基罗把《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印刻在西斯廷大教堂里,供千万后朝拜——他们肉身虽灭,但精神不朽——反正建筑是永远戳在那儿。还有一种就是,生活在当下的每个瞬间里,不烦扰过去、不担忧将来。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批注版:https://www.notion.so/dd0826476d064e3d9968b16860666df6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24640592

2022-12-13 23:0

Vol.001:交易平台研究

卷首语似乎回到了大学时代做《蠡湖》杂志主编的日子,那时候也要给每本新杂志写卷首语,如果你知道我在说什么,那么有机会我们再去宝界桥走走,鼋头渚的樱花依旧,你我曾是少年。如你所见这应该是「产品沉思录」诞生以来第三次迭代(第一次介绍内容都是摘抄、第二次转型介绍文为「少楠说」)。对于一个急性子的产品汪来说,这种版本迭代周期堪称佛系。近期还有一件事促使我改为这种手动编辑的(对,以前是 RSS 自动的,所以没换行 🤪),是上次做了很多批注的王慧文那篇关于分层的 Notion 的链接后,好多小伙伴在其中的留言和互动,让我对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概念,理解的更加深入,仿佛他们就在你旁边,转过椅子过来就某个问题开始讨论。这种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我始终所向往的。而这周每晚,我都想找到一个既能在国内访问便利,又能协作批注的工具。很遗憾的是,并没有顺手的(也跟自己懒有关)。所以干脆就再多费一份力气,将介绍改为手工编辑,附上源链接与可以讨论的链接,由诸君自取,也算对的起诸位的时间和银两。我相信「功不唐捐」,更相信交换后的思想能让我们能更加理性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其他林林总动的还改了下排版和布局,更加干净些,让我依稀记得曾经也是一位设计师。添加了一些推荐资源(如银叔的犬校,里面好货颇多)。也许中年的产品汪,不再会奢望改变世界,只求不被世界改变太多。能在工作之余,守护这一方小天地,便已是幸运至极。过去埋藏在地下,挖出来时是煤炭,是你今天的炉火。❧平台革命 | 荐书少楠说:根据上周的资料,继续研究了杰奥夫雷 · G · 帕克的《平台革命》。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关于平台方方面面的索引书,是研究交易平台的线索集,美团的小伙伴们也很推崇这本书。本书开篇就提到了交易平台的诞生及其原因,从经济学的角度也好理解 —— 因为信息发达,导致人们创造、交换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和简单,以前各个领域里面的「守门人(如编辑)」,渐渐的让位给了各种推荐引擎,所以传统的「管道」公司让位给了「平台公司」而交易平台的核心交互就是「交易」,如果这本书只能记住一个知识点,那就记住下面这个公式:交易 = 买卖双方 × 价值单元 × 过滤器买卖双方自不必说,价值单元是比较有趣的提炼。简单来讲就是点评上的一家「店」,外卖上的一道「菜」,滴滴上的一辆「车」,所有来平台的双方,都是围绕着这个价值单元来进行交易。但交换价值单元不仅仅是「价格」因素,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尔文·E·罗斯提到,早年的市场是「商品市场」,「每一个商品的售价对应的是所有的买家,每一个商品的购价对应的是所有的卖家,所以价格是核心因素」,但是现在我们说的如外卖,打车,更像是「配对市场 —— 在配对市场中,每一个交易都需要单独考虑,例如在就业市场上,每一个面试者都必须接受单独的考察」。( PS:这个部分下期会介绍到)非虚拟物品/服务,本质上我们在线上交易的那一刻,只是购买了「信息」和「使用权」而已,所以促成交易其实有四大特点:Price-价格、Availability-可获得性、Content-内容、Extra feature-特殊权益和功能(From Booking 方法论),这背后其实都是关于价值单元的信息补全。而仅仅有丰富的信息还不够,还要有一个足够好的「过滤器」来匹配双方的需求。许多时候假冒信息的并不是交易失败的关键问题,而是将信息传达给有需求的一方代价太大(想想寒风中扬招出租车的日子吧)另外本书还讲到了关于平台治理的章节对我启发颇大,首先提纲掣领的提出了什么是「治理」:治理是一组关于谁来参与生态系统、如何进行价值分配、以及如何解决冲突的「规则集」,然后参考广义平台治理参考宪法学家劳伦斯 · 莱格斯提供的四个主要工具:法律、规范、体系结构、市场 —— 这也是让我决定迭代掉1.0运营管理手册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个框架更加完整。阅读全文:《平台革命》❧MarketPlace 指南 V6.0 | 荐书少楠说:感谢「四十二章经」的曲凯老师不吝赐教,分享了这本翻译好的《MarketPlace 指南》。如果说上面那本《平台革命》更加学术一点,那么这本则是从风险投资人的眼光来看互联网交易平台的演进史,它是 Version One Ventures 合伙人——Boris Wertz 和 Angela Tran Kingyen 的作品。它清晰地解构了 marketplace 的创建、增长和评估,被 A16Z 、USV 等知名投资机构视为经典。创业者们也可以把它作为工具书,常常 翻阅,时时反思。除了更加针对性之外,最后一章还分享了从投资人的视角来看,如何给平台型互联网公司进行估值的方法。下载地址中的是我自己批注过的版本,有许多思考都标记在上面。但如果你想要纯净版,可以回复邮件告诉我。在这里摘录下几点对我的启发:影响 MarketPlace 规模的六大因素:市场是否高度分散、依赖卖家还是依赖平台(如私人医生服务就是极端依赖卖家的)、应用场景是否高频、潜在市场规模有多大、是否参与了支付过程(当年的分类信息网站就完全没有参与支付过程)。以上条件不是必须,而是拥有的要素越多越好。网络效应和病毒传播不是一回事。一般来说交易平台具有网络效应,但是并不具备很强的病毒传播属性。这一点对于新兴平台的创业团队来说很容易误以为是一回事(我曾经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媒体、游戏、通信产品具有很强的病毒传播效应,但平台(非通信类)并不是如此。这里面大家容易搞混的是「类型」,即不应该总想着让平台进行病毒传播,而是把平台的某些使用场景,用媒体、游戏等方式进行传播,继而带来用户增长。这个最典型的就是拼多多的果园和蚂蚁森林了。邀请用户给 X 元这种方式实际上除了养肥了羊毛党,并不会给平台带来爆炸性的效应 —— 想一想聊天宝的悲惨境遇吧。在规模化时,支持头部供应商。但注意这里的「头部」是指在平台上成长起来的供给方,而非更大市场中的供给方。举个例子来说,协和医院的张羽医生就是更大市场中的头部,而浙江省妇保的翁若鹏医生就是丁香医生平台上的头部,在平台初期挖大咖拉流量是没问题的。但是后期规模化的时候,如果还是将流量倾斜给他们,那么一方面是平台的议价能力始终不高(人家说走就能走,而且各地都得供着),另一方面是自己这边的独特供给无法产生,多样性缺失 —— 道理虽然朴素,但是实际上自己操盘的时候会经不住诱惑,因为前者很容易带来「虚荣指标」在新类型 MarketPlace 中,其实让我更加明确了丁香医生这个平台的属性,即 Managed MarketPlace(参考资料),信任、安全和风 险管理是 Managed MarketPlace 的基本要素,MarketPlace 如何管理信任决定了它 能吸引多少消费者。这也是我们始终在信任和安全投入带来回报的一个注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进行高度管控还带来的好处是拓展了供给方的能力,比如一个医生是很难去谈药品供应链及设置处方审核系统的,但是我们完成相关的服务后,能让许多医生在线咨询的能力得到极大的延伸,从「话疗」变成真正的「治疗」。同类型的可以参考美团外卖自营运力之后,许多本身因为无法自建物流的餐厅就会选择接入平台。从这个角度来说,接下来的平台发展多半是这种重投入高管控的平台 —— 但好处是对应的抽成也会变多。其他还有很多启发不再展开,具体大家下载阅读吧: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QoYeNUvyQXySenGkwC5oQ?pwd=rq41 提取码: rq41 ❧双边市场分析 | 交易平台少楠说:这篇文章和@刘飞 讨论了好多,都放在批注里面,有兴趣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点开讨论版链接参与讨论。这篇文章相比上面两篇,更加聚焦在双边平台这种类型,其中提到了三个最有影响性的要素:双边平台中哪一侧对另一侧的正外部性更强,哪一侧竞争就会更加激烈(如酒吧对女士免费,果园主对蜂农免费提供食宿、KFC/麦当劳入驻外卖平台会能谈一个非常好的 Deal )平台是收取固定费用还是交易费用。(以前百姓网属于收取固定费用的,但是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假冒伪劣的信息发布者会因为付费了,疯狂的发送信息,而那些本身优质的发布者的信息就会被淹没)单栖还是多栖 Single-homing or Multi-homing。(国内互联网产品看,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是MH的,而各平台也正在从MH强行把商家往SH转 via 刘飞。)其中单栖还是多栖这个话题和刘飞聊了蛮久,得出的一个初步结论是: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了MH的程度,例如虽然美团和饿了么都能满足外卖需求,但是一旦用户使用了某个平台并且能满足绝大多数需求的时候,就不会选择 MH 了。比如我的习惯是用美团,除非点星巴克才会用饿了么。另外双边市场中最核心的策略在于两个方面:定价和开放,后者对我有所启发:「如果一个市场本身多样性很强,那即使有强大平台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选择不兼容的小平台也依然有生存空间。比如Windows与MacOS」。对于在线问诊平台,不同的科室及不同的职级,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分散市场。刚开始对平台选择「循证医学」及「Email 式沟通」很不理解,担心会成为一个限制发展的瓶颈。但是如果再放到当时的大环境来说(春雨、好大夫经营多年),选择这么一个独立不兼容的系统,确实找到了一个发展的缝隙;而今天随着习惯的养成和系统的培养,会导致熟悉我们系统和理念的医生很难跳槽到别的平台;从别的平台加入我们平台的供给方,会由我们专人培训以提高对系统的适应性,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保证了供给方的独特性和对其他平台供给的兼容性。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37125473❧P.A.R.A 方法: 一个通用的数字信息组织系统 | 信息整理少楠说:上周末,一直觉得整个人处于「凌乱」的状态,在冥想时不断地反思这种感觉的原因。大概整理如下:断舍离:历史负担:许多悬而未决或历史负担导致今天一直还需要耗费精力在其中欲望太多:凌乱来自于复杂,不仅仅是事情没有解决,包括购买了新东西,频繁的想要体验各种生活少切换:同时追踪多件事情,都需要精力来管理,尽量避免没有规划的情况下突然开启一件事情。优先级没设定好,没有重点事项,会导致选择的时候无法做到有条不紊多准备:准备工作不足,会导致每件事情做的时候太多事情需要从头准备,显得凌乱低估下自己的能力边界,别高估,许多事情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勤复盘:缺少阶段性的里程碑,会导致感觉事情一直延续没有进展或者不知道和终点的距离缺少周期性的复盘,会导致缺少明确的分割点和休止符整理完之后,发现其实许多凌乱的许多点在于没有终止和随意输入,这也体现在我的笔记本中始终处于「凌乱」的状态。于是就寻找到了一套新的信息管理方法:P.A.R.AP.A.R.A其实就是四个步骤,Projects — Areas — Resources — Archives,其实也是从小到大的来把日常的事情进行快速的分类。这个系统的好处是一套方法论,核心特点是避免较多的内容或特别深入的层次(看到有些朋友用杜威十进制方法来管理个人知识库只能是跪拜),另外这个系统不依赖于什么特定的软件,我是基于 Notion 来做的(讨论版中有 Notion 应用实践)我很喜欢文中对于这四个概念的定义:Projects:一系列与一个目标相关的任务,有一个最后期限。如撰写本期沉思录Areas:一个活动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维持一个标准。如复盘所学知识Resources:持续感兴趣的主题或话题。如下周要分享的埃尔文罗斯的「市场设计」Archives:上述三类不再更新的归档这里比较容易搞混的是 Areas 和 Project 的关系:跑马拉松是一个项目,而健康是一个领域。许多时候混乱来自于我们定义错了两者的关系,或者只关注了 Project 而忽略了对 Areas 的投资(我就是如此)这套系统在实践中,慢慢感受到了「生活是一连串的事件」的意义,我们之所以变成今天的样子,都是由一个一个的事件导致的,但是我们却很少的「复盘及规划」,要么是周期太久,要么是颗粒太大。现在做完系统后每周能复盘下在哪里花的精力不够,哪里过多,在下周规划的时候也更加清晰,凌乱的感觉少了许多。但是注意的是,这套系统有一个问题就是「过于精密」,所以我并未完全照搬,也没有把每个方面都做到严丝合缝,目前主要是工作上的事情在应用,而生活上,还是希望保持一些随机性和意外:)原文地址:https://fortelabs.co/blog/para/讨论版地址:点此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