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随意搜寻 | 2023
随意搜寻 | 2023

随意搜寻 | 2023

@Jimmy Wong

主要是记录过去一周内,我搜寻到的让我有所感悟,和令我成长的信息,预计最少连载 48 期,以及还会包含 2022 年的付费文章。
订阅321
文章61
最后更新:2024-2-4 14:35
查看 【随意搜寻 | 2023】 详情查看 【Jimmy Wong】 主页
分享到微信打开

免费内容

2023-7-2 18:25

Issue 111 来自AI 领域从业者的志愿填报建议

一、好好学习▍1.1 来自AI 领域从业者的志愿填报建议本期好好学习志愿填报建议特辑,想从一个 AI 行业从业者的角度,给各位一些跟选专业有关的信息。另外,本期是免费推送,你可以将这篇推送,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首先,我认为选专业的决策核心有以下几个:你是否真的喜欢?如果你心中已经有一个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专业,那就直接选,不用管我后面说的话。不过这里要特别提醒各位同学,如果你对这个专业的了解只是通过所谓的视频或者别人的介绍,而不是自己曾经深入研究过,甚至从事过,那你的这个「喜欢」并不一定是真的。比如你看到读计算机系的可以开发各种软件,亦或者觉得未来收入会高,就觉得自己会喜欢计算机系,那我估计你真的就读之后,很有可能会后悔。你毕业后想要做什么?如果你不一定能确定自己喜欢什么,那么就先幻想下自己 4 年后,想要什么。通过这个倒推出可选的专业,甚至学校。比如你希望毕业后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工作,那就从工作倒推。考虑时间和风险维度。4 年对行业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火的专业,4 年后不一定会火,另外还需要考虑不确定性,比如前段时间的教培行业。所以在倒推什么专业比较合适,也需要考虑所谓的历史进程。前两个决策点,我没什么好说的,但我可以给大家一些关于第三点的建议。1)关注 AI 对各领域的影响坦率说来,AI 领域还在早期阶段,一年后对各专业的影响我很难估计,但四年后,我认为影响应该是颇大的,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数据越公开的专业受 AI 的影响就越大。比如计算机专业,我现在已经用 AI 协助写代码了,效果挺不错的。另外设计专业也是,已经有不少设计师在用 AI 生图。而像一些偏隐性知识的专业,影响就比较小,比如金工,很多操作上的知识就没有在网上公开。所以目前 AI 对蓝领的影响远没有白领的大。AI是否会取代人,关键要看 AI 有没有令整个蛋糕变大。供给和需求是会相互影响的,继续拿计算机专业为例,大多数人认为,既然 AI 可以协助写代码,那可能很多人都会进入到研发岗位,如果岗位数不变,那研发岗位肯定会供给过剩,并导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工作。但我并不那么认为,企业需求不是静态的,企业对研发岗位的需求也会增加,因为会有更多地方用到编程技术,比如小微企业也能雇佣研发来开发内部系统。但有些行业需求很难受供给影响,比如翻译,需要对外交流的业务就那么多,如果 AI 的翻译效果还不错,那就很可能被 AI 替代。AI 不仅影响需求量,还会提高岗位要求。前面提到的计算机专业的例子,虽然需求会变多,但并不一定都是好事,受 AI 影响企业未来对研发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一定会变高。举个例子,我认为设计师现在就能在 AI 的辅助下,完成一些 UI 界面开发,而这些工作以前都是初级研发做的事情,但现在如果你的研发能力比较弱,无法适应高要求岗位要求,那你就有可能被淘汰。AI 相关专业未来不一定会是个香饽饽。你可能会觉得现在 AI 比较火,那是不是应该读 AI 相关的专业?坦率说来,我并不那么认为。AI 相关的研发,更偏精英主义,人多并不能提升特别多的效率,并且仅有头部的研发能在这个领域有比较大的话语权,那就意味着你的晋升会很难。如果你很担心 AI 的影响,那我的建议是尽量考虑 AI 替代率低的专业。并且不管选什么专业都要尽快拥抱 AI。未来 AI 不一定能替代你,但会用 AI 的人肯定能替代你。2)关注地缘政治你可能会好奇,为何读大学还要考虑地缘政治?坦率说来,我认为未来 4、5 年地缘政治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那就意味着:你就读的学校可能会被外国政府划到一些特别的名单里,从而影响你未来出国读书(如果你未来有计划出国的话)。部分行业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航运物流、出口贸易。不过凡事有弊也有利,部分专业需求可能会更旺盛,比如芯片相关专业。如果选择国防相关专业或院校,那你一定要有觉悟,因为我认为未来和平解决台海问题的概率很低。3)尽量选择反馈短的专业最后一个建议,我是有点纠结的。原因是我从事的行业(如编程、设计等)大概率是这样的,但像医科或者建筑业可能不是这样,各位要谨慎。反馈短意味着如果你懂学习,你的进步速度会更快,比如前端编程,写完代码你能看到结果,反馈很快,你就能马上改进自己的代码。但如果你是学法律,那你获得反馈的路径就比较长,你需要通过实习才能提升你的专业能力。另外,进步更快,也意味着你能更快地以这个专业谋生。最后推荐一个产品:大学生活质量指北▍1.2 每日一记(176/365) 最近调研了几个 AI 用户,我认为现在大多数用户的使用习惯应该都是这样。如果你在做 AI 套壳的应用,可能对你会有一些用。首先用户会经历的是自由阶段,因为大多数 AI 产品,用户只需要会打字就能用;接着用户简单地输入指令,却发现无法获得满意的答案,有一小部分人就会放弃使用(比如觉得 AI 笨),目前很多产品都不太 care 这部分的流失,引导做得一般;另一部分人会去学习如何更好地使用,此时就会进入标准阶段,用户找到合适的 prompt,或者产品提供 prompt 模板,目前大多数的 AI 套壳产品,都在优化这个阶段的体验(另外,我再说下非 IM 类型的 AI 套壳产品,他们在这个阶段做得就很好,因为输入强模版,所以前期才能有那么多用户使用和分享);但接着用户用着用着就会到非标阶段,想在标准的 prompt 基础上,自己修改一些指令,而且这个阶段还有一个特点,标准到非标的转变非常快,这个是有点出乎我意料的,目前大多数产品的解决方案是提供自定义 prompt 能力,但仍然需要用户去学习 PE,我认为暂时没有哪个产品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非标问题。(177/365) 本以为是改变世界的一刻,但谁知道,最后如此虎头蛇尾。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就是一群草台班子组成的了。(178/365) 弘一法师的一段 quote: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179/365) 避免愚蠢比努力变得聪明更容易。不应该问「我怎样才能帮助我的公司?」,而应该问「什么对我的公司伤害最大,我怎样才能避免它?」找出明显的失败点,避开它们。(180/365) 你相信什么是真实的,是受你多么希望它是真实的影响。有些事情越能帮助你处理不确定性,你就越相信它是真的。比如越困难的时刻,人们反而越相信占星术、易经占卜。(181/365) 在生活中,最好是能做到既谨慎又大胆。足够谨慎,以避免愚蠢的错误,防止倦怠。敢于大胆冒险,做你会后悔的事情,并愿意在短期内感到不舒服,这样你就可以长期学习和成长。(182/365) 好久没看过纸质的报纸了,今天周六看了下羊城晚报,发现整份报纸真的好薄好薄,我记得小的时候,最期待的就是每周六的羊城晚报,里面会有一份厚厚的娱乐版,除了娱乐圈的内容外,还包含各种有意思的趣闻,亦或者科技新闻。现在已经变成薄薄的宣传报纸了。二、小信号▍一个 AI 创业者的反思、观察和预测最近听完了一个 AI 相关的播客,说得很好,推荐给大家。本期小信号主要是分享这期播客的 highlight:反思:在 iPhone 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在缓慢的 3G 网速面前,创业者与巨头是平等。巨头也在摸索。当年有很多新的巨头公司出现,比如快手。现在 AI 领域的本地之于云端,就像是 2010 年前后 App 领域的手机之于 PC。To C 可以关注 on-device(本地运行),比如之前很火的 rewind.ai;To B 可以关注 on-premise(私有化部署?),在国内挺值得做的事情。国内企业关注信创指标,在特定 workflow 下,国产可提代。Open accessible 数据不值得一提,大家能爬的数据都不值一提。甚至有一些 curated 的数据也不再安全。什么数据最值钱?不属于你但与你共生的数据是你的壁垒,比如为企业搞了一个信息化系统,你给客户建的模型是你的,客户的数据不属于你,但这些数据未来会变成客户的迁移成本。现在 90% 场景用 in-context learning就能解决(换句话说用 prompt 就能解决),无需再像以前那样给客户 fine-tune 一个模型。在 in-context learning 搭建过程中,就是跟客户一起共建。那能共建的数据在哪里?企业在协同工具,个人数据在终端设备。很多硬件厂商希望在手机上拥有类似 Siri 的功能,甚至希望能做得比 Siri 更好,比如通过语音方式让 AI 对手机进行一些设置操作。当前的 Limitation 预言着下一个 Innovation Trigger。预测 next big thing 是什么很难,但预测它会解决什么问题却相对简单。因为你现在看 LLM 的发展,其实是后浪解决前浪问题,而逐步发展的。别把解决最显眼的 Limitation 作为自己的唯一护城河,Peak 提到当年他们解决了一个学术难题,但后来 OpenAI 出现了,大家其实都知道 Limitation 是什么,很多人都在找解决方案,说不定就有人有一个能超过你的解决方案。所以技术型创业者不要只有一个 Limitation 护城河,还要找别的。监管和合规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是个可利用的竞争维度。监管如果不是准入门槛,那基本是一视同仁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另外,合规是动态的问题,没有一劳永逸方案。注意将 moderation(审查)与核心业务解耦(举了 OpenAI 的 moderation 服务)。另外要将合规看成一个工程问题,提早做规划。观察:超过 65% 的场景可归纳为信息检索、汇总、再⽣成。约 20% 的需求是流程⾃动化和决策辅助相关(类似 BI),文生图和写代码在客户那需求反而很低。主流厂商方案同质化严重,已经进入价格战。但 LLM 没有解决 AI 落地难的问题。举个例子,LLM 的随机性限制了落地场景,比如一些央企对准确性就要求很高,很难落地,且优化周期更长。有了 ChatGPT 之后,把客户期望拔高了。如何解决?拼的是运营兜底能力。那能否用非 AI 功能来兜底。创业者不要过度关注模型本身,产品规划可以乐观一点,默认自己可以 access 已知最好的模型。LLM 输入输出都很标准,后续要换都很简单。低代码 LLM 平台目前是伪需求。低代码解决的是标准问题下的复杂问题呈现,以 Airtable 为例,Airtable 上游是标准的 SQL 数据库,中间我们要从 0 搭建一个业务系统是非常非常繁琐的,但后台系统要长啥样,是非常标准的,比如需要一个业务看板。整个过程是标准 -> 繁琐 -> 标准。而 LLM 是不一样的,LLM 上游是标准模型,调用很简单就是一些 prompt,但其下游是创新,创新是非标准的。整个流程是标准 -> 简单 -> 非标准。向量数据没法让模型突破自身的 context limit,Embedding 并不能直接输入给 LLM,只是用来召回相关文本。AI 产品经理要考虑如何在产品里构建数据飞轮,比如 Midjourney 四宫格,让用户 4 选 1 就是一个天然的标注系统,而 ChatGPT 的给消息点赞或者踩就很少人会用。现在任何的产品都要考虑如何应对 AI 的冲击,比如小红书下半年可能就要考虑文生图技术对社区的影响,因为下半年可能人已经无法辨别哪些是 AI 生成的内容了。我们现在接收到的信息,甚至是论文,都是在一定局限下妥协后的结果,比如很多学校都没有足够的 GPU ,就很难去做一些上规模的东西。预测:未来只有垂直应用,没有垂直模型。原因有两点,① 垂直模型没有解决通用模型存在的问题,比如可解释性、可溯源等。② 现在的垂直模型性能其实还不如 GPT-4,现在通用大模型,在数据上还没达到饱和,未来有用的垂直领域,肯定会整合进通用模型中,增加垂直领域知识,能让整个通用模型都受益。③ 垂直模型未来可能被更长的 Context 取代。真正的多模态模型还没来。现在模型本质上是基于文本的。更长的 Context 会带来质变。LLM + 向量数据方案,就像是一个硬盘很大,但内存很小的电脑。终极目标是能够高效利用原本面向人类的教学资源。比如一家企业有很多面向员工的资料,如果有更长的 Context ,那就可以通过 prompt 的方式「训练」一个企业垂直模型。最终 AI 的创新可能诞生在看不见的地方。三、惊叹时刻▍3.1 Good Products大学生活质量指北:如果你正在填报志愿,可以看看这所大学的「软实力」,比如宿舍是否有空调。NewsAPI:最近研究 AI 相关的产品的时候,发现了这个产品,挺有意思的,专注做新闻的 API。Questflow:AI native 的 IFTTT?感觉还挺有意思的,未来做这种胶水的产品会越来越多。Voice Library:AI 声音 Library,里面有非常多种不同风格的人声。▍3.2 Good Videos带床去旅行:我不记得是否推荐过这个 UP 主,这个 UP 主是我每天必追的,每次看他的视频都觉得他好苦啊 😂投资4亿的五星级酒店,荒废多年后杂草比人还高,真是太可惜了!:全中国估计有很多这样的地方,很好奇这些楼以后会如何处理。【史里芬】巴黎输给广东佛山:这个 UP 主说话太溜了吧。------分割线-------最后做个小广告,我之前有介绍过我在研究 AI 相关的东西,也写了几个长的教程,但我知道单纯只有教程是不够的,还要尝试去真的开发一款 AI 产品。最近我们的产品终于可供大家使用了。简单说来它是一款 AI 套壳应用,但有亿点不一样😁:你可以像使用其他 IM 软件一样,使用 @ 的方式快速调用 AI 指令,就像是在群聊里 @ 人一样便捷:除了支持文本模型外,我们还支持文生图模型:另外,我们还提供一些服务,帮助大家解决一些网络问题 🐶,你可以在输入框内输入我们的 key:v0.AAAAAGUCsOA=._8b4565iATw2EZJ-ZEfiZ7fSJgiGNLmJ6oP8BTXf0Es(你都可以通过我们的 key免费使用 GPT-3 模型以及文生图模型,但未来会失效,当正式的购买服务上线后,我会给各位订阅用户送一些福利😁)你可以在我们的 Github Page 上下载此应用。最后,我想聊聊这个产品的愿景:现在,你仍然需要通过 @ 的方式跟 AI 进行沟通,未来我们希望大家能像跟人聊天一样,沟通自然,甚至你还能邀请别人和你一起使用沟通交流,AI 时代下的 IM 或许可以很不一样。现在,AI 返回的内容还只有文字,且数据也不是最新的,未来我们希望 AI 能访问各种各样的数据,同时还能自动化帮你处理一些工作。现在,你还需要使用其他工具才能完成你的工作,未来我们希望大家可以在一个应用里完成工作,亦或者进行学习,无需在多个应用间进行切换,从而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现在,很多人觉得 AI 会替代人类,但我们并不这么认为。未来我们希望 PoleStar 能借助 AI 的能力,提升人类的智能。

2023-5-13 22:17

Issue 104 凯文凯利如何看待 AI

一、好好学习▍1.1  凯文凯利如何看待 AI上个月,Tim Ferriss Show 邀请了 Kevin Kelly(下面简写为 KK) 聊了下 AI 相关的话题。里面有非常多有意思的观点,给了我不少启发,也让我对 AI 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想法。这里我做了一个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注意,整个总结过程,我使用 AI 技术,翻译并总结了 podcast 里的内容,最后再做人工编辑,可能会有错误的地方,请各位注意。① 1,000 True FansKK 在播客开头聊了下他对 1000 个真实粉丝的补充:1. 即使你的兴趣爱好非常小众,甚至只有百万分之一的人会感兴趣,但考虑到地球上有数十亿人,你依然能找到 1000 个真实粉丝。2.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这个事情,艺术家可能只想画画,不想和粉丝打交道。Jimmy:我个人的理解是 1000 个真实粉丝,只是一个起点,并不是说只有 1000 个。如果你能找到 1000 个真实粉丝,那么你就能找到 10000 个,100000 个,1000000 个。这个数字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② AI will replace many tasks, but not their jobKK 在播客中被问到「现在很多人认为 AI 会替代人类的工作,你的看法是怎么样的?」,他的答案是「AI 会替代人做很多任务,但无法替代人类的工作」。有些任务因为 AI 替代而消失,但工作不会。KK 认为我们的担忧都是第三人称担忧(third-person worry),都是听说「别人的工作会被取代」,当并没有真的遇到过谁因为 AI 而失业。拿设计公司为例,以前设计公司会雇佣很多实习生,然后让实习生做初稿,正式设计师审阅和调整。有了 AI 工具之后,这些设计师现在需要学习如何使用 AI 工具,然后让 AI 生成设计。但这并不代表不需要这些初级设计师了,设计成本变低以后,需求会上涨,我们会在更多地方使用设计,比如以前制作 PPT 不会带图片,现在会带图片。这并不是零和游戏。Jimmy:我之前在即刻上发过这样的一个帖子:看完微软的发布会,很多人都说 AI 会提高效率,节省人的时间。这让我想起《More Work for Mother》一书里提到的观点—— 当家庭主妇用上诸如洗碗机或者吸尘器之类的家电之后,看似节省劳动力,但并没有节省时间,人们依然很忙,这些工具只会提高社会对干净的标准,抵消了使用家电带来的好处。KK 的观点和这个很像,AI 会提高效率,但是会让我们的标准变高,让我们做更多的事情,所以我们的工作量不会减少。另外,我觉得可能因为一些外界的影响,让大家产生 AI 影响到了就业的错觉。那就是经济环境,业务量萎缩,职位肯定会减少,这并不是 AI 带来的。③ AIsKK 认为现在的 AI 在某些地方非常聪明,但却会在某些地方非常愚蠢。It’s like, you’re insanely brilliant, but you’re so dumb here. 比如 KK 提到 AI 生成图片工具,能生成非常漂亮的图片,但却没法生成手指。所以未来我们会有一个通用模型,但它只能算是一般好,但并不能说比所有的都好,所以未来可能会有很多个 AI 模型,每个模型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以及缺点。④ Artificial AliensKK 看待 AI 的方式,是将 AI 想象成外星人,他们非常聪明,只是做的事情和我么那不一样,他们能帮助我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这就是我们需要使用他们的原因。他们能想出人们想不出的东西。⑤ Most of Them will be UnseenKK 认为 AI 会融入到各种日常工作,以及设施中,这将会是 AI 真正成功的标志。我们不会去想他们,它会融入到幕后。⑥ Wisdom of the CrowdKK 在访谈中提到,他在用 ChatGPT 辅助写作,他将 ChatGPT 产生的内容比做是「wisdom of the crowd」(群体智慧),所以他们生成的内容基本基本上是正确的,且非常普通和平淡。所以 KK 建议,最好通过指令让 AI 生成更 snarkier(尖酸刻薄)或专业的内容。比如让 AI 就某个知识点,生成 10 个案例。KK 还提到,他的编辑朋友,会将剧本扔给 AI  ,然后问 AI 「有哪些矛盾的情节?」Jimmy:解释下这里提到的「群体智慧」,因为 ChatGPT 生成的内容其实是根据人类写过的内容,通过数学计算,返回最有可能的结果,有点类似从众多人类写的内容中,求平均值,所以 KK 才觉得 AI 生成的内容类似群体智慧。对了,我最近更新了我的教程,增加了一些语言模型相关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1.2 一日一记(127/365)我认为 AI 最好的应用是帮助人类提升 HI(Human intelligent ,人类智能)。从原理上看,现在的 LLMs 不可能突破人类的认知。因为它学习的是人类了解的东西,然后再将学到的东西复述出来,类似一个复读机。现在不太看好 AI 的人会认为复读机,没啥大不了的。但我觉得复读机也挺好的了,大大地提高了很多人的平均水平。比如写销售文案,发 Email 等。(128/365)最近读到 A16z 的一篇文章,文章开头引用了一句老子的话:“Being deeply loved by someone gives you strength, while loving someone deeply gives you courage. But being understood by someone is everything.”翻译成中文是「被某人深深地爱着使你强大,而深深地爱某人则使你勇敢。」,但我查了好多资料,好像老子没说过这个话啊 😂(129/365) 上周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会,巴菲特已经 92 岁了,查理芒格今年按虚岁算已经 100 岁了。看了下别人发的视频,他们还是如此健谈,太强了。希望我 100 岁的时候,也能这样。BTW,我听说查理芒格 90 岁以后,就没有离开过助步器(只是听说)。(130/365) 美国 SEC(证监会)给举报人支付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奖金,金额接近 2.79 亿美元。这也太夸张了吧。(131/365) 听完了吴军得到的 ChatGPT 课程,同时也听完了吴恩达的 AI prompt engineering 课程。两个大牛给我的感觉非常不一样。吴恩达教的东西更微观,教的更多的是技巧,教我们如何用好 AI,对 AI 的态度更多的是包容,且正面;而吴军教的东西更宏观,教的更多的是原理等,但给我感觉更像是「这东西并不牛逼,老子我十几年前就搞过了」😂(132/365) 假期去了趟云南大理,买了一些鲜花饼,吃了几天,越吃越喜欢吃。推荐给大家(牌子是潘祥记,有淘宝店,我喜欢吃玫瑰和云腿的)。(133/365)最近开始学习深度学习相关的知识。如果你也想学习,推荐这本书《深度学习入门》。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数学,以前学过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二、小信号▍2.1  当代员工必备的IT技能根据咨询公司 Gartner 发布的《2022年数字员工调查》中发现,白领在工作中平均会用到 11 种应用程序,有 17% 的人会用到16种甚至更多。那么 AI 时代,白领使用的工具,以及所需的技能是否有变化?WSJ 这篇报道,则是询问了一些企业管理者,以及猎头和咨询师,调研了下这个问题。结论是:1. 数据解读 AI 能做,但仍然需要人类干预,所以人类仍然需要学习如何使用电子表格工具(Jimmy:但我觉得需要学习的东西不会特别多,比如我觉得公式就不需要学了)。2. 沟通工具,比如邮件、PPT 等(Jimmy:不太赞同文章的观点,其实很多 IM 工具你根本不需要学,这个是最容易被 AI 替代的)。3. 项目管理(Jimmy:我觉得和这个需要跟人交互的,AI 相对来说只能辅助,很难替代)。4. 编程,以及自动化(Jimmy:这个我觉得对很多人现在估计比较难,但使用 AI 工具辅助,应该会简单很多)。我的结论是:AI 不会替代人类,但使用 AI 的人会替代不使用 AI 的人。有点像是当年 CAD 还没出现之前,人们都是靠手工画图一样:▍2.2 AI 孙燕姿上周我在 B 站上看到了非常多 AI 孙燕姿的歌曲,听了几首,我觉得还挺像的。我发现好像也就 AI 孙燕姿比较像,其他歌手的都不太像,像孙燕姿这种声音比较有特色的歌手反会更容易训练。很好奇孙燕姿本人对这些歌曲的看法。在大洋彼岸,也有一位歌手遇到类似的情况,不过她更多地是抱着开放的态度拥抱 AI,她就是 Games(BTW 她还是马斯克前女友),她在她的 Twitter 上宣布她的声音开源(算是开源?可以任意使用她的声音):甚至她还做了一个 GrimesAI 工具,你可以使用这个工具生成带有她的声音的 NFT,然后进行分发和售卖(?抱歉,我不是很懂 NFT),然后你和 Grimes 各分到 50% 的版税。我觉得这个模式还挺好的,与其禁止,不如参与进去。因为禁止是不可能完全禁止的,作者单人去维权成本巨大,不如参与进去,裹挟更多人,形成利益集体后,维权会更容易。另一个案例是 Caryn Marjorie,她没有用她的声音,而是用她写的文案作为训练材料,做了个虚拟女友 AI,上线第一周收入 7w 刀,并且她预计能赚 7 百万美元一个月。从这两个案例中,我有了一个这样的想法:未来的艺术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差异化上,而不是基本功上。因为你的画作、甚至你的声音都有可能被人拿来训练,那关键就在于形成自己的风格,即使拿去训练,大家也能知道这是你。比如梵高就很有特色,拿梵高的画作来训练模型,这个模型生成的画,别人也能一眼辨别出来,你只会更出名。孙燕姿的 AI 歌曲,也是类似的。我觉得各位用腾格尔的声音训练,估计也能训练出不少有意思的歌曲。▍2.3 每周 AI 记事这个板块稍微升级下,后续除了总结本周值得一看的论文外,还会总结本周值得关注的 AI 新闻。MJ office hour 2023-05-10原文链接:https://twitter.com/saana_ai/status/1656403099807006720我没去听这个线上直播,而是看了别人的纪要,几个值得关注的点:他们正在做 V6 版本提高一致性(我觉得这个是最需要提升的,而不是提升所谓的专业滤镜支持)绝大多数 MJ 用户没有生成超过 1000 张图,MJ 的 Aha moment 是 100 和 1000 张图(我的感受是,100 张图靠引导和教程应该能到,1000 张图要靠一致性的提升,不然很难在商业场景上使用)Claude 的 API 最大支持 100K token这就意味着最大支持 7~8w 字的上下文,这就意味着一些基于短文档内容的 ChatBot,不再依赖 Embedding 技术,可以将整篇文档塞到 prompt 里,回答的结果准确率会有较大的提升。但另一个角度看,这就意味着每次提问的费用将会更贵,并且返回结果的速度会很慢。刚好我最近也在研究 Embedding 技术,于是就有一个疑惑:Embedding 未来是否会被淘汰?或者换个角度:我们能否接受仅检索一部分信息,以换取成本和效率优势?想了想,这个可能跟算力类似,随着技术的提升,我们对算力的需求是永不满足的。现在支持 100K token,但我们仍然有 1000K 的文件需要有到 Embedding,未来支持 1000K,我们还有 10000K 的数据。用哪种更有可能是取舍。BTW,我比较好奇 Claude 100K 的费用,要是每次提问里都带上文件,那这个 token 消耗怕不是天文数字。另外这种直接将文本全部扔到 prompt 里,该怎么让 AI 给出引用位置的信息呢?🤔Google 发布 PaLM2Google 发布的 PaLM2 模型论文,并且辅助看了下发布会的视频,总结几个我认为比较关键的点:PaLM2 支持 100 种语言,论文提到这个模型在汉语水平考试 HSK 6 中得了 60% pass。法语水平考试在 C2 中得了 85.7%,西班牙语、德语考试、意大利都得了 60%,日文 J-Test 在 C2 level 考试中拿到了 90% pass。而且从论文中的案例上看,它好像比其他模型更擅长成语和俚语。模型有 4 个 size,最小的 Gecko 可以在手机里运行,每秒生成 token 数可达到 20 个,完全够用了。我觉得这个比较值得关注,另外期待 Apple 的模型。看了下各种媒体的报道,都说谷歌全面碾压 OpenAI,但感觉好像还是有点距离的,应该是部分超过。像编程场景,最新的模型 PaLM-2-S 在 HumanEval 中只拿到了 37%,而 GPT-4 拿到了 67%(不过需要注意这个测试主要是让模型写 Python 代码,有局限性)。应用的整合上,基本思路跟微软类似,全家桶式的整合,其中一个叫 Project Tailwind 的 AI NoteBook 产品,可以申请玩下,看看谷歌做的类 PDFChat 效果如何:https://www.theverge.com/2023/5/10/23718707/google-io-2023-project-tailwind-personal-ai-notebook论文链接:https://ai.google/static/documents/palm2techreport.pdfHugging Face Transformer Agents这个 Agent 有点类似一个模型调用的路由器,Hugging Face 上有很多开源的模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在一个产品里同时调用多个模型:比如你想用 A 模型生成图片,那你需要去到 A 模型对应的页面,或者调用 A 模型的 API 去生成图片。当你需要用 B 模型生成音频时,又要切去使用 B 模型,比较麻烦。而现在你可以通过现调用 Transformer Agents,然后让 Agents 选择合适的模型,并将数据传过去,最后返回结果。让 AI 找到合适的模型:前一个优点其实在程序里加一些逻辑判断,也能实现。但会存在另一种可能,开发者并不知道什么模型适合什么任务,而 Agent 另一个优点就是,能通过用户输入的任务选择合适的模型。比如用户输入「生成一张星空照片」,Agent 就会去请求一个最适合生成星空照片的模型。原文链接:https://twitter.com/huggingface/status/1656334778407297027项目文档:https://huggingface.co/docs/transformers/transformers_agents三、惊叹时刻▍3.1 Good ProductsAudioPen:这个产品算是  AI  赋能的便签?录音自动转成文字,同时还支持将录音中的废话部分通过  AI  过滤掉,这是我最近看过 AI 融合得最自然的产品。书译-AI 全书翻译工具:支持多种语言的翻译,包括简体中文、英文、繁体中文、日文、韩文等。News Minimalist:使用 AI 技术给新闻打分,然后只展示高分的新闻。看了下,感觉基本上都是国际级别的新闻才能达到「高分」。不过我觉得思路挺好的,AI 法律助手:回答都是由 AI 检索完法律文件后生成。测试了下,如果你问得比较直接,效果就比较好,如果问罗翔老师那种「狂三」式的问题,就不太行了。比较适合检索场景。▍3.2 Good Videos我被一双AI运动鞋骂了2个月...:羡慕动手能力强的 UP 主。最近在学 AI Embedding 和 LangChain 相关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LangChain 101: Models5 Levels Of LLM Summarizing: Novice to Expert

2023-2-4 13:0

Issue 90 效率脑科学

一、好好学习▍1.1 《效率脑科学》2023 年读完的第二本书,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跟效率有关,这个是我一直在关注的主题。跟生物学有关。最厉害的,则是它将 1 & 2 结合,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效率,就感觉很有意思。不过看完后,我觉得本书在效率上给我的洞见比较少,反而是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感知当下。我这次读书,再次用 Hepta 记录,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我的完整记录。本期 newsletter 主要想分享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三句话。第一句:随着你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大脑,就会发现自己的许多弱点和问题其实是大脑的构造方式造成的。这句话,我认为是本书最关键的理解。从生物结构上了解自己,可能才是最科学的方式。并且我认为这个「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你的大脑的问题」认知也很重要,当你有了这种认知后,看待很多问题的角度,都会发生改变,并且这种改变对你还有直接好处。你会重新评估自己的经历,从而调节内心压力,从而更理智地进行思考、决策。当你为自己的心智表现感到焦虑时,试着说“这是我大脑的问题”。第二句:如果你想让他人设立目标,那么你只需要设置一个框架,具体目标由他们自己来决定。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我在字节的时候使用的 OKR 系统。在定 OKR 的时候,上级会定一些大目标,但实际落地需要做的小目标都由下级定,下级定好后,上级 review 修改。这种方式,我当时的体验是「会让员工更自驱」。但每次跟大家聊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是玄学,我也没法很好地说服他们。现在我知道了原因:定目标能够促进大范围的自我引导的神经可塑性。设立目标的同时,会让人的大脑打开了向上螺旋或者向下螺旋的可能性。关注目标时,人会感知到更多与目标相关的信息,这会使人变得更为积极,会让人觉得自己正在向目标靠近,而这又让人给予它更多关注,并感知到更多信息,如此循环下去。但直接给别人设定目标时,你会降低了对方的自主感,而且还容易误以为别人的想法跟你一样(认识到别人的想法与你不同需要占用更多大脑能量,还会让你产生不确定感),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设置一个框架,具体目标由他们自己来决定。而 OKR 这种上下对齐的模式,就很符合这一标准。第三句:SCARF 模型:代表地位(status)、确定感(certainty)、自主感(autonomy)、连接感 (relatedness)和公平(fairness)。模型描述了人际关系中大脑非常重视的主要奖赏或主要威胁。模型里提到的因素都是能直接影响人脑的东西,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人类的核心诉求。结合上面分享的第一句话,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这模型,你能更能快速地感知到什么情感是大脑的自然反应。拿我最近遇到的事情举例,我最近在朴朴超市买菜,送过来后,发现他们多送了两包虾仁,然后我就联系客服让他们取回。有意思的是,取回的整个过程,遇到的几个客服都只是道歉,没人说感谢。所以我稍微有点失落。但细想,这不过是大脑的自然反应,因为我感觉「不公平」。我知道肯定有很多人收到多余的货,但没有送回。而我做了正确的事情,感受上却是损失了(BTW 大脑对损失的感受比获得的感受更强烈)。做正确的事情,却没有得到正面的反馈,所以才会感觉「不公平」。当我觉察到我的这种情感后,我释怀了,这不过是大脑的自然反应。觉察到这个反应后,我加强了「公平」的反馈,我想的是「拣货员不会因为这次失误而受到惩罚」、「不会被人默默地在后面辱骂」😁提升了公平的感知,感受上变好了很多。最后我想引用书中最后的一句话:愿你保持较低的皮质醇水平,较高的多巴胺水平;愿你的催产素浓厚而丰富,血清素又高又平稳;愿你在一生中都能观察自己的大脑。祝你旅途愉快!▍1.2 每日一记① How I improve my taste: 1) I do everything I can to surround myself with all kinds of ultra-high performers. 2) I spend an unreasonable amount of time in art museums. 3) If a piece of writing feels magical to me, I dissect it and voraciously read the author’s work.--David Perell这句话出自 David Perell ,他是一名作家,他目前正在连载一个叫 Monday Musings 的 Newsletter,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回到这句话。这句话说的是 David Perell 如何提升个人品味,他的经验是 1)尽自己所能让自己处于牛人环绕的环境。2)在艺术博物馆待非常非常非常久 3)如果我对某篇文章很感兴趣,我会剖析它,并阅读该作者的其他作品。我也有跟第三点一样的习惯,并且会更激进一些,遇到好的文章,除了会遍历作者的其他作品外,还会去看作者的 Twitter 和 TA 在 Twitter 上关注的人。② 可以自我批评,但不要自我否定。比如,面试失败了,那就复盘反思,看看自己怎么提升,千万不要妄自菲薄。③ 承认很多事情没有招式、套路可言,吭哧吭哧地去做反而是最重要的。不要总是想着贪巧求速。本期每日一记的 2 和 3 都是在池建强老师的公众号 MacTalk 上看到的,受益匪浅。最近在整理 FS 播客的播客数据库的时候,也收集了不少很有教育意义的话语,后续打算根据专题做一些总结(BTW 对播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④ 相邻可能(Adjacent Possible):在任何领域,下一个伟大的创意通常就出现在当前发展前沿之外的相邻区间,而这个区间包含了对现有想法的各种可能的新组合。关键是,你必须达到某一领域的前沿,然后,这种相邻可能以及它所包含的创新才会显现。最近在研究 AI 相关的产品,越发觉得 AI 的机会,可能不是 OpenAI 这种专做底层的公司(当然它未来也有可能成为类似 AWS 或阿里云那样的云服务公司,也很厉害),反而是 AI + X 才有可能跨越鸿沟,让更多人接触到 AI。就我目前的观察,AI 在电商领域应该变现是最直接的,解决的几个问题都很痛,比如我知道的有:AI 生成投放广告语,以及投放所需要的照片。AI 合成商品详情页图。这个我觉得比较厉害。你在淘宝上买东西的时候,会发现一些爆款产品,不同的店里的相同的产品详情图都是一样的,因为不少货商没有钱去拍新的图,一般都是盗图。而 AI 合成技术,可以让你只需要拍摄一张商品的照片,就能自动生成背景(当然人用 Photoshop 也能做,只是产品多了就很累)。而且我见过最厉害的是服饰类的,AI 能将衣服的图片和模特图片合成在一起,这样以后商家就不用请模特了。另外,我觉得未来或许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微软和谷歌的竞争」,微软有可能凭借其 AI 能力做出一个更好用的搜索引擎?并且,被 Google 文档分走的市场,会不会因为后续 Office 加上 AI 功能而被微软抢回来?⑤ API 有时被视为合同,而合同文本则代表了各方之间的协议:如果一方以特定方式发送远程请求,该协议规定了另一方的软件将如何做出响应。-- Telegram:@lover_links这句话来自 Telegram 群:扫地僧笔记这个群也是每天发一些主理人的所闻所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说回这句话,我在 FS 的播客里听到过这样的一个观点:这个世界正在越来越像 API,企业只要越像 API,它接入进更大生态的可能性就大。⑥ Duolingo 教给我的道理:想坚持一件事,可以降低标准,但尽量不要间断,底线是绝对不要被劝退。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事水到渠成。-- @NekoStranding这是个来自 Twitter 的分享。我个人觉得总结得很好。跟我在 1 月 18 日分享的感悟有点类似:一个反直觉想法,不一定对。每天做某件事,比一周做某件事几次要更容易坚持。比如每天去健身房,比每周去健身房三次要更容易坚持。我的总结比较朴实无华 😂的确降低标准换来坚持也是个不错的技巧,能让你坚持更久。⑦ 科技一直在进步,但这些进步背后,我们人类的生活却是「倒退」。以前我们为了省钱,选择走路上班,现在为了省时间,每天开车上班,然后抱怨没有时间锻炼。以前我们无聊的时候,会看看书,翻翻杂志,现在的我们只会刷短视频,然后抱怨没有时间读书。为何不试试回到「落后」的年代?尝试走路回家,尝试晚上放下手机,拿起一本书。这段话,是我听完 Huberman 将近 50 集 Podcast 的感叹,他在播客中提到的很多建议,其实很「复古」,都是以前的人们都会做的事情,比如多运动,多睡觉。但现在,科技让打车容易了,娱乐更方便了,反而令我们更不健康了。▍1.3 AI 实作本周开始,我会不定期更新我使用 Midjourney 或其他 AI 工具的实践案例,并分享我的思考。对 Midjourney 陌生的朋友可以看看刘飞的公众号文章沉迷 AIGC 两周后:某些人失业是必然的。这是我为本期主题做的图片:一个正在思考的亚洲男性。Prompt 是:A young Asian male in thought --nijiPrompt 里有一个「--niji」,这是一种使用 Midjourney 的进阶技巧,除了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告诉 AI 你想要什么风格外,还可以在描述后,增加一些属性,详细的属性可以看 Midjourney 的文档。了解这些属性,你基本上超过了 80% 的 Midjourney 的用户 😁我使用的 niji 是一种特殊模型属性,它是 Midjourney 和 Spellbrush 合作开发的模型,主要是生成日式漫画风格的图片。二、小信号小信号① :波音747 飞机正式停产波音公司向 Atlas Air 交付了最后一架波音 747 飞机,至此这架在 1968 年到 2023 年一共生产了 1574 架的传奇机型正式停产。所以本期小信号,决定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另外很有意思的是在交付这家飞机的时候,飞行员花费了 2 小时 35 分钟再空中留下了一个 「747 皇冠」的轨迹,以此向 747 做最后的致敬。小信号②:ChatGPT 注册用户达到 1 亿达到这个数字,Instagram 花了 2 年半,字节的海外版抖音 TikTok 花了 9 个月,ChatGPT 花了 2 个月。另外,其日活用户也达到了 1300 万。看到这个新闻除了感叹外,还引起了我的反思:我们中国的产品呢?国人对这个技术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我记得我在第 86 期、第 83 期都同步跟踪过 ChatGPT 的信息,有一期是美国纽约教育部禁止学生使用 ChatGPT ,我当时还吐槽说中国的学生可能有很多连 ChatGPT是啥都不知道。根据我的观察,随着国内类似的产品越来越多,情况有所好转,看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个产品了。不过我在一些社群观察到,不少人还是比较抵触,或者对其有较为负面的认知,我认为这种结论是错误的。应该以中立的角度看待这个技术(我甚至觉得可以包容地看待),另外它还在一直迭代,不应该在早期就一棒子打死,这样反而会令你失去很多机会:小信号③:ChatGPT 可以获得沃顿商学院的 MBA 学位吗?这个小信号是一篇沃顿商学院的论文,作者是沃顿商学院教授,以及运营管理系系主任 Christian Terwiesch (我觉得这个信号是对上一条信号里提到的人最好的反驳)。他让 ChatGPT 做了 MBA 的核心课程「运营管理」的期末考试题,并进行了评分,发现:ChatGPT 在基本运营管理和流程分析问题(包括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不仅答案正确,而且解释得非常好。ChatGPT 在做仅为 6 年级数学水平的计算时,会出现令人惊讶的错误。而且这些错误还出现多次。当前版本的 ChatGPT 无法处理更高级的过程分析问题,这包括具有多种产品的流程和具有随机效应(如需求可变性)的问题。ChatGPT 非常擅长根据人类提示修改其答案。换句话说,在最初未能给出正确答案的情况下,ChatGPT 在收到人类的适当提示后能够自行纠正。考虑到这种表现,Christian Terwiesch 教授认为 ChatGPT 在该考试中的成绩应该是 B 到 B-。大家可能觉得单看这些结论没啥感觉,我翻译了一道题目,以及 ChatGPT 的答案,大家不妨想想如果你来回答会怎样?问题:某公司在美洲生产还原铁,生产过程是从一堆铁矿石粉开始,矿石经过 7 个步骤,最后才能产出还原铁。该步骤及效率如下:预热器:每小时 60 吨锁料斗:每小时 55 吨第一反应堆:该反应堆可容纳最多 14 吨铁,大约需要花费 15 分钟第二反应堆:最多容纳 200 吨铁,需要花费 4 小时加热器:每小时 62.5 吨卸料:每小时 59 吨压块:总共3台机器,每台每小时 27.5 吨请问这个流程的瓶颈在哪里,整体流程容量是多少?ChatGPT 的答案:该工艺的瓶颈是第二反应堆,整体流程容量为每小时50吨。这是因为在7个工艺步骤中,第二反应堆对铁矿石的容量最低,停留时间最长。其他步骤具有更高的容量,但它们只能以第二个反应堆的速度工作,因此整体工艺能力仅限于此速率。例如,即使预热器的容量为每小时 60 吨,加热器的容量为每小时 62.5 吨,但铁只能在第二反应堆中以每小时 50 吨的速度处理,因此整体处理能力仅限于此速率。该答案 Christian Terwiesch 教授给了 A+三、惊叹时刻▍Good ProductsYouGlish:这是一个英语口语学习工具。你可以输入你想学习的单词,然后它会搜出所有带该词的 Youtube 视频,并定位到主讲人说出该词的位置,这样你就能通过看视频的方式学习该词语的发音。我觉得这样学习有三个好处。一个是有声音和视频,刺激更多感官,能让你记忆更加深刻;第二个是有连读,视频里的人说的都是句子,在说出该词语的时候,一般都会带点连读,这个是国人学习口语时最容易忽略的;第三是用法,跟第二点类似,因为是句子,所以在听句子的时候,还能知道这个词是怎么使用的。OpenAI 的 AI 检测工具:很绝。属实是两头都赚钱了。但目前看了下反馈,准确度一般。还要观察观察,你说以后会不会有类似 360 那样的产品?专门鉴别是否是 AI 创作?Artifact:Instagram 创始人兼前 CEO 再次创业做的新闻产品,主打 AI 功能,海外科技媒体 Verge 形容是「a kind of TikTok for text」。这不就是今日头条吗?Damus:Twitter的 创始人兼前 CEO 也带了他的新社交产品。这个产品发布后,我的朋友圈各种神秘代码(其实就互加好友使用的 ID),这个盛况让我想起了当年的 Clubhouse 😂。沉浸式双语网页翻译拓展:最近一直在使用的双语翻译拓展插件,我推荐的原因是它为常见的网站如 Twitter、Reddit 做了排版优化,并且支持 Deepl、谷歌翻译、彩云翻译等翻译服务。Read Pilot:这是一位独立开发者开发的 AI 文章总结的应用,我推荐它的原因是它跟一般 AI 总结不同,它是通过回答关键问题的方式做总结,我觉得这个设计挺好的,约束了总结的范围,总结的内容会更加准确,读者又能通过这些总结快速判断文章是否值得读。▍Good Videos本周一直很忙,没怎么看视频,所以本期的视频推荐只有一个:The best way to apologize (according to science):如何真诚地道歉?首先要聚焦理解对方的观点,而不是做出空洞的承诺。接着,在你理解之后,向对方表示同情。特别是在他们受到严重伤害的时候。最后,不要只是承诺,而是要采取行动,提供一个发自内心的补偿。

2023-1-30 21:8

【新人必看】连载计划/目录/AMA 留言墙

Hi,朋友!感谢订阅随意搜寻 🫰正如我在介绍里说的那样,我希望能和你成为朋友,如果可以不妨将此专栏分享给别人。感谢~BTW 此专栏目前开启了合伙人计划,当你的朋友购买了本专栏,你会获得返利。有关此计划的细节,可以查看此页面。▍连载计划2023 年,我会对内容进行大的升级:更多可量化的内容:今年计划会读 30 本书,和 20 部电影/纪录片。目前进度如下:《最有生产力的一年》✅《效率脑科学》✅《不可征服》✅《How I Built This》🚧更多原创内容:总结这近 90 期的连载,发现大多数是感想总结,原创内容还是太少了,所以今年会创作更多原创内容:关于 AI 的观察与想法...最后,也欢迎各位留言推荐你想要看的内容。▍目录2023 年汇总:Good Products 汇总Good Videos 汇总AI 实践汇总决策:Issue 89 如何在压力下进行工作与决策?AI:Issue 91 关于 AI 的一些观察与想法Issue 94 搜索与 AI 结合其他:Issue 92 The TIME Project读书笔记:效率脑科学独立开发者经验手册不可征服...2022 年🔍 谷歌高级搜索命令提升搜索效率三个我常用的调研海外情况的工具🚧 编辑中▍Ask Me Anything 留言墙这个也算是个彩蛋福利吧~ 哈哈哈~ 主要是想跟大家成为朋友,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提问,我会在此回答你的问题 😁亦舒 & seon① 您的文章很多是关于工作/效率/生活方面的一些感悟,请问您平时对政治/经济/社会事件的关注如何呢?虽然这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但可能会有着间接的、微妙的关系,不知道您会投入多少精力在阅读相关文章上呢?我感觉我对经济的分享也挺多的 😂不过主要是分享小信号,感悟的确比较少。政治和社会相关的分享的确比较少。主要的原因是有些话在公开平台不好说,或者需要我改口说,所以我选择宁愿不说。第二个问题是投入多少精力,我其实每天都会阅读时政和经济类的文章,不过的确相对工作效率类的文章会少一些。两者应该 3:7 吧。最后,我很认同 Seon 的回复,保持关注,并且多关注你能影响的事情。没必要有那种没看就感觉亏了的心态,我们每日关注的信息不是不够,而是太多了。②投资的回报率,比如股票,可能只有10%,但可能需要我们投入相当多的精力研究图表财报等,这可能侵占了相当多的个人时间,这真的值得吗?期待您的解答!坦率说来,我认为在 30 岁前,特别是 25 岁前工作收入不高的时候。因为你的本金很少,投资理财的 ROI 太低了,不如思考如何提升本金,比如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月薪,或者尝试下做副业。说到副业,我个人觉得趁年轻,不如多试试,比如当 B 站 UP 主。另外就是尽早积累。白瑞Jimmy你好呀。我是一个ai/计算机完全零基础的同学,通过你的learning prompt 分享以及本博客的学习分享,获益匪浅~关于“提问”的问题想向你提问。目前gpt的发展降低了很多“技术”门槛,让即使不懂技术的人也可以及时、快速享有人工智能带来的提效,以及把只是想法变成可以把想法变创造的能力。但另一方面,我觉得对于“懂得提问”“懂得清晰下需求”的能力要求更高了,甚至这成为一个基础技能。请问在日常中,你是如何锻炼“提问”能力呢?比如对ai的提问、对自我发展的提问。期待能获得你的心得分享,以及工具、书籍的推荐!非常感谢!我认为「提问」只是最终的结果,我将它分成三层:观察(好奇)思考(思辨)表达(提问)如何「清晰地表达需求」只是最后一层,这一层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要想提高这一层能力,我觉得是没有捷径的,就是多写,特别是跟 AI 的沟通,很多时候需要用到一些 PE 的技巧。这都需要多尝试,才能写好。另外除了 PE 技巧外,还有就是需要一些写作技巧了,推荐两本书:风格感觉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接下来的两层,我反而觉得更关键。举一个我现实中遇到的 case,我遇到一个用户,TA 的输入是这样的「请给我推荐一些丽江小众景点」,然后 AI 回答「玉龙雪山」,TA 的第一反应是 AI 很笨,因为玉龙雪山一点都不小众。坦率说来,这个用户的反应没有错,表达也没有什么问题,但 TA 的心态跟很多使用 AI 的用户的心态类似——缺乏好奇心,当 AI 没有输出满意的效果时,就不再探索。其实 TA 只要换一种表达「不著名景点」,TA 就能获得满意的答案。大家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想象力。最后推荐一本书:学会提问

2023-1-30 20:27

Issue 89 如何在压力下进行工作与决策?

一、好好学习1.1 如何在压力下进行工作与决策?本期开始,我会尝试将多篇同主题的内容进行融合。希望能用专题的形式,让大家学到更多东西。本期想分享与压力有关的内容。在生活和工作中,你我常常都会遇到让人感到不知所措和压力重重的情况,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常常会导致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决策失误的情况。时间管理专家、畅销书作者 Leo Babauta 在其文章 Working Effectively When You’re Overwhelmed 中提到以下三种方法帮助你在压力下重新集中注意力:间歇暂停:在做任何事情之间暂停一下。比如当你完成一个任务准备做另一个任务时,暂停下,思考下任务的优先级,看看有没有更重要的事情。或者伸展双腿,亦或者喝口水,休息一下。灵活对焦:当你遇到很多事情要做时,不妨列个短清单,仅包含 3-5 件你今天「必须做」的事情,并按重要性排序,做完一个就做第二个。然后再列一个长清单,将你「想做」的所有事情都列在这个清单里,然后将最紧急的事情放到长清单顶部。当遇到突然穿插的任务时,判断优先级,放到短清单或长清单里。另外,在一天结束的时候,花点时间检查一下清单,并将短清单里未完成的任务添加到第二天的短清单里。补充能量:面对压力的时候,很容易就筋疲力尽,休息则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好好睡觉、吃好喝好、去运动一下,亦或者是去洗个热澡。面对一长串的任务,我的习惯跟 Leo 的灵活对焦类似,我会将所有任务都列下来,然后将任务列好优先级。但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习惯是会考虑哪些任务可以让并别人做。有些时候,不要吝啬你的请求,让别人帮忙是效率最高的办法之一 😁说完任务,再说下决策。在畅销书作家 Daniel Levitin 在 TED 上发表过一个叫 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演讲,演讲里提到当你处在压力下,大脑会释放皮质醇。皮质醇是有毒的,它会导致思维不清晰。Daniel 请教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Daniel Kahneman ,Kahneman 的建议是提高预测后见之明(Prospective Hindsight),或者说要多做「事前剖析」,尝试在坏事发生前想出可能出错的所有事情,然后你要尝试可能的方法来防止事情的发生。如果你常常丢钥匙,那就尝试将钥匙放在固定的位置,这样你就不会忘记钥匙在哪里。即使是压力较大的情况决策 case 里,这个方法也是可行的。Daniel 举了一个医疗决策的例子,在跟医生沟通方案前,应该想好需要决策什么,这样才能在压力下做到理智判断,演讲中他提到医疗决策关键有三点:NNT(Number needed to treat 益一需治数),意思是有多少人接受了此药物/手术治疗,才有一人被治愈,此数越低,疗效越大。绝大多数的药物的 NNT 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Glaxo Smith Kline)估计,90%的药品只对 30% 到 50% 的人有用。治疗副作用。单纯看副作用率是没用的,要结合 NNT 一起看,假设 NNT 是 300 ,副作用率是 5% ,那就意味着 15 人会受副作用的影响,但得到有效治疗的只有 1 人。希望治疗后短时间能正常生活,还是长时间痛苦生活。总结下来,就是想在大的压力下,进行完全理智决策在生理上就不可能,需要在压力出现前就做好预案,才能防止决策失误。我也分享下我的经验:在一些重点工作或项目进行过程中,提前做好预案。有些事情可能比较难做预案,那在日常生活中,就多总结原则和思考框架,在需要决策时候,用这些原则去思考,而不是直觉。1.2 每日一记① 有些事情铭记比生死更重要。观《满江红》有感。坦率说来,这部戏如果扣细节,问题还挺多的,比如剧情反转非常像剧本杀,配乐太出戏,所以口碑也比较两极分化。但我个人觉得这部戏还是值得看的,不管演技还是剧情的反转,电影主线后的立意,我觉得很适合作为 2022 年的总结。不过我觉得推荐电影,跟推荐书一样,我之蜜糖你之砒霜。不一定适合你。② 你知道这鸟的名字,就算你会用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区称呼它,你其实对这鸟一无所知。你所知道的,仅仅是不同地方的人怎么称呼这种鸟而已。现在,我们来好好看这只鸟。-- 费曼费曼一直是我很崇拜的科学家,并不仅仅是因为其的科研能力,还有其对学习的理解都很有深度。这句话出自《发现的乐趣》一书,对费曼感兴趣的不妨去看看这本书。③ 生产力不是指做更多的事情,而是指做正确的事情。--《最有生产力的一年》看完《最有生产力的一年》一书后,我觉得这句话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一句话。④ 竭尽全力是最轻松的工作方式。初看这句话很反直觉。但我觉得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如何工作更高效,应该就是这句话。⑤ 让我们把对外星人的善意转移到地球的人类同胞身上,建立不同民族和文明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但对于太阳系以外的宇宙,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并将最坏的恶意归于太空中可能存在的任何人。对于像我们这样弱小的文明来说,这无疑是最负责任的道路。-- 刘慈欣这句话是刘慈欣给英语版《三体》写的一段话,我觉得很有意思。比很多白左的水平不知高到哪里去。⑥ 和医生做医疗决策,商量三个因素。第一个,NNT(Number needed to treat 益一需治数,意思是有多少人接受了此药物/手术治疗,才有一人被治愈,此数越低,疗效越大),第二个治疗副作用,第三个希望治疗后短时间能正常生活,还是长时间痛苦生活。这句话来自视频:TED演讲: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我觉得非常值得看,我最喜欢的是里面关于医疗决策的这一段,但希望各位不要用到。⑦ 不要用消费代替你本该付出的东西。如果你想要拥有匀称的身材,你需要的不是私教健身卡、运动衣服、鞋子,而是持之以恒的训练和坚持。这句话来自豆瓣的一个帖子。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二、小信号本期开始,小信号会最少包含一条 AI 相关的信号。小信号一:国家统计局 1月 17日公布全国生产总值数据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22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3 %。我觉得这份统计,有几个信号值得留意:广东连续 34 年稳坐全国第一,但江苏与广东差距缩小。广东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太不平均了,个人觉得如果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没能探索出新的增长源,广东被江苏超越只是时间问题。上海生产总值同比 -0.2%。个人感觉去年封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半年根本追不回来。31 个省份已披露 2023 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数值范围在 4% 至 9.5% 。最高的是海南,预期增长目标为 9.5% 左右。小信号二:春节报复性消费并未出现,农村也未出现疫情大幅反弹大年初一,我去电影院看了《满江红》,看了下坐席,基本上是坐满的,并且看完电影后,还因为车太多,在地下车库堵了半小时,感觉大家都报复性地消费了一波。但实际数据显示,好像并不是,23 年中国电影票房还不如 21 年。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是春节返乡是否导致疫情反弹,从全国农村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来看,春节也没有出现大幅的反弹:小信号三:人类律师杀死了 AI 律师看完这个新闻,我既感到未来可期,又感觉很好笑。未来可期的原因是,我个人觉得 AI 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辩护场景应该很好用,并且能节省不少钱。而好笑则是既得利益者面对技术的发展,却是抵抗的想法。我依然坚信类似法律、保险这类的领域很适合 AI。三、惊叹时刻本期开始,惊叹时刻的产品分享以及视频分享,会最少包含一个 AI 相关的产品,同时不做数量限制(最少 3 个)。另外互动问题,我会重新思考怎么搞,这个暂时会先暂停。New ProductsDeepL 文案润色:我一直在使用 DeepL 翻译工具,翻译结果我认为比谷歌的还好。最近他们上线了文案润色功能,试用了下,感觉或许可以替代 Grammarly 了?Eightify:这是一个浏览器插件,支持通过 AI 技术生成视频文字总结,目前仅对 Youtube 有效,试了下类似产品测评这类的视频,总结还挺准确的,直接看文字就能知道博主测评的东西,到底有哪些优缺点,非常高效。Skyline Webcams:你可以通过这个产品看到世界各地的网络摄像头,通过它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Passport Index:这个网站统计了世界各地的护照的免签国家,中国仅有 29 个免签国家,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不发达国家。阿联酋护照排名第一,122 国家免签,59 个国家支持落地签。Good Videos谁人不想剪辑自己的生活:这个是视频是在 小破不入渠 看到的,以下是主理人 Jesse 的推荐语: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自我怀疑的时刻吧:我做的东西、坚持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从十几岁开始,每年写一些不一定有多少人看的博客,到底有没有意义?但这就是「做自己的 storyteller」,是「剪辑人生」。随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忘记方向,向时间投降。这时你才愈发充分地感觉到,维持住 sense of time,把握你的生活,curate 你的记忆,这一切有多么重要。E Ink Gallery 3 彩色墨水屏电子平板测评:很久没关注电子墨水屏产品,最近才发现,已经有彩色的墨水屏(震惊)。后来查了下,原来老早就有了,目前彩色墨水屏产品已经迭代到第三代,看了下评测,感觉色彩还行,但就是刷新速度有点慢。用来看漫画应该非常爽(很还原 😁)。ChatGPT Tutorial for Developers - 38 Ways to 10x Your Productivity:这个视频介绍了 38 个研发领域可以使用到 AI 的场景,比如让 AI 用 Tailwind CSS 快速生成 CSS 代码,还有使用 AI 帮助你编写 SQL 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