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1 11:38
新版开篇
Hello, 很久没见,你们都好吗? 转眼间,我在加拿大已经住了四个月。 去年四月从阿根廷离开到智利,之后辗转哥伦比亚、巴拿马、危地马拉、澳大利亚,在去年九月底到达加拿大。
在行走中发布的文字,停在了阿根廷。脚步从未停止,身心也在持续成长。我必须承认,曾经一度不知如何继续写作,每一篇文章都停在某个阶段无法继续。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内在的系统在快速变化,每次落笔续写某一篇未完成的文字时,都和上一次停笔时的心境发生很大变化。而我并不想以“曾经的自己”作为假设,去续写当时的心境。
我问过自己很多次,为什么不能假设?回答总是坚定的,因为开始写这个专栏的初衷有两个:
第一,我想在旅居探索的路上,记录真实的心境,算是给自己的记录。
第二,我总想和朋友们聊聊最近的感触和思考,但因为时差和环境多变,我静静地写,你们静静地看,也许是最适合我的方式。毕竟,短视频不够,长视频太难,写字与我而言最舒服。
第一个初衷,本质是真实的记录。我并不想每次落笔都在假设某段时间之前的自己。最理想的方式,就像我和一位好友促膝而谈时的语气和状态,坦诚的表达。
而我走得还是太快,心境的变化还是太频繁,导致离开美洲时一直想把未完成的文章一口气都发出来。
小报童的编辑也给我发出邀请,我说希望自己完结上一个阶段就可以开启新的阶段啦。
结果,从澳洲到加拿大,我一直拖了半年有余。
现在,我内心堵着的那个结终于“通顺”了。
问题出在我执着于某种“样式”。
我太在乎一路走来的“顺序”,文章的次序和行程的顺序要保持一致,文章中让读者感受到的心境改变和现实发生的心境变化要保持一致。这种执着,源自于某种对“自我”的维护。毕竟用这样坦诚的方式记录和分享,希望维护这份公之于众的“自我形象”,或者保持某种感觉“不乱”的状态。
当我看见这份执着时,也许就不再必要了。
1. 继续行走和书写
此刻,我通畅的认为,仅仅保持记录和分享的状态就足够。我继续保持初心即可,真诚的记录这份身径与心境。
于是,我花了一点时间给文章归类。按照七个篇章划分文章,包括过去和未来所有文章。
一并更新了专栏名与专栏介绍,订阅方式改为买断制。
这是我认为当下最舒服的方式,轻松的继续行走,记录,分享。
正在进行的所有年度订阅读者直接转为买断读者,由于平台技术局限,无法将过期年度订阅者直接转为买断读者,如果愿意继续支持我,可以通过即刻或微信加我,备注“小报童读者”,我直接将您加入买断名单。谢谢您的理解和爱。
2. 篇章说明关于此专栏的七个篇章,做简要说明:
篇章一:决然。关于离开的初心与决心,出发之前的心境和状态。
篇章二:觅缘。第一站旅居英国时,彻底感受到无所畏惧的随缘探索。
篇章三:静观。在东南亚无意中开启了一条探索自我的旅程。
篇章四:远识。从中南美洲开始理解人类整体文明。
篇章五:势能。关于对爱与被爱的所有理解。
篇章六:淬炼。从澳洲到加拿大,学习直面恐惧与欲望。
篇章七:安耕。适应稳定的戒律,在天田中养自己。
关于一些未完成的随笔,也会发布在这几个篇章类目下。正在进行中的加拿大行程,大多在篇章七中发布。未来的行程也许会有篇章八。
我会努力按照随笔书信的方式,继续在行走中书写。
容我引用新专栏简介中的文字:
每当安静片刻,
用文字记录此刻心境成长,
与朋友们分享,这段普通人真实的具身体验。
在自我的边界尚存的时刻,
在AI可以虚构一切的时代,
我能做的,便是记录这份真实。
这就像和老友席地对盏,随意地分享所思所感。
我很珍惜此刻的静谧与悠远。
若你我初见,有缘借文对饮,也是我的福分。
谢谢你!
3. 开篇辞
最后,我不知羞耻的大胆引用并修改一个节目的开篇辞。这个节目连续做了八年,制作人在前后八年有明显的内心变化,而这个心境改变恰恰可以通过短短的开篇文字感受到。我很喜欢这样简洁有力的风格,所以拿来做了修改,作为新版的开篇吧。
我是个不太靠谱的角色,
总试图寻找不一样的生活,
世界变得越来越封闭,
而我的内心充满抗拒。
倦怠总会突然袭来,
我渴望感受真实和丰富的世界。
逐渐质疑灰墙铁笼般的机械化生活,
却无力打破命中注定的魅惑游戏。
总有那么一刻,
路过一条小径,
开启一次对话。
勇敢和坚决总在背影中被解说,
而启程常常只是因为没有借口。
我坚信,
观念固然重要,行动才是灵魂。
去探索辽阔不用之事。
去贴近具体细微之物。
我们总需要留出时间,
虔诚的经历那些被走过多次的路,
在天田中种植自我,
在清风中观察心湖,
感受生命扎根智慧的泥土。
生活的肌理总蕴含着意外的感受,
引我不断领悟呼吸与爱的况味,
新的小径,
总因它意外浮现,
沉静往往催生新的激情,
唯爱与生命不可辜负。
在迷雾中寻找另一片树荫,
一次次开启朦胧的探索,
常想记录意外的觉醒瞬间,
却不想陷入流量密码的把戏。
我想我只算个蹩脚的写作者,
努力保持天真与纯粹,
却又时常顺从欲望与执着。
也许就这样自然而然的经历与思考,
在浮躁与轻薄的时代,
面对自我,真诚表达。
唯内在笃定,
才不断激发外在探索。
我努力追寻前路,
却看见沉静之下,激情常意外涌动,
在通往广阔的途中自我反而日渐清晰。
人生恰如这般流浪的旅程,
行万境,书心境。
——《六浪行书》新版开篇
(引用并修改《十三邀》开篇辞)
2025年1月31日
加拿大 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