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9 12:15
1.2 内容的商业性
内容的商业性一直存在,因为商业的产生源于供需,内容需求可追溯的源头可以一直向前推移,不过我们没必要细究。大家只需要清楚,近年来「内容」这件事被许多人重视,不是由于需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是供给侧有了大量革新,同时内容的商业化运作方式也产生了很多新思路。总之,内容的各个环节流程,从投入产出到商业变现,它与个人的距离更近了。商业价值上一节我们讲过了内容价值(实用价值和情绪价值)的问题,这属于内容的本体价值。同时因为有供需关系的存在,内容也衍生出了外部价值,也就是商业价值。正是因为内容具有商业价值,所以通过内容变现成为当今人们的一种职业选择。好内容是什么样的?我无法说出一个确切的标准,但我或许可以说说“好变现”的内容。还是先从商业价值这件事入手,大家认为什么内容的商业价值高?你或许有自己的看法,或者你也不清楚什么内容能卖得贵,我直接表述我个人的看法。请把商业价值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挂钩。生理需求: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安全需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等方面的需要;社交需求:包括感情的需要和归属群体的需要;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和受到他人的尊重;自我实现: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前三个属于低层次需求,后两个属于高层次需求这 5 种需求层次大家应该很清楚,如果不清楚可以去自己收集资料进行对应。我要讲的重点是:当一个内容本身所体现的需求层次越高,它对应的商业价值就越高。比如,一个拍美食的视频博主,如果只是单纯教人做饭,内容本身体现的就只是人的生理需求,它的商业价值就不高;但那些所谓教人成功的创业视频就大受欢迎,商业价值居高不下,因为这种内容体现的需求层次本身就高,它打出帮人自我实现的口号。所以,内容的商业价值高低和内容体现出的需求层次高低呈正相关。文化属性“好变现”的内容还有一个特点,具有文化属性。依旧用拍美食视频来举例,光做美食没有什么稀缺性,它的商业价值本身不高。如果你想改变这种境况,就要为这件事增添一些文化的内涵,美食不诱人,但美食文化这件事儿一定有魅力。《舌尖上的中国》是靠每一集出现的美食来吸引人的吗?当然不是,它靠的是美食背后的故事,这是文化的力量。所以,当你想进入某种内容领域进行创作时,想一下它是否具有文化属性。需要注意的是,我这里所说的「文化属性」是相对比较泛化的。就像很多人的内容是讲职场沟通一类的,你可能认为这样的内容一定没有文化属性,但其实不然,职场文化也是一种文化属性。根据公司、国家的不同,职场文化还有可能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表征。还有人制作的是软件技术一类的偏硬核技能向的内容,这背后有文化属性吗?当然也有,极客文化。对于内容来说,文化属性很重要,因为当某种内容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时,就意味着它大概率对应着相对较高的需求层次,而“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我想不用过于赘述。可持续性内容创作还应具有可持续性,这件事儿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商业价值和文化属性决定了内容是否值钱,而可持续性决定了你的内容能否持续地为你挣钱。那到底什么是内容的可持续性呢?让我来说明一下。请试着判断以旅游为主题的内容是不是好内容?从商业价值来看,旅游属于人们的中高层次需求,具有还不错的商业价值。从文化属性上,红色旅游、古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能在旅游内容中得到体现,所以制作旅游内容是不是就确定为一个好的选择呢?其实不一定,因为还没有考虑可持续性。我们假设制作旅游内容可以盈利,当一个内容项目完毕后,作为内容创作者的我们是否能一劳永逸?当然不可能,我们要转头进入下一个内容的创作。而遗憾的是,旅游内容的制作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尤其对于个人创作者来说。如果你是一个旅游博主,为了不断产出新内容,你需要不停地去各个地方,因为一个旅游景点只能支持你产出一次内容,观众乐意接受你全年只待在一个地方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同理,你也不可能只靠一个地方一直赚钱,为了新内容的产出你必须不断投入,去新地方,才可能赚到新钱。所以,旅游内容创作的边际成本并没有降低,在这个长期过程中,成本还可能因为外界因素的变动而增加。如果不是一个机构组织,那么旅游内容对于个人创作者的负担其实是很高的。这就是可持续性的重要性。你的产出内容要尽可能保证其有很强的可持续性,比如写一本书,用了一个月时间,你投入了一定成本,但随着这本书卖出,成本得以回收并且盈余。关键更美好的是,这本书可以持续地卖出,它不会因为收入已经覆盖成本而失去被销售的属性。这本书能一直帮你赚钱,你睡觉的时候也能帮你赚钱,它的可持续性就很好。例外的情况几乎可以确定地说,以上三个特性就是“好变现”内容的判断标准。但有人会说凡事都有例外,或许还真能举出一些例子,比如在某音等社媒平台上,有很多人不需要生产特别好的内容,也能通过挂一些小商品赚钱。我要说的是,的确,这当然也是「内容」的一种,也是一种变形途径。我所归纳总结的都是相对“好”的标准,当很多人没有能力也没有方法去落实“好”的标准时,退而求其次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它依旧不能因此跳脱出我们的准则。商业价值低的内容一定会死吗?不会,它也能活。单价低的东西有很多,性价比也是一种刚需;没有文化属性的商品一定存在,但是它们很难引人关注;没有可持续性的业务数不胜数,可有一次赚一次的买卖不确定性太强,以上三“无”内容和产品多的是,有没有人以此赚钱,当然有,但它们依靠的是另外一件个人难以造就的事:规模效应。低单价、高复购、规模化,如果你能做到这 3 点,那本质上做什么内容都无所谓。不过可惜的是,想要达成以上目的,背后要付出的成本可不是个人创作者能轻松覆盖的。在当下的选择中,我们还是应该审慎判断,力图找到一个好方向,然后发挥内容的最大商业价值。总结内容商业性源自供需关系,物以稀为贵好变现的内容:商业价值高、有文化属性、可持续性强内容标准不存在例外,好标准之外的活法,成本一定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