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阿饭的宝藏
阿饭的宝藏

阿饭的宝藏

@饭饭

尽全力提供一份丰富且有品质的精神食粮。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独特洞察insight
- 看见生活的一万种可能性
- 世界运行规律(认识世界)
- 内在的自洽和富足(认识自己)
- 提醒自己做正确的事
- 知识管理/个体财富/自由职业

推荐以「理性漫游者」的方式阅读。
———
欢迎加微信直接给我提需求,我的资料库超级丰富~
订阅602
文章316
最后更新:2024-2-4 15:12
查看 【阿饭的宝藏】 详情查看 【饭饭】 主页
分享到微信打开

免费内容

2023-7-9 11:31

Link 037:精神财富的5个方面、作家手册、4000周

本周思考:今年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分享自己的思考。并不是我枯竭了,而是因为视野开阔之后,发现原来很多洞察、思考别人早就已经阐释的非常好了,那我再去写又有什么意义呢?尤其是看到即刻、微博、小红书上面不断重复出现一些我早就看过的观点、段子、金句,我内心对这些东西有点看不上,然后愈发觉得自己现在能写出来的也不过就是这样,然后越来越不想发布。其实就是审美提升上去了,能力还没有提升,写出来的东西自己已经完全看不上了,因此羞于发布。但最近我想通了,的确,好知识,好信息千千万,但我的分享和我自己的经历息息相关,我分享的不仅仅是信息(可替代),而是结合了我自己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经历,结合自己对某些知识独特的强烈触动,加上这些就是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分享(只有我能写出来,是不可替代的)。这是非常有价值的,的确很多知识点最顶尖的教授肯定讲得比我好,但这位教授不是高敏感特质、没有自卑过、没有经历过抑郁情绪、没有我内心的那么多纠结困苦,他无法理解我这类人,因此他的分享无法帮助到我这类人,但我能理解并找到正确的出路,帮助与我有类似经历和感受的一群人。所以,我现在的写作会更注重把自己的感受、故事、独特的触动添加进去,而不是要在信息效率上与他人比较,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内容策略。深度长文01【心理学】精神财富@英文近年来我的想法发生了转变——我们只从疾病的角度来考虑心理健康。我们修复(并命名)症状,而不是追求对根本问题的理解。难以入睡?哦,这就是所谓的失眠。这是一颗药丸。连续两周以上感到悲伤?噢,这就是抑郁症。哦,真的很糟糕吗?这是临床重度抑郁症。嗯,唯一重要的目标是在生活中感到快乐,所以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并依次尝试这 10 种药物,看看它们是否有效。我认为现在是我们从同样的角度看待心理健康的时候了,我称之为“心理财富”而不是心理健康。从“修复”到“投资”——它不是修复那些暗含损坏的东西,而是投资于其耐用性,以承受现代生活带来的磨损。例如,明智的头脑不仅仅考虑解决个人债务等严重的财务问题,而是考虑在几乎每一个经济决策中投资于最佳结果;财务自由。它不是在你遇到精神疾病时解决它,而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通过每天和每周的习惯来投资于最佳目标;精神自由。在我密切关注心理健康的 19 年中,我的经验告诉我,我称之为“心理财富”的概念有五个基础:睡眠、饮食、锻炼、压力管理和外源性化合物(咖啡中的任何物质、酒精到处方药)——饭饭的中文摘抄——这篇文章的作者把心理健康视为精神财富,而不是总把它当作一个疾病。不是要修复,而是要投资其耐用性,以承受现代生活带来的磨损。作者认为精神财富的投资主要有5个方面:睡眠(固定时间点起床)、饮食(做个食物排查,剔除掉过敏性食物)、压力管理(3分钟呼吸冥想、感恩日记、与好友家人亲密交谈、清晰简单的任务安排)、锻炼(每周3次20分钟有氧锻炼,骑自行车效果很好)。外源性化合物近几十年来,全球的抑郁症人数实在极速上升的,而且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把抑郁时期的各种状况视为太脆弱、太矫情、不够坚强,事实上抑郁症和感冒这种生理病症一样,和个人意志与品德无关。同样,我们也可以像锻炼身体一样,锻炼我们的精神,积累丰厚精神财富,能够很好的应对生活中各种负面情绪的侵袭。方法就是上面列的5个方面,我附上了最简洁的方法,每天把这几件简单的事情坚持好就可以很好的积累精神财富了。02【创作】作家手册:为了思考而写作,为了学习而写作@英文养成“审视”(甚至“挑战”)现状的习惯,这个过程暗示了一种正念,一种对周围环境提出一系列问题的特定倾向:_________的现状如何?(描述性的)为什么_______是这样的?(诊断)是什么(或谁)以这种方式制造了________?(辩证 forensic)_______过去有什么不同吗?(历史)谁从保持______的方式中受益?(调查)只有在提出、研究和回答了这些相对客观的问题之后,您才会冒险提出一些额外的、可能更具争议性的问题:______将来怎么可能或应该有所不同?(推测)需要哪些步骤才能使_______不同?(基于政策)比如:学术写作现状如何?为什么学术写作是这样的?是什么(或谁)以这种方式进行学术写作?过去的学术写作有什么不同吗?谁会从保持学术写作的现状中受益?未来的学术写作怎么可能或应该有所不同?需要哪些步骤才能使学术写作与众不同?——我之前在内容公司上班的时候,参加过非常多在线的写作课程,这些课程无一例外的都非常垃圾,大多都是一些写作套路和打鸡血(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今天这个《作家手册》是一个在线教科书,内容非常有条理,从大纲到每一个小节的学习目标、核心要点、课后练习都非常清晰简洁。大家要是有兴趣,可以去按照这个教科书一个小小节一个小节的学习和练习下去。我自己就在跟着这个手册持续练习,这本手册最大的亮点在于没有学习压力,不像很多教科书有大量定义类的描述,那种看起来就很累,而且看完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它把写作真正重要的东西拆分成很多个小的知识点(比如写作前要先提出问题),每个知识点配上简单的练习,做完练习你就理解了。学完保证会让你对写作这件事有了更本质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很多最正统且长期验证有效的写作方法。它可能没办法让你速成,但可以让你获得扎实的文字基本功。03【构建系统】构建第二个大脑和 Zettelkasten 方法@英文无论你的笔记系统多么有条理、美观或令人印象深刻,这并不重要。只有稳步完成切实的胜利才能给你注入决心、动力和成就感。不要对每一个点进行分析、解释或分类以决定是否突出它。那太费劲了,而且会破坏你的注意力的流动。相反,依靠你的直觉来告诉你什么时候某段话是有趣的、反直觉的,或者与你喜欢的问题或当前项目有关。BASB 是 (1) 信息管理和 (2) 项目管理系统的混合体。适合那些想要以面向项目的方式管理信息流和资源的人。但最重要的目标群体可能是那些因不确定的任务和现代信息超载而感到不知所措的人。Zettelkasten 方法是一种处理知识的方法。对资源及其所包含的思想的分析、解释和分类对于知识本身的加工至关重要。论如何,如果你想真正产生价值,就需要完成知识工作。对单一思想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显然是核心内容。——饭饭的中文摘抄——这篇来自我超级喜欢的卡片笔记论坛(zettelkasten.de),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深度讨论卡片笔记运用的论坛,比《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更值得深入研究。作为过来人,我有个很大的教训是:不要被BASB、PARA、Zettelkasten这些系统方法论套住,那是别人的框架,并不适合我们每一个人。重要的是,把他们的框架给拆了,理解它每个动作的目的是什么,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重新给自己定制一个可以良好运行的系统。我以前拼命把自己往他们的框架里套,做起来超级难受,时间一长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我会从其中挑选一些我用起来很顺手的方法,思考着编近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流,这个过程是开心且高效的。04【书籍】《4千周》读书摘抄我早就明白,相比于现在,生活本应该更加快乐,更加真实,更含有意义。世界也本应该更美好。我们本不应该讨厌星期一,不应该只盼着周末和节假日。天气这么好,我们不应该窝在家里,日复一日。当下不能只是通往未来的工具。不要把人生的价值定义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不要丧失当下的体验,因为人的一生就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只专注这种体验的愉悦本身,忘却所谓的自我提升,才是不浪费休闲时间的唯一方式。他说,你必须克制自己,不要把每一段闲暇时光都用于“个人提升”这样的目标。每天给自己留一点时间,练习什么都不做。爱好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对于爱好,你可以显得平庸。因为它只是个爱好,你没必要非得做出点什么成就来。甚至说平庸更好,因为当你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不会出众的时候,你就可以暂时放下“好好利用时间”的焦虑了,不出类拔萃没关系,失败也没关系,在爱好中,你可以自由地追求徒劳。古希腊时代的哲学家认为,分心并不是外部干扰,而是我们心中,有些东西想要让我们分心,它是内在的问题。它可能是厌倦,可能是无聊,可能是痛苦,我们轻易地分心了,其实是因为我们再盼望一个借口,帮我们逃离正在做的事情。不去感受工作带来的不悦。这个借口可能是身边人的打扰,也可能是网站突然的推送。管理有限时间的核心挑战不在于完成所有事情,而在于怎样明智地决定不做什么,以及怎样坦然地不做这件事。——我很早就给自己设定了每天只工作3个小时的人生目标,之前也分享过「一天工作最多4小时、摸鱼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观点。就像道长说的:生命的目标不是提高效率,然后省下时间去做更多事;相反地,增加工作效率是为了更完满地享受生活。学会休闲,学会享受生活,尤其是在这个机器、AI越来越将生产力的部分接过去的时代,工业社会时代的时间观已经过时了,我们需要建立新的时间和生活观念。李松蔚《幻想是最大的不自由》05【自动化】ChatGPT:为什么你应该开始用ChatGPT写日记|做笔记(Prompt和自动化)@视频一天结束后,我会告诉它,“今天的日记可以结束了”,,它就会做三件事:1,把一天的碎片想法、经历整理成一篇格式严谨,文字优雅的日记。2,基于日记来发现我生活中的某些启示,比如我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有什么目标,什么困扰等等,它就像一个心理治疗师,能探寻我的内心,如果我需要。我甚至可以在日记中与ChatGPT进行对话,让它为我进行心理辅导,安慰鼓励,甚至给出建议。3,对我来说,记日记不仅是对自己的反思,更是把思考转化为行动的手段,ChatGPT会帮我整理出一段看似复杂的代码,我点击复制,再点击一个快捷方式,这些内容会被自动变成我的待办事项列表,然后我再对他们进行分类和整理和执行,这样,我的日记最终转化成了我的行动力。——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位生产力博主,不是那种泛谈方法论的生产力博主,而是结合自己的切实需求,找到市面上最新最有效的方法实践,并总结分享出来。之前在B站短暂更新过一段时间,后来选择只在油管更新。今天视频里提到的方法我已经有自己成熟的方法了,但他给出的自动化思路非常好(稍微需要一点极客能力)。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生活中哪些事情能自动化,进一步把自己从琐碎但不得不做得事情中解救出来。言论01幻小说家 Frank Herbert 有名言:"追求自由,你就会成为欲望的奴隶 ; 追求自律,你就会找到(真正的)解放" (Seek freedom and become captive of your desires. Seek discipline and find your liberty.)。对低价值事物的持续严格舍弃的自律,正是通往高价值成长的长期主义的解放之路。02为了对创造力持开放态度,一个人必须具备建设性地利用孤独的能力。一个人必须克服对孤独的恐惧。——罗洛·梅03惊奇是起点,虽然惊奇也是终点,但这并不是徒劳的道路。无论是欣赏一片苔藓、一朵水晶、一朵花,还是金色的甲虫,或是一片布满云彩的天空,或是一片宁静、波涛汹涌的大海,或是欣赏一只蝴蝶的翅膀,它排列着晶莹剔透的肋骨、轮廓和活力。其边缘的边框,其标记的多样化文字和装饰,以及其颜色的无限、甜美、令人愉悦的过渡和阴影——每当我体验自然的一部分,无论是用我的眼睛还是五种感官中的另一种,每当我感觉到被吸引,着迷,瞬间向它的存在和顿悟敞开心扉,那一刻让我忘记了人类需求的贪婪、盲目的世界,而不是思考或发布命令,而不是获取或利用,战斗或组织。——黑塞04明明白白地经历冲突虽然可能让人痛苦,但却是无价的资产。我们越是直面自己的冲突并寻求解决之策,内心就能获得越多的自由与力量。我们只有愿意承受这种冲击,才能接近理想:做自己人生航船的舵手。愚昧的灵魂里生出的伪平静毫不值得羡慕,相反,这种伪平静使我们软弱,一受影响就轻易沦陷。——《我们内心的冲突》05过去的时间就像死亡一样。我并没有朝着死亡更近一步,而是已经又死了一年。所以在往后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分钟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当我身处其中时,是否真的活在其中?@Ryan Holiday每周一图❧分享完毕,祝大家周末愉快,我们下周再见~

2023-1-30 11:36

我这周做了什么?Weekly013

(2023年01月23- 01月29日)1,经过一个月的尝试,正式把Notion作为我的个人项目中心/人生档案馆。不是B站上那种复杂的个人规划,我不想把自己的任务搞得那么复杂,就是简单文档页面做成的框架。每天要开始推进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就打开这个文档,选择想要做的事情,在对应的文档下面能找到所有需要的资料以及进度,可以最快速的开始。每个项目结束也会有一个完整的项目归档,方便未来复盘和查找。我的这个项目中心完全不是为了自律,它只是一个框架地图,甚至可以说更像一个游乐园,里面每个主题都是我喜欢的,我不停地在里面构建更丰富的世界。我很喜欢Notion左侧最重要的视觉区域:Favorites ,把最近最关心、最高频用到的点个星标就会出现在这里,每天我都会看这些然后选择特别想要做的项目开始行动。2,用了几天多邻国,挺上瘾的,它规划了清晰且详细的学习路径而且过程中充满了及时鼓励,这是第一个让我觉得人应该一辈子都在学习语言的App。人最需要的就是「即时的激励」,真的,只要不断有良好的激励,可以把大多数人推到一个极高的程度。3,开启了一个万字长文计划,争取能每个月出一期资料详实的深度文章。我一直不擅长整合大量资料写系统的长文,这也是我写书遇到的困境(我不想写一本没有脉络体系的书),希望今天通过这个小计划打通长文写作的能力,这样我库里的很多资料都能用起来。4,在朋友的启发下,写了一个小小的个人ShowPage,之前一直觉得自己没什么经历和成就,写不出来,但朋友说,不如从你做过的事情开始写,于是就有了这个:我的 ShowPage :https://xujiandaxia.notion.site/ShowPage-1b72721777a44581af8cbb86393ff6155,咨询了下安吉的数字游民中心的人,了解了个基本情况,等会杭州找个时机去待一个礼拜,到时候回来给大家做见闻分享。学习/阅读/节目1,四季办公室,网上被下架的波三篇,这3期听完让我对中国电影产业和政策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理解,资深从业者的深度剖析,超有料。2,四谈美国媒体续命问题:杨一眼中的“百年未有之变局”,聊美国新闻业的发展,主要是讲历史上很重要的以为女性媒体人芭芭拉·沃尔特斯,还挺有意思的,很佩服几个主持人平时的资料和见识积累。3,《NPR播客入门指南:创建、启动和增长》,因为杨一推荐看的,14万字,快速地看了下我关心的部分,有一些收获。但对于之前一直在内容公司上班的我来说大部分方法论都是知道的,关键还是找到合适的方法大量的做。4,在B站刷到一个「傅里叶变换」的教程,然后就学了起来,Up讲得特别细,几乎没有什么学习坡度。用快进的方式学了40多分钟,学了个大概吧,「大约」知道傅里叶变化是怎么回事了,多了一个视角看待信息世界,还挺有意思的。5,如何获得快乐:与重轻唠唠游戏产业的科普,很轻松向的科普聊天,了解到很多游戏的设计以及对人产生的影响。听了一些播客之后觉得,有的人就是有语言表述天赋的,能把很多东西说得超有趣而且有画面感。在读未读完的好书:1,《心理医生的故事盒子》,超级推荐,之前就听过「叙事治疗」,确实发现,一个好的故事比一百个道理都有力量,有几个故事对我过年期间的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2,《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有点费脑,好在一个概念也就几页,不懂就下一个。3,《系统之美》,是系统学里面非常权威的一本基础入门书籍,确实比较基础,大部分知识我都从其它地方知道了,就当复习吧。❧收获满满的一周,我们下周见~

2022-10-21 18:24

减少阅读,增加实践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所有的所谓提供「知识服务」的学习软件,都只停留在提供更优质的信息上,但实际上积累知识(能力)至少需要三步:1,获取到优质的信息;2,消化理解我们获取到的知识,3,用于实践(信息时代,稀缺的知识都来自实践)就像德鲁克在《成果管理》种说的,书上没有知识,书上只有信息; 知识是在特殊的工作和行动中运用信息的能力。我们目前的状态是前者泛滥(得到这类APP把非常多优秀的老师请过来,打磨出非常好地课程,B站YouTube、Twitter也都有非常多高手和大师在上面真诚的分享)。但是,我们很快就会发现,看了那么多厉害的信息,并不能改变我们的现状。这是当然的,生活不会只是因为我们「看」了很多信息而改变。很多人大量地在做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都极度匮乏。第二步(理解)的完成标准是费曼学习法,即:只有当你能把一个知识用自己的话表达清楚时,才算真的掌握它。第三步(实践)的最低完成标准是写作。这和第二步是相辅相成的。我最近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每次看到一个好知识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这个我现在能用起来吗?如果不能,我会把这些知识放在一遍,先不管。把最宝贵的注意力,用在自己马上能实践起来的知识上。事实上,实践的越多,我们对知识的饥渴程度会越高。每次我开始一个新项目的时候,都是我获取知识最快的时候。

2022-8-29 21:8

很多人痛苦的原因都在于「不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刚刚完成两个人生可能性的咨询。我有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我的价值不在于提供厉害的解决方法或者道理,而在于敏感的感觉到大家内心真正想做但一直没有做的事情,并提供一种认同,就是:“对,你可以这样选择,你是适合做这件事情的。”其实大家真的不需要那么多解决方案,这个世界到处都在兜售解决方案。那些知乎、公众号的道理都在告诉你,你应该怎么怎么样,你应该去赚钱、你应该去社交、你应该马上就去做视频账号、做小红书、做直播......如果这些你越听越焦虑,那么说明这些道理和解决方案不适合我们。我的价值在于,提供一种轻松地氛围,提供一些故事、案例、想法,不是让你一定要按照这个去做,而是问问你,你听完有没有启发,对什么事情会特别心动?去做那些让你心动的事情。很多人心里都有特别想做的事情,但是周围的声音和道理都不支持我们做,这种强烈地冲突才会造成我们的纠结、拧巴和痛苦。要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没有特别强烈的冲动想做一些事情,是不会有这么多纠结和拧巴的,那种人更多表现为不上进、随波逐流。所以,我的职责在于,敏感的发现对方其实一直想做但没有去做的事情,和他们讨论这件事。当他们谈论这些事情越说越兴奋、越来越嗨,完全没有最开始那种痛苦纠结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找到答案了。确认了这件事情之后,我们再来聊一些,更契合大家特质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要求大家做自己不擅长、抗拒了很多年的事情。有时候也会遇到,访者问卷里写的是想找我解决xxx问题,但当我提供一些小建议且敏感的感觉到对方并不嗨的时候,我就知道,答案不在这。我就会重新去用一些小问题去撞击,去得到一些真实的反馈,从这些反馈中我能找到对方心中真正想做的事情。自我探索报告的目的也是这个,我是通过文字认识人的,文字能呈现出大家真实而下意识的想法,那些下意识的想法往往才是真正内心想做的事情。△ 红色的字是我看完标出来的,最开始是抱着解决上班和收入问题的,但实际上从TA对未来画面描写可以看出,Ta最需要的是更多关照自我的自由时间※经用户同意后使用的,不要外传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是,我并不是专业的咨询师,也不是一个善于社交的人。但目前陆陆续续完成了60多个读者的咨询,几乎没有人是带着失望结束咨询的,往往都能通过和我的聊天咨询中收获一些从来没有意识到的部分,这是我最大的成就感来源。我对于能不能给他人提供价值感,尤其是还是收了别人的钱的这种,是要求非常高的,但整体下来我也是认可自己的这部分价值的。我觉得一方面是大家都是基于长期看我的文章有共鸣才找到我的。我自己在聊的时候也会有种感觉,我们有很多相似的部分,我只要把我的那种细腻的感受说出来,往往会获得大家的共鸣,然后我把适合我们这类特质的方法说出来,往往也会特别有用。如果是对我完全陌生的人,肯定就做不到这种满意度了。还有就是我之前在工作的时候,就有很多同事反馈说,很喜欢和我聊天,我总能给出一些有趣的点,每次聊完都会很积极、很有动力,觉得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这也许是个个人的一些感染力特质吧,哈哈。最后,想对所有的读者说,如果你内心也有很多很长期的纠结、拧巴、抗拒,不要被外在90%都是误导居多的信息影响,停下来,仔细地倾听内心的声音,你真的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什么事情是你心会跳起来,会超想做但你总是拦住自己不去做的事情。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做起来,这不但会让你很有能量,而且不再有那么多纠结、拧巴和痛苦。写在最后:生活中会有很多事情让我们妥协、迁就,我们可以出于现实的考虑暂时妥协,但不要把这种妥协、把辜负自己的内心变成常态。9年前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不适合上班,但我痛苦的工作了9年。中间裸辞了3-4次尝试脱离职场,没成功,继续上班继续痛苦,但终于,我现在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完全顺从内心生活没那么容易,但也绝不是不可能实现的。我想很多人找我咨询也是因为我的这个经历打动了大家,原来有人是真的可以这样生活的,这也是一种力量吧。其实我的很多文章都是你在聊这件事情,今天是第一次如此明确的提炼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写完还想到的一个知识卡片:在凯尔·西斯的《The Illusion of Money》一书中指出,我们更多的是要去选择做与我们自己的Soul连接的事情,想想做哪些事情会让你眼前一亮,会让你兴奋不已。这才能不断让自己延展,成为更好的自己。与之相反,如果我们总是去选择做外界让我们做的事情,比如来自父母的建议,或者是因为外因而做的事情,比如金钱,别人的鼓励,那我们的Soul就会萎缩,这样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背离自己的SOUL很容易,只需要找一个现实点的理由。但也正是这一天天的背离,让自己的生命一天天的枯萎。而如果每天都在做和自己的Soul连接的事情,如同每天都在浇灌自己的Soul,这样你的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Soul浑然一体,你会获得富足、自由、愉悦、投入和自我满足感。这时你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最自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