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109:人要大量地表达自己、任何形式的创作都可以提升生命力、金钱匮乏的本质是一种心理问题@Dan Koe
封面图:社区吃饭的地方有一片睡莲,中午去的时候开花,晚上去的时候就关上了。本周思考:这周,我在上海金山图书馆,做了一次30人的公开演讲,围绕如何通过写作构建属于自己的影响力,整整讲了2个小时。我之前很讨厌演讲(一个人在台上讲,几十双眼睛看着你,也不知道大家在想什么我喜欢1对1深度交流,我非常善于这种深度对谈,我的感官可以全情打开,根据对面人的细微反应做出话题调整,达到心流对话的效果。要么就是7-8个人针对一个大主题自由讨论,我倾听的同时,发表一些独特的观点。这种场合我不是中心,没有压力,可以很畅快的在想表达的时候表达。但因为上周路演演讲效果不错,这边的主理人问我愿不愿意去图书馆分享,还有劳务费可以赚。我想着就乘胜追击,让自己彻底打破公开演讲的恐惧。我这次状态真的非常好。没有丝毫拖延,我马上开始设计自己的分享大纲,大纲给对方确认没问题后,有序地开始做PPT的内容。刚好我一直想要梳理自己所有写过的写作素材,一直缺乏足够的压力(必要性),借着这次契机,把小报童,公众号和写作相关的素材都整理了一个遍,整个过程非常愉悦。(一口气写了70多页PPT以前,我会因为这件事不擅长,内心有恐惧而不断拖延,然后每次不得不面对的时候也会非常焦躁,一直会担心自己会搞砸,总之,准备的这一周我别想过好一分钟。但是,这次我全程没有过度担心过。只有在提前1天,看到群里通知大家我明天的分享,看到这个的时候我内心压力开始大了很多,但依然该睡睡,该休息就休息,该推进工作推进工作,中间顺带还把一个难搞的工作搞定了。这种微微紧张,但不会让我动作变形的状态真的超级好。因为要是没有这种交付压力带来的紧张感,也会很容易懈怠。要的就是这种有一定的压力,但我相信自己能搞定,相信自己一定能发挥好,带着一定的「期待」去做,是最好的。事后总结我这次能完成这个突破,最终还是归结为我的自我现在变得非常稳固。以前每次焦虑的要死,是因为我担心搞砸,是一种要完蛋了的死亡的威胁,是一种很深的恐惧。但现在我不怕搞砸,我也不觉得有人不喜欢我的分享会怎么样。而且我不断地暗示自己,我是可以的,我可以做得很好。我不断想象,来的观众都是带着善意,带着微笑,我们会过很愉快的一个下午。(睡觉的时候都在想象这个画面,不断给自己良好的暗示最终效果也还不错,虽然一上台面对很多人脑子还是有点懵,之前演练的轻松自如的词都忘记了,最开始几分钟都是本能的在说词,慢慢地才自己放松下来。到后面越讲越顺。还有虽然大家在我互动的时候,都不是很积极,很少人提问,我主动走下台,一个个问,你为什么愿意放弃休息时间来到这里上课,你想在这个分享中收获什么?这个问题很好,每个人都回答的很好,我的互动效果也很好。整个2个小时下来,没有人提前走,没有什么人玩手机。结束后当然也很疲倦,但我内心无比平静,我做到最好了,没有一丝遗憾,很爽。01人要大量地表达自己人必须与外部世界建立连接,而表达,就是这场连接中的第一道桥梁。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理解。我们渴望有人懂我们在意的事、害怕的事、坚持的信念和热爱的方向。然而,这个世界并不会凭空来理解你。我们常常把“表达”狭义地理解为“说话”“写作”“演讲”等技巧性行为,因此很多人会说:“我不擅长表达。”但其实,表达的本质不是技巧,而是呈现。是把你脑海中那团混沌的思绪、内心那些模糊的感受、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理解的世界,一点点摊开来——让它被看见。被他人看见,也被你自己看见。真正的表达,不是为了炫耀,也无关于技巧,而是一种自我的袒露。我用了很多年才体会到:表达,不是结果,而是路径。不是因为已经想清楚了,才开始表达,而是因为开始表达了,才慢慢想清楚。你写下一段话,才发现自己其实一直在思考某个问题; 你拍完一组照片,才意识到自己的审美居然如此独特; 你画了一幅画,才理解原来这段时间你心里压着这么多情绪。表达像是一面镜子,一面不断校准自我认知的镜子。你表达得越多,越真实,就越靠近那个真实的“自己”。一个人如果长期不表达,往往会迷失在他人对自己的投射之中。而一个大量表达自己的人,即使不完美,也活得明确、有棱角、带着生命力。表达带来可能性,也制造影响力。许多人迟迟不表达,是因为觉得自己“还没想清楚”“还不够好”。 但恰恰相反——不表达,才永远也想不清楚。你只管表达你自己,世界会回应你最真实的那一部分。表达,从来不是为了取悦,而是为了找到属于你的那群人。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表达场”。这是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空间,不为了点赞,不为了反馈, 只为了忠实记录你作为“一个活着的人”的内心波动。——120%认同作者的观点!强烈推荐大家开始高频地表达自我。任何形式的创作都可以提升生命力。02金钱匮乏的本质是一种心理问题@Dan Koe金钱问题不存在,心理问题才是关键。大多数人无法赚钱、留住钱或聪明地使用钱,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的信念,因为你的信念决定了你能注意到的机会。以下是普通人对金钱的看法,我自己也曾在这个位置上:1,你认为赚钱很难;2,你可能认为金钱是邪恶的,因为过去的负面经历编程了你;3,你不感兴趣于创业,因为你只看到了那些滑头的推销员和长时间工作表面现象;4,你不认为你在你的领域可以赚很多钱。如果你不相信金钱是一种技能,你就不会学习这种技能,你会避免任何和所有能让你赚更多钱的教育。你不会将你的心态扩展到那些真正赚钱的人的水平。我们从艾伦·瓦茨的一句话开始:“明智的人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并获得报酬。”钱从哪里来?我不是在谈论政府如何印钱,我在谈论它如何到你手上。答案是,有人给你钱。无论是来自消费者还是企业,有人决定给你钱,因为他们认为你提供的东西有价值。所以,创造一个值得支付的东西的第一步是理解一个人的心理学,因为价值是感知的。一个人的垃圾是另一个人的宝藏。第二步是为一个逻辑的、个人的、专业的或社会的问题创造一个解决方案。换句话说,考虑健康、财富、关系、幸福,这些永恒的市场,这些是所有真正问题所在的地方。大多数企业失败是因为他们试图解决一个他们没有经历过的问题。研究其他人在你喜欢谈论的话题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你可以看到他们如何赚钱,这就在你眼前,你只是以消费者的身份看待他们。所以问问自己,你能否创造同样的东西,但更好。寻找和收集信息,将其与你的经验综合,并分发给那些想要受益的人。创建一个可重复的每周流程来推广你的解决方案或产品或服务。所以总结一下如何赚到你想要的那么多钱:理解你自己的心灵,这样你可以向与你相似的人营销;将那些对你的生活有益的技能、知识和兴趣转化为一个教育产品;将那个产品分发给你通过内容和写作建立的观众;创建一个每周系统,以确保你的观众看到你的产品。最后一块拼图是迭代和坚持的微妙平衡,这是大多数人失败的地方。如果某些事情不起作用,你需要测试新的东西,测试新的营销角度,使用个人经验来营销你的产品如何改变了你自己的生活,并评估反应。测试你的产品在解决他人生活中的问题上的效果,改进它,直到人们无法停止谈论它,测试你用来建立观众的想法、内容和策略,如果你没有增长,那是因为你没有这样做,你的技能还不够高,测试你每周推广你的产品的方式、时间和频率,直到你达到你想要的销售额。如果你有所有正确的部分,并且实验直到它们起作用。——老实说,在经历这次《一人公司孵化营》之前,我会对这篇文章提到的方法论视而不见,我会觉得和我没关系,然后继续困在能创造价值,但连稍微多一点的钱都赚不到。事实上,就算是现在的小报童专栏,当初也是少楠强烈推动我尝试一下,我才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付费产品,能持续获得一些收入,我之前在金钱方面就是这么差劲。这次一人公司活动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新知,但给了我一个思考的氛围,让我意识到,其实我缺的就是文中提到的,把我的价值产品化并且不断推广出去的能力。之后专门写一篇我在这个主题的成长,大家如果感兴趣记得之后再评论区@提醒我03大家一定要频繁地「记录自己」——我一直在通过Dailynote的坚持记录自己,这件事让我超级收益,推荐每个人都试试。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打开一个空白文档放在旁边,日常日常做完一些事情,就在文档里记录一下。我编辑了一个可公开的版本,就是我最近的真实记录,大家可以感受一下:04现在大家都在强调要培养自己的主体性,到底什么是主体性?项飙说:主体性不是说“我很厉害”、“我很特殊”,完全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我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我和世界是什么关系,我看到了什么,哪怕我的看法不对,但是应该把自己怎么想的搞清楚。 一个人要有自觉性和自主性,要有自己的声音。——和开篇人要大量地表达自己呼应上了。05七年规则:几年前,我在达赖喇嘛的一本书中读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概念:每七年,人类就会蜕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这个想法源于一个生物学原理:我们的身体几乎会在七年的周期内更新所有细胞。今天的你和七年前的你,没有任何一个细胞是相同的。(当然,这只是一个概括,因为有些细胞再生得更快,有些则稍慢一些。)这种持续的转变状态,有一种深刻的解放感。我们常常沉湎于过去:我们犯过的错误,我们错过的机会,我们遭受的伤害(以及我们自己造成的伤害),或者我们遭受的创伤。但如果我们真正地内化了,经历这些事情的人,在物质层面上已经不存在了呢?当你读到这些文字时,你就是独一无二的你,不同于片刻前的你,也不同于下一刻的你。拥抱当下的你,你将摆脱历史的束缚,同时也为未来的你提供了最大的帮助。我们存在于一个永恒的蜕变之中:细胞、心理和精神层面。当我们认识到并尊重这种持续的进化时,我们就能解放自己,更充分地活在永恒的当下。遵循七年法则,你会对自己有好处。——喜欢这种看待世界的角度。人就是在不断更新,不断流动的状态。06你需要遵循的唯一创作准则:这个世界写得比你好的人多的是,但是你的世界只有你才能写出来。07——我在朋友身上学会了通过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攻击性,保护自己不被别人的情绪污染。我和我朋友有次看到一条小弄堂,以为是个捷径,结果走到最后发现会经过人家后厨,店员很大声地说,这里不能进来的。我被吓一跳然后马上觉得抱歉。但我朋友习惯性的反击,“那我们又不知道的。”店员还要说什么的时候,他马上说,好了好了我们走了。后来在书上看到,保护自己边界方法就是立即反击回去,可以以一个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但不要憋着。哪怕不说出来(不想和别人正面起冲突激化冲突),在内心里反击回去,或者找个没人的狠狠摔一下东西,打一打玩偶都是有效的。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攻击性表达出来,因为不表达出来,憋着就是在攻击自己,就是吃下了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分享完毕,如果其中有特别打动你、让你兴奋的内容,欢迎把对应的序号告诉我,这会让我更好的给你推荐好内容。我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