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笔记的方法(原知识资产 · 已完结)
笔记的方法(原知识资产 · 已完结)

笔记的方法(原知识资产 · 已完结)

@flomo Team

由 flomo 团队出品,感谢大家支持,实体书已经上市,在当当网、得到 App 内搜索《笔记的方法》即可购买。

为保证创始读者的权益能有效履约(如致谢名单、实体书快递)等工作,故本专栏从 2023 年 8 月 6 日后关闭购买,如有问题请联系微信 plidezus
订阅6043
文章40
最后更新:2023-12-6 20:25
查看 【笔记的方法(原知识资产 · 已完结)】 详情查看 【flomo Team】 主页
分享到微信打开

免费内容

2022-9-13 9:47

1.6 输出怪:输出不是写文章,而是影响现实世界

当我们谈输出时,我们在谈什么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叫「以输出倒逼输入」。这句话扫清了人们的一些误区:输入不应该是目的,而只是实现目的的一个过程。这句话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论:因为有了「输出」作为明确的目标和终点,在输入时就会更有选择性,吸收也会更加有效。不易掉入前文所说的信息控、囤积癖等误区。但大多数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仍然是片面的。更具体地说,大多数人对「输出」的理解是狭隘的,他们将「输出」简单理解为写文章或者整理好资料,甚至变成了某种朋友圈的行为艺术。shaonan 曾经面试过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候选人。这位同学刚一进门,就丢在桌子上一本近两个 iPhone 厚的书,然后坐下来自信满满地说:这是我在某网站写的被精选内容合集,也在那个上面有万名粉丝,你可以先看看然后我们再聊。仔细翻了翻这本册子发现,虽然内容很多,但其内容都是对时下热门产品改进的介绍,很少有自己的观点。而当进入结合实际业务的笔试环节,需要其创建一个符合业务限制的流程时,他呆坐在会议室许久没有没有给出方案 —— 结局自然不用说,因为他的这种输出并没有为他带来更多加分项。还有一种常见的「输出」经常出现在热门书的豆瓣书评或微信读书的评论区中,典型的特点就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 这些内容往往是对这本书的目录进行扩写,然后辅以各个章节的金句,然后再结合一些当前微博热搜的事件。除此之外,文章的开头往往还会提及这是某某读书的第 N 本书,欢迎关注。这种内容如充满了拼贴和复制的痕迹,鲜有自己的观点。还有一类人把输出当做了某种行为艺术,典型特征就是不断在朋友圈打卡说这是连续分享的第 N 天,然后放上一张精美的书摘卡片,里面多是一句正能量满满的金句或英文格言,然后等待其他人的赞或评论—— 这便是他们认为输出的意义,至于书籍或文章中的内容是否真正的吸收,那并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大量拼贴,坚持日更,围绕平台的要求变换自己的写作风格;非常勤奋,日日努力,他们不断强化自己的所谓的「输出」能力,因此逐渐接近了人类的本质 —— 一台复读机。是不是有些奇怪?我们做知识管理,难道就是为了成为一名写手,就是为了做自媒体吗?逃避在主业「做」,选择在副业「说」这种用输出倒逼输入的人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甚至近些年还在不断壮大。这样做看似能在短期得到一些平台的流量奖励,快速积累一些粉丝,但实际上他们回避了真实但困难的问题:如何有效吸收知识并实践使用。而因为这些输出带来的即时的反馈,让他们转而选择更简单的道路:搬运热点和拼贴知识。更直白地讲,他们回避了「做」,选择了「说」。就像前文中那位来面试的同学一样,他对候选公司产品的许多的看法,多半流于表面,而从未深入地了解过背后的原因 —— 比如成本问题,比如政策合规问题等等。整理热门的案例,对内容点评一二,得到站方精选,获得粉丝关注,这条路径得到的反馈非常快;相反,深入地研究一些东西,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整理资料和实践,而且最终的思考未必能引起其他人的关注。因此许多人在不断「输出」短平快的内容获得即时的反馈下,目标也在逐渐偏移。他们逐渐地从「做」变成了「说」,因为这样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还能得到许多名气甚至收益,何乐而不为?而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中利用「输出」开启一个副业,或开始做自媒体,或开始经营自己的品牌,用来对冲裁员的风险,看起来也是明智之选。套用一个商业中常见的概念,就是寻找「第二曲线」。这种「第二曲线」看似美丽,是因为它很遥远 —— 遥远的总是美的。如果靠近,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性感。我们艳羡的是少数头部自媒体的成就,但头部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自媒体往往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毕竟超过七成用户关注的公众号数量少于 20 个;即便是头部自媒体,背后付出的代价也少有人知,B 站知名 Up 主半佛仙人,每周都能产出 3 个 20 分钟左右的视频。这些视频虽然看似简单的像 PPT 联播,但仔细思考下,即使是写出这么多时长的文案,都很难做到一周三次。更别提还要寻找对应的表情包,最终再剪辑上线等步骤,可想而知这背后付出的努力有多大。人们总是会高估第二曲线(自媒体)带来的收益,却低估第一曲线(主业决策)持续投入后带来的价值。即便最热衷讨论第二曲线的商业世界,大家也不得不承认——第一曲线才是常态,才是大多数时间里最重要的事。第一曲线的天花板,也往往比我们直觉所认为的,还要高得多。有一些企业,会衰落于没有及时追逐第二曲线。但更多企业的衰落,是因为尚未管理好自己的第一曲线,就去瞎折腾。我们个体亦如此。输出不仅是写文章,而是影响现实世界让我们重新来理解「输出」。输出,即对现实世界做功,影响和改变现实世界。基于此定义出发,显而易见,写作只是「输出」的一部分,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当我们提到输出时,更多的那部分,是基于我们所积累的知识,去实践去行动,去改变现实。更功利地说,去改变自己的现实 —— 在职场上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好的薪水,在投资中获得更少的回撤和更厚的收益,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平静和幸福。正如上一节所说,要以终为始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流程,就必须彻底把「终点」想明白。这是终点,亦是起点,终点本应是起点。你做知识管理,是为了写文章、做自媒体吗?还是为了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能够更有效地对现实世界做功,能够更有效地改变你的现实?第一条路,是看上去简单,但实则并不那么简单的道路。第二条路,是看上去困难,但实则并不那么困难的道路。真实的输出案例在真实世界中,我们的输出未必是一篇又一篇文档,更多的是一个又一个决策。上一节介绍了 Light 的笔记系统,他将自己的笔记分为三类:内功心法、招式套路和实践事实。其中,实践事实的占比最大。他做了大量的实践事实笔记,如实客观记录每一次重大决策和结果。这当然不是为了写文章,而是为了持续输出更优的决策。一个例子:一来,可作为此刻决策思考的演练。比如,flomo 是否要写一本知识资产的书,就是一个重大决策,必须考虑非常多的因素,如:我们能否驾驭好这个话题,真的帮助到读者?写一本书的复杂度,和写一篇公众号文章的复杂度,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做好准备了吗?对应的时间成本会是多少?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空余时间?其它还有哪些工作在推进?值得为写这本书推迟其它工作吗?etc…人脑的思考是混沌的、跳跃的、非结构化的,并不适合处理这种复杂决策;将决策过程写下来,会更结构、更清晰、更全景,也就更能够反复推演,以做出更严谨的决策。二来,可作为未来决策复盘的依据。白纸黑字的记录,不会遗忘,也不容篡改。他能够清晰看到过去的决策思考过程,比如:不同阶段对 flomo 产品定位的思考;对小报童的破局路线的不断尝试;对投资股票(公司)的持续认知。如果结果是差的,能够知道是错在哪里,往后如何改进;如果结果是好的,也能够知道是真的做对了决策、往后如何继续保持,还是决策其实不对但瞎猫碰上死耗子、莫得意(这种情况其实挺多)。这些实践事实笔记,都是最珍贵的一手资料,帮助他持续优化自己的决策过程。无独有偶,shaonan 曾经访谈过一位用 flomo 的健身教练。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少有需要输出长文的情况,但是他却需要经常记笔记,主要包括:记录一些新学到健身方法,然后抽空能自己实践下,看看效果如何是否要引入到课程中。记录一些学员的个人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记录营养餐搭配等和健身相关的知识,因为学员锻炼后总会面临吃什么的抉择。对于这位教练来说,这些知识最佳的输出,是能不断提高他在日常工作中的专业度。除了工作外,在生活中亦是如此。shaonan 近些年来睡眠一直不好,甚至有些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他开始学习如何更好地睡眠,下面便是关于睡眠的一些笔记。这些和睡眠相关的知识对他来说最大的输出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例如睡前把空调定好时间,超过下午两点不要喝咖啡而可以选择适量小憩等。而不是立即输出一篇文章发到公众号,或者发个朋友圈告诉大家保持睡眠的五条建议。输出更好的行动,远比获得点赞之交的认可价值大。所谓输出,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决策和行为,继而通过自己的决策和行动再去影响世界。小结「输出倒逼输入」这并没错,但把「输出」简单理解为写文章是狭隘的,而希望通过简单地学习这种「输出」能力,找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二曲线,开启副业更是一种轻率的行为。我们管理知识,是为了在实际场景中有效地使用知识,以做出更好的决策,这才是最主要的「输出」场景。不要秀知识,成为知识的复读机;要使用知识,这才是知识管理的目的。真正的成事者,从来不以知识渊博而闻名,他只是在关键的节点,恰当地运用知识,做出正确的决策。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2022-8-22 12:23

1.3 墙头草 - 该积累什么方面的知识?

Photo by Nathan Jennings on Unsplash知识那么多,到底该积累什么?有一次回老家,和某亲戚聊起来他最近在干什么的时候,他突然告诉我在考「造价师」,然后还拿出来一摞资料说,最近一直在背这些东西。我问他为何要考这个,之前的淘宝店不开了么?他神秘兮兮的告诉我:朋友说只要能拿下这个证,就可以挂靠在别的公司,有人给交社保不说,每年还能拿到好几万块钱,身边好多人都报了班考这玩意。最近生意不好,先考个证试试。这种用过即弃的知识,值得积累么?无独有偶,近年来经济下行,不少在大厂的朋友都有点紧张兮兮的,生怕哪天裁员到自己头上,所以本来想躺平的又得支棱起来继续学习,避免被淘汰,但摆在面前的问题是:究竟是该全部投入 Web3 的发展呢?还是先研究下人工智能的应用?或者看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如何,毕竟这个不需要很强的技术背景?当然还有一群人开始探索能不能趁着现在还有大厂光环加持,开始研究如何做个人 IP。新知识那么多,到底该在哪方面积累呢?我在十多年前有过一次类似的危机,因为彼时刚进入互联网行业,并不知道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该做什么。看着身边的人都会编程,自己要不要学一下?那么曾经赖以为生 UI 设计知识是否还要继续补充呢?数据分析看起来更重要一些,但导师也提醒自己要加强沟通和协作能力。除此之外自己也一直想创业,业余时间还投入了不少精力去看创业相关的知识。我试图吞下所有的知识,但最终毫无意外的迷失其中,布朗运动。别人的地图,没有自己的航向在个人知识管理中,最重要但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该积累什么方面的知识。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世界上生活,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身份,这也导致我们需要积累的知识看起来五花八门:作为一个产品设计师,需要积累设计相关的知识;带领一个小团队,需要积累管理方面的知识;刚有了宝宝,需要积累婴儿发育的知识;喜欢研究中国历史,需要了解各种正史野史;最近想买一辆汽车,需要积累汽车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看起来都有「用处」,但如果不搞清楚优先级,每种知识都希望掌握,那么最终结果就会变得样样稀疏。我们在经营 flomo 社群的时候也很意外,因为许多人感觉上手困难,并不是不会用工具,而是知道了工具怎么用却不知道「我该用这个工具记录什么呢?」所以知识管理最难但又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不是工具难用,不是方法难学,而是不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我想起十多年前,彼时 Lightory 想要辞职去创业,我本能地说:这家公司不错,在这里虽然 XX 可能没有什么学的了,但是你还可以学习 YY、ZZ 啊。而他反问了我一个到今天都印象深刻的问题:我想创造自己的产品,为何要学习那些不重要的东西?为什么要学?当时这个简单的反问让我震撼!十几年的教育和朴素的价值观,一直要求我们「认真好学」「艺多不压身」,导致我们会饥不择食的试图学习所有能学到的东西,而没有去分辨自己是否需要,是否擅长。仔细想想,我们许多时候拿的地图是别人塞给我们的。比如我们在地图上能看到「考公务员」这条路通往的是稳定的大道;「当老师」也能让自己避开崎岖的山路;「当艺术家」除非是家里有钱有矿能备足资源,否则很难走出那片茂密的森林。「创业者」背后隐藏的并非都是改变世界的理想,还藏着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暴富传说。但这些地图上的标记,都只是现实社会的反应。多数时候我们以为是自己的选择,但实际上背后可能隐藏的是一种心里的恐惧,因为这样选择比较安全符合主流价值观;又或是一种思维上的偷懒,因为它许诺我们只要按照某种方式前进就一定能抵达彼岸;当然还有一些是迫于现实的压力,或许当时并没有太多条件可供选择。斯多葛学派先贤塞涅卡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要驶向哪个港口,那么哪个方向的风都不是顺风。绘制自己知识地图,厘清领域和兴趣我曾在刚工作的时候做过一次这样的知识地图绘制。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做的多复杂,只需要找一个安静的时间,把自己工作中用到的、感兴趣的知识分类写在一张纸上。能看到其中涉及的面非常广杂,有具体如招聘面试该怎么做;也有宽泛如自我认知是什么;有自己感兴趣的经济学原理;也有日常吃饭的家伙视觉设计。还有一些别人告诉我很高大上但是自己懵懂的领域比如金融投资方面的知识。不知道你注意到没,在绘制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混淆了两个概念:领域和兴趣。领域是指,我们将那些做了对别人有帮助,做砸了自己要承担责任的事情。比如上图中视觉/平面/交互设计、数据分析、营销与推广、行为经济学 —— 这些都是自己日常工作吃饭的家伙,做好了对公司和用户都有好处;做砸了往往会绩效不及格或者被劝退,需要自己为此负责。所以在这些事情上我们持续不断精进,持续积累。兴趣是指,自己持续感兴趣,但对别人没影响,别人也不在乎的事情。比如对我来说,信息论、微观经济学、自我认知等,这些都是自己持续感兴趣的东西。但即使停下来或者做砸了,也没什么大的问题,因为本来就没有指望它们有什么明确的回报。积累这些知识的积累虽然令人愉悦,但并非是最高优先级。举个例子,任何成年人都或多或少的需要对一些领域负责,在公司工作,你的岗位就是要不断精进的领域;成家立业后,家庭理财领域也需要你持续关注。而如果他本身领域上并不精进,而把大量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兴趣中(当然,更可能是纯粹的浪费掉),就很容让这些领域「掉链子」。而一旦掉链子,就会造成很多麻烦。我曾在面试中见到许多「兴趣广泛」的面试者,遗憾的是虽然他们为了兴趣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在产品经理的这个领域上的知识,却是非常匮乏的,毫不具有竞争力。最好的选择自然是领域和兴趣有交集,比如你自幼就对音乐有极大地兴趣,投入了许多时间学习,同时又找到一份在电影配乐行业中的工作,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每天可以「跳着踢踏舞去上班」。我见过比较优秀的候选人,基本上都是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和兴趣有交集,这样当他人需要意志力来学习领域知识的时候,他们简直像是在玩耍。但大多数人在领域的选择上往往并非总能遵循自己的内心,这是为何呢?面对内心的欲望,找到自己的北极星寻觅北极星,最重要的是给自己做一次深入的欲望体检(甚至每隔一些年就需要重新做一次),让我们认清楚到底是自己掌控着欲望,还是被欲望驱使着。是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是按照社会模板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知名 blogger Tim Urban 有一个欲望八爪鱼的模型,可以用来作为思考的框架:个人欲望:主要承担着我们最重要的满足感需求,比如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没有得偿所愿,将会让我们内心充满失望。这种欲望往往是重要不紧急的,但许多人事业成功后并不幸福,便是由于忽略了这个部分。社交欲望:主要承担着我们自尊心的需求,渴望得到广泛的认可。我们很容易为了满足这种认可和自尊而去取悦别人,比如为了让父母满意,让配偶放心,以及那句「还不都是为了孩子」。生活方式:核心在于用你认可的方式度过自己认可的时间,比如到底是希望平静安逸,还是尽可能追求丰富的经历。但许多生活方式并非出于我们本愿,而是很容易受到环境和身边的人影响。道德欲望:我们说的崇高理想往往来自于这种欲望,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当时激励了多少人纷纷投入创业的大潮。但它过度放大之后,又会由于不切实际而被封存。实用主义:这是保护我们生存的基础能力,因为无论自我实现还是帮助他人实现;无论是博取他人开心或者享受生活每一天,都需要有基础的经济基础和能力确保它们能实现,否则实用主义就为了生存而抑制其他欲望。在审慎的思考这些欲望当中,最需要的是挖掘这些欲望背后到底是自己的选择,还是别人偷偷加给我们的。比如我们选择当一位老师,并非是因为自己热爱教育,而是父母从小灌输这种职业稳定,且让他们脸上有光;又或者我们选择扔掉画笔选择进入职场,只不过是被将来可能清贫的生活所恐吓。其实除了正面去面对自己的欲望,也可以通过反观自己过往的行为来判断是否被欲望驱使。如果你经常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想要偷懒或者抄捷径,那么大概率自己是被某种欲望所奴役的。比如我曾有一阵想学习很多管理知识,因为管理一个大团队,看起来是一个「高层」的必经之路,也能很彰显身份和地位。但后续观察自己的行为,经常在这方面偷懒或抄捷径。比如公司每个月每个季度都有复杂的复盘过程,我总是事到临头才想起来做这个事情。而对于情绪波动大但能力有问题的人,更是得过且过 —— 因为开掉一个人带来的麻烦比留着更糟糕,毕竟这不是自己的公司,牵涉到员工去留总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自己对管理的热爱是基于社交欲望的产物,并非内心所向。认清楚这个之后,许多相关的知识也就不用再强迫自己的学习了。Tim Urban 提醒道:你不是小时候的你,一如你也不是你的父母,也不是你的朋友,更不是你的同龄人、社会、偶像,你同样不是过去的决策和当下的环境。你是「此时此刻的你」,唯一一个,独一无二的你。你是唯一一个有资格来决定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的人。在做你自己这件事上,没有人比你更擅长。寻找交集,构建你的独特知识选择领域,并非只能是非此即彼,相反来说,最好能找到 2-3 件事情的交集,即使你并不擅长其中的某一件。全局最优胜过局部最优,而这种混搭则让你变得与众不同。影响世界的《呆伯特》漫画作者史考特亚当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作为漫画家,纯粹的绘画水平实属一般;作为作家,他的文字功底也不深厚。作为企业家,他也没办法经营复杂的公司。但正是这些看似稀疏的技能,组合在一起却会带来奇妙的变化。他拥有一个 MBA 学位,在商业上并非一无所知;也有多年的职场经验,能深谙社畜的悲喜;同时也是最早一批在互联网上画漫画的作者,可以让自己作品最大化的被传播。这些知识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他独特的竞争力,也让呆伯特的名字家喻户晓。再举一个亲身案例,flomo 或许并不是技术应用最先进的公司,也并非是最擅长分享知识管理的团队,但是我们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将理论和产品功能进行结合,通过产品来强化理念,比如通过极简的输入和去除文本的格式,降低写卡片的门槛,让更多人使用;通过理念来推动产品设计,并且进行对外传播,比如 flomo 101,以及你在看的这本书,这些都是纯产品设计团队不会考虑的方法。这种独特的交集,才能让我们在巨头林立的笔记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亚当斯在书中这么解释到:你每获得一项新技能,你的成功概率就会比别人增加一倍。小结积累知识资产固然重要,但我们也要明白并非所有知识都值得被积累。我们之所以犹豫,踌躇,困惑,多数是因为我们在别人绘制的地图上拼命找寻自己的坐标,甚至希望在别人探索过的大路上狂奔,却鲜少问自己想要什么。在不知道去往何方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停下来,绘制自己的知识地图,观察自己当下的情况。然后再抽出时间和自己的欲望进行对话,搞清楚哪些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哪些是我们想要但是被掩藏的。有了北极星,我们就知道该去往何方,也知道为了到达那里需要积累哪些知识。而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学习,逐渐掌握更多领域的知识,那么我们将会构建起自己独特的优势,也让自己积累知识资产更加迅速。你不必学习所有知识,也不必非要沿着前人的路标前行。如 Omar Bradley 所说:按照星星,而不是按照过往船只的灯光设定航向。相关资料The PARA Method: A Universal System for Organizing Digital InformationHow to Pick a Career (That Actually Fits You) | 中文翻译我的人生样样稀松照样赢 by 史考特·亚当斯天才的车票理论 by Paul Grah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