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阿粒的生活实验室
阿粒的生活实验室

阿粒的生活实验室

@阿粒

从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出发,写写我的思考和行动笔记。

“我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我是如何解决的,现在怎么样了?”

至少包含 2 个专题,不少于 15 篇行动笔记。
订阅0
文章52
最后更新:2024-2-5 15:2
查看 【阿粒的生活实验室】 详情查看 【阿粒】 主页
分享到微信打开

免费内容

2024-2-25 11:27

我这两周做了什么,2402

略有一些怠懒,所以两周合并为一篇~-经常会整理相册,最主要的动作是「删除」。不知道删掉了多少照片,可能有上千张。在这样极大量的删除过程中,又更更感受到,“整理的第一步,是丢弃。” 而在删除之后,才是分流。这样分开来做,效率会比较高。如果一边删除,一边又想着分类,就得在不同的思维中反复切换。其中的区别,大概是下面这样——看到一张照片,问自己:“这张是要删呢?还要划分到某个相簿里?”看到一张照片,只问自己:“这张要不要删掉?”另外,在回顾过往照片的时候,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也为一些事物陆续创建了单独的相簿:天空,可爱的小孩、小猫小狗,绿树,花朵,以及和家人/爱人/朋友相伴的时光。也再次感受到,“我喜欢什么”、“我想要成为什么样子”,不是能一下子就想出来的,而是会在生活中慢慢浮现。随着持续不断的记录,然后慢慢地,你就能看到了。就像,拼图一样。-画图,行动 > 现实。这次尝试做了观点的提炼,并附加于图像之上,以便于「独立,且可传播」。开始玩《图像实验》,包括万物有灵、AI绘画。在认真严肃的创作之外,也需要存在一些无厘头、无意义的玩耍。而且,正因为没有意义,所以才能获得更纯粹的快乐。画图,从照片中汲取灵感,绘制成图。用 AI 刷了很多冥想主题的图,期间保持冥想主题不变,然后通过更换不同的主体、背景、风格,来感受不同元素组合所带来的不同效果。是一次在有明确限制条件下的创作练习,锻炼想象和元素混搭重组能力。首次尝试主要是主体切换:熊猫、狐狸、树木等动物,和尚、老人、小孩、学生等人类,灯泡、手机、火焰等非生物,细胞、病毒等微生物,Elsa、蒙娜丽莎、钢铁侠、小精灵等虚拟 IP会慢慢在小红书上发布出来-不经意间(非设计),开始做一些视频片段记录(转存到微信视频号)。也做了一些截图笔记。但发现图文的浏览效率虽然高,却没有了最初打动我的感觉,所以保留了原始的视频片段。不过,当隔了一段时间再次回头看当初那个视频的时候,并不能重现当初那种“Aha!”的感觉。幸好这个感觉/味道,有模糊地留存在心里。因为当时驻足良久、反复观看、还做了笔记,所以在脑子里刻了一刀。-在图像发布环节,发现在不同的环境之下,总能再写出不同的东西。是自然地流露。背后大约是环境对人的影响。-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回到杭州,购买了制作元宵灯笼的材料。正月十四(周五)晚上,材料到齐开始制作。正月十五(周六)早上继续制作,并完成。过程非常沉浸、享受。感受在(灯笼)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如何进行再创造,并融入自己的风格。具体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发在小红书。http://xhslink.com/BeDibC-发现一种新的图像创作方式,照片涂鸦。

2023-12-17 10:47

专栏介绍 + 目录导航(持续更新)

一、专题导航life log,对自己的生活操作进行如实记录分布式间隔(less but more frequently),让行动能够更持续、更长期使用建议我会在这里持续更新专题,方便大家进行索引查看(可以定期来瞄一眼,看有没有新货)点击列表顶部的标签#行动笔记,也可以快速筛选查看“我的具体行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ノ♪更多专栏介绍(包括专栏方向、后续更新的思路等),可以下滑查看👇🏻二、专栏介绍1)初衷从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出发,写写我的思考和行动笔记。简单来说,就是——“我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我是如何解决的,现在怎么样了?”目的是提供思考工具,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生活;提供行动方法和实践案例,使我们能更有力量地去改变生活。所有的目的,最终都通向生活本身。另外,我很喜欢《了不起的我》开篇中提到的定位,也希望能够以此为方向,不断靠近 ---它是一本很“近”的书,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日常中你会遇到的问题,因此你能从中认出自己;同时,它也是一本很“实”的书,能为你提供行之有效的工具。2)原则真实、且具体的贴近生活的简单的,可操作性强3)主要写什么能量。包括“经常感觉疲惫、没力气,做事提不起劲”、“经常感觉不开心、烦躁、或焦虑”等问题。行动。包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但迟迟不动”、“总是 3 分钟热度,无法持续行动”、“没有聚焦点,总是做布朗运动”等问题;时间。好像不管是要做什么,都逃不过时间这个介质;不管是行动、思考,就算只是休息,全都需要时间。具体也不知道写什么,但感觉就是很重要....不过最少也能写写“life log”。以上提到的,都是我自己身上沉疴已久的问题。我在多年前就想改变,但收效甚微。一是不了解,二是不系统,三是不持续。希望能以这个专栏为牵引,使我能持续前行。4)具体怎么写从具体的现实困惑出发寻找具体的解决方法/案例进行具体的行动实验然后,对困惑 + 方法 + 行动,以图文形式进行记录。另外,会根据记录的情况,选择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专题化”,提高系统性。专题框架大致为:基础原则 + 具体案例 + 亲身实践。你可以点击 life log 这个专题免费预览,看看啥效果。专题也将随着实践的推进,持续更新。5)你能获得的从数量上来看,至少包含 2 个专题,不少于 15 篇行动笔记。从质量上来看,独特点在于经我个人检验、亲身实践过确实有用的(真实 + 具体 + 贴近生活)操作成本没那么高、普通人也可以做到的(可操作性)相对系统的专题,主要以专题框架来进行规范和约束(专题框架:基础原则 + 具体案例 + 亲身实践)“至少再更 3 个月”。如果你还能看到专栏购买入口,那意味着至少我还能再更新 3 个月(小报童的最短订阅期限)。如果有一天我感觉自己无法实现这个承诺,就会关闭入口啦。希望不辜负每一个购买专栏的人。6)注意因为希望尽可能先通过实践检验,再跟大家分享,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有啥问题可以随时微信戳我。另外,所有的问题和方法,都源自我的个人所感、所见、所得,势必有所偏颇。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一起讨论碰撞,让我们彼此完善、补充视角 ~ε-(´∀`; )希望一个人的探索,能给另一个人带来启发。期待与你同行~

2023-12-2 12:0

【专题(老版)】life log,对自己的生活操作进行如实记录

📢 20240130,life log 专题已更新至最新版本,本文将不再更新维护。>>点击这里查看如果你想知道在不加干预的情况下,自己平常喜欢/习惯做什么事;自己做某件事情(比如读书、散步),最适合的时长是多久,超过多长时间就会感到疲惫,感觉很好、且还想做更多一般是出现在多长时间;最近想要培养的新习惯(比如晒太阳)落实的怎么样;做哪些事情的时候特别开心;自己究竟热爱什么、讨厌什么;>>通过具体地观察,用投入的时间做标尺...等等。针对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简单地记录自己平日在做的事和对应的状态,来对“自我”进行观察和分析。这个方法,可称之为「life log」。受到少楠、小昔等人的启发,我从 2023.10.14 开始正式使用,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应当至少超过 2.5 个月了)。通过简单地 log + 回顾,我发现自己「对生活的觉察能力」和「对自我的认识水平」都有了不少提升,能看到自己平常发自内心地喜爱做什么、也能看到自己在恐惧些什么。比如2023/12/10最近读东西的时间也变多了。在没有提前规划和要求的情况下,自然地变多了。2023/12/02一天之中,用来和别人相处(社交)的时间,最好是在 3 小时以内?否则就会感觉非常疲惫。连续读书的极限是 1.5h,会感觉很疲惫。在 1 h的时候会比较好,感觉尚有余量。状态不佳时,更容易感到..脆弱、自卑、恐惧,不安全感剧增(导致连发布文章都不敢,怕被人质疑,怕被人看见)。每晚 8 点开始主动阅读,或者思考,或者创作。时间可达 1-2 小时。另外,进行烧脑运动后,需要大脑按摩(电视剧)。不过问题是,这样做以后,睡觉的时间会变晚。希望对你也有帮助。创建日期:2023/11/27更新日期:2023/12/07,增加 1 实践、2 案例2023/12/22,修改「写下的 log 如何处理」目录1、何谓 life log2、如何记录3、写下的 log 如何处理4、案例整合(6)5、我的实践(2)6、附:参考来源1、何谓 life loglife log:对自己的生活操作进行如实记录之前看到了四个字,让我印象深刻 - 本周操作。是在孟岩每周更新的公众号上看到的,指的是他本周的投资相关操作。只有四个字,但着实触动了我。“本周操作。本周做了什么呢?关键在于做。”2、如何记录由【时间块 + 状态 + 今天发生了什么值得记录的事情吗】组成。每天一张备忘录,以一小时为单位,简明地记录所做的事情(线索即可);在一天结束后,记录感受和状态;可补充其他值得记录的事情。作用机制:将隐在水下的潜意识/行为,显性化;使其能够被观察、分析。然后基于事实,进行改造。注意事项:要简单,颗粒度不要太细。如,时间块只到小时就可以,而不需要精确到半小时一格。诚实。没有就没有,无需伪装;玩乐就玩乐了,无需愧疚。就像科学家观察培养皿一样,如实地记录,不加评判。👩🏻🔬🧫可以进行演化。一旦感觉到有负担,那么立即回退/调整到最基础、感觉最舒适的版本。然后,等感觉合适了,再重新出发。3、写下的 log 如何处理最基础要求:周期性地读一遍。可以不用在意回顾的维度、回顾的质量,先培养回顾的意识和习惯。尽管天马行空、自由畅想,想到什么写什么,但重要的是回顾这个动作要发生。在养成“回顾”这个动作习惯后,可以再尝试增加以“本周操作”为核心,抽取你认为值得被记录的事情或者借鉴 L先生 的“本周精华”与“本月精华”,即从 life log 中摘录本周值得记录的事情,然后再按月汇总...注意,如果增加这些反而让你感觉沉重、有压力,那么就去掉。“保持轻盈”,才可持续。其实,回顾的角度和你的目的相关,可以随时调整,比如在不加干预的情况下,自己平常喜欢/习惯做什么事;自己做某件事情(比如读书、散步),最适合的时长是多久,超过多长时间就会感到疲惫,感觉很好、且还想做更多一般是出现在多长时间;最近想要培养的新习惯(比如晒太阳)落实的怎么样;做哪些事情的时候特别开心;自己究竟热爱什么、讨厌什么;>>通过具体地观察,用投入的时间做标尺...4、案例(以人为单位,进行了编辑整合小昔(我的 life log 重要引路人)吉姆·柯林斯(《基业长青》的作者)少楠(flomo创始人之一)张辉(辉哥奇谭,《人生护城河》作者)季羡林:日记,是最具体的生命痕迹的记录L先生(《打开心智》作者)5、我的实践lifelog 的阶段性回顾我的 2023 年 life log 演变史附:参考来源书:笔记的方法,第 2 部分,记录让自己情绪波动的事情少楠,开启 life log 之后,发现了那些未被觉察的问题少楠,用投资的时间做标尺,挖掘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产品沉思录,Vol.019:约束之下,才可以拥有无限的自由小昔的timelog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播客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播客文字版张辉(辉哥奇谭,《人生护城河》作者)书:人生护城河,第 6 章辉友问答书:清华园日记,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