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不是办法
不是办法

不是办法

@中二怪

你好呀,如果你也底层乐观,相信虽然也许没有正确答案,但是在某些瞬间,可以非常接近,那我想,也许你会喜欢读我写的东西。

这是我的周记本,也是我希望完成对你有价值和美的输出的管道。我想进行有尊严的写作,也相信你值得有尊严的阅读时间。

谢谢你来,让我们尽快开始这段关系吧。
订阅2474
文章87
最后更新:2024-2-8 2:50
查看 【不是办法】 详情查看 【中二怪】 主页
分享到微信打开

免费内容

2024-1-1 0:3

小报童一年了:写让奇迹成真

1 前言今天是2023年的最后一天,这是今年的第53篇小报童。首先要深深地感谢大家,我们共同完成了每周连接、横跨一年的写作和阅读计划,这是一项美妙的成就。希望我们都比年初的时候更爱自己了一点,也更爱世界了一点。如果我在这个过程中曾帮到过一点忙、让你感到过「有启发」,那就是我最大的荣幸。一年过去,本来想写个「今年干了啥」的年终总结,但是仔细思考了一下,发现不用。这一年干了啥,不都已经既深度又彻底、甚至有些过分啰嗦地写在小报童里了吗?省了!耶!(通过全年写20多万字省掉了年末写2000字,我可真是个会偷懒的小机灵鬼呀!所以后来我决定,不写常规的年终总结了,就和朋友们分享一下这一年写小报童的幕后吧。上一篇我在预告的时候写过,大家在我这个餐馆吃了一年的饭,年尾这一篇相当于第一次绕到后厨,看看主厨大汗淋漓的日常。于是这几天,我花了不少时间整理思绪,就像是把杂乱的后厨再打扫得更干净、更赏心悦目一些,现在终于可以把那扇神秘的铁门打开,邀请你参观操作间里的原料、摆放和账本(希望没有老鼠和蟑螂(主厨擦汗2 小报童改变我的事2.1 我开始掌握了写长文、系统性输出的能力。最开心的一点当然是,通过每周写一篇长文,我完成了从「文字博主」到「写作者」的身份转变。我在互联网上写东西已经十几年,但都零零碎碎、不成体系也很难分类,而且在社交网络上写作,对单条内容唯一有效的评判标准是传播性(转发量高不高),因此会过度强调斩钉截铁的笃定和文字本身情绪化的美感(俗称:互联网嘴替),而不鼓励系统化的底层逻辑和平实精确的表达。我之前会把这种零散的短文字比喻为「空中花园」,也是这个原因:八九个字就把一个道理讲完了,听着贼酷,好像也多少有点道理,但是往底下一看,啥根基都没有啊,这个结论到底哪来的?反驳找不到突破口,就算赞同也不知道如何顺着这个点延展阅读、补充理论体系,主打一个孤傲高冷、摇摇欲坠、心诚则灵。后来我发现好像只有耶和华和孔子才这么说话。长文我一直知道自己能写,只是缺乏契机。我其实很喜欢那种可以深深体悟、细细表达的体验,但如果没什么特别的缘由,确实也无法说服自己耗费几天的时间精力专注地把一个主题写透,所以在开启小报童专栏之前,虽然我一直都想写点长的,但万字这个体量的成稿的确非常有限,一大半还是广告(惭愧惭愧(主厨再次擦汗今年开始真正严肃地坐下来写长文、并且长期规律性地写长文,让我第一次确定,我是能够掌握这个能力的,而且在反复的实践中还可以持续精进。我找到了自己的禀赋和窄门。因此,有了最深处的对自己基础能力的自信,我终于敢于在一些消耗我的事情上得罪人,也不再在我没有天赋和兴趣的地方花费任何无意义的时间。我变得更坚定、专注,也更忠于自我的感受。这让我感到非常、非常幸运。2.2 我变聪明了!(轻点揍我!)之前也写过——写「不是办法」专栏,最大的受益者是我自己。不写不知道,原来写作真的是奇迹孵化器,会让一个人全方位发生如此巨大的、革命性的变化和升级。刚开始写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写到差不多半年的时候,变化已经非常明显了。我的思维开始变得敏捷、脑子很快、逻辑清楚、而且很多模糊的新想法都可以不费什么力气就能完成相对准确的输出,创造力、执行力、意志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脱胎换骨。写是由虚变实、从零到一的过程,而这种经验极其磨练人。每周完整地经历一遍这个过程,就相当于在大脑健身房高强度训练了一次。作为一个增长狂魔、自发性卷王,我也很享受这种反复在完成略微高于自身能力的目标、总在「踮脚尖」的过程。之前在前司上班,成长最快的也是平均每周要录一期节目的那段时间——无论质量高低都必须交付,经验丰富后还要不断迭代,这种经历多么宝贵,人的能力也只有在这种高强度的输出中才能肉眼可见地成长。只要能视线聚焦、状态专注、定期交付——这就是人已经踏上了火箭,除了起飞不再有其他可能。至于「变聪明」这件事,有两个显性的表征可以和大家分享:第一是,和绝大多数人线下聊天,我都很难获得什么智识上的享受了。在过去,我和人聊天后,经常能获得很多崭新的知识和洞察(和人交谈总能学到很多东西!一个好奇金毛),但如今我与人相处,更多都是分享和表达爱、共同度过值得纪念的时间,但完全不能指望靠「交谈」得到多少智识上的收获和挑战。换言之,如果在一个相对复杂的话题上,我们两个人没有各写过至少两三万字的长文、并借此独立完成过在这个话题上足够的向内深度探索,我们是没有讨论基础的,即使硬着头皮说两句,对现在的我来说,也都是些智力浓度很低的水话、大多是浅度的互相精神按摩,浪费彼此的时间,不如一起坐着喝茶看云、聊聊家常,还更朴实愉快些。第二是,我看书开始变得非常快。既然线下很难得到足够深度、足够有原创性的新知,那么获取养分只能靠大量地读书和听课。过去的我也会有意识地输入、读书、上课,但是速度慢、数量有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从开始有了长文写作习惯后,我开始慢慢地能更多地从生产端而不是消费端的角度理解创作和内容,也渐渐学会了抓重点、抓主要矛盾,快速知道别人想说的那个有差异性的核心是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哪些是重复片汤话骗稿费、交代背景或者自恋表达,随便看看就好;哪些是核心原创性思考、好东西、神来之笔,要逐字细读才能灵魂共振。以及要如何体系化地、全面又有研究重心的学习、安排好由浅入深的顺序。这样下来,看书的速度不可能不快。每天睡前都是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除了课本,其他所有书一两天看一本没什么问题,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如果一本书要读很久,就说明看的顺序有问题,要选一本内容相关但更容易的书(例如先去读后人解读版或者整体学科导读,或者同步刷一下B站/Youtube面对大众的趣味讲解),然后再回来读这本。大量囤书而不看的习惯也因此改掉了,读书时读到值得记录的观点就用手机拍照留存、电子化存档,这样读完的书就可以尽快用多抓鱼卖掉或送给朋友,家里的书常年不超过二三十本。不停流动变化,保持更新,上量上速度,如果产生新灵感也迅速输出,这样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系统才是畅通的。囤积几乎可以等同于一种堵塞。//一些与主题关联不大的补充:输入上量之后,我对内容的理解也改变了很多。我现在更接受「非原教旨读书」了——听人讲书、杂志、社交媒体、视频科普、书、各种书,都可以看。量一定要上来,量变才能产生质变。不用歧视那些看起来显得有些「低智」的渠道,它会更快地帮你建立整体认知。只要保证摄入的总量够大、类型够多元,可以允许一部分容错空间。大部分偏差和过度简化的问题,都是可以在过程中被补充和校正的。我也在这个过程里突然意识到(一个暴论):那些说「花钱买知识付费/看视频科普/听播客学知识的人,为什么不自己读书,非得别人嚼碎了喂嘴里,懒死算了」的人,大部分应该反而是看书量非常少的人。量上来之后,你自然会知道,不同类型的内容有不同的最佳消化方法。Whatever works. 知识进了脑子都是一样的,对渠道的鄙视链是一种偏见。所以综上,如果觉得自己脑子乱、方向不清、容易焦虑迷茫,多写、写得长一点、最好能规律性地要求自己输出,一定是有明显帮助的。写作一年之后,我甚至有时候会担心自己太聪明了(别打了!疼!!),要时不时有意识地主动降智,才能享受更多生活的乐趣和温柔,不被自己的刻薄与速度所伤。祝大家都能拥有同款烦恼。2.3 我和金钱的关系变好了。要感谢小报童这个平台。我对自己的那点意志力太有x数了——如果「不是办法」是个免费的公众号而不是个付费产品,我很难写到今天。这也是我这一年反复表达的一件事:建立系统,而不是用意志力强撑。「小报童」就是一个把金钱当作工具的履约系统,而且这个系统不仅对我有用,相信对读者朋友们应该多少也有用——我会觉得收了钱了不能不写,而大家会觉得交了钱了不能不看。能量的流动因为金钱的存在更增添了实感。再次赞美金钱。愿大家都能多多打开,真正把金钱作为一种交换能量、建立系统、受益自身的工具,而不是一个用来囤积的虚拟数字(在这点上有匮乏的朋友们,欢迎再回去翻翻《金钱游戏》那三篇,在这点上我自己也走过很长很长的弯路,所以走出来之后才会更觉得阳光刺眼、过去自己躲在匮乏感的黑暗中遗憾错失了许多)。之前总有种错觉:喜欢的事情不能指望它赚钱,没有商业的侵染才能存留最纯粹的赤子之心。但付费专栏踏踏实实、快快乐乐写了一年之后,我才终于彻底明白:越喜欢一件事,越要给它找商业模式,这样才能专注且高质量地做很长很长时间。要打开一点,允许新的能量流入,也允许帮助你的工具进门。封闭自身、过度执着于纯粹,很容易反向导致低质量闭门造车,和无意义的生计艰难。没有长期持续的积累、吃不到时间的复利,再美妙纯粹的初心,也会慢慢枯萎。如果你已经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如果你的方向已经足够明确,就不要犹豫、不要纠结,开足马力、加速让它发生。做你应该做的事情——该赚钱赚钱,该努力努力,该竞争竞争,不用不好意思。那么大家可能最关心的问题来了——写小报童能赚钱吗?我的答案是:好好做的话,能养活自己不成问题,但很难赚到大钱。今年读者们支付的小报童订阅费用,在扣除了平台分成、税、合伙人计划推荐返利后,每个月平均下来其实和我在和巅峰时期的笑果(我的老东家)做综艺制片人的时候工资差不多(稍高一些,但高得不多,但考虑到这笔收入不包含五险一金且不是十三薪,其实折算下来差不多刚刚打平)。也就是说,这个收入可以支付一个相当于拿全职工资的我。今年的我也确实把大多数的精力,都给了小报童的写作、运营和相关的素材收集、线下活动等等。这其实是有意为之——我在思考自己的专栏的价格时,目标就是希望最后到手的和上班差不多。根据这个目标,我估算了一下大概的订阅人数,才反推出了现在这个价格。我从来没指望过靠写作赚一笔大钱、甚至暴富一把变现跑路——因为这是我喜欢的事情,我本来就要长期把它做下去,所以定价没必要太高,有持续的复购才是关键;但也不希望它的收入连我的日常生活都支撑不了,否则我会不得不把更多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更可持续的其他收入来源上,写作的时间、精力、质量也就会相应受到很大影响,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定价也的确不能过低。我的计划就是通过设计一个经过思考的财务模型,让这个专栏成为一个有持续现金流、能积累深度信任、共同见证彼此成长的尽量长寿的系统。能健康地多活一段时间,对我来说是在第一优先级的——这和我对自己的希望是一样的,毕竟专栏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小小生命,需要精心且持续地养育。我一直相信,一个商业项目最大的美德就是长寿。长寿就能保证我可以持续地以稳定水准完成服务、我们彼此之间都不断累计信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这样我们才能随着时间推移共同成长、彼此滋养,甚至能形成合力,一起做更大的事情,讲出更美好、更神奇、更意味深长的故事。所以真的要感谢大家的支持,才能让这个小破专栏跌跌撞撞地活了一年,成长到了现在,这是我们共同的作品。如果运气好的话,它未来也许还能持续更长的时间——这对于一个小平台、小作者、以及既无公域推送、也没有二次传播的古早流量模式来说,应该就相当于奇迹了,但我想试着搏一搏,因为我的人生中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奇迹——无论是读书、职业、人生际遇还是亲密关系,小概率幸运事件曾不断在我身上发生。所以,任何事只要有一点点渺小的希望,我都愿意试试看,毕竟命运曾以它的丰厚回馈过我的乐观。我厚着脸皮想,如果奇迹已经发生过,那么再多一次也无妨。回到更实际的「钱」的问题——同样数量的一笔钱,对于个体户和拿工资的人的意义,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从偏负面的角度讲,小报童的收入极不稳定、不包含社保、没有假期、没有年终奖、也没有单位发的米面粮油,同时因为我从上班转到了个体创作者的模式,需要经常出门充电、参加活动、和人群连接,所以开销也比过去大了很多,存款相比之下比以前更难了;但从偏正面的角度讲,首先人的状态更快乐、更自由了,对生活的地点、工作的时长有了更多选择权,因此生活质量本身提高了;其次更对公司和体制的依赖性降低、自主权和个人成长空间都变大了;最后由于没有素材不可能硬写,所以要反向推自己过精彩的生活,每天的情绪以及信息密度都比以前增加了,而且虽然累,但是工作的过程很有趣,没有怨恨和内耗,因此对钱也不会有那么报复性的高欲望。最后回到「赚不了大钱」的问题上:我认为靠做纯内容、纯线上赚大钱,都是很难的,而写小报童把两者都占了,因此指望它有多高的收入上的愿景,是不现实的。想做更大的生意、赚大钱,线上线下还是需要结合,收入的来源和类型还是要多元化, 而且还是得引入资本、规模化或高信用度的机构/个人作为杠杆——这些都是身为内容从业者+自由职业者的局限。再加上赚大钱必须要顺势而为,但在中国做内容顺势太难了,所以小报童的这里的收入,对我来说只要维持它本身的运转和可持续性,我就已经万分满足了。我其他的收入来源——做博主发广告、做品牌、做 to B 的企业咨询、做 crypto 和美股的二级交易,虽然更不稳定(都是平常不开张,开张吃半年),但同时也都会在商业模式和收入层级上有更高的天花板。因此,做内容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喜欢且能持久的爱好,也是我和世界交流最好的方式。除此之外,它不能也不应该承受更高的期待。钱很重要。让金钱成为支持你的安全网,而不是让你恐惧的原因——那么这件事就已经成功一半了。我不敢说自己做得多好,但这一年,我和金钱的关系的确慢慢变得和睦,最起码不再羞耻。我没事会经常想想它,也希望它在没事的时候,也能经常想想我。3. 这一年遇到的问题,以及在新一年(试图)解决的方法最大的问题就是周更还要保持高质量真的太难了。到了诉苦环节是吧?周更太累了!!!!!!今年见过我的几乎每个朋友都感慨:你这工作咋比以前还辛苦。更有友人发出哀鸣:你这根本不是写专栏,简直是在献祭。在车上、船上、飞机上;家里、酒店里、共享办公室、借宿的朋友家;从早上十点一直对着电脑坐到凌晨三点,除了喝水吃饭上厕所一动不动。我之前从来没有「写不动抓头发」这个不知道哪来的习惯,这几个月越来越严重(其实我本来是没有拖延症的!!但是有些选题确实很难!!亲密关系太难写了因为我其实在这方面思想很边缘三观不大正但是又不能误导大家!!系统那篇也很难!!!太深了!!!!谢天谢地我写完了!!!任何话题其实只要超过一万字就都很难写但是有的话题没有一万字真的讲不明白!!!!而且文字又不能像vlog一样水时长因为太明显了!!!!!!(啊,说完了,舒服了(一封大型尖叫信哈哈哈哈,朋友们就当这是新年放鞭炮吧!!其实很多长期保持创作的朋友都和我聊过,按照线性时间作为更新频率真的不现实,也不科学(物理上、身体上、灵感上、素材上、信念上,都是如此)。原因有三:1 有的时候这一周就是没发生什么事情,或者人的精神、能量状态就是很差,人的状态天然是波动的,人不是机器,如果周更就不能要求每篇都字数/质量达到标准,有好有坏、有多有少才是真实的状态。2 很多时候一些灵感和设定更适合用于写更大体量的作品(比如一本针对某一特定主题二十万字的书、一篇小说、一个电影剧本或至少一个更大一点的系列),但由于这周有交付压力,必须想到就尽快用掉,其实就有点浪费掉了,一些有潜力超越自身的奇妙诗意和可能性也被掐灭了;以及,有的故事其实还没有完结、有的困惑还在思考,但由于必须赶紧成篇交付,作者只能强迫自己「催熟」自己的状态,不允许自己在矛盾、黑暗、迷茫的状态中进行更深度的探索和感受,必须立刻给它一个明确的、有逻辑的、看起来成立的结论。而复杂性、困惑和幽微都是极其有魅力和美学价值的。这一部分的美和过程,就同样被过早浪费掉了,而且这会显得这个作者通透得有点假,不够诚恳,又多少回到了之前提到的那种「斩钉截铁」、「空中花园」的高傲。3 人真的需要休息。每周更新一篇是连轴转,看不到头。再喜欢的事情,这么搞也会疲。休息好了才能更好的上路——这是真的。今年我是用了一股蛮力才坚持下来,连生病、过年、跨洲长途飞行、甚至严格禁网的十日 Vipassana 内观都咬着牙想尽了办法坚持了更新,但指望蛮力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建造更可靠的系统和规则,让它成为可持续性的养料。以下是我这几天思考后的结论,明年我的周更会有以下的新变动,我希望用这些方式,让自己写得更快乐、诚恳、有灵感、关键是可持续性一些,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方式,和朋友们以一种更有趣且公平的方式交互:1 仍然会(尽最大努力)每周三更新,迟到会向大家提前请假——保持每周耕田,固定时间上场,这是一种专业,我也需要并喜爱这个习惯。但是,如果这一周我的能量确实不高、事项繁多,我不会为了保持某种字数标准强逼自己去水内容——这也不是对读者的尊重。我希望新的一年,我能够更多地顺应自然规律、诚实地面对自己波动的状态:当我没有那么多想写的,或者有的事情简单说也能说清楚,我就会写得少一点。即将到来的这个周三,我就会开始正常更新,但是因为时间上和这篇相距太近了,所以肯定会写得很少,大家也可以用这个机会习惯一下以后不会篇篇都写那么长、一打开就得看个一小时了(我知道很多时候篇篇那么长你们也看不过来哈哈哈哈)(我心里还是有数的大家放心,对整体专栏质量的要求不会降低,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只是字数上会比去年波动一些,长短文章会交替着来,这样也可以实验更多文字节奏上的可能性。)(亲密关系番外&回答问题会在之后那个周三更新,提前预告一下哈哈哈,我没忘!!)2. 每年我会有两个月不更新,进入休耕/采风状态,目前暂定明年的6月(我的生日月)和12月(跨年前的休整),如果有改变会提前告诉大家。大家可以把这两个月看作我的暑假和寒假,但我其实是把它当作我的 mini sabbatical(小型学术休假)。 Sabbatical 其实是一个西方学术圈的概念/福利——很多大学老师会每隔几年(一般是七年)就带薪(有些地方是减薪)休一年,这一年他们远离校园和自己本身的研究任务,用于自由研究自己感兴趣但不一定立刻能产生明确价值的一些方向。在这一年里,他们可以去一个崭新的国家生活、学一门新语言、研究一个小众的学术领域、甚至就找个公司或者农场观察人类、让自己更贴近社会和生产生活,都行。这个设定的底层逻辑是,做学术不能局限在自己那个小圈子和固定的视野,很多时候走出去换个视角,才能打开新的思路(是个思路!)。写作更是如此。我希望用这个时间,能够玩一些非常野的体验、或者做一些极其实验性的创作。任何在这个 mini sabbatical 里创作或感受到的东西,无论成功或失败,我也都会在休耕结束后在小报童和大家分享。我非常期待我的「可能性假期」。3. 今年小报童的价格和收费方式不会发生变化。我喜欢简单的规则,简单的规则更容易有效、更可预测,也更容易让人感觉平静和安定。根据我的观察(一个笼统的观察,希望是准确的哈哈哈),我的专栏读者们性格都比较散漫温和,大家也偏爱简单一点的规则,不喜欢绕来绕去或者一直变动。由于第二点的变动,我会鼓励习惯买三个月订阅期的朋友们提前安排好订阅时间,避开6月和12月这两个时间,避免资金浪费(朋友们不要为我的休假付费!太不环保了哈哈哈);与此同时,购买全年订阅期的朋友们,为了感谢你们的支持,之前进入读者群的规则一直比较模糊,所以今年我和社群负责人 Samuel 决定把它作为年费读者的专属赠送福利。凡过去购买过 365 元年费会员的读者们(只要购买过就算,购买时间不限),以及在 2024 年所有购买了年费会员的读者,都可以加 Samuel 的微信,并提交当时购买全年订阅的截图,让他把你拉进 2024 的「不是办法」读者群(如果添加失败,可能是因为人太多,稍微等两天就好了,放心放心)。(注:2024/7/8更新:由于年费群目前都已经满了,社群不再暂时接收新成员,请大家等待之后的通知~)我们的群还挺好玩的,加过的朋友们都知道,尤其是最早的两个创始群(「不是办法」和「是个思路」,这两个群里都是创始时期的老读者,都是最早支持我的朋友们,所以这两个群都会永久免费也永不解散),都是充满爱、鼓励、智识和能量的地方,我为自己能连接这些美妙的灵魂而感到极其地幸运和自豪,甚至到了每次想到都会有点感动的程度。我不擅长说感谢的话,但跨年夜又喝了点酒,写到这里还是突然有点鼻酸——能认识你们真是太好了。写到这里快跨年了,我也有点快热泪盈眶了,所以赶紧止住——2023年是我至今的人生里最好的一年,因为是和大家一起度过的。要谢谢小报童、谢谢写作。它让奇迹成真。它让我踮着脚尖,一步步成为了过去想象不到的自己;它也帮我打开了很多紧缩的锁扣,看到了更多柔软的、温和的、散漫的、善意的、自由的灵魂。十年前我认识了一个很棒的老师,是我的大学教授,也是我极其敬仰的人,他曾无私地帮助过我,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那个故事我会慢慢写——他曾实实在在地改变过我的人生。但今天我想说的是,他第一次让我意识到,任何美好光明的东西一定会让你更放松、愉悦和打开,而不是紧张、痛苦和封闭。好的体验一定会让你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柔软,越来越轻松。我希望能做一个像他这样的人。我希望能一直给大家这样的体验。谢谢大家。祝我互联网上的朋友们新年快乐。

2023-6-7 18:53

28岁学到的28件事

每长大一岁都要学点新东西。不想学太多,不能让「努力」这个词进入我的人生词典;也尽量别学太少,这一年白过了。保持每年+1的稳定加速度,就差不多了。伴随时间慢慢变好,平稳收获不多的复利,足够让我跟宇宙缓慢熵增、终究导向热寂的魔鬼法则握手言和。「你想让我每年都变坏一点点,那我就每年靠自己变好一点点,这样我们就打平了」。以下是过去一年学到的重要知识:1. 如果喜欢一家餐厅,一定要参观一下它的厕所。2. 穿口袋多、口袋大的衣服裤子。版型大气、拍照易凹造型、解放双手。我最常穿的一套穿搭是:工装裤+牛仔衣,加起来一共有十个大口袋,出门完全不用带包。衣服就是我和世界交互的拓展坞。3. 金钱是和心的游戏。金钱的流动极其频繁,比风的流动还要快和无形。如果缺钱,一定是因为自己有意或无意地拒绝过很多钱,而不是教育、能力、年龄、所处的环境等任何客观原因。心打开之后,就能把这些钱重新找回来。今年只稍微接触了一点金融和投资,就意识到有多少热钱花不出去、躺在银行、晾在半空。它们需要的是足够把心打开、允许恐惧脱落、给金钱能量打开出口的人。(和金钱的游戏值得单独写一篇,但先把结论放在这里。)4. 交通工具是终极效率神器。被卡住的时候,就去坐地铁、坐船、开车、搭飞机或火车,总是有效(本期小报童全文就是在巴黎去尼斯的火车上写完的,心无挂碍,舒爽!)。5. 心量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天花板。可以把世界看成一个小小的斜坡,你是一个球,能滚得越远,说明你越成功,而「心量」决定的就是你的球有多大。每个球下斜坡都会遇到摩擦、损耗、逆风、不平的表面、其他球的挤压,但如果这个球足够大,这些小问题对它来说就不造成决定性的损耗。对于那些很小很小的、弹珠一样的球,一节台阶也会让它停住;而对于一个热气球一样大的球,只要这个斜坡的角度还在,它就永远不会停止向前。一切让你觉得痛苦的事情,都真实地存在,但对你造成的影响是小小的擦伤还是天大的障碍,则完全由自己的那个球有多大决定。练习心量只有一个办法:遇到事情,深呼吸,然后告诉自己:这是一件小事,我可以平静地、温和地处理它。实际上,事情没有变小,只是你的球变大了。6. 练习买东西不比价,减少「在实体店把这个东西拍下来然后去淘宝上搜价格」的行为。「渠道」有它的价值,要训练自己尊重和保护渠道的价值。有一天当你决定成为渠道,别人也会尊重你的价值。善意总是相互的。7. 买礼物的关键是计算礼物密度。礼物密度=金钱/体积。换言之,尽量送更接近钻石、而不是更接近2米大熊玩偶的东西。任何人占据的物理空间都是有限的,送一个大而廉价的东西,是一种有侵略性的行为;而送一个尽量小而精致的东西,则体现温柔且有界限感的礼貌。这个这个公式哪怕把金钱的尺度拿掉也同样有效——任何礼物,只要够小,就不会被人讨厌,而且几乎总是越小越好。8. 爱一个人要不求回报,爱自己也应不求回报。不要做「买一个包奖励自己继续好好工作」的事情,和自己做交易,会把路越走越窄。告诉自己「宝看见,宝想要,宝得到」就可以了。这些年我也渐渐远离了那些不爱自己的人——苛责自己和苛待他人,总是一体两面。9.  无论是合伙做生意还是上班,最关键的点都是:是否与自己尊敬且能学得到东西的人一起做事。如果东西学完了,就可以离开,去找下一个好奇与进阶的锚点。万事万物都是自己的学校,要有「功课已经做完了」的概念。当然也可以常回母校看看,但这和不毕业是两回事。10. 每五六年就换一批朋友是正常的,不必执着。能留住是缘分,留不住是常态,继续流动对彼此都是好事。分手、离婚、搬家、换城市、移民,也都是好事。连死亡也有非常积极的部分——完成了自己的故事、给新人挪地方,也是一种环保。11. 无法被社会架构定义、无法被一两个词形容的关系,是最好的关系。越遇到欣赏的人,越不要把两个人的关系往某种社会建构里挤,享受模糊、灵活与可能性。12. 要学会把生活转换成游戏。学一个新东西的最好方式就是缠着一个会的人天天和他玩——知识靠玩传播;改变自己的最好方式是想个办法让这种新的习惯好玩起来——习惯靠玩保持。没有人的爱好是经营一家超市,但如果经营超市是个游戏,就会有人氪金上瘾地玩起来了。把任务转换成游戏,设计技能、乐趣、奖励点、通关升级机制,任何事情就能成。玩谁不会!13. 每个人晒黑一点都会更好看。无限制地追求白是一种过于古典的室内审美。现代当然是天天在外面玩的人比较有魅力呀!14. 绝大多数人的天赋都不是「天生就擅长某件事」,而是「天生喜欢某件事」。如果对做好某件具体的事能产生天然的渴望,这已经是巨大的优势了。或者更具体点说,「我觉得xx特别酷,我要是也能像ta一样就好了」——如果在某个领域里经常让你遇到这样的人,那么这个领域也许就是你的天赋所在。因此寻找人生方向的最准确方法,应该是尝试一百件事,然后在里面找那么一两件「你看到别人做这事做得特别好,自己嫉妒得不行的」。之前总觉得天赋代表的是「能把一件事做得又快又好」,最近才意识到这是对它狭隘的理解。对一件事足够爱、长久爱,本身就是老天爷赏饭吃。才华和能力都是可以靠自己练出来的,但爱只能靠老天爷赏。15. 施比受更有福。在微信群多发发红包,多请人吃吃饭,多促使美好的连接发生,多送人礼物,工作中多为他人着想,都是幸福的事情。经常不求回报地给,就会一直有东西可给,也会不断出现配得上的给予对象。一直要就会匮乏,一直给就会丰盛,因为只有善意能流通,而渴求和绝望感是凝滞收缩的,它是能量无法逃逸的黑洞。出于恐惧而不断「要」的人,就是能量貔貅,会无止境地越缩越小,越走越边缘;而愿意给的人才会不断吸引其他愿意给的人,把能量聚集起来,做更大的事。世界是靠给予推动运作的。16. 绝大多数人没过上理想人生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理想人生是什么。人云亦云、不清晰、不明确的理想是无法被实现的。许愿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稀缺能力。17. 能平静地接受多少失败和不确定性,就能接住多大的幸运。什么都怕、什么都要问的人走不远。18. 中国是一个很神奇、很不一样、有的地方过于超前、有的地方又过于落后的国家,我们要认知自己的特别。越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原人,越适合往外走,去和更大的世界交互——我们有的,别人不知道;别人有的,我们不知道,这就是最完美的交流场景了。往外走得越深,得到的越多。世界大到超乎你我想象,有意思的事情太多了,单纯依靠在异乡的观察和感受,就足以把人的日常生活和思考模式向温和的、多元的、有趣的方向改变,永远不要停止出发。19. 不用把社交媒体特别当回事,所有大众社交媒体本质上都是小众文化,它体现的是人类生活里非常边缘、极端、浅薄的切面,真实世界远比它广阔。用小红书查攻略就够了,用微博刷新闻就够了,用Twitter看memes就够了,用Instagram看设计就够了,不要用它去理解社会、不要信任由它而来的判断、不要用它来做人类观察,更不要赋予它超越其本身的价值,尤其是意识形态层面的。躺在家里看世界是伪命题,走出去看到的、感受到的、经历到的才是真实的。20.  无论消费、体验、阅读、投资、还是学新东西,在有选择的时候,直接去接触最顶尖的那个「第一」的标的就够了,不需要在任何中庸的、二手的、模仿的层级费劲。第一名和第二名、95分和90分之间,常常是十倍的差距。开拓性、原创性、心气、视野、资源,完全是不同的。尤其是很多时候,第一和第二在价格上差得也并不是那么多,如果总归这笔钱要花出去,那么在这点上没必要太纠结,直接氪金氪上去。21. 能忍住不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就可以自然地过渡到不需要背后说别人坏话的环境。这件事的底层逻辑在于,不需要对身边人的行为、想法、关系、命运、处事风格、人生方向太过关注,如果有多余的精力和注意力,可以多往高处、往别处看看。对于身边因为缘分而聚散的伙伴和家人,简简单单地倾听和爱他们就够了。关注和关怀是两回事。22. 要在每个可能的时刻练习 critical thinking,习惯听任何人——哪怕再厉害的人或机构——说话,都只听一半。神灵、领袖、上师、哲学家、时代英雄,都会出错,都会有认知局限。大公司没有很厉害,大国没有很厉害,某某老板、某某艺人、某某博主就更没有很厉害了。大家都是草台班子,都摸着石头过河,都受时间空间的局限。保持批判性思考,在心底最深处保留自己的判断(虽然不用总是说出来),不要造神。23. 有任何学一门新技能的机会,都去。技能是可结合性非常强的能力,技能和技能的结合,就是灵感,就是人的独特性。不用挑,有机会就学,什么都学,也不用有什么压力,边玩边学就可以。开车,滑雪,木工,做饭,裁缝,电商,语言,打枪,钓鱼,编程,都行。会做别人不会的东西,或者拥有一个绝对独特的技能组合,是终极优势。不忙的时候,就去学东西,不会错的。24. 以前小报童也写过的——永远不怨恨自己,如果出现问题,调整个人操作系统即可,让系统去背锅,不要消耗珍贵的心力。一旦开始怨恨自己,就去睡觉。睡个长一点的。25. 一个人时间和空间的自由是无价的。老板无论花多少钱买,他都是赚的。我们此生大部分世俗的奋斗与成就,就是为了把这个自由尽量多地争取回自己手里。26. 不回一个人信息不是天大的事情,不回就不回了,哪怕对方事后问起,「不是忘了,就是不想回」,可以理直气壮。不是每段对话都必须是永续的,话说完了、关系的能量散了,就停了,这没什么可不好意思的。晚点回就更无所谓,三四年一回、十年后再回,都行。这事儿不需要羞愧,没必要解释,不违法、不犯罪,是毫无意义的社会压力。别人对你有关系的期待,那是他自己要解决和梳理的问题,与你无关。我们又不是为了别人活着的。27. 人往前走,糟糕的事情、伤心的事情、可怕的事情,都会过去的,都是风景。不要专注风景,不必太在意所处的环境,不用花心思解决问题和对抗。绝大部分问题的消失都不来自于主动地解决,而是过去。目光笔直,专注自身,步履不停,那些陈旧的、模糊的、粘腻的、苦痛的,一定会过去。28. 坐飞机一定要留一根充电线在身上。

2023-3-15 19:2

2019: 令人怦然心碎的人生整理术

这篇很久之前在其他地方发过,但是因为有很多新朋友是直接关注了小报童,还没有完全了解我对近藤麻理惠老师的长期执迷(近藤老师是除了乔布斯之外我的第二个生活方式偶像),所以把这篇旧文放出来。当时我在经历自己的一个漫长的低谷,是写这篇文章的过程救了我,过了四年后再读,虽然已经不需要再被救一遍了,但还是感受到穿越时间的深深安慰。愿老朋友、新朋友们也得安慰。以这篇为基础,下周会发一篇我近期对近藤老师理论的升级版理解,结合 AI、Web 3 、Second Brain 等等相对前沿的科技发展,可以说是一个2023版人生整理书,也是一个有魔法的系统升级指南。人的系统比电脑系统更值得常常升级。祝我们下周共同升级成功:)以下为正文。——————————写于2019年2月。前段时间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个节目是 Netflix 和近藤麻理惠合作的 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节目形式是,世界闻名的日本收纳大师近藤麻理惠女士跑到不同的美国人家里,专门指导他们扔东西。从制作的角度讲,这个节目从拍摄手法到故事走向都太老派了,像一部十年前的综艺,但我看得津津有味,主要是很喜欢近藤麻理惠在镜头上体现对“心动”这个概念的阐述和运用。她会鼓励有囤积东西习惯的人把自己拥有的所有东西全部摆在一起,然后一件件分析判断,这件物品,在此刻,有没有给你心动的感觉。有就留下,没有,就扔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很日本人的那一面,就是对物品的珍重感。美国人资源浪费惯了,决定扔东西的时候都是随手一丢,心理活动无非是,好的,我不心动了,那就不要了。她会制止他们说,你不想要这个东西的时候,要在扔掉之前先把它拿在手里,然后感谢它和你一起度过的时间。这个仪式感的过程可能就是日本人和美国人的文化差异了,日本人对物品表达敬意显得特别自然,美国人做这件事就总有种神神叨叨的感觉。让我想起之前听 the Verge 的科技播客 Why’d You Push That Button, 有一期聊的就是,我们该不该和人工智能(比如 Siri、Alexa)说“请“和“谢谢你”,感觉是听说之前中国人在讨论要不要和快递员道谢而现延伸出来的选题。我原本以为这个问题既然都提出来了,那最后肯定要高风亮节地决定,以后要鼓励大家向人工智能表达尊重和感谢,以体现人类的机文关怀和对机权的重视。万万没想到,美国朋友们太实在了,讨论了半天结论是,目前我们向机器说话这个行为已经有点微妙的恐怖了,如果真的把机器当人来看,大家都会迷惑,尤其是小孩子世界观还没养成,生下来接触到的就是一个人和机器互相尊重平等友善交流的世界,会不会太快踏入未来了。还是让机器就先老老实实做个工具,我们不要踊跃加戏,等科技真的发展到他们能理解人类善意了,再说。对日本人来说,这算啥问题。不管是快递员、Siri、Alexa 还是一个要扔掉的破洞袜子或是要过期的凤梨罐头,我们不仅有能力和他们无障碍沟通交流,还要责任庄重地对他们表达态度。之前听过一个播客叫 Everything is Alive,可以说是我见过美国人做过最日式的东西了,是各种物件以拟人的语气接受访谈,一集讲一个东西的人生故事,那种细腻幽微的美感简直是当代播客版《阴翳礼赞》。一罐汽水不被喝掉的心酸,一个氢气球飞向长空之前的恐惧,那些日常的习惯被忽略和遗忘的物品,一旦你想象他们有各异的性格和敏锐的感官,并且和人类一样最终结局是消逝,那种微妙但深切的悲伤感,或者说「物哀」,是我们一旦意识到就很难忽视的,我甚至会一想到它们也有小小的生命就会真实地难过起来。皮克斯做《玩具总动员》,应该初心也是类似的吧。如果我们愿意从这种角度出发,重新看待我们拥有的每一个有自己生命的物品,那么在放弃他们之前抱抱他们并报答感谢,可能的确就是一件非常体面并且自然的事了。于是这段时间,我决定使用近藤麻理惠的整理术,把我目前人生里拥有的所有衣服都整理一遍。这个任务听起来就有点可怕,所以她也鼓励我们干脆把仪式做足,这样成就感也会更强烈一些。一上来我们要把所有的衣物全部扔到床上,把它们堆成小山,这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自己到底拥有多少件衣服。这个视觉的冲击和它所造成的本能的恶感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反思消费主义,以及怀疑自己是否在有觉知地生活和购买,但放心这些反思都会在下次喜欢的牌子打折之前被大脑彻底抹掉。接下来就是这个仪式的高潮了,你要重新审视每一件衣服,决定你对它是否还有心动的感觉。在开始做这件事之前,我以为这会是一个十足纠结、痛苦、挣扎的过程,但实际上并不是。当你拿起这件衣服,定睛在它身上的那一秒,你已经知道答案了,之后即使有痛苦,也是说服自己接受这个答案所消耗的痛苦,答案本身不会再改变了。「是否心动」,就是一个简单的,二元论的,没有中间地带的标准。近藤麻理惠老师,果然是一个拥有了宇宙级大智慧的人。你可以用一万种方式尝试说服自己,你可以坚定并真情实感地列出这条裙子的一万个优点,甚至当你被要求评价它的时候,你能想到的只有它的优点,但不心动的时候,就是不心动了。没有也不需要任何可以被合理化、符合逻辑的理由,你就是知道,非常残忍。这种心动的原理,大概也可以被套用在许多其他的事上。而且东西扔多了会发现,人生错误的选择,规律总是类似。因为当下着急,因为别人的劝说,因为觉得便宜点的替代品不会差太多,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心动期的极速结束。那些开始就不对的东西,不会因为陪伴的时间够长就会自然地融入生活。事实往往是,陪伴得越久,那种「行不通」的直觉,就会越强烈。这时你才意识到,那个看似矫情的道谢仪式在这种尴尬的环境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甚至没有不行。之前和朋友聊过,有的东西舍不得扔,但如果给它拍张照,扔的时候心理负担就大大减轻,可能也是一个道理。拍照像个小小的告别仪式,是在和即将结束漂流、达成使命的物品说,你在这个世界上,也有属于自己的纪念,没有白来一趟。放弃衣服的时刻对我尤其难,因为衣服是贴身的、亲密的、陪我走过风雨的,它们的故事更紧密地和我的人生际遇相连。比如有件露肩上衣,它是我刚搬来上海没有衣服穿、使用租衣平台那段时光的唯一纪念了。那真是一段做梦一样的日子,看到它才让我想起,那时我每天醒来跌跌撞撞从 loft 下楼取衣箱快递,然后才知道这一天要穿什么出门,在镜子前匆忙勉强地搭配,那是新到一个城市的动荡和捉襟见肘。后来我决定买下这件衣服,觉得可以允许自己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稳定的衣橱了,后来也停用了那个服务,但它由于质地略显廉价一直被我扔在衣柜深处,可我也记得那段兵荒马乱的日子。无论当时是好回忆还是坏回忆,时隔几年拿回来看,都是甜蜜带点心酸,bittersweet.但这些衣服其实状况都还不错,有功能完备的冬衣,也有风格化的设计师品牌,如果只是因为我一个人的这些琐碎情绪的变动就丢掉,也挺可惜。我在美国的时候会把旧衣捐给 Goodwill,自己也会逛,发微博问了问大家中国有没有类似的模式,发现还是比较少,是个缺憾。在国内如果选择不扔,旧衣的主要去处仍然是贫困山区,公益慈善的成分更重些,当然也很好,但这些衣服独特的、有魅力的、可循环售卖的部分还是多少被浪费掉了。Goodwill 的模式是,丢衣服的人免费或极其低价将旧衣给予店家,然后店家挑选、消毒和重新定价,再将它低价放于货架售卖。对能接受二手衣物的人来说,不只有高端的中古店(vintage)可选择,低端 Goodwill 也自有其趣味,那种一件自己让一件已经被放弃的衣服在身上重新绽放光芒的充沛的感动,有时甚至不亚于去动物救助所领养小动物、给他们二次生命的情感。除此之外,更不要说它对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却仍想拥有时尚和美丽的人所能赋予的那种选择和购买的快乐。我在年纪小而且经济贫困的时候,也常常光顾 Goodwill,便宜地买到有意思又好看的衣服,能一连开心好几天,如果运气好淘到了所谓「有牌子」的衣服(此处 cue 到卡姆),更是觉得捡到了宝贝,回家的一路都难掩雀跃。很多 YouTube 的穿搭博主,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做 Goodwill/Thrift Haul 出身,多买多试错的成本低,有大把内容可聊,花大量时间淘东西的感觉好玩,而且能从一个(半)垃圾场慧眼识珠捡出宝贝,也是毅力与品位的证明。《破产姐妹》对 Goodwill 的戏剧化描述很有趣,来了一批新货,好东西需要眼疾手快地抢,有时甚至要和人大打出手;看上了但又暂时手头买不起的好衣服,就暗搓搓藏在店里无人注意的角落,避免被别人买走,毕竟一款只有一件。等过两天赚到钱了再来,来的路上恐怕都在心里默默祈祷,千万不要被别的买家或者店里的工作人员发现,希望它还在原来的角落。这些都是穷人的生活智慧,穷如果说有什么值得怀着深情欣赏和怀念的,也就是这点了。鸡贼的人类永远可爱,永远精力旺盛,永远有生命力。我知道 Goodwill 也有线上版本,对中国人来说最方便的就是闲鱼,但以件为单位来上传信息图片的麻烦是一方面,线上和线下淘东西能带来的情感共鸣的级别也是不同的,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的愉悦感和概率在信息通畅的互联网上本身就会较低,而且闲鱼实际上商业交易的成分更高些,再加上二手交易人们的问题和疑虑本来就多,很容易产生戾气;Goodwill 顾名思义,慈善公益的成分更多一点,大家交易的基础都是「本来也不指望它赚钱」,因此整体来说,还是偏向愉悦和大团结的气氛。希望 Goodwill 有天也能以某种形式走进中国,我想象中的它会是类似多抓鱼的气质,钱多钱少是个意思,主要是让还有生命的衣物发挥余热。之前和朋友 Steve 聊到处理旧物,他说「消费主义时代,物品交换和赠与是对过度消费愧疚感的极佳解药」,这在真实中有一丝讽刺。我想在情感上,如果旧衣能有 Goodwill 这样的去处,即使消解过度消费的功用未必有多强,也能多少让我感到安慰。但当然,Goodwill 与贫困山区也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更实用、有功能性的衣服,比如御寒、挡雨、防风,或是童衣,可以捐往山区;时尚感、风格感更强的,就相应地会适用于 Goodwill 的模式。想起之前做《脱口秀大会》第一季,对思文的一个段子印象深刻,当时表演得很好笑,转述可能缺了大半韵味,但大意就是,你把那些渔网袜、露背装送给贫困山区,让人家怎么穿,难道要让人家穿露背装种地,套渔网袜捕鱼吗。决定告别之后,那个感谢仪式倒也不难,我会抱着衣服,大脑中迅速陪它过一遍人生跑马灯,就像一个有过濒死体验的人类。它们有很多、很长的故事,跨越国家和城市,出现于我人生的各种碎片,留在我生活的观众记忆或者我的众多照片里,那些经历是它们的生命。但它们此刻不再重要了,永远躺在衣柜里对它们也不公平。我该允许它们有下一程的、新的生命了,无论那是 Goodwill,山区,还是被降解成新的衣物重新在人间流通。「我们有过很好的回忆,我对你有过心动的瞬间,但现在我们不再合适了,希望你的下一程,会有更需要和珍惜你的人。谢谢你。」和衣服说这句话怎么就这么自然。这比我人生中的绝大部分关系都结束得郑重。赶上经济寒冬,我不禁替各公司的高管们想,可能他们在裁员的时候,看着列表上一个一个名字,也是这种心情。总之能主动干脆地扔掉几件衣服的我,现在莫名其妙地对世间一切的放弃和背叛都有了共情。要扔掉的衣服也要叠好,放在大袋子里,这次我选择了飞蚂蚁帮忙捐赠处理,快递会提前约好时间过来,不发一言把衣物拿走,据说到了之后也会有一轮筛选,把品相较好的衣服捐赠,但只有约 10% 的衣服能够通过这个标准,剩下的都会被二次循环降解,被打成粒子,和来自别处的旧物一起,组合成新的生命体。留下来的衣服——回到最开始的近藤麻理惠老师的整理术,她建议把这些安全了的衣服仔细地叠成小方块,然后竖着立起来放进抽屉。如果说之前扔衣服是打碎,那么叠衣服就是一场场超小型的缝补和治愈,一点一滴地让生活重归条理,肉眼可见地建立秩序。“留在我身边的物品已经所剩无几,所以我现在要更加郑重地对待你们了”,大概是这种战后重生般的心情。衣服全部收完叠好、房间变得像刚搬进来一样空荡、要扔掉的两大袋交给快递员之后,我久违地大哭了一场,然后慢慢地好起来了。说真的,今年冬天我过得很并不容易,也许是因为它太过漫长,我的生活、情绪、感受都很动荡。整理衣服的那天,是我难得地感受到了成就和平静的一天,一旦短暂地拥有了它,我就回想起了一切与它有关的美好和生活本身的希望,我决定尽力把它们抓到手里,让这种秩序感变成一种常态,或者至少让生活本身更可控一些。收拾衣服并不轻松,它的劳累是同时心理和生理上的,每叠好一件小小的衣服的成就背后,都是增加了一点的疲惫,但那种疲惫让我心安,它抚慰了我,因为那不是任何我日常生活里充斥的虚浮的欲望和幻想,而是无比确定的、我踏踏实实做成了的事情,无论多小。痛苦是切肤的,成就即是可见的。全然的、百分百的快乐并不存在,它总要带有一点点的曲折。那次整理房间让我感到快乐之后,我慢慢学会了允许自己做一些能产生微弱但确切的成就感的事情——那件事本身甚至不重要,它最终的目的是消解我们心中的惶然和无助。想起之前少林修女写过,她在抑郁得最严重的时候选择了去面包店打工,每天光站着干活卖面包已经力不可支,哪还有处理情绪的内存空间,每天沾床就睡,每天的生活充实得不得了,抑郁就此减轻大半。这故事类似于之前流行的一个说法,大意是很多因为过度感受虚无而导致的富贵病可以靠去搬搬砖解决。这当然是对复杂心理问题的过度简化,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允许自己感受小小的痛苦,的确可以保护自己不被更大的痛苦吞没。创作,健身,散步,收拾房间,都是这样可以带来快乐的小小痛苦;而躺在床上刷手机绝对不是。如果后者成为了我们人生的重要部分,是我们想象快乐的主要来源,那我们的人生一定多少出了问题。我想读到这句有人一定会说,这些小小痛苦的本质是自律、是推迟满足感、是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我当然承认,但我的人生需要的不是这些,因为无意义早已刻入我的心脏,你无法要求一个悲观主义者打心眼里渴望百万年薪和大电视。而我也猜测那些渴望成功一路飞跑的人,可能也终究会走到所谓个人成长的山穷水尽之路,因为世俗成功的意义的确是有限的。我所沉迷的这些事,功利的世俗意义非常薄弱。比如收拾房间,是一个请个阿姨、两位数人民币就可以解决的实际任务。我健身也从未渴望拥有一个前凸后翘的健美身体,它对我此刻的生活甚至算不上锦上添花,我对它所暗暗指向的那种美好生活方式也不抱有任何激情。我需要的不过是,在西西弗斯的山坡上更上一步,碰撞疼痛,活动筋骨,平息躁动,感受宁静。无意义加上推石头当然还是无意义,但推石头本身,至少能让我们在现下不被吞噬。之前和张老师讨论这个,他引用徐浩峰《师父》里的台词,「我学功夫,从十五岁开始,每天挥刀五百下,这个数管住了我。」这么说可能太过极端了,我想也怪我举的例子,毕竟健身和整理房间这两件事本身就隐含某种荒谬或者绝望感。再锤炼身体,它也是会老会散去的肉身,我们不过在拖延它枯萎的时间;收拾房间,本质上是在和宇宙增熵的本质过不去,多少家庭妇女一辈子耗在了窗明几净的一百平米,毕竟整洁与秩序没有终点线和截止日期。还是有能留下来的东西的,创作是留得下来的东西。我喜欢的一个比喻是,写作是整理心里的房间。和整理东西一样,要化繁去简,要判断心动,要打碎和治愈,而且如果不动手开始,你永远不知道这个房间或者说你深处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样子,就像木心说的,「写作是秉烛夜游」。Vox Media 有个我很欣赏的记者 Johnny Harris,他最近完全 DIY 装修了自己的工作室,花了巨大精力和时间,他说很值得,因为「房间和人一样需要一个连贯的系统,我们要花费时间建立它,哪怕十年二十年都没关系,然后我们才能真正有效率地运转」。我想近藤麻理惠老师应该也会认同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朴素东方智慧。整理房间,写作,生活,都是如此,建立秩序才定得住心神,而秩序的关键在于先动起手来。最近读尼尔盖曼,他说他写《美国众神》时也常遇到瓶颈,但无论如何都要坚持每天写 1000 字,就像挥刀 500 下,无论好坏,只要坚持完成这个小目标就够了,就这样也写完了这本六百多页的书。我看完后立刻剽窃了这个工作方法,给自己立了一个 flag 叫作「风雨无阻一千字」,这篇文章就是这么写出来的。当然我坚持得并不好,它花费了比我预想中多很多的时间,但每天花一点点时间要求自己感受创作的成就和痛苦,在某种程度上拯救了我,也缓慢地建立起了秩序和习惯。写作的习惯就像洁净的房屋、温暖的家人、有意义的工作一样,成为了我生活里坚不可摧的稳定核心之一。它随时可以开始和结束,能清晰地感受到进步、有劳作的苦和喜悦,而且它有自己的生命力,甚至可以滋养写的人的生命力。几天前刚翻完了申申寄给我的轻小说《伯纳黛特,你要去哪》,讲建筑师女主角的前同事给她写信劝她从家庭回到业界,「你不创造,就会危害社会」。我当时看了笑出声来,觉得用来形容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挺合适,我自己大概也是其中之一。大概想说的就是这些,太长不看的版本应该是:情绪的内耗完全可以被日常的劳作消解,整理自己的房间是小的一种,用创作的来整理人生也许是大的一种。如果以有种秩序能够让人哪怕短暂地不去介意欲望无穷,不去关注焦虑压力,不再困扰自己是不是值得被爱,甚至片刻忘记这一切的无意义,那么这种秩序就是良性的、可贵的、值得坚持的。今天正好读到曾国藩谈日课,说的是非常类似的观点,比我总结得好太多,以此作为结尾。「累月奔驰酬应,犹能不失常课,可当日进无已。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息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精进而不觉。」祝大家精进而不觉。不精进也可以,能抵抗片刻虚无,也值回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