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产品沉思录 | 第七季
产品沉思录 | 第七季

产品沉思录 | 第七季

@shaonan × fonter

产品沉思录™ 是一个关于产品的知识库,也是一个 Newsletter (邮件组),始于 2017 年,累计发布近 200+ 期,涵盖几十个人物/产品/公司专题研究,累计近百万字内容。

除了点击下方「介绍」外,你还可以浏览
- 免费精选集:https://pmthinking.com
- 本年度目录:https://xiaobot.net/post/8e704723-0707-4922-96e3-950fb9788a4a

人们会被自己热爱的事物改变,而没有人因为给予而贫穷。
订阅5963
文章53
最后更新:2024-2-5 11:4
查看 【产品沉思录 | 第七季】 详情查看 【shaonan × fonter】 主页
分享到微信打开

免费内容

2024-6-10 20:46

Vol.048: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本期概要:再见: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纪录片:教你去看见这个世界结语:人是一个带有噪声的信道,那怎么办?后记:生命的压舱石🧑🏻‍💻 卷首语本季产品沉思录付费连载,到此就结束了。但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在其他的地方相见。后续产品沉思录将会进入维护模式,过往这些年的付费专栏内容,将会被重新筛选整理后放到 产品沉思录 。内容不定期更新,欢迎大家有空回来看看。还有一些礼物,再第一篇结尾处。如古龙所言,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那么再见了,所有产品沉思录专栏的读者们。—— bye 👋, fonter & Shaonan再见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by shaonan敲下这最后一篇内容的时候,是产品沉思录第七季的最后一篇稿子。也依稀记得七年多前在动车上写下卷首语的日子,那是送给自己 31 岁的礼物。尔后每个周末,几乎都有至少一天时间在家里看资料、思考、码字,几乎成为了某种仪式。而这方天地,成了自己低谷时的喘息之所,让自己看清了何谓欲望,何谓恐惧;也成了酝酿新产品的田地,诞生了 flomo、小报童,以及《笔记的方法》。但人生就是不断放下,再放下。不过好在,我们可以好好告别,不留下戛然而止的遗憾。说实话,计划结束连载,其实内耗了许久。印象中去年 5 月和 light 因为这个事情还单独聊了好多次,他分享了一个食梦者里面的故事,让我释然了不少。1)出版社会希望受欢迎的作品能够持续连载下去,这反而导致作品的质量和受欢迎程度持续下降。2)两位主角,为了能在希望结束的地方、干净利落地结束作品,和出版社做了巨大斗争。想想也对,如果因为精力不济带来质量下滑,最终无人问津,倒不如在合适的时候结束,给所有人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更好。这篇文章,并不想煽情地讲述太多往事,而是希望讲讲为何你也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沉思录」。而文末,还有一份送给各位的小礼物,方便大家能更快速上手。收获,不止知识的复利产品沉思录到底为我带来了什么?在专业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知识,对于许多主题(如交易平台、电子表格、思维工具)有了深入的研究;为这次创业提供了许多理论指导,如关于笔记的方法、创作者经济的理解、战略及竞争的思考等;结识了许多朋友,如 flomo 的二舅孟岩兄,便是因此而结缘;而他的助推,则是我们决定创业的转折点之一;带来了一些个人品牌知名度,尤其是当时自己在打工时,有一个独立于公司之外的个人标签;一些经济收益,帮自己度过再次创业伊始的拮据期。每周投入 8 小时,连续七年,大抵收获如上。自今日回头看看,依然还是很划算的一笔投资,不仅有知识上的回报,还有人脉上的拓展,以及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且其影响,应该还会持续。显然,这会有幸存者偏差,但其中有些经验,我想是能共通的,尤其是当你工作 5 年左右,步入三十岁的时候。你会拥有一个持续精进的时空,能让你对某些领域思考更加深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你会拥有一个对外广播的接口,可以 7x 24 持续不断对外广播自己的思考,与更多人建立更多信任与连接;你会拥有一份额外的收入,这样想要创业或者面临裁员的时候,内心会多一份底气;注意上述顺的先后,或者说我并不知道调整顺序结果会如何,因为这条路也很凶险,极容易让自己的 ego 被放大,成为一个智商美化的空壳子,也很容易变成为了追求收入的复读机和标题党。挣扎,智商美化和求真上述建议,不是什么道德劝诫,毕竟我也是俗人,这些念头也会隔三差五冒出来。产品沉思录最早并不是想做成 newsletter,哪怕到今天内心也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它最核心的,是 pmthinking.com 这个巨大的知识库。而每期的内容,可以视作这个知识库的提前更新而已。这里其实有个误区,因为我做知识库,是先给自己用,然后再顺便开放给其他人查询;而许多人做知识库,是因为看到某个领域可能有流量机会,希望求大求全求知名度然后变现,而却忽略了,这个知识库对自己的价值是什么。当然,我也走过弯路。比如早期的产品沉思录,也是充斥着许多时效性的内容,以及大量晦涩难懂的内容,甚至还有许多自己没有读完的内容 —— 因为当时有一个自己尚未觉察的私心,便是希望获得他人的关注和仰慕,而这种复制粘贴的操作,对于自己智力上的美化效果是卓然拔群的,但实际上对自己帮助并不大,因为自己并不是真的理解这些知识,也更无场景来验证这些知识。所以这也是为何没有 1-3 季的原因,因为内容实在是不值得一看;而如果你有兴趣去看看痕迹,那么在 pmthinking.com 底部有更新日志,大抵能看到我的贪婪与挣扎。如果你能卖出告别虚荣的第一步,那么还会陷入第二个陷阱,即希望追求完全原创。其实这世界一切创造皆混搭 ,所有的创造都是踩在前人的基础上,没有人能凭空完成一个创造。所以不少人在此折戟,就是希望完全能独立于所有人之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 但结果要么是闭门造车完全无用,要么是过度形而上学,成了神棍。其实卢曼的 原子笔记法:Zettelkasten 已经讲的很清楚,当知识的搬运工没有价值,但是也没必要总是从零开始创作。重要的是将知识内化,知道在什么时候能用,那么就要与其互动,将自己真正有价值的部分筛出来,和其他知识建立连接。感谢卢曼的洞见,让我走出了完全独立创作卡壳的瓶颈,也让产品沉思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 对自己关注的内容不仅是收藏保存划线,而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裁剪,拼贴,批注,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专题。比如当时研究的 电子表格与数据库的历史 交易平台指南 V2.0 等,就是把许多篇文章,许多不同人的观点整理,拼贴,合并成一个专题。这样做虽然有些粗暴,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足够了。这就像去健身房锻炼,重要的是先跑三公里,至于是标准跑步姿势,还是累到踱步走完,反而没那么重要了。而第三个阶段,则是今年以来才进入的,将参考资料变为客体,将自己的理解变为主体,结合经验来撰写内容。这样虽然不少内容看起来会比较浅,并不像大佬思考的那么深邃,有洞察力。但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知识上的再加工,可以把某些事情想的更加深入,对于未来自己要做的事情,有更明确的指导。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像是为自己的人生撰写了许多文档,一方面能把阶段性的思考记录;另一方面,则是当有新的信息输入的时候,可以基于这个文档再调整,而不是每次都重新进行思考。这样把基础的问题思考的足够清楚,自己便能更加安然地立于粗糙的现实地表之上,不再随风摇摆。所以你看,如果你刚步入职场,或者开始面临一些中年危机,通过这种方式的积累,反而能在专业上更深入,为未来提供更多竞争力;也能让自己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在世界上的什么位置,如何与世界相处;还会因为这件事,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退一万步说,还能顺便给自己赚点外快。我是说,把内容收费这件事很关键,因为它会强迫你来完成履约,继而建立仪式感,形成习惯。至于是不是能成为主业,能否赚更多钱,这个答案超出了我能回答的范围。但千万记得,别让赚钱扭曲了你的动机,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为何出发。结束,知与行的冲突最早做产品沉思录的时候,自己刚步入三十岁,也进入了一家有规模的公司任高管,所以有许多迷茫的大问题,比如如何搞清楚交易平台怎么经营,如何面对内心的欲望, 如何制定年度目标,如何进行汇报等等。这些问题本身牵引着自己去学习,去实践,你能在产品沉思录中看到许多这样的痕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解决的问题变得微小,具体,一如哈耶克在 什么是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 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这些具体的知识,都是分散在现实实践中的。举个例子,假如我们决定造一座跨江大桥,是用斜拉桥还是拱桥肯定是个关键问题,你可以和全球的桥梁专家一起讨论。但这个问题解决后,并不意味着一切就万事大吉,还有更多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比如沿岸的居民如何拆迁,旱季和雨季的周期是多久,到底选择哪个施工队等等。此时能探讨的对象就会变得具体,可能外部桥梁专家的反馈,都不如当地老乡给的某些信息有价值。这便是自己遇到的问题,因为和几年前的问题相比,自己现在的需要的知识和实践更加具体,对组织更重要,但是分享出来对其他人的启发,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何接手幕布的审核体系。因为收购之后,所有审核的事情将会由我们自己承担,那么如何选择供应商,如何界定审核范围,如何改进审核机制等等,都成了特别具体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知识来解决,而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实践知识记录。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组织内部有很大的价值,但是如果直接分享出来,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这些内容过于琐碎,过于具体,如同看一本说明书一般枯燥。再退一步来说,即使能花点时间把这些具体的知识抽象出来分享,但以周为单位(甚至以月为单位)来分享,依旧是过于高频了,因为实践的过程远比想象的漫长。比如对于 flomo 相关笔记功能的探索,看似只有一个按钮,一个弹窗。但是其概念设计,自去年就已经开始,中间经历过多次的探讨,测试,否定等等,才有了最近的这个版本。且这个版本是否就达到了设计预期,恐怕需要到年底才能下结论。所以这又是一个悖论:高频的更新只能提供陪伴的情绪价值,而无法提供基于实践的深度思考和总结。而前者,显然是自己不想要的。那么,如果不分享自己的实践,单独再为产品沉思录的读者提供内容呢?其实曾经试过一阵,但发现很难持续下去。因为这相当于把产品沉思录独立成一个新的业务,需要去做用户分析,需求调研等,而这显然要牵涉更多的精力,而这对于自己来说是最稀缺的资源。如果组织化运营,如之前所说,现有的组织并不具备内容经营能力,我和 fonter 都还有自己的主业要做,所以很难短期内找到合适的人更关键的是,这样分享的内容只不过是大家爱看的内容,并不是自己真正实践过的内容,甚至会为了更新而更新,许多内容都没有消化掉就来分享,就又回到了智商美化和复读机的道路上来。可以说产品沉思录的结束,源自于自己无法调和知与行的矛盾,无法调和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共享的矛盾。现在,接力棒交给你了纳瓦尔说过,内容是除了代码之外杠杆最高的手段之一。我想许多读者和我一样,未必有写代码的能力。但产品沉思录的这个模式,却很容易学会,你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类似 Notion 一样的笔记工具,用来做自己的知识库积累;再需要一个如小报童一样简单的付费专栏工具,用来做日常的更新。以及加上一些你的好奇心,和一些足够长的耐心。后两者依赖于你,我们暂时帮不上忙;而前两者,我们则有可能尽一份力:关于 Notion 上产品沉思录精选的计划:将开源产品沉思录精选集在 Notion 上的模板,你可以一键复制到自己的知识库,方便查询和编撰;可以基于这个知识库样式进行任意的修改,裁剪,无需署名。关于小报童的申请:将降低小报童的申请门槛,申请时只需要备注「产品沉思录读者」,即可申请开通,以便你在学习 Build 的时候,也能实践下如何进行 Sell。我依然记得《独唱团》那篇《1988》的结尾,用在此处再合适不过了:我是被他们笼罩着的人,他们先行,我替他们收拾着因为跑太快从口袋里跌落的扑克牌,我始终跑在他们划破的气流里,不过我也不曾觉得风阻会减小一些。只是他们替我撞过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墙,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进的沟壑,然后告诉我,这条路没有错,继续前行吧,但是你已经用掉了一次帮助的机会,再见了朋友。所以,产品沉思录的接力棒,现在交给你了。尾声在决定是否结束产品沉思录的时候,light 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EVA 结束了,但并不等于 EVA 死掉了。是的,产品沉思录的付费连载结束了,但许多事情还会继续。在未来的日子里,除了和 light 继续经营旧工业联合体旗下的业务们,以及照顾好妻子和即将到来的新生命,我还是希望能继续完成一些事情:继续将这 7 年的付费内容经过精修之后,同步更新到产品沉思录精选集上,欢迎评论、批注、交流。如果你怀念这座知识花园,欢迎常回来看看这里又有什么新的变化;上述更新,也会同步到产品沉思录的公众号上。奇想驿的播客,大概率还是会以年的单位来更新,还有许多想说的话,到时候可以在播客这个媒介上更好地继续下去。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听到好听的 BGM,才更有更新的动力。依旧会在即刻镇出没,碎碎念一些有的没的,大多数时候可能都是杭州山水风景照片为主吧。另外还会保留一个小小的买断制专栏「松节油」以及对应的社群,不过更新内容会比较个人化,更新频次也暂时无法承诺,能保证的就是内容如松节油专栏介绍那样:毕加索说:艺术评论家聚在一起谈论的是形式、结构和意义,而艺术家们在一起讨论在哪里可以买到便宜的松节油。在这里我把自己作为方法,调试自己,调试自己的产品。那么,再见了,所有的产品沉思录读者们。纪录片 教你去看见这个世界by fonter纪录片 Teaching to See ,有中文字幕。本片的主角 Inge Druckrey,是 Edward Tufte 的老婆。有人评价到“If you do one thing today, watch this 40-minute crash course in Design Thinking.”本片我最喜欢的一段关于眼与手的矛盾🧂 當你書寫時有兩件事要注意。 有兩個不同書寫的觀點。 這想法源自於書法家 Lioyd Reynolds一個在書寫上的觀點是眼睛。 當眼睛想要去看一個有條理的整組符號眼睛想要圖案。眼睛想要次序。 眼睛想要極完美的。 眼睛想要一個可信賴的,可以依靠的。 眼睛在閱讀上相對保守的。另一方面是手。 手在書寫上的觀點則是非常極端的。 所以手想要寫得越來越快。書寫就變了,因為我們大多會越寫越快。 而手想要富有表現性的書寫。 所以當你簽名時,你不會想到要讓每個字母書寫得完美。 你思索在簽名時的方法。 於是要忘記某個人的簽名,會變得非常困難,因為你不會慢慢地做。 你必須寫得快且有表現性的。 那是個在書寫上與生俱來的手。 所以整個書寫的歷史可以被看為一個小小的雅緻抵觸。保守雙眼想要每樣東西都是完美與理性的,而激進的手想要寫得快,寫得極富表現的。 所以是個接連不斷地抗爭,成就了我們在看這些字母時的當下。同时这一段也简单解答我关于 Steve Jobs 在里德学院学习 typography 的疑问:他到底学到了什么?我在里德學院就讀大學。在當時,里德學院提供了可能是............全國裡最好的(西洋)書法課程。......因退學緣故............所以不需要上一般課程............我決定在書法課中好好鑽研與學習。......我學會襯線 (Serif) 與無襯線字體 (Sans-serif)............學會關於字母於不同排列時該有的間距變化............學會如何去成就優美的西洋字體 。當初並沒有期望這段學習在我的生命中,可以拿來......做務實的應用。但在十年後............當我們第一次設計蘋果電腦............之前所學的全了然於心。我們因而決定把它應用在蘋果電腦。它是第一台有如此優美的西洋字體電腦。......假如我當初沒去選這門課............蘋果電腦不會有那麼多字體可以選擇............跟比例相稱的字母間距。推荐:我记录的字幕和简单注解:TEACHING TO SEE结语 人是一个带有噪声的信道,那怎么办?by fonter很少有人关注到,当 Sam Altman 与人在 2015 年筹备创建了 OpenAI 时候,他与 Alan Kay 进行了一次深谈。对谈之后他出资创建了 HARC ,人类推进研究小组。这个小组合并了 Alan Kay 十几年前创立的 Viewpoints Research Institute(VPRI )。他们致力的内容都是「Powerful Idea eduction & tools」,电脑是这样的一种 Powerful tools。曾经给予厚望的 iPad 可能也是吧,某种意义上来说 OpenAI 也是 Powerful tools。为什么这些人热衷于这一个课题?2007 年,受 TED 邀请,Alan Kay 以一篇《A powerful idea about ideas》阐述他的视角和理由。看下面 2 个桌子是一样大小?绝大部分人会觉得不一样大,然后事实是什么?事实是桌子一样大的。人类自身有一个巨大的认知缺陷。假如说世界并非如我们所观察到的样子,而是我们自身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看待这个世界。那么我们所言的现实可能就是一种幻觉吧,我们可能都是一个瞎子或者独眼龙吧。我们都沉醉于梦国,而要意识到这样一种生存状况,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认知的局限。所谓的「简单可理解」 ,可能事实上既不简单,又不容易理解,而那些我们认为是「复杂的事物」 则是由简单、可理解的事物组成的。我们需要理解自我,才能走出我们自身的一些缺陷。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是一种噪声信道,需要一个工具/方法去纠正我们的信道。数学/物理/计算机概念有一集播客我看到了很多转发 ,也拜读了一下。我对提到的处理问题的类比很感兴趣,信号与噪声。与此类似的最近不断回溯了一些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里面的基本概念。比如 逃逸速度第 2 宇宙速度是 11.2 km/s 可以逃离地球第 3 宇宙速度是 16.7 km/s km/s 可以逃离太阳系第 4 宇宙速度是 52.5 km/s 可以逃离银河系拥有逃逸速度才能自由。只有足够快才能有逃逸速度,才能逃逸那些你不想做的事情,那些摩擦障碍等。张一鸣说逃离平庸的重力,本质上就是企业的增长速度达到多少才能无视大企业病陷入无限的竞争中。个人的赚钱速度能有多快才能逃逸社会传统的束缚、日常生活的琐碎。比如 压缩80% 的语言使用20% 的单词80% 的销售来自20% 的客户80% 的互联网流量流向20% 的网站我们的个人不良行为可能有80% 归因于只有20% 的时间存在的自我版本压缩是一种智能的体现。幂定律告诉我们世界都是统计冗余。压缩就是一个消除冗余的过程,用一种更精简的形式,表达相同的内容。Edward Tufte 一直推崇 Sparkline 和 Small multiple 的数据可视化方法,鼓励对视觉信息进行极端压缩。有了压缩于此我们才能有更大的时间跨度、空间跨度去处理我们需要的信息和数据。压缩是所有的工程领域最简单、最优美的设计理论之一。向计算机/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学习思考,等同于向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学习思考。什么才是更重要的?这 3 个人,你认为谁才是对世界最重要的人?Alan 在多次公开演讲中提到 Xerox 施乐实验室与众不同最重要的 0 号原则,就是 Visions not goals达芬奇有很高的 IQ,在他的时代构想了很多发明,但福特出生在合适的年代,他拥有足够知识得以制造出汽车并以足够便宜的价格提供给人们,福特改变了人类的交通方式,而达芬奇却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发明。所以知识比 IQ 重要。我们大部分人知道很多知识,但有的知识并不是好的。而有的知识在某些时候是对的,某些时候又是错的。比知识更强大到是有人/工具能够改变我们思想和观念格局的观点即 Outlook,比如牛顿的微积分方法给我们一个强大的工具,好像多了一个大脑。它使得现在的普通高中生可以做牛顿时代之前的最聪明的人都不可想象的事,比如造火箭。所以 Outlook 比知识重要。微积分曾经就是这样的,给了我们一个处理简化复杂事物的工具。微分,理解事物的动态变化,积分,理解事物的整体影响。每当你创造一个工具的时候,你既做了一个放大器又做了一个假肢。特别是在过去的400年里,人类发明了「脑挂 brainlet 」,就是各种对大脑的辅助装置。这些装置帮助我们,去以一种不一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它们通常是作为人体感官之辅助出现:比如望远镜、显微镜,以及各种思维上的辅助工具。看见系统Doug Engelbart 有一个决策时候遗憾最小化框架,也是亚马逊 CEO 贝佐斯经常使用的的决策方法。二战后,Engelbart 凭借电气工程学位和雷达操作经验,在加州找到了一份很好工作,并在那里遇到了未婚妻。订婚后,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实现了上大学、找到稳定工作和结婚这些小时候的目标,但却感到没有新的目标。他觉得自己一生中还有大约 550 万分钟的工作时间,那么他真正想投入这 550 万分钟的时间和注意力的是什么。他开始思考他可以为自己设定什么样的新目标。他想象自己到了 80 岁的时候,是否会认为不做这件事情会让自己遗憾。尽量让人生的遗憾数量最小化。即使当时的选择后来看来是错误的,但也不会后悔尝试过。在决策过程中,我不把金钱当作一个目标。我是在钱够用就可以的环境中这样长大的。我也从来不认识那些有钱人,对他们也没兴趣。在我看来,世界变化得如此之快,我们的问题也是,以至于我决定寻找一个能为人类带来最大回报的人生目标。Doug Engelbart 在 2013 年时候已经过世。当 Alan Kay、Doug Engelbart 等人老去的时候,他的下一世代拥有的遗憾最小化的目标是什么?这几年的产品沉思录中反复提及的几个人的故事和文章中,我似乎隐约看的见的一条暗线。Mike MatasApple 前设计师, 2001年,当我14岁的时候,我得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早期的 Next Step 软件公司工作。这家公司叫做 Omni Group。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他们勉强同意让我课后过去帮忙回复客户支持邮件。但是工作几天后,我发现我有轻微的阅读障碍和糟糕的拼写与客户支持并不兼容。但他们没有把我拒之门外,而是慷慨地让我留下来,帮助他们为新的 Mac OS X 产品设计用户界面。从那以后,我一直在练习用户界面设计。Bret VictorApple 前员工,Alan Kay 说他是 One of the greatest user interface design minds in the world today。界面对我来说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而且一直如此。我只是从没意识到。这些年来,我花了很多时间拼命地想要想出一个“东西”来改变世界。我现在知道为什么搜寻毫无结果了事情不会改变世界。人们通过使用东西来改变世界。重点必须放在“使用”上,而不是“东西”上。现在我通过望远镜的右端看,我可以看得更清楚,有一些项目和可能性真正让我感兴趣。Ralph Ammerdraw > art,不要把它看成是绘画艺术,把它当成一个工具,变成思考工具以及和人沟通的工具。2020 年对我影响十分大的一个人。他把绘画解构成一种思考的方式,而不是我们通常人口中的艺术,一种悬挂庙堂的东西。语言和绘画是同样重要的思考工具,draw > art,如同语言一样变成思考工具以及和人沟通的工具。期望一样,绘画和语言一样做到自然随意平常心和顺手拈来 。就像 Bret Victor 说的,我打算发明一种人性化的媒介,让下个世纪的思想家能够看见、理解和创造系统。推荐HARCVPRI人自身是一个噪声世界好像变难了,我们该如何应对?A powerful idea about ideas后记 生命的压舱石by shaonan所谓压舱石,其实就是和某些人或某些事,建立深厚且长期的关系;这些关系拉着自己在困难的时候不至于翻了船,也让自己始终有前进的方向;这本来是一期播客内容,但是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和情绪讲述。那么,就先用文字将其呈现出来,作为告别的礼物。父亲经常给我说一句话,当送走了所有老人之后,接下来就是等着自己被下一代人送走。以前没有太懂这句话,直到看完蔡崇达《命运》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其实父亲并不是在说死亡,而是在说关系。有趣的是,如果你看过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切身感受到那种令人绝望的孤独后,那么蔡崇达这本《命运》,反而会让你很安心。因为和吴摩西终其一生找不到一个能说话的人不同,阿太生命中,虽然没有生过一个孩子,但是悉心照料的每个孩子,都成了她生命中的压舱石。这也是在 2023 年让自己最有共鸣的一个说法,也和自己的心态比较接近。不再去追求更多不同的体验,尝试更多新奇的东西,播撒更多种子;而是回头来看自己业已拥有的东西有哪些,如何能和他们的关系,更加深厚一些;其实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感觉,初到一个城市,生命像浮萍一样,无处安放。我也依旧记得某年过年时,突然接到一个久违的电话让初五去面试。然后赶紧买了车票从郑州奔到上海,希望能抓住这个机会。但命运总爱开玩笑,面试完从那幢楼走出来,是延安高架上的车来车往,朋友们都还没回到上海,我居然不知道该走向哪里。吊诡的是,多年以后,我和妻买的第一套房子就在那个办公楼附近。从那边出来穿过高架,是有茑屋的上生新所;从上生新所旁边的小路出来,有法华汤包。你可以进去说要一笼一碗,秘制的,少放点辣椒,因为很辣。然后向西走 200 米,是我们住过的小区。当时有三只猫,一个小院子,屋子里总有一盏灯,无论什么时候回去都会亮着。是什么让我们能感到安心呢?是你知道这个城市里面有你关心的人,有关心你的人。有你想见的人,有离不开你的人。你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也知道什么事自己不喜欢。你知道街道尽头的秘密,你也能给异乡人指路。此处安心,便是吾乡。其实这一切很简单,就是关系。我们和这个陌生的世界建立了关系,而这些关系,就成为了我们生命的压舱石,让我们的人生在遇到风浪时,不至于倾覆。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是宝贵的财富,而将其视作负担。因为在 35 岁左右,周围和自己有关系的,无论是人还是事,开始稳固,老化,颓败。一切都趋于稳定,但也让自己陷入很深的恐惧。因为这些不变的关系就像是秤砣一样,压着自己喘不过来气,仿佛像一列加速驶向死亡的列车,而车窗都被焊死。这时候,许多人的反应是逃离,而不是重建。毕竟逃离太有吸引力了,重启人生是一个多么诱惑的选择,而重建则需要揭掉黏在肉上的破碎鳞甲,然后等待鲜血结痂,愈合,以及留下永恒的疤痕。所以这个时候,往往会做出许多离谱的事情,比如试图和过去的一切割席,让自己焕然一新,但被囚禁在瓮中无法脱身,郁郁寡欢;又或者是盲目投身于建立新关系,而忽略了自己身边那些重要的压舱石,任其腐烂,溃散。其实这么做,短期内会让人感觉很好,就像突然清仓了股票获得了一笔现金,然后去看各种可能性,无论是情感上的还是事业上的,似乎能遇到许多美好的事情。而这种不确定性的诱惑,自然让会让人觉得精神矍铄;但这种突然的决策,真的就能挽救自己么?还是过不了多久,又会陷入这种倦怠的循环?并且最可怕的是,生命行至半途,手中的弹药已然不多,再试图和过去割席重建,虽说不是没有胜率,但是大概率会让结果惨淡。因为关系只能通过时间来投资,没有其他的捷径;而时间又是我们最稀缺的资源,既不能存储,也不能赊账。那就这样凑合下吧?但其实也未必,因为再回头看看,那些生命中已然存在许久的关系,真的那么不堪么?还是有许多细微的变化,自己没有注意到呢?比如曾经觉得猫咪老了之后都是疾病,需要不断打理,但最终还是会消亡。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些老家伙已经非常通人性,在你不开心的时候会逗逗你,在你烦躁的时候会找你撒娇,这远比重头照顾一只小猫得到的抚慰更多。再比如虽然去过许多次九溪,但依然没有在雨天去过,依旧没有走完所有的小路,依旧没有溯溪到尽头,依旧没有搞清楚瀑布的源头是什么。你看,同样一个地方,也有无数多新的可能性值得挖掘。恰好,近些日子去看了「古道具坂田」的展览,再展览结束时,已经去世的坂田商店的创始人坂田和实留下了下面这段话。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修复并保持,而不是推翻重来。这些随着时间不断深厚的关系,拉着自己扎根在粗糙的大地之上,做着具体的事情。而在不断行动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填满了生命的意义 —— 用一辈子的时间,和什么事情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也正是这些深厚的关系,拉着自己没有变的轻浮,比如无论何时,都知道有个家能回,有几只猫子在等;又比如每天睁开眼就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能让被服务的人体验更好一些。如果余生只有这么多时间,那么,你愿意把它们用在哪里?和什么样的人或事情建立关系,让他们成为你生命中的压舱石?你又想驶向何方,做些什么事情,让其他漂泊的人啊,能因此不再惧怕风浪。

2023-7-10 9:0

Vol.025:什么是有效产出的世界

本期概要:读书:《目标》与制约理论视角:不受欢迎的想法清单思考:理念超配 -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意识:10 ✕ 工程师卷首语产品沉思录从下周开始,暂定将临时从每周一起变更为每两周一期。但请放心,本季 48 期,每期 4 篇的承诺不会改变,各位也已经是买断制,不必担心过期的问题。和大家说下具体的原因:shaonan 最近由于公司业务变化,接手了新的产品,忙碌程度远超预期,所以精力上有所不济。fonter 最近工作生活多有变动,所以也有许多相关的各种事务需要忙碌,时间上也变得捉襟见肘。但我们并不想因此降低内容质量,所以综合上述各种因素考虑后,暂时将降低产品沉思录的更新频率,以便能有更多相对充裕的时间思考。也能让本季的终点,晚点到来。—— @Plidezus & fonter❧🧘🏻‍♀️ 来自 rukianovus@gmail.com 的 Worthy Five❶.近期有什么值得再试的菜谱?墨西哥taco酱(牛油果+柠檬汁+洋葱+西红柿+黑胡椒+盐),配合薄饼/生菜/玉米片都很好吃,既能补充脂肪,也有维生素和纤维素,口感上很清爽❷.近期你的城市中有什么值得再去的地方?晚上去大学门口吃路边摊!工作太久了,渐渐开始像一个机器,需要去感受活力和生活小事景点推荐永庆坊-沙面路线,永庆坊会看到骑楼老街、西关大屋、粤剧博物馆、李小龙祖居,而沙面是过去的英法租界,欧式建筑,晚上过去走走,更像是一个公园。整套路线下来,很明显能感受到世界的变化,如此不同又融合在一个城市中,是城市记忆❸.近期有什么值得独自或者和友人做的活动?广州的夏天,实在可怕。最近我一直在做的活动就是去附近的电影院看电影,在特定的空间专注地做一件事,会让人感觉愉悦~❹. 可以说一说你最近见过的朋友吗?大学室友,上周末一起去澳门游玩,随后在她家度过周末,吃牛肉火锅😋她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很适合挫一挫有些优柔寡断的我她养了一条拉布拉多,我也是看着狗狗从小宝宝变成90斤的“胖”然大物,遛狗如拔河,但是很开心~❺.推荐一本近期你读过或者想读的很棒的书吧《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豆瓣评分9.4,大概10年前就想读这本书了,奈何厚度实在惊人最近读完侯世达学生的作品《复杂》,其中也介绍了智能的一种特征——类比,再次燃起了读书的热情,希望今年能看完嘻嘻请你也分享你的 Five ,Worthy Five, Give Me Five 更多朋友 Five 的分享,同时也欢迎来我们 随便玩玩日报社 看看。❧读书:《目标》与制约理论by shaonan早就听说高德拉特写的《目标》这本书,也看过一些摘录或者干货分享。但真正从头到尾看完,收获还是不一样的。想了想原因如下:这本书是用小说的手法写的,还穿插了主人公的感情线,很容易代入情境。而干货则把大多数背景都剔除掉了,变成了生硬的理论。因为有了大量的背景信息,所以就可以站在主人公的角度,来思考接下来的问题该怎么解决,而不是直接获得答案。阅读时间变长,也意味着让自己浸泡在这个话题中的时间变长,更有利于结合自己过往的经验,来思考书中提到的问题。说回这本书,虽然整体是围绕着制造业来展开,但对自己还是有下面 2 个启发:1)你的目标是什么很少有创业者会承认自己做事情没有目标 —— 比如我要做个「好」产品;想要做个「自己」的产品等等。但问题在于,该用什么来衡量这些指标呢?早年产品经理很热衷于「提升用户体验」,因为认为这样能消除用户使用的摩擦,提高用户规模。这个叙事背后隐藏着的,其实是有了规模就可以继续融资。但如果继续推演下去,就会发现如果只有规模,没有收入,最终还是没有价值 —— 无论你的愿景多么宏大、团队多么优秀、技术多么先进。但实际上,这种优化非但不带来收入,而且还会造成更多现金流的压力。比如当年单车大战的时候,有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体验优化,比如「座位」更舒适,比如车上有 USB 插头能给手机充电,甚至有金色的车骑起来更炫酷等。又比如为了产品扩张,比如提前给出过大的存储空间、过多的分享权益,而忽略了存储成本和审核成本,最终因为入不敷出而关张。所以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目标是盈利。因为有了收入及利润,才有可能继续优化产品。而所有的决策和行动都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围绕这个目标,其实也有三种不同的视角,其中规模世界是我个人的补充。规模世界:这个视角源自于 VC 主导投资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核心理念在于通过烧钱来扩展规模。在这种视角下,创业者很可能为了规模,而忽略成本要素。这在新兴空白市场,且能产生规模或网络效应的业务中,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如果业务本身不具备上述效应,且在经济下行周期基本上跑不通。成本世界:这个视角源自于传统会计和管理理念,核心是减少单位产品的成本。这种视角下创业者可能会极限优化每个资源的效率来降低成本。但问题在于这种视角的假设是供不应求,所以需求是恒定的,只需要能尽可能低成本提供商品/服务即可。但在今天需求疲软的环境下,这种视角很容易造成库存积压,或者陷入到恶性的价格战中。有效产出世界:书中的核心观点,目标是识别并优化限制资源,使产出和需求匹配,而不是盲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为所处时代不同,自己先拥有的是第一个视角,忽略了成本只求规模;然后拥有了第二个视角,即通过产品来提高效率。但最终创业需要回答的是第三个问题,如何提高有效产出,即能合理满足用户需求来赚取应得的收入。2)制约理论这又是一个耳熟能详,但实际却经常忽略的理论:只有当一个资源的使用,导致整个系统整体性能提高,那么这个资源使用才是有效的。比如决定一个野外队伍行进速度的,不是走的最快的人,而是走的最慢的哪一个。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现实中却很容易忽略这个事实,出现下面的几个误区:局部优化:比如过度优化产品功能,而忽略自己的市场策略和商业化策略;只注重提高效率:比如拼命加班或者尝试各种新工具,而忽略了降低瓶颈负载;只注重降低成本:比如遇到收入不行,拼命降本,而忽略了新机会的把握。第二条是我体会最深的。小团队创业,创业者自己很少会意识到,自己其实是瓶颈。这并非是创业者本身能力有问题,相反可能他是团队中能力最强的。但问题在于,创业过程中有许多不需要那么高能力,但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比如公司的财务、人事、甚至是大量行政工作。这些看似不复杂的事情堆积,就很容易让创业者本人成为整个团队的瓶颈,许多重要决策迟迟无法做出。解决方案并不是再提高这个瓶颈的效率 —— 因为人的精力和决策带宽是有限的,创业者能力再强也会有明显的瓶颈。所以这里最重要的是为其减负 —— 要么不做,要么交给其他人来做。但为何许多创业者容易陷入这样的瓶颈?表面看起来是为了不增加人力成本,但实际上是无法确定自己在做的事情是否为「有效产出」,即所做的事情能为公司带来收入。没有有效产出,就没有更多收入;没有更多收入,就无法负担更多成本来降低瓶颈压力;无法降低瓶颈压力,思考和执行有效产出的时间就更少,陷入到一个负循环中。书中提到「制约理论」改进的五个步骤,其实也挺朴素识别系统制约:人、设备、资源或者是政策;决定如何充分利用制约资源:帮助其消解掉制约使非制约资源服从决定:防止其他资源浪费制约资源需要的东西;增加制约资源,以解决制约重复上述步骤篇幅问题这里不展开细节,但想提到几个自己之前忽略的点:制约系统的未必是功能和人,也可能是政策。政策未必是外部的,也包含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比如当时做某医疗平台目标是 GMV,但无论怎么优化问诊服务,收入都不会带来结构性的增长。提供药品既是用户需求,也是提升的重要手段,但迟迟不能做的原因,则在于背后公司的价值观判断问题。充分利用制约资源,往往不是提高制约资源的效率,而是帮助其减负。这其中很关键的是避免其他非制约资源对制约资源的浪费,比如本身你要解决一个很难的技术问题,需要开发同学闭关研发,但 HR 却一会让其进行季度汇报,一会让其进行绩效评估等。小结有条件的话,经典书还是自己读一遍,目的是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浸泡在书中的语境中去思考,这样理解更深。大多数情况下,想要持久运营一款产品,背后需要一个企业支撑;而做企业的目标是赚钱,所以做产品不仅要有利润之上的追求,也要确保自己有利润(以及现金流)。想要达到这个「赚钱」这个目标,只看规模会导致忽略成本和营收;只优化成本会忽略需求的匹配,造成积压或者浪费;所以最重要的是有效产出,让产出和需求匹配。制约理论不复杂,但是瓶颈表现形式比较多样,比如内部的某些规则、某些视角的局限等。另外对于创业者来说,要经常跳出系统来看瓶颈,避免自己成为瓶颈本身。解决瓶颈问题,重要的是为其减负,而不是提高瓶颈资源的效率。推荐阅读:《目标》 by 高德拉特❧视角:不受欢迎的想法清单by fonter“不受欢迎的想法”清单这些想法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很奇怪或者很糟糕。尽管我不同意其中的许多,但我仍然认为思考这些看起来怪异或糟糕的想法是有价值的原因有二。第一,因为这些想法可能偶尔是正确的,值得通过一些无用的东西来寻找宝石。其次,因为我认为我们的想象力往往被传统的“常识”所束缚,我们今天接受的许多正确的想法对于过去的几代人来说是违反直觉的。考虑一些奇怪的想法可以帮助我们从现状中解脱出来。这里列举一些关于社会规范不被人待见的想法。免责声明:并不支持这些想法,只是收集它们。总的来说,拥有一个完全透明、没有隐私的社会是件好事。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而不把超过10万美元的钱全部捐给慈善机构,应该被认为是可耻的。捐款时匿名不应被视为高尚,因为公开自己的捐款会鼓励其他人捐款。尽管人们谴责这是“肤浅的”,但是在选择伴侣时明确地优先考虑体征美并没有什么错,就像教育、幽默感等其他品质一样。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应该实行激进的诚实,说出我们心中的任何想法,而不自我审查。对人撒谎是不道德的,即使是我们认为是“善意的谎言”。我们应该更愿意对别人撒谎,以保护我们对自己诚实的能力。年龄差距大的恋爱关系没什么不好。年长伴侣的成熟有助于年轻伴侣的成长,增加了关系结束的机会。为了维护婚姻承诺的重要性,离婚应该比现在更加蒙受耻辱被谴责。人身攻击和性侵犯没有太大区别。区别对待他们会导致更不公平的惩罚和受害者更坏的心理结果。浴室和/或更衣室应该是男女通用的。因为我们不会把同性恋者排除在同性浴室或更衣室之外。大多数人最好实行一夫多妻制而不是一夫一妻制。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并没有进化到只对一个人产生性爱的感觉,期望一个人满足一个人的所有需求也是不现实的。多角恋的主要障碍是嫉妒,人们低估了嫉妒的可控性。我们应该私有化婚姻。让任何人和任何人结婚,无论他们想和多少人结婚ーー只要起草一份合同,根据你的选择来定义这段关系的条款。政府没有理由介入此事。婴儿潮一代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是反社会的。社会极端地高估了声望,对我们的集体是有害。我们应该结束送礼物的传统,因为它是如此的低效。送礼物的人在选择收礼人会喜欢的东西方面要比收礼人糟糕得多。高级职位的人应该不断地进行认知测试,以监测智力、警觉性和判断力可能下降的情况。我们所说的“精神疾病”是一种社会结构。我们应该把不寻常的信仰、欲望和行为视为合法的,只要它们不对他人构成危险。我们应该对那些非自愿禁欲的人表示同情和援助,就像我们对那些没有足够食物吃的人表示同情和援助一样。免责声明:并不支持这些想法,只是收集它们。来源:Unpopular ideas about social norms❧思考:理念超配 -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by shaonan很早前就在马哲课上听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最近在看温铁军的《告别百年激进》,却看到这句话后面还有后半句 —— 在某些条件下,上层建筑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往往意味着巨大的代价。为何这么说?书中提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上层建筑都超过本国的经济基础,因为都是宗主国留下的,比如 100 多个发展中国家,都是二战后形成的。而这些国家就因为战争的惨痛教训,而大都在追求国家富强。然而,他们的榜样只能是前宗主国。于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制度就都不可避免有宗主国痕迹,体现在议会、法院、军队、警察、教育、媒体制度等方面,且建于城市文化载体之上。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政治主权,都是通过交易获得的。本国的交易资源已经被宗主国的跨国企业所占有,所以一旦没有宗主国的资助(或贸易),这些上层建筑就会立即垮掉,产生不安定。书中有一个详细的例子解释了这种情况:比如朝鲜在金日成时代,经济结构和城市化都比中国要现代的化的多。但 1991 年苏联解体后,换货贸易体系崩塌,导致无法获得现代化的基础「石油」。92 年末就有 1/3 拖拉机不能使用,继而造成很多土地荒废,产量降低。但此时大量人口已经城市化,靠手工劳动生产粮食效率跟不上;而动员城市中的人去乡下务农更是困难,会造成不稳定。所以只能依靠一系列强制性政策维持生存。虽然说的是国家,但像不像最近身边发生的各种中年返贫悲剧?提前升级了自己的上层建筑,遇到职业波动高不成低不就,卡在中间不知道怎么办。不仅是生活,自己也经历过许多业务上的「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案例。案例 A:当时在某信息平台做 PM,因为横跨许多行业,导致产品设计很拧巴,比如房产销售的诉求和个人买卖二手的诉求几乎不同;并且由于交易对象不同,有些比较利于介入交易(如二手),有些不利于接入交易(如二手房)。这就衍生出来一个意识形态讨论:是该水平运营,还是垂直运营。所谓水平运营,就是 Craigslist 这种几十人不介入交易端轻资产模式。但是由于其诞生早于 Google,具有很大的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并且由于其没有融资,所以可以不紧不慢的发展。而在国内的环境,基本上大家都是重资产,所有都是变成多个事业部不断垂直深挖,试图逼近交易。当最终开始进入到白热化作战时,前者的轻模式敌不过被资本加持的地面部队。而又由于这种意识形态导致团队结构扁平,没有足够的扩张潜力,最终变得逐渐边缘化。案例 B:之前做「食色」时候,整个团队的上层建筑是参考硅谷创业公司的(比如 Instagram),在商业模式思考非常少,不过却看不上品牌广告这种「小钱」,也让团队在几乎没有营收的情况下迅速扩张到接近 20 人,从品牌推广到线下地推横跨诸多岗位。这就导致最终到产品下线时,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来养活起团队。其实当时第一次创业的尾声做的外卖业务,单店模型和现金流还是挺可观的。但无奈在这种上层建筑下,总部的费用居高不下,这点收入和之前的开销比是杯水车薪。并且 VC 显然不在乎这样线性发展的速度,也倾向于清算公司 —— 几年的付出就这样灰飞烟灭。其实这些错配,都是源自于几个方面:没有充分了解自己的经济结构,就贸然提升上层建筑,导致遇到波动时无法匹配;过于追求先进的「意识形态」,脱离了自己所处环境和理论中有巨大的不同,盲目照搬带来上下不匹配。温老在书中提醒,想要避免这些错配,需要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而不是简单的接受某种「意识形态」 —— 也可以问问自己,自己所坚持的那些「信念」,有多少是被大环境的意识形态所影响,而不是真正独立的思考。如何避免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错配的问题,温老这本书中只有很朴素的答案,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什么时候,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推荐阅读:《告别百年激进》❧意识:10 ✕ 工程师by fonter人们对是否存在“10 倍工程师”有很大的争议。Pro一项又一项的研究表明,最好的设计师生产的结构更快、更小、更简单、更清洁,而且生产起来更省力。伟人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异是一个数量级。与之相反没有确凿的科学研究表明 10 倍工程师实际上是一个真实的现象,更不用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和可行的理解的因素,条件和规定,他们的存在。然而我们还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个神话。你不需要通过研究就知道工程师们在所有事情上的数量级都是有用的。比较一下,我和 Jeff Dean(谷歌大脑负责人,AI首席科学家)以及 Sanjay Ghemawat (Google 员工,与 Jeff Dean 合作,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软件工程师之一”)的产出:他们显然至少有10倍的效率,可能更接近100倍。但这不仅仅是因为 Jeff 和 Sanjay 解决个人问题的速度比我快100倍。相反,他们通过选择正确的问题来给自己施加影响:对于那些在 Google 内部工作的人来说,看看 Jeff & Sanjay 的提交历史和代码审查指示板是非常值得的。在编写代码方面,它们实际上并不比一个了解自己代码库的体面的 SWE3高效多少。他们之所以有明星的名声,是因为他们可以将这种生产力应用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他们能够挑出问题中真正重要的部分,然后将精力集中在那里,这样最终的结果就会比 SWE3写的更有影响力。10 倍工程师的要求您的实际输出不仅仅取决于您完成给定编程任务的速度,它还要求你:找出正确的问题建立足够的上下文环境,你可以尝试解决它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让相关人士相信你的解决方案是最好的构建解决方案[这一步是实际编程发生的地方]将解决方案投入生产了解你的解决方案错在哪里根据你学到的东西提出改进方案向其他人解释解决方案随着需求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维护解决方案但是这个列表中所有其他非编程任务都深深依赖于你与周围组织的互动方式:无论你身处的环境是激励你,还是削弱你的生存意志你所关心的问题是否与你的团队的目标/任务相一致您的高级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与您的团队的需求相吻合你是否能够建立足够的可信度来解决重要问题您是否能够成功地导航您试图在其中构建解决方案的环境(技术和组织)需要使用您的问题解决方案的人是否有动力采用它你是否能够向需要使用它的人们解释你的解决方案这些因素在不同的角色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在同一个团队和公司内部也是如此。我所见过的“10 倍工程师”,一方面非常清楚上述因素,另一方面,他们善于在这些因素推动他们走向成功而不是失败的情况下导航。同样,作为一名产品经理,我认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帮助人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和环境。推荐:10x (engineer, context) pairs

2023-2-13 9:56

Vol.005:永远不要超越自己的极限

本期概要:产品 :AI 喧闹时,该做应用,还是该投入基建编译 :AI 的利润在哪?产品 :Patagonia 的产品哲学播客 :Marc Andreessen 一年前着迷的事情松节油 :大事上,避免等靠要卷首语如果你最近因为 ChatGPT 爆红而感觉到危机,或者恐慌。请不必担心,你不是一个人。但请放心,我们不会为你加深焦虑,而是希望和你一起了解更多的事实,用来帮助我们应对这种FOMO。本期有两篇文章和 AI 相关,分别是从基建与应用程序的关系,以及 AI 的利润在哪里。虽然没有技术细节,但可以让我们从历史与利润中找到一些稳定的东西。另外本期 Marc Andreessen 的访谈中也提到了,人类接受新技术的三个阶段,现在也是绝佳的观察机会,可以看看历史是否押韵。而他的观点也很朴素,坚定地站在新权利这一边,你呢?产品部分依然由飞哥来讲述,主要是从 Patagonia 制作实体产品中得到的启发,而其中最让人深思的观点是:永远不要超出你的极限。扩张固然诱人,但是也有代价,就像你不可能把转化率做成 100% 一样,用伎俩竭泽而渔,也会让自己变得焦虑无比。—— @Plidezus & fonter❧✍🏻 来自 chaichaimeng@hotmail.com 的 Worthy Five❶.近期有什么值得再试的菜谱?春天的食材,可能是浙江菜最丰盛的时候。油焖春笋、雪菜冬笋、香椿炒蛋、葱爆蚕豆、香干马兰头、荠菜猪肉馄饨、白灼河虾、红烧螺蛳...最近吃到江南驿的一个新菜:立春小炒,很推荐,春笋+香椿+培根,真的很香!❷.近期你的城市中有什么值得再去的地方?杭州,这个季节(2022年3月底4月初)是最好看的。推荐西湖边的茅家埠、太子湾公园,今年3月热的早又来冷空气,樱花已经快开完了,现在郁金香开的正旺盛。西湖边的柳树刚刚发芽,装扮着嫩绿色新叶的枝条随风摆动,很是温柔。但天气好的西湖游客太多,我选择去西湖后方的山里徒步。已经连续3周爬山了,推荐十里琅珰和云栖竹径吧,有茶山,又有竹林。❸.近期有什么值得独自或者和友人做的活动?活动角度就是爬山,每周一次的杭州小山徒步。游戏角度的话是塞尔达,不过倒也是基本在游戏里奔跑、爬山、看风景、做饭,不喜欢打怪做任务,所以男友负责后面这部分。❹. 可以说一说你最近见过的朋友吗?因为在上海工作,疫情原因很久没见朋友了,但在宣布居家办公的那晚我就跑回了杭州。在2次核酸完以后约了以前公司的好朋友吃饭,感觉和一年前没什么变化,也让人蛮开心的~❺.推荐一本近期你读过或者想读的很棒的书吧《留德十年》最近刚开始看《沙丘》和《留德十年》,季羡林先生的文风很喜欢请你也分享你的 Five ,Worthy Five, Give Me Five 更多朋友 Five 的分享,同时也欢迎来我们 随便玩玩日报社 看看。❧产品 :AI 喧闹时,该做应用,还是该投入基建by shaonan最近两周耳边全是关于 ChatGPT 的神话,比如 GTP-4 的参数会达到 100 万亿,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又或者 ChatGPT 只用了两个月就达到了一个亿的用户。这些神话背后,带来的是兴奋和惶恐,以及市场的狂热。但在狂热时,追涨并非是好选择。一如上述两个惊人的新闻,但并非是事实。和 light 及身边的诸位经历过多次浪潮的老友沟通,有个阶段性的共识 —— 如果这是一波真正的浪潮,不会只有一个潮头,也不会只有 2023 这一年。本周分享的是一篇四年前的旧文,关于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关系。虽然其目的是为了论述 Web3 时代尚处于基建时代,但其框架依然可以在今日的 AI 热潮中引发我们思考如果现在投入 AI 大潮,那么该投入应用侧,还是投入基建侧?ChatGPT 是否为大语言模型的最佳应用?如果不是,那应该是什么?(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给到 Midjourney)下面是编译内容,以及一些思考,以及相关资料。强烈建议阅读下原始出处,避免被有偏见的观点影响。▎应用程序激发基础设施,然后基础设施启动新应用关于 Web3 的现状,许多人归结为基建不足,比如缺少更便宜的交易费用,更易用的钱包等。许多人试图构建一个又一个的基础设施,但基于此基建的开发人员却屈指可数。究其原因,并非是构建好基础设施,开发人员自然会来开发。相反,现实中往往是先有革命性的应用程序,然后蜂拥而至的需求逼迫基础设施进行改进。而基础设施迭代后,将会有更多类似的应用程序在其上构建,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阶段。所以我们看到的模型应该是:应用程序 → 基础架构 → 应用程序 → 基础架构的循环迭代,而非在一个真空中构建。下面是一些例子:灯泡(应用程序)vs 电网(基础设施)。灯泡不需要电网,但是如果想让更多人广泛采用灯泡,你需要建设电网。所以灯泡在 1879 年出现,而 1882 年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电网。飞机(应用程序)vs 机场(基础设施)。莱特兄弟不需要机场就能制造出飞机。但如果让更多人使用飞机,就需要机场。所以飞机在 1903 年问世,1919 年才有航空公司,1928 年有了第一个机场,1930 年才有空中交通管理。IM/Email(应用程序) vs 以太网(基础设施)。IM 诞生于 1970 年,Email 诞生于 1972 年,但以太网诞生于1973 年,而互联网服务供应商诞生于(1974 年)。以 AOL 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应用程序)诞生于 1989 年,而第一款流行的浏览器 Mosiac (基础设施)则诞生于 1993 年。亚马逊(应用程序)诞生于 1994 年,而新的编程语言如 PHP(1994),Java & JavaScript(1995)则随后诞生。基于上一波的语言基建的完善,更复杂的应用陆续上线,如 Gmail & Facebook(2004),促进了新的基建 AWS 的诞生。移动互联网时代依旧可以找到这个趋势,具体如下图(国内和下图节奏略有不同,但趋势一致)▎这意味着什么每个主要平台都有其特征,我们依赖于其特征构建新的应用。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爆红的应用,很难构建远超于需求的基础设施。而每次应用程序 → 基础设施循环重复时,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备,新的应用程序往往会以新的形态诞生。比如 youtube 诞生于 2005 年,因为距离宽带大规模部署已经过去了 5 年;反观国内,抖音诞生于 2016 年,而 4G 基础设施普及则开始于 2014 年 —— 在基础设施完备之前,许多先行者都死在了沙滩上。所以基建和应用很难分离来看,而是要尊重「应用程序 → 基础设施」的这个事实。随着这样的循环越来越多,构建和使用应用程序的成本将会越来越低。这套框架解释了何时该构建应用程序,何时该构建基建,但无法解释何时应该投资其中一方。因为在电网普及之前,很难有人卖出许多灯泡,但并不代表灯泡没有投资价值。为何应用程序在这个循环中排第一位,而不是基础设施?重要的问题是,没有应用程序激发并解决海量需求,创建基础设施没有意义 ——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需求的样子。▎观点 1:对于 AI 大潮来说,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根据上文描述的周期循环,AI 今年之所以爆红,主要是因为 ChatGPT、StableDiffusion 把 AI 的应用给普及化了,让普通人都可以感受到其带来的震撼。但如果想要在这个时代构建应用,则需要能达到比肩上述应用的水平,否则根据网络效应及马太效应,最终还是会被淘汰 —— 一如当年 IM 大战时百家争鸣,而最终剩余的屈指可数。根据上文的观点,当应用需求暴涨时,基建的需求也逐渐兴起。根据之前 Midjourney CEO 的观点,目前的云计算服务商短期内无法提供足够的 GPU 来满足客户的计算需求,甚至还会产生某些稀缺。所以 AI 计算的边际成本未必能迅速降下来 —— Open AI 除了有钱,微软还为其提供了 Azure 算力的特殊折扣。如果作为基础设施的算力无法降低,对应上层的 API 调用成本也无法降低,基于 ChatGPT 或者 StableDiffusion 构建新的应用成本也无法短期内下降。下图是调用 GPT-3 接口的费用,以及一些应用的预估。▎观点 2:ChatGPT 更像是一种新的交互方式在建硕的文章中,指出了许多人把 ChatGTP 当做搜索引擎的误区,因为其本身大语言模型,并非是先知。比如在 Bing + ChatGPT 的新搜索引擎的范式下,也能看到并非是让后者给出答案,而是利用后者来总结搜索结果。在基于搜索结果的对话之外,还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来对上述结果进行进一步细化。关于新的交互方式,下面是一个来自于 @swyx 分享的案例:ChatGPT 当前的杀手级应用不是搜索、治疗、数学运算、控制浏览器、模拟虚拟机或任何其他带有大量免责声明的精选示例。这更常见,将信息从任何格式 X 重新格式化为任何格式 Y。和飞哥讨论也有类似的观点,就像当年把 PC 的输入框放进手机里,以为移动互联网做个搜索引擎就可以了。但其实新结构,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交互,进而是不一样的生态。谁能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多人刷小红书,看点评网,反而会对百度产生威胁。如果这是一种新的交互方式,那么会在哪些场景带来新的价值?推荐阅读:The Myth of The Infrastructure Phase (文本推荐的主题文章)Shameless #Foomerism and S-CurvesChatGPT:受惊骇的巨头们与焦虑中的军备竞赛对 ChatGPT 的误解ChatGPT 就像互联网时代的 HTML❧编译 :AI 的利润在哪?by fonter如今 OpenAI 风靡一时。一个简短的 prompt 综合了整篇文章、图片甚至代码。说实话,感觉有点像魔法。有魔法的地方就有钱。然而,在所有的兴奋之中,几乎没有人讨论人工智能行业的利润在哪里。或者换句话说,在人工智能浪潮中谁赚的钱最多。本刊本周推荐的文章就在讲述这件事,来自 Quill 创始人 Richard 。AI 产业分为 5 层▎结论在这 5 个层面中,云平台最能从人工智能浪潮中获利。2021年,仅 AWS 一家就创造了 622 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利润达到 185 亿美元。英伟达 2021 年的收入为 167 亿美元。此外,大多数云平台都是大公司的一部分,AWS 是亚马逊,Azure 是微软,GCP 是谷歌。半导体公司的业务增长依赖于云平台。数据中心的销售是 Nvidia 最大的收入来源,不能因为云平台继续取代传统的本地服务器而疏远它们。数据标记公司在 AI 浪潮中的系统能力很低——任何人都可以收集、清理和标记数据。大多数数据标签公司也使用云平台来存储和运行操作。AI模型研究公司也越来越依赖云平台来提供训练模型所需的计算。这为云平台提供了一个利用资金投资或收购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机会。Azure 向 OpenAI 投资了10亿美元,因此微软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早地获得了 OpenAI 产品。谷歌/GCP 收购了 Deepmind,后者是第一个击败职业围棋选手的计算机程序的创建者。AI 应用程序公司主要将其基础设施托管在云平台上。此外,大多数应用程序公司受制于生产模型的研究层。因此,他们也拥有相对较少的系统权力。归根结底,人工智能领域仍然相当初期。从现在开始的几年(或几个月)内,价值流向可能会转移到研究或应用层。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事情将保持不变,云平台将在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中获得大部分利润。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许多新的人工智能公司将会诞生,大量的资金将会流入这些公司。从长远来看,云平台占主导地位,大部分资金将流向云平台。推荐Profits in AI❧产品 :Patagonia 的产品哲学by liufei之前我们聊过 Yvon Chouinard 有关铁匠与商人的经历,以及他为什么会将价值 30 亿美元的公司捐给了地球。这一篇,我们来展开聊聊跟「产品沉思录」更切题的一件事,即他作为一个超级产品经理,是如何理解他所经手的产品、如何形成了他的一套产品哲学的。▎不能再添加任何东西,而不是不能再删减任何东西这是 Yvon Chouinard 从一位飞行员 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得到的启示。这位飞行员服役于二战时期的法国空军,并在 1944 年执行任务时不幸坠机身亡。他青史留名的作品,估计大家都知道:《小王子》。他对产品的思考曾经有一段话留下来:你有没有想过,不仅对于飞机,而且对于人类所制造的所有东西,我们付出的勤奋努力、做出的所有计算和考虑、在草图和蓝图上花费的所有时间,这一切的终极目标难道不是最终生产一件以简单为唯一指导原则的作品吗?这其中似乎有一条自然法则在起作用,即如果要达到此结果,比如要改善一件家具的轮廓、一艘航船的龙骨或一架飞机的机身,使其结构具备人类胸部或肩部那种自然纯粹的轮廓,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历经数代匠人的试炼。对于所有的事物,最终达成完美的标志并不是人们不能再添加任何东西,而是人们不能再删减任何东西,就如一具躯体被剥至完全赤裸。这是 Chouinard 做很多产品时的考量。比如,他认为,在所有被发明的工具中,铁砧是最简单也是最完美的。它不能再多什么,也足够好用。Chouinard 也引用了博朗公司(Braun)的首席设计师迪特尔·拉姆斯(Dieter Rams)说的话:好的设计是极简的。在衣服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更牢固、更轻盈的面料使我们不再需要在肩部和肘部用防弹衣布料加强。更新、更透气的面料让我们告别了用来透气的粗笨的腋下拉链。将前拉链做得足够防水,顾客就不再需要受到笨重的挡风片的束缚了。这在互联网大厂里似乎就成了个悖论。产品经理部门的存在,就是要做迭代。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个迭代被默认成是「增加」而不是「减少」,于是我们看到的很多产品,功能越塞越多、TAB(标签页)越来越多,直至可用性反而大幅下降。这大概不是设计问题,我个人觉得,更像组织问题——怎么验证一个产品经理的删减工作也是有价值的呢?怎么在可能让某个隔壁部门丢工作的前提下执行方案呢?简单也可以体现在生产线上。简单的产品线不止是为了用户体验,也是一个商业考量。最好的公司生产产品的零部件用料,要比普通的竞争对手少 50%。流程就更快捷和精简。想想同样的活动和营销策略,为什么规模更大的阿里跟拼多多竞争时反而更吃力?▎功能性:谁需要它?Chouinard 认为,Patagonia 的外观设计的确五颜六色,被很多人认为是成功的要素,甚至让很多户外爱好者也喜欢穿五颜六色了。但这并非是重点,也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第一重要的事情,依然是功能。Chouinard 希望一套工业设计标准能够服务于户外场景,因此一切设计和材料都服务于功能。像我们会评价,面料似乎是衣服最首先考虑的,时尚服饰尤其如此——面料的质感和外观设计会影响决策。不过在功能性领域是不同的。比如:这件衣服是要在炎热的热带气候里穿,还是要在炎热的干燥气候里穿?它需要做成什么样子,需要有多合身?它是要织得松一些方便快干,还是要织得紧密些好尽量挡住蚊子尖利的口器?只有在确定了产品的功能需求后,我们才开始研究面料。设计很美的产品没有用,正如一个灵魂拷问的问题:谁需要它?这让我想到在 16 年后的中国互联网创业圈子里,很多产品都以设计驱动做事情,并认为很多产品的成功(如微信、支付宝)均源于交互和视觉的出色,或者至少大有关系。但实际上逻辑是:公司先有了用户价值为基础的立足之本->能够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和现金流->请得起最好的设计师。而不是反过来的。功能性还体现在另外一个层面,即:如果一件工具能实现两件工具的功能,为什么还要带两件呢?(这里提到的,还是户外领域。)比如有个很细节的场景化描述:无论你怎么做营销,最好的产品永远都是多功能的。如果你买了一件滑雪穿的攀登夹克,在巴黎或纽约的暴风雪天气里也可以将其穿在西装外面,这样就帮你省去了一个麻烦,不需要买两件夹克而其中一件一年会有9个月穿不着。正因如此,攀岩装备也要附加另外一项极为关键的功能:耐用。一件产品的耐用取决于最弱的组件。就像一台手机,哪怕芯片性能再好、屏幕能用十年,电池如果五年坏了,那就意味着这台手机的寿命大约是五年。拿衣服举例子:昂贵的游泳短裤在含氯的游泳池里泡久了,腰部的松紧带就会失去弹性,而其他部分却还是看上去很新。对于 Patagonia 来说,必须保证每个组件都在同样的耐用值。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产品都是耐用的。另外一个确保耐用的方式,是维修。很多消费品牌自然希望用户多买新产品,频繁替换提升复购。作为环保先锋的Patagonia 显然不会这么做。他们提倡维修,并且组建维修中心(2015年里诺的维修中心就有40000次的修补服务)、提供免费的修理指南等等。▎让设计师与铁匠合作在早期合作的过程中,制造商(其实就是一家作坊的老板)哈罗德(Harold)就常常吐槽收到的设计图,认为过于繁琐,会导致生产成本比必要的成本高出 10-20 倍。于是 Chouinard 就带着草图或者木制模型去找哈罗德,共同研究方案,这成了公司后来的惯例。生产制造环节的人,一开始就知道产品实现什么功能;设计师能理解制造的流程,这两者同样重要。这被称为「并行运作」,跟流水线生产是不同的。流水线是各自为战,甚至很多时候是盲盒,上下游信息不互通,只是得到了任务和要求,也就无法互相补充优化了。这在互联网公司也是常见的问题,很多开发工程师收到需求的时候,已经是很具体完整的功能方案,他们并不清楚需求的背景、场景乃至讨论的细节。这样的结果是,也许在技术上应该有更好的方法实现同样的方案,但产品经理是不懂技术的,未必提得出来。例如,同样的一个后台配置系统,可能是流程上的问题,先选定时间、还是先选定生效范围,对于用户来说区别未必很大,技术实现上的成本却由于数据结构原因,有好几倍的差异。这种情况,并行运作就更有效。过去在滴滴,我们花了很长时间优化流程,让技术负责人提前参与需求讨论,能减少成本,也减少方案要调整大家都返工的可能性。在制造业,这个问题会更加显著。产品成本中仅有 10% 的成本是设计阶段本身的,但有 90% 之后的成本则在设计阶段就被决定了。▎全程参与这一点很像「到现场去」的概念。做产品,必须要实地都试验过,对于制造业更是如此。Chouinard 举了一个纽扣的例子:假设纽扣是在顾客从洗衣机中拿出裤子的时候掉在她手里的,那你的整家公司、你的所有合作伙伴就面临最严重的失败。这是最差的结果。然后:稍好一些的情况是由质量控制人员在工厂里进行抽查时发现问题。然后你可以进行更细致的检查,将所有纽扣松动的裤子送去缝纫室重新缝上,再将裤子送去集结区,准备包装和装箱。这个成本也格外昂贵,相当于重新返工了。再然后:再好一些的情况是在缝纫机旁发现这颗松动的纽扣,于是你与承包商一起,让所有的操作员再将线缝一遍,因为他们使用的机器没有缝牢针脚。这相当于在制造过程中及时返工。有点儿像开发到一半的产品,及时补充了重要的需求。没有太影响上线时间。所以总结下来,最好的情况就是第一次生产,就全程参与,并且了解所有细节。比如承包商的缝纫机可能有问题,那就先从承包商那买一些,真正试过一遍、拿到了第一批产品再说。做产品的时候,就是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全程参与,最后才能让风险成本降到最低。▎永远不要超出你的极限在 1991 年,Patagonia 遇到了存亡之秋。经济形势不佳,贷款额度下滑,大幅裁员 20%。Chouinard 发觉了公司存在更大的扩张带来的问题。他这么表述:一家只有 10 张桌子的三星级法国餐馆加了 50 张桌子后还能保住自己的三星吗?同时,他也在户外运动中,亲眼目睹了这些年以来,全球环境遭到的破坏。水土流失,森林滥砍滥伐,农田污染,动物灭绝,草原消失,等等。他回想起过去做户外运动时的一个重要的认知:永远不要超出你的极限。我试图将我作为一个个体,一名攀登者、冲浪者、划艇和飞钓爱好者所领悟到的东西逐步地灌输到我的公司。我一直都在试图将自己的生活过得尽量简单,到1991年,因为了解当时的环境状况,我已经开始食用食物链更底层的食物,并减少对物质商品的消费。进行高风险运动教会了我一件重要的事:永远不要超出你的极限。在这些运动中,你会挑战极限,似乎活着就是为了那些走在边缘的惊险一刻,但你不会跨过这个边缘。你必须对自己坦诚,你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极限,量入为出地生活。这同样适用于企业。一家公司越早背离自己的本质,就会越早想要“坐拥一切”,就会越早消亡。是时候在我们的公司里用上一点禅宗哲学了。于是他带着高管和员工们去 Patagonia(阿根廷的南部)徒步、去 Yosemite(优胜美地)露营,共同探讨公司的价值观、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是,公司的存在是为了什么?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后来,他们定下了公司核心的价值观,前面几条是:第一,公司的所有决策都不能产生环境破坏。 第二,产品的品质是最需要关注的。耐用性,多功能性,不容易过时,实用等等。 第三,社群很重要。员工,社区,供应商和顾客都是社群成员,我们要看大家的总体利益。 第四,追求利润,但不以盈利为目标。增长和扩张不是基本的企业价值观。这些成为了对「永远不要超出你的极限」的具象化的解答。在此之后,Patagonia 没有再更改过这些价值观,也没有再做过「超出极限」的事情。▎讲故事,传递生活理念Patagonia 的品牌气质,当然源于它讲故事的能力。我们现在知道新消费品牌都在讲故事、都在传达生活理念,Chouinard 理解的讲故事有哪些区别?他认为,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信息已经充斥着每个人的身边,到处都是浮光掠影。Patagonia 并不期望这种信息传递,而是:更完整、更深刻、更专注地讲述自己的故事。于是他们选择的方式是产品目录。这个可能在国内的朋友看比较陌生。在邮购时代,产品目录是接触一个品牌最重要的渠道,另外,产品目录的特色就是,文字呈现、便于携带。隐含的是,关注产品目录的人,大概率是真实的用户;阅读产品目录的过程,也是更深度理解品牌的过程。Patagonia 在产品目录中,并不只是罗列价格,而是提供了大量的内容。最为经典的,就是在 Patagonia 的早期,讲述了 clean climbing 的理念的故事。那时,岩钉在 Patagonia 的销售收入中占了 70% 之多,但 Chouinard 发现岩钉对环境的破坏后,毅然停止了所有岩钉的生产,并且推出了全新的攀岩工具:岩塞。在岩塞的产品介绍里,并不先讲述功能,而是先说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 clean climbing 的概念。类似的事情 Chouinard 干过很多。比如在推广攀冰工具时,Chouinard 甚至写了一本书《攀冰》。这成为了现代攀冰运动的奠基作品。把 Patagonia 的产品目录看作是一本制作精良的杂志,都是不为过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作为商业内容,Patagonia 的产品目录、宣传册也拿过大量的设计奖项。这几个产品哲学是我自己受启发最大的。Chouinard 自己有一个灵魂自我拷问的列表,也放在这里:谁需要它?有必要买吗?它耐用吗?它能修吗?它合身吗?它简单吗?产品线简单吗?是创新还是发明?它是全球性的吗?它容易保养吗?它有增值服务吗?它值得信赖吗?我们只是在跟风吗?我们在为核心顾客设计吗?它会造成不必要的环境伤害吗?如果你对 Chouinard 或 Patagonia 格外感兴趣,推荐自己阅读《Let my people go surfing》这本书,或者其它相关的资料。❧播客 :Marc Andreessen 一年前着迷的事情by jimmy来自 播客小捕手 收录的 fs.blog 第 129 期的节目《Marc Andreessen: Interview with an Icon》Marc Andreessen 这个最近也不近了,其实是 2022 年初的事情。以下是人工听译的正文Marc 提到最近就只对两件事情着迷:不断变化的技术,以及新技术对不同行业和世界的影响了解世界是如何运作的,比如美国是如何运作的所以 Marc 最近都比较沉迷阅读,想了解清楚到底社会如何影响技术,技术又如何影响社会的。在访谈中,Marc 推荐了一本叫 Men, Machines and Modernity 的书,是一本讲述社会是如何接受新技术的历史书。书中提到,人类社会接受新技术,基本上就是三步走:完全忽略:几乎所有人都会说这东西不重要。理性反驳:接着,人们会进入争论阶段,开始基于现状进行批判和推理。辱骂(Name-calling):当现状变得疯狂,人们会变得极度情绪化。并开始辱骂和指责新技术的支持者。为何会是这三个阶段?此书作者认为,人们认为的技术变革实际上是社会变革,特别是权力和地位结构重新排序所形式的社会变革。因此,所有凭借前几代技术获得权力和权威地位的人,本质上都会受到新技术的威胁。因为新技术将颠覆权力和地位结构,然后一批新的人会出现前台并掌握权力。Marc 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变革?他的答案是「站在新权利的一边」。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人类拥有了大规模技术,比如大规模制造。然后出现了非常大的企业,比如通用汽车和通用电气。还有就是大政府。所以这就让现在的人类,越来越越擅长自上而下的事情。有一本叫 The Organization Man 的书是这么形容现在的做事方式:会议室是通往权利的必经之路(The route to power inevitably leads through the conference room.)人类在社会中行使权力的方式,基本上是在会议室里,对控制权争论不休。控制广告投放的内容,控制明年要发布的新车型,控制哪个候选人将成为民主党或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说完现在的社会现状,Marc 对互联网提出了这样的看法互联网是横向点对点的网络(lateral peer-to-peer)跟社会的自上而下不同,互联网没有中央节点,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比如任何人都可以为此开发应用程序。目前我们正在看到想要使用互联网来加强自上而下权利的人,和想要使用互联网破坏自上而下权利的人的大战。简单说来,大家可以认为现在基本上就是机构和网络之间的斗争。▍乐观的看法Marc 认为现在的孩子都在互联网的伴随下成长,他们受过更多的教育,懂的东西也比他儿童时要高得多,能够创业或开发新软件,或基于互联网做任何这些事情。就像任何一代孩子一样,他们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有新想法,他们对如何利用新技术改善世界有着自己的独到想法。▍悲观的看法悲观的看法:现在的互联网公司,从以前的革命军,变成了帝国军,为了守住自己的地位,开始限制和压制自由。互联网非常擅长打破等级制度,但互联网尚未证明建立新等级制度的能力。你可以建立新的点对点网络,但这些点对点网络真的能掌权?并真正发挥类似现在的等级制度所提供的生产力吗?最后给出 Marc 最近重读了什么书?Marc 回答说这两本书他经常会重读:《西方文化的特立獨行如何形成繁榮世界》《The Machiavellians》:这是 20 世纪最好的政治类的书籍《The Revolt of The Public 》《古代城邦》:关于文明创造、文明史前史的最好的书顺手推荐一个读书捕手制作的《古代城邦》的推荐书单推荐:《#129 Marc Andreessen: Interview with an Icon》Interview with an Icon 概括版本读书捕手制作的《古代城邦》的推荐书单❧松节油 :大事上,避免等靠要by shaonan等、靠、要,这个概念来自于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主角丁元英总结的「弱势文化」的特点,即总是等待有救世主出现,然后可以依靠,不断向其索要。虽然自认为自己不是弱势文化的信奉者,但在某些大事上,还是容易陷入「等靠要」的思维里去。究其原因,说白了,是希望通过让渡决定权,来让自己处于弱势状态,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有人埋怨,避免自己去承担主要责任。想起第一次创业时,和财税法打交道的一个故事:2014 年创业,当时完全不懂财税法相关的事情。融资后的许多安排,完全依赖中介的安排,听之任之。给自己的说法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但其实连基本的原理和监督都没有履行,给后续公司经营等挖了一堆坑不说,还浪费了好多费用。仔细往下扒扒,这个故事中自己无非是两种心理状态:一方面是偷懒,不想去研究清楚相关的事情;另一方面是胆怯,不想去承担决策失败的后果。还有一点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及时觉察,我们很容易把这些心理状态,包裹在一个叫「信任」的东西里面,在一些重大决策时,用来麻痹自己。轻易认同父母的选择,比如高考专业。轻易相信专家的建议,比如进什么行业。轻易听从上级的指导,比如做什么事情。想要区分是真信任,还是用信任当做等靠要的借口,可以尝试问问自己:是否愿意承担他人决策带来的责任。这是最近发生的一个故事:前些日子为公司申请某牌照,按照之前的习惯自然是找中介解决。但这次自己先直接打电话给相关部门,搞清楚了整体流程和资质要求。然后思考自己申请还是选择代理执行效率更高,最终通过比较还是选择了代理来操作。这次选择,看似和第一次创业一样,遇到和财税法打交道的事,都是通过代理来办。但性质却有了变化,前者当时是为了逃避责任,以及内心上的懈怠没有重视。而后者是为了效率愿意承担意外的责任,知道其重要性。想起书中丁元英的选择:不等机会,不靠别人,凡事自己探索掌握。但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仔细琢磨:就像第三次创业,才意识到财税法的重要性,那么还有哪些事情是重要的,但是决策权被让渡出去了呢?

2023-1-1 15:34

Vol.000:2022 年的十篇精选

欢迎大家来到 2023 年的产品沉思录,在元旦的日子里,我和 fonter 精选了去年产品沉思录十篇最打动我们的内容,在此推荐给各位。你可以长按识别海报上的二维码,查看推荐文章与推荐语。如果觉得有帮助,也可以转发海报给你的小伙伴,作为新年的启发福利。除了 2022 年的十篇精选之外,如果你是第一次了解产品沉思录,那么下面是一些往年精选的十期精华内容,可以先了解下每期撰写的内容,以及风格是否符合预期:2022 Vol.025:寻找指南针,构建护城河2022 Vol.015:加速奔跑并不能形成优势,所以 All in 要慎重2022 Vol.002:离执行越近,公开知识就越少2022 Vol.001:放弃一些新东西,去思考如何度过有深度的一年2021 Vol.046:像农夫一样耕耘,按时候开花结果2021 Vol.036:和即将 30 岁的乔布斯聊聊,如何寻觅意义2021 Vol.023:知识资本将胜过金融资本2021 Vol.011:西奥多 · 莱维特、Excel、Outreach 教给我们的2020 Vol.030:我的人生哲学2020 Vol.015:如果你没有观点,你就没有值得关注的东西另外如果你对 2023 年产品沉思录的内容有什么期待和想法,欢迎留言和我们探讨。从下周开始,我们将正式进入 2023 年的旅程。下面是详细内容:2021 新冠期间,散步 10000 公里的感受羔羊:Midjourney 创始人 David HolzAndrew Huberman :Sleep Toolkit羔羊:Joel SpolskyShipping is a Feature感觉工程师:我们是吃光的人羔羊:铃木敏文 - 永远站在客户的立场羔羊:Ralph Ammer - 如何画出你的 idea羔羊:René Girard - 何谓模仿欲望羔羊:李光耀 - 放弃一切幻想,保持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