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人生复活术
人生复活术

人生复活术

@沈浩翔

订阅17
文章16
最后更新:2023-12-11 9:28
查看 【人生复活术】 详情查看 【沈浩翔】 主页
分享到微信打开

免费内容

2022-9-16 23:57

EP1:生活《寄生虫》

一早上醒来,“我”看见自己爬下床,在阳台缓缓点起一根烟。为什么昨晚又那么晚睡?一个破游戏打了一天一夜。今天能把小册行文结构整理出初版吗?项目策略分析报告理出来了吗?算了还是去吃早饭吧。“我”看见我穿了6只拖鞋起身,然后出门在早餐铺坐下,点了一份小笼,似乎没有人觉得我有什么异样。吃完早饭,我从小区的人形出口大喊保安给我开个门。保安小哥一边拉下窗户骂骂咧咧“不知道从进口进的吗?”一边还是给我开了门。这是他一天为数不多的闪光时刻,可以表达一下态度。“我”看着窗户缓缓摇上,顿时保安亭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茧,小哥似乎也长出了六只脚,两只在地上,一只在操作小门开关,一只在摇窗户,还有两只使劲的按着手机屏幕。“我”看见我的四只脚熟练的摆弄着手冲咖啡,直到那一口纯香喝下,“我”回到了我体内,我看了看我的双手双脚。我tmd变成卡夫卡了么?!不过似乎看来,“我”并不讨厌六只脚的我,“我”也没有像卡夫卡那么惊慌失措。我端着咖啡坐到沙发上,今天该把昨天的事情做一做了么?我扫了一眼沙发上的《寄生虫》剧本和分镜被埋在一堆衣服和玩具底下,漏出一个角。买来堆在这儿1个月了呢,要不先看会儿吧。剧本翻一会儿,分镜翻一会儿,对照着看着看着,剧本就像一部小说一样把我迷住,翻分镜的次数越来越少,直至一口气读完。然后再像看漫画一样读分镜。“我”感觉我扇着翅膀飞到了首尔紫霞门路。一会儿城市杀虫队的开始喷杀虫剂,把“我”呛的。“我”怎么也变成了一只甲虫,糟糕!奉俊昊导演的功力可真不一般啊,我好像着了道了!多么身临其境的感觉?金基宇一家就这么混进朴社长家了么?小酒喝着小雨听着,这tmd才叫生活!地下室的一阵骚乱,把我震了出来。《寄生虫》内剧情金基宇母亲忠淑在地下室,发现了朴社长家前任保姆文光将丈夫吴勤世藏在地下室。却又被文光发现司机、两个家庭教师和保姆忠淑都是一家人,果断拍下了视频,并威胁要将视频发给朴社长。文光给丈夫吴勤世按摩着肩膀,吴勤世说:“真像朝鲜领袖手中的导弹发射按键啊,发送键一点,一枚导弹划破天际,轰的打到首尔。”受到视频发射威胁,金基宇一家一动不敢动的靠墙跪着。我脑中灵光一闪,奉俊昊导演真是天才啊,朴社长家就像美帝,金基宇一家就像韩国寄生在了美帝家中,而更穷困潦倒的文光一家就像朝鲜,现在用导弹威胁着韩国。刚沾沾自喜了没几秒,“我”脑中又一种悲伤袭来。原本一个穷人如何雀占鸠巢占领富人家的故事,在奉俊昊导演笔下,又延伸出了两家麻雀争夺一个鸠巢进行恶斗的故事。这些努力真的有意义吗?“我”哀伤了起来,穷人向往富人的生活,却在争取富裕生活的路上和另一群穷人打起来了。无数画面划过我脑中,社会主流叙事的“上进”之路不就如此么?“我”看见我的笔记本电脑,好像里面的PPT和那些汇报场景,像极了《寄生虫》的故事。“我”看见我从PPT软件爬进了股票软件中,那笔交易的按钮,变得无比巨大,好像也变成了文光的手机发送按键。散户就是散户啊,以为在占庄家的便宜,终究是一场韭菜间的恶斗。“我”试图分辨我是文光一家,还是金基宇一家。但“我”又苦笑了一下,韭菜之间又分什么彼此呢。我耐心翻完整本分镜,将电影再找出来又看了一遍。我坐到阳台沙发上又抽起一支烟回味。艺术果然来源于生活,但浓缩到什么程度,则看艺术家对生活的感知力度。奉俊昊导演《寄生虫》故事,前4年只有前2年写了15页,围绕的是前面穷人金基宇一家潜入富人朴社长一家的故事。直到影片开始拍摄前几个月,在开车路上灵感乍现,故事中加入了另一家穷人文光。整个故事变成了两家穷人和一家富人,在一个屋檐下的整个故事。奉俊昊导演自序中写到,自己20年时间,在重复做电影这件事,总共做了7部电影。重复也可以是很美好的,关键是其中孕育的感知力和创造力,这是生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打开抖音,划过2个视频后又迅速关掉。我不想要这种重复!我不想要为了做迎合抖音平台的这些内容,殚精竭虑的策划,我不想变抖音里的“寄生虫”。但我知道我体内的寄生虫还没驱散,“我”时常会跑出来,可能就是闻到了寄生虫的味道,开始审视自己,“我”看到的那甲虫形状的躯壳,随着寄生虫思维的强弱而变化着形态。——————写给自己:这种写作方式,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可以复制的结构,后续可以持续修改尝试这个结构。本身给自己设定的小册写作结构是:设定单期主题给自己提N个问题,过去的自己会怎么回答,现在的自己会怎么回答。以此展开阐明对单期主题的不同视角。用案例或故事,去解答视角的变化,以及为了这种变化的努力讲述这种变化中,自己使用的方法,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的方法论。打了几次腹稿,总是觉得这种写法,还在自己的一个笼子里。本来打算好好写稿子的,但这两天手贱,玩了1天半的羊了个羊。觉得自己就是被这种恶俗游戏牵引的,克服不了人性弱点的懦夫,突然间,脑海中卡夫卡《变形记》中自己看到自己的画面就在自己脑中展开来了。正好和我最近感触良多的《寄生虫》电影融合在一起。看了剧本、分镜和电影,奉俊昊导演技艺也是遗留,三者分别独立,又完全融合一体。我想这是一个优秀创作者才有的能力,他不仅有洞察,还能讲故事,不是PPT或短视频强刺激式的炸观点搏眼球,而是把洞察到的人的生活的各个切面,溶解到一个故事中去,让人慢慢体会。我把自己和自己对抗的内容,变成了一个灵魂的“我”,他时常被埋在内心深处,当我被社会驯化成“单向度的人”(赫伯特.马尔库塞的书)时,“我”就会被埋在最深处。当我意识到我变成了这样的人时,灵魂的“我”就会从我躯体中分离出来,然后审视自己,在灵魂的“我”眼中的我变成什么样子,就是我灵魂最深处对自己的一种看法。然后当我感觉我和我的灵魂又高度契合的在做事情时,灵魂的“我”就会回到我体内。无论是在做重要的事情,还是在过日常的普通生活,都是如此。我不知道这样一种描写手法是不是形式打过内容,或者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一种可以作为持续输出小册的产品化的结构。但我觉得这样写可以覆盖爱说教的“爹味”。而且因为使用剧情去驱动,可以把自己喜欢过于啰嗦的引用一些其他内容的毛病克制掉,比如本来按照以前的写法一定会拿《北京折叠》来对比一下的,然后吹捧一下这部片子,但这种创作手法肯定尚未脱离低级趣味。另外我始终觉得想过自己生活的人的状态都是相似的,常规的输出模式就是:独特视角的的观点,表达自己达到的状态和成就,或者再是整理出一套方法论。那样的话,《人生复活术》这部小册,终将沦为平庸,如果是创作,不妨大胆一点。写到现在,小册仍然没有固定的结构,但自己微微有些兴奋。

2022-9-14 1:12

关于小册 & 目录 & 读者群(共52期)

本小册内容将做一定程度调整,因为本打算更新52期的散装小说集,因为个人的精力和经济原因,陷入了卡顿,但我并不准备将这个内容烂尾。为了解决经济和精力的问题,我将展开一个为期十年的投资理财计划,所以我准备将这个投资理财计划的实证,放在这个小册中,以此回馈小册读者的付费。同时,在这个实证计划进行的过程中,随着我的时间逐步释放,我可以开始继续这52期散装小说的续写。——————————————————————————这部小册记录了我在尝试复活我人生的各种努力,将更新52期,为期一年,一周一期。如果尝试成功了,我也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那这本小册将会出一部新的小册。只有一种情况,这本小册将烂尾,那就是我放弃了自我重塑,回到了过去的壳里。没有一个口号比“活成自己”更具有煽动性了,也没有一个战场比“成为自己”更不会失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轻巧,因为我们也在努力追逐所谓“独一无二”的雷同。接近自己的过程中,要穿过自己内心层层叠叠的包裹。缘起有一天早晨,我在床上坐起,阳光洒满了我的被子,但我没有看窗外的阳光一眼,千篇一律的刷着手中的短视频,我并没有给自己做什么计划,我猛然惊醒,对堕落的自己感到愤怒。于是我打开电脑,按照我之前的计划,开始按部就班的阅读,再按部就班的每周输出一篇文章,我试图用这种方式假装努力。在我在自己的《自由职业元年计划跟踪表》上,打完几个√的时候,我突然恼羞成怒,我是在用应付工作的方式,应付自己的生活吗?我逃到了城市另一端,远离家人朋友,继续回写我的每月复盘,我翻阅过去的文章、重听播客、翻看过去的照片。在这些内容的残光破片背后,有我对生活的期待,也充斥着我对某些生存状态的不满。顺着情绪,我一部又一部的看着电影电视剧,直至情绪随着剧中人物的情绪持续升温。那个若隐若现的概念,终于破窗而出:我要复活我的人生。同时,我得到了我的第一个结论,感知比模式重要。此时此刻我仍旧在对照着少楠的小册卷首语,写着自己的卷首语。但我并未模仿他的结构试图对读者友好,没有用这里“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模式去试图澄清和描述清楚这部小册,没有用“看完你能得到什么”、“变成什么样”的模式去锚定它的价值。我继续使用这种喷涌的情绪,去煽动“感同身受”的人们。缘续这部小册的一切都诞生于朦胧之中,没有设定起点,没有设定终点,没有设定计划,这是人生本来的样子。但我依旧怀念我找到“人生复活”这个名字时,灵感迸发的那种感觉。我反复回忆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非常幸运,这种灵感迸发是有迹可循的,于是我加了一个“术”字,我在朦胧中,提炼出了一些结构。目前这个结构清晰了起来,也有了计划。每期的内容,一半的灵感来自于我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朋友的故事,另一半来自于看到的好的电影、书籍以及听到的播客里的内容。为了更好的观察这样的故事,我会用第一人称视角的描述来讲述自己的体感,用第三人称视角的描述方式来围观自己的状态,也是一种抽离式的复盘。目前体验下来,这种魔幻+蒙太奇的写作手法,让我自己很上头,摆脱了自己某些部分扭扭捏捏不愿表达的状态。而且写完52期,我至少会拥有52个故事。此时,我得到了我的第二个结论,模式才能固化感知。所以本书的结构是“浮现”出来的,而非“规划”出来的,本书会陆陆续续先有“章节目录”,而后再会慢慢重新摆弄结构,重新编排纲领。所以这本书的目录,目前也仅是一个“占位符”。(方法1)为了一切能尽可能快的面世,我用尽了粗暴的“占位符”,logo是托尔斯泰小说《复活》的某个版本的封面,未来是一定会被替换掉的。文章中会飘满各种括号,括号里是我正在梳理的行文方式的总结。(方法2)记录优先。当结构上的任一要素变成记录整理的障碍时,我随时都会抛弃这个结构,尽快的把内容记录下来,有时仅仅是充满情绪的一句话。目前我将这个内容记录在flomo中,定期我从flomo的池子中,找到情绪仍然在共振的内容将其展开,理性的收集资料,梳理文章。隔一阵时间对自己的内容进行概括复盘,以此寻找更好(方法3)洞察/感知-记录-输出-复盘-调整-总结,这其实就是我复活人生的切实方法了,索性也就直接用在构建这本小册的方法上。(纲领)以此方式是为缘续,可助这本小册可持续更新。最最最终,我希望我能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松散的短篇集,升华出一本真正“复活术”。看到这里,想加读者群的朋友,可以扫码加我微信(备注《人生复活术》读者群)。会不定期做一些圆桌话题分享会。第一期话题“复盘”,群友反馈不错。我希望受到情绪感染也愿意分享自身故事的人,将你的故事和感悟,投稿给我,也许这会成为这本小册中共创的章节,这是缘续的另一部分。——沈浩翔,记于2022.09.14目录不是完全的自由发散,目录本身就是对题材的筛选。序章:做自己的甲方EP1:生活“寄生虫”EP2:月光族宝盒EP3:大佛局中局EP4:“虚拟”主场EP5:边界战争EP6:冷饭热吃EP7:一步之遥……非常多的章节,描述的是认识自我。——————写给自己:需修订配图,修订措辞文风是有尝试的,用画面故事带动章节,是尝试用镜头语言的方式,代替议论文杂文式的说教。修订依赖于将情节、情绪与观点做匹配。除了观点,不排除全部重写的可能性。这种文风含有播客自播、视频拍摄的企图心。也是为了确保有感触才记录,克制为了写作而写作的功利心。手稿式记录风格,会在括号中标注自己给自己的提示,不是为了标新立异的风格,是为了快速成册,减少在不同软件做不同记录的自我消耗。在传统出版世界,预计也不会有这种手稿直出,边出边改的模式吧,奈何时代变了呢。另外这种记录风格,也是为了摆脱想一稿多用而把写作搞复杂的ego。随着章节的增加,会修改定价,越早购买的用户越便宜,在基础价值浮现后,这算是一种营销策略。

2022-9-14 1:11

序章:做自己的甲方(修订中)

人生复活术(我的小册试运行中)如果给18年前的自己做一场分享,我会说些什么?我准备花很长的时间慢慢整理,反复尝试与复盘,当我整理完了,兴许我的人生也就复活了。18年前的我,正值大一,告别高考,眼中充满希望,准备对生活大闹一场。我会告诉自己,学习哪些技能才能赚钱吗?我想我会告诉他的,但这并改变不了什么。我会告诉自己,加入BAT的360种方法吗?我想我会告诉他的,但这并改变不了什么。我会告诉他们考级拿证获奖的套路吗?我想我会告诉他的,但这并改变不了什么。这些年来我已然完全掌握了这些套路,但我并不开心。18年过去了,我教给自己的这些方式,并未让生活流光溢彩,反而是让自己越来越唯唯诺诺。我知道我告诉了自己对的事情,但这并不全对,最重要的东西我并未告诉自己,因为我可能自己也没有找到。即便我离开了自己过去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仍然没有找到答案,或者说,我急于寻找的答案都是错的。残忍点说,我的生活,有比小镇做题家更深入骨髓的被动,我可以把自己称作是人生做题家,在别人设计的各行各业、人生各个阶段,用不同的方法答题。我的生活充满了甲方一开始我的甲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高考是这个甲方最终的验收标准;他们告诉我上了大学,海阔天空。我验收合格,来到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接着我的甲方变成了大学的专业教育,毕业设计和学位证书是这个甲方的验收标准;我出厂合格,换来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期间,我为了挣钱,接了很多设计服务项目,从朋友到学校老师到外部公司,这里甲方爸爸验收通过打钱,是最后的验收标准;我赚了一些钱,也多了一些项目经历,一条条的列在了我的简历里。再接着职场体系是我的甲方,创业公司和上市大厂,估值和岗位层级是验收标准;从业务技能到管理技巧,从人际关系到利益链条,这里有看得见的标准和说不得的标准。我拿到了一份份的工作合同,完成了一场场验收,直到新的验收逻辑开始那么不确定却又那么相似:甲方说了算。发给我的问卷越来越多,我在给我的老板答题,我在给企业的创始人答题;而他在答下游客户甲方的题,答投资人的题,答给了政策补助的政府机构的题。我在给我的下属和同僚答题,我给他们讲解产品方法论,晋升三部曲,面试十八项。直到有一天,我抛弃了甲方,我却开始急于寻找下一个甲方。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做自己的甲方呢?可是过了很长的时间,我给自己提不出一个好问题。给你一个自由的机会,你敢不敢要?我问朋友离职之后,我该干什么?他说你啥都别干,在家看电影几个月,出去玩一趟。也别找身边的同事朋友聊,他们都在过去的思维中,你要彻底跳出那些思维,把过去洗干净。“打工仔”“工具人”“社畜”这些扎心的词,频频出现在我们对话里。我加入了创业企业,直到发现这和我在大厂并无不同后,我果断停止了这一轮的工作。我尝试了设计外包服务,发现这次的甲方一如既往的充满了不专业的梳理后,我退出了项目。我尝试了企业咨询服务,发现我整理行业资料的效率并不高效,我也没有主动找企业销售的意愿,于是也暂停下来。我尝试了做短视频和直播的自媒体工作,看了一个月的内容和平台策略后,我发现我可能会变成平台和工具的奴隶。这些思维的惯性告诉我,我还在寻找“甲方”。其实我以前不这样,我在前几份工作时,基本是自己梳理业务策略,出产品方案,然后落地项目做市场推广。直到在大厂整天被人问“你的业务方是谁”这个问题后,我变成了这种糟糕的样子。别再寻找甲方了,做自己的甲方,给自己提一个好问题吧!这是我需要解放自己的核心!我热爱极了《我的解放(出走)日志》这部韩剧,剧中女主角廉美贞没有加入任何公司同好会(社团),而是和两个同样不想加入任何同好会的同事,创办了一个“解放同好会”。这个解放同好会的运作是这样的:1.记录和倾诉自己想说的话,不假装幸福,不假装不幸,诚实以对。2.不点赞不回复别人的发言。(不安慰不建议)这就是一个没有甲方,不需要认同,“向虚无(实际是向自己内心深处)讨要答案”的理想社会该有的样子。把这部剧的经典台词拎出来,我可能可以专门像这个帖子一样,再写一期内容:movie.douban.com我也很喜欢《凪的新生活》这部日剧,剧中女主角凪为了告别在企业中的讨好型人格,离开了公司,关闭了社交网络,搬到了乡下,进行了生活的断舍离。(如无必要,并不展开剧评书评。如果需要展开一些剧的介绍的时候,我会单独在小册内做别章来介绍。)给你一个自由的机会,你要怎么做?所以我需要的不是简单的第二人生第三人生,不是简单的切换甲方,而是我要成为自己最重要的甲方,要给自己提出最明确的最能愉悦自己的Brief。这便是“人生复活术”真正的意义。我并不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复活,并不打算劝诫任何人去寻找自己的意义,更不认为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甲方,但我自己需要。所以我还需要找到做自己甲方的方法。我在离职大厂前,做了两件事,我整理了一份未来2年“现金流量表”,一本我的“创业约法三章”。关于现金流量部分:虽然有房贷压力,娃的教育开销和日常三大开销。但依赖一定的被动收入,包含自媒体收入和房租收入。什么收入都没有的情况下,预计可以消耗2年,于是我就果断辞职了。关于创业约法三章部分:我给自己设定了工作计划和营收目标,一切并不理想。后来我把这个部分拆解成了,“自由职业元年计划跟踪表”和“创业实证记录”。“现金流量表”克服的是恐惧,在此之上,曾经打工旅行的经历告诉我,我饿不死。“自由职业元年计划跟踪表”和“创业实证记录”克服的是贪婪,通过这两个文档,我看清了我真实的独立经营状况,营收效率。这两个文档,共同筛选下来的是让自己愉悦舒适的内容。如果经常小有紧张,那一定是贪婪又占了上风。我保持了健身运动与调整饮食的习惯,我收获了更健康的身体。我保持了写小报童、制作播客的习惯(我愿意持续创作),我收获了一定的收入,也收获了一些我欣赏的人的关注。我保持了看行业研究分析,研究理财知识,我收获了更好的商业视野和财富管理能力。我保持了对企业、学校的项目的走访,我收获了更多潜在项目潜在收益的机会。我不断尝试露营、桨板、游泳、篮球、飞盘等活动,我对自然的美好是有感知的。就是这些小小的成果,让我感觉生活越来越有盼头,这和甲方给的验收标准完全不同,而是来自生活、市场方方面面的自然反馈。我通过一个反复的尝试,简单的记录和不停的复盘,终于确认了自己给自己做什么样的甲方,能让自己不会陷入自己又是甲方又是乙方左右互搏的状态。向自己这位“甲方”交付在这段寻找自己的过程中,在那几十篇小报童和几篇播客中,我给自己设了不下10个主题:反直觉集中营、系统化学习100件小事、十倍互联网、数字经济、实战元宇宙等不一而足。(这个过程中,我逐步理解了少楠说的减少负担的创作。)答案自然浮现,我把经营“人生复活术”这个小册、播客、公众号(后续甚至是短视频、直播等),作为我当下最重要的一个作品。它有一个好名字,能一语击中大家的心弦,这就是一个微妙的变化。当我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身边那些在大厂苟着的,离职出来找机会的,在体制内有所别扭的朋友,眼前都发出了光。问我你打算怎么做呢?我知道这一刻,我已经从乙方变成了甲方。过去他们是这么问我的,你接下去想做什么呢?产业互联网?虚拟人?设计?产品?运营?你想去大厂?去创业?去融资?紧接着,他们会给我介绍一个带着需求和资源的甲方。“你写个BP,我给投资人。”“你写个简历,我给某某大佬。”“你写个介绍,我给某某某。”他们也在迫不及待的给我找一个甲方,把我安排到某一个主流叙事之中,被概念包围和裹挟。现在他们问我,你准备聊些什么内容呢?我能参与进来吗?这点小小的变化,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在无数的方向中,有这么一个小小的方向,别人愿意看一看,甚至跟着走一走,足矣。它会有好的故事,关于我自己的,关于我朋友的,电影、小说、动漫里描写的。就像我朋友和我说的,什么都不干,去看电影吧,去旅行吧也行。现实永远比小说电影精彩,而生活也会是最好的老师。这些故事并不需要猎奇,他就是我们平淡生活的一部分,是困在社会金字塔中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只是之前缺乏感知力的我容易舍近求远去寻找所谓的精彩叙事。另外,这本“人生复活术”的小册,本身就是真实的操作方法。只要我每天比昨天好一点,我也没饿死,我能赚到一点钱,还能和家人相处不错,并且这部小册是我有感而发,那就证明了这个实操的成功(至少没有失败,就像《独行月球》中,全世界的人围观沈腾在月球上的自救)。理论上,“人生复活术”这个作品应该会有非常稳定的受众;虽然我并不打算劝诫任何人,但我依然相信,有很多人和我类似;“人生复活术”有真正明确的价值,有实际指导实践的意义,我拆解了克服恐惧与贪婪的方法,我也浮现了自我交付的过程;另外它应该还能挣到钱,我会用我学过和正在学习的商业知识,组织它的传播方式,调整内容结构,设置盈利环节。这本身不就是像写书、写课程、写剧本一样的过程吗?这不是一个任务,感知力需要自然的流淌这也是我之前犯得一个错误,我太习惯于自我管理的那一套了,目标、任务层层拆解,然后逐步跟进。在自我激发的路上,最怕的就是自我束缚,无论是KPI还是OKR拆解,很快就能将事情拆分成一个任务,当拆分成一个个任务时,很多有感而发的灵魂就被拆解了。灵感最容易被计划杀死。热情的生活、恣意地玩耍、倾情享受阅读与观影的乐趣,让生活与作品的感动灌溉全身,这不才是灵感真正的来源么?唯一需要克服的事情,应该是文思泉涌时不想动笔记录的懒惰。因此我不会强迫自己多少时间产出多少内容。真正应该驱赶的是那些麻痹我精神的“瘾品”,千篇一律的短视频,八股文式的报告,看似精华的断章取义的精讲。那千变万化的诱惑和抵御诱惑的过程,更是复活的一部分——精神力的觉醒。我大约知道了我要给18年前的自己说些什么,围绕着这个主题,我给今年的大一设计新生做了一期始业教育《设计人生与人生设计》。我知道他们不会太深刻的理解我要说什么,所以我给了他们大学期间更简单的三个建议:为自己做一件作品,与教学任务无关,为自己而做的。(这个小目标就是一个探索自我的过程。这个作品的诞生,是建立自信的过程)整理一套方法和知识体系,这是为自己未来兜底。找一位榜样(让榜样的力量,带自己穿越黑暗和迷茫)现场同学和老师反响很好,很感谢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也给了我复活的动力。——————这个小册目前的链接是:人生复活术(付费订阅);因为试运行的不稳定,不建议大家付费购买,如果你想付费给我鼓励,我也不会拒绝。但很有可能这会是一次失败的付费,在结构和话题稳固前,我并未做好定期更新的计划。前五期内容会作为试运行,免费开放,同步发布在公众号:人生复活术同样的,前期的内容会以播客形式免费发送在小宇宙中:人生复活术(小宇宙地址)介于试运行阶段的不稳定,建议大家在播客和公众号底下给我留言,或者加我微信gundam215(注明来意)给我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