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18 18:38
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麦肯锡的核心方法论之一,由麦肯锡的一位女咨询师 Barbara Minto 于半世纪前提出。Barbara 就此概念写过两本同名书,不幸的是——书却是她倡导的反面,啰嗦、臃肿、混乱。每一次我向别人推荐这本书时,都会再补上一句:读第一章就行。多年以后,麦肯锡的另一位咨询师,著名的妇科医生冯唐给出了更简明的定义:1)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并由 3-7 个论据支持。2)论据本身也可以是论点,再被子论据支持。3)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金字塔原理就是一种「道」,定义很简单,给我启示却很多。结构化思考我们每时每刻接收的信息,以及大脑升起的想法,往往是零散的单点。如果我们就如此记忆这些单点,记忆难度很大——因为彼此零散,互相之间没有关系。我们需要对信息和想法再处理。而金字塔原理,作为一种结构化思考的技术,适用于大多数场景的信息和想法再处理。关于某一个具体领域,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在你脑中是有一个金字塔的——顶层是最核心的论点/问题,更下层是更具体的信息/论点/论据。每当摄入新信息,或升起新想法,你都将其摆放到合适的层级与位置。如此,构建一座座坚实的金字塔。高效沟通术我遭遇过的啰嗦、缺乏重点的人,无一例外,都是没有构建起金字塔的。换言之,当 TA 阐述问题时,丢出的是一个个零散的点;作为听众,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努力梳理此中逻辑,搞明白 TA 的核心论点是什么、关键论据又有哪些——换言之,听众在努力地构建金字塔。高效沟通的奥义就是,别让听众这么累,叙述者应该先构建好金字塔。高效沟通者总是从最顶层的论点/问题开始谈起,让听众第一时间就 get 到主题;然后,TA 再开始讲第二层的论据;如此递进。这种沟通方式的高效之处,还体现于——可以根据听众的要求,在任意层级停下,而本次沟通依然是有效的。鉴于:1)不同听众对细节的要求是不同的;2)大多数场景也不需要沟通到最底层的细节。节省的时间,会相当可观。当然,这是沟通术,而非说服术。说服术有其它技巧,此处不表。分而治之如何解决复杂问题?答案是,复杂问题不可解。演化是一种路径,简化问题是另一种路径,但最主要的路径还是:分而治之。即,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问题;如果分解后问题还是复杂,那就继续分解。这个思路听起来有点熟悉?没错,还是金字塔。唯有拆解到足够细,才能有 TODO,才能有执行力。很多人执行力差,往往不是“懒”,而是“蠢”。他不是不想做,而是不知从何下手。下面是我多年前写过的两个案例。案例一偏戏谑,案例二则来自一个真实业务。发现没有?这不仅有助于解决问题,也是管理的入门课——将一个复杂问题,拆解为多个更为简单的问题,再将子问题交给你的下属或下属部门。// 拆解问题的过程,最好遵循 MECE 原则,即互相独立、完全穷尽。互相独立是确保思考高效,完全穷尽是确保算无遗策。Zoom In & Zoom Out金字塔原理还是一种非常好的隐喻——思考并不是平等的,有些思考处于更高层级,而有些思考处于更低层级。比如,你正在使用的小报童这个产品。作为设计者,我能划分出的思考层级就有:视觉、交互、产品功能、产品架构、业务架构、产业链。思考的内容固然重要,但知道自己思考的问题在哪个层级,更为重要。搞明白自己的思考在哪个层级,你可以继续选择:1)往上再走一层,看看顶层设计,问题可能就不再存在;2)往下再走一层,看看更多细节,问题或许才能找到答案。优秀的思考者,总是会灵活地 Zoom In & Zoom Out。Fin金字塔原理,无非对逻辑和观点的一种建模。如果将金字塔原理类比为牛顿定律,那相对论就是系统论(另一种建模方法)。以后会再介绍系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