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小竹林
小竹林

小竹林

@ScarletJ🎋

竹林修心之所,修心如竹,修的是: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般坚韧不拔且四季如常的平常心。

竹,胜在韧劲,竹赢在常长、长春,竹林中的我们,亦然。

竹林的更新秉承: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的内核
从2024年开始:周更,不会更多,不会更少,持续更新直我/小报童的终点。
成长,求的是在极低摩擦力、压力之下的持续不断,而非突如其来的心血来潮。

竹林不追热点,不聊八卦,因: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林里的我不等于全部的我,但竹林里有的部分,必真。
我们如此,望你亦然。
订阅77
文章58
最后更新:2024-1-13 18:38
查看 【小竹林】 详情查看 【ScarletJ🎋】 主页
分享到微信打开

免费内容

2023-10-30 0:5

12🎋:探索思维:先从一次游戏开始

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同时,也将我们随时置身于信息轰炸的洪流之中,每一天,即便我们不主动获取信息,也会难免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冲击着我们的认知。而这种认知的更替,在大多数时候,即便我们心里十分清楚应该进行更精细的资料收集和仔细的思考决策,却依然会更多的依赖与系统1的快思考(系统1,参考《思考,快与慢》)。譬如:若我们对某件事曾经拥有一个既定认知,在得到一个新的与之相关的信息时,我们很可能习惯性而为之地将会在「颠覆旧认知」和「否定新认知」中做一个选择。即便我们形成了一个新的认知,这个新的认知也未必合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一定会察觉。我这里有一个小游戏,可以帮助我们觉察一二首先,先看一道小题👇:假设:你去医院接受某种疾病的测试,拿到了阳性的测试结果。你知道的是:这种疾病在总体人口中的发病率是1%。测试的准确性是这样的:如果你有这种疾病,它有99%的概率会检测到;如果你没有这种疾病,它有99%的概率会显示阴性。❓提问:你真的患有这种疾病的概率是多少?现在,请你花三分钟时间,先不往下看,也不要使用任何第三方可以求助的工具,就只使用你的🧠,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假装我等了三分钟——————————————现在,我相信你脑海里应该有了一些想法,这个想法可能会是:解题思路“我觉得是xx%”当然也包括不知道从何下手的困惑这个游戏的要求是:记住所有的想法,最好在纸上下下来,然后再继续。——————————————————嗯,写好了对吧—————————————现在,我把它变成一道选择题,给你三个选项:A:99%B:50%C:0%或100%D:上述都不对你会选哪个?记下你的答案。如果,你在看到选项后改变上了之前的想法,很好,请一定要记下你的改变,和你做出改变的逻辑,它们很有趣,也特别重要。选好了后,再往下看👀正确答案—————————————————我,就当你选好了—————————————现在,你有了一个答案,必然,你也有你得出这个答案的逻辑我现在要改题目了。(我可没答应这里就给答案,哈哈)变更的地方:上一道题里,测试的准确率为99%,现在,我将这个准确率从99%降低为90%。也就是说,新的题目是这样的👇:假设:你去医院接受某种疾病的测试,拿到了阳性的测试结果。你知道的是:这种疾病在总体人口中的发病率是1%。测试的准确性是这样的:如果你有这种疾病,它有90%的概率会检测到;如果你没有这种疾病,它有90%的概率会显示阴性。❓提问:你真的患有这种疾病的概率会如何下降?A:会大幅下降B:会小幅度下降C:和准确性下降比例保持一致D:以上都不对再改一下👇:假设:你去医院接受某种疾病的测试,拿到了阳性的测试结果。你知道的是:这种疾病在总体人口中的发病率是1%。测试的准确性是这样的:如果你有这种疾病,它有99%的概率会检测到;如果你没有这种疾病,它有90%的概率会显示阴性。❓提问:你真的患有这种疾病的概率会如何上升?A:大幅上升B:会小幅度上升C:和准确性上升比例保持一致D:以上都不对好了,请根据你做第一道题的逻辑,对后续两道题进行解答,并选择你的答案,当然,如果你在看到后续两道题时候发现第一道题的解法错了,同样,请记录下你的改变,以及你改变的逻辑,并根据你的改变选择你的答案。-没-选-完-不-准-👀——————————————————————————————————————我先公布第一道题的正确答案:B:50%现在,给你一个后悔的机会,对后续的两道题重新进行选择,当然,你需要记录下你改变的逻辑和你新的选择。-没-选-完-不-准-👀——————————————————————————————————————第二道题的正确答案:A:大幅下降同样,你仍然可以对最后一道题的答案后悔,进行重新选择,不过记得你的逻辑变换原因。-没-选-完-不-准-👀——————————————————————————————————————第三题的答案:B:小幅上升游戏到此结束,🎉一下,三道题都做对的同学,这三道题都可以用统一的方法:贝叶斯公式来解。-------------------贝叶斯简单科普(知道的同学可skip)——————————在揭晓解法之前,带入悬疑小说抽象介绍一下「贝叶斯方法」。假设,你正在阅读一本悬疑小说,读着读着,你对凶手的身份有了一个初步的判定,这个判定就是你的先验信念。但随着新的线索和证据的出现,你可能会调整你的猜测,这就是后验信念。而贝叶斯就是一个可以根据先验信念+新的证据推测出后验概率的方法。贝叶斯公式的基本形态是:P(A∣B)= ( P(B∣A)×P(A)​ )/ P(B)这里,P(A∣B) 表示在已知B的情况下A发生的概率。简单来说,这就是考虑新证据后,我们对某事发生的信心。而P(A) 是我们原先对A发生的信心——那本悬疑小说的起始部分,你对凶手身份的初步猜测。贝叶斯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公式,它是一种思考方式,它告诉我们如何在面对新的信息时,如何调整我们的固有认知。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使用贝叶斯题目来设计这个游戏的原因。----------------------------------------------------------------下面介绍贝叶斯方法在文章题目中的解法。以第一题为🌰,让GPT4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因为不知道在小报童如何输入数学公式,偷个懒👀)根据同样的解法,第二道题的概率约等于:0.0833(相较于50%大幅降低),第三题约等于:0.0908(相较于0.0833小幅提升)如果不是用贝叶斯解题的同学可以验证一下自己的方法是否能够在第二、第三题得出正确的概率答案,如果不是的话,我只能收回前面对你的🎉。任何时候:错误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比没能得到正确的结论都要更加可怕。而这件事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尤为显著。问答题和选择题的根本区别:选择题永远不会空着。也就是说,做选择题更有可能导致上面提到的那个最可怕的情况:错而不自知,在错误的逻辑上越走越远。如果你严格按照游戏步骤进行,你们中一定会有朋友,会出现下面的情况:第一题做对,但是第二/三题做错第一题做错,但是二/三题有做对在一次次后悔中,把正确的答案改错的不要气馁,不要自责,这是我刻意诱导的结果。当我将问答题改为选择题的那一刻,是我主动干扰你们的决策逻辑的开始。所有题目中的D选项,都是心理陷阱,面对「以上都不对」的选项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正确解法的同学更有可能选择这个选项。第一题中:0%和100%是我在诱导你去思考:生病和不生病,就是0和1的结果,一定也有聪明的同学看破了这一层,从而得出了50%的结论,但这种解法,在第二三题就行不通了。所有的正确答案都不在C选项,但我却在每个C选项设置了看起来逻辑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答案,因为从学生时代走来的我们,很多人对C总是有种“遇事不决选C”的经验,尤其是当它们看起来合理的时候。第二、三题中,我的选项的文字描述则刻意引导你去思考99%和90%数值变化和问题题干以及选项之间的数字上的逻辑关系。如果将这一点作为解题的突破口则很容易感觉,10%相较于99%不大,所以推断出第二题不大的结论,而在看到结论是很大的时候,则有可能沿用这个认知对第三题做出同样的推论。但这看似合理的逻辑其实配得上一句:驴唇对不上马嘴。上周我在竹林读者群里,发布过这个问题,没想到的是,即便是精通概率的p爷其实也有算错的时候。熟练使用贝叶斯的豌豆则给出了漂亮的答案。乍看之下,贝叶斯似乎是这些题目的主角,不过我设计这个游戏的初衷,并不在于矫正对错,更不在于科普/推广贝叶斯公式,而在于让大家实际体验一次:直觉、逻辑陷阱/刻板印象、心理陷阱对我们的干扰/扰动。干扰/扰动如果我们不知道/无法掌握正确的方法,我们会轻易被干扰,就像那些看起来似乎存在即合理的选项。而现实世界,本就是迷雾森林,其实没有通解。更何况,这个世界总是不缺善于利用文字游戏煽动情绪、故弄玄虚、玩形而上学游戏的信息源。直觉靠谱?按照直觉,第一道题大有可能选择99%,第二道题,准确性只下降了10%的时候大有可能选择C/B,与事实几乎南辕北辙。直觉本质上是系统1的判断,靠谱不靠谱,本质上也只是概率问题,但因为结果只有0和1,所以哪怕始终是50%的概率,也总会出现一部人觉得靠谱,一部分人觉得不靠谱。可概率依然是50%而我们心中的靠谱却很可能是一个接近100%的数或者我们期望就是100%决策回到开篇的问题:若我们对某件事曾经拥有一个既定认知,在得到一个新的与之相关的信息时,如果我们无法具备判断的正确方法,至少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今天的游戏,想一想贝叶斯公式给我们揭露的「真相」,即直觉不可依赖,扰动随时存在,宁可解不出题目,也不急于得到一个错误答案/用一个错误的方法得到阶段性的正确答案。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延迟判断,不急于下结论,不急于拒绝,不急于被颠覆。求真虽然我一直认为,只有上帝/造物主才知道真相,但我却一直提倡,我们要求真,因为错误的解法,会把我们带上一条不归路。比无知更可怕的,永远是不知道自己无知比做错更可怕的,永远是用错误的方法做对ps:关于贝叶斯,以及我在读者群里发表的有关贝叶斯的观点,我会单独整理成另一篇独立的文章。

2023-7-2 23:57

🌸:After the Storm...

正如在竹林群宣言的那样,本文是即兴之作,即兴有二,一来此文为真正的有感而发,二来,此文为临时撤换(撤掉了改稿三次的GPT系列的2nd),如此大(草)胆(率),实属并非我的日常。仍然为之,只因不想让我这份心情冷静下来,原因有二:一来,我们对AI绘画能力的震惊,以及对人类画师的质疑,只因我们忘记了/从未感受过那些巨匠大师们的真迹作品所拥有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二来,我们太熟悉那句:风雨过后便是晴天,无错,但也不确切。正确的该是:风雨都过去了,天晴还会远吗?心声,不期而遇,但不缺席“油画真迹所带来的视觉和心灵体验,是AI数字作品无法企及的高度”我在昨天的即刻的动态上这样写道,而这句话,是我今天观展时,翩然而至的心声。这句心音抵达我的脑海时,我正驻足于意大利画家,Carlo Prada (1884-1960)的 《After the storm...》前,我原是为了莫奈和梵高而来的,谁承想这却是我看的最久的一幅画,久到把🐟先生都丢了。👇在拥挤的展览馆中,这幅作品并不起眼。于ta毗邻的邻居相比(莫奈的《粉色睡莲),显得格外冷清。 可我也正得意于此,乐得了个最佳赏画位置(看我所拍摄的照片的角度,便也可知一二)人们倒也不是对它完全不感兴趣,只是来了不久便会走,偶有停留的,也多是在研究这位画家,如何具像化地表现无形的风。而我因为驻足的时间足够长,便也对人们为什么对它不那么感兴趣的理由听了个七分八分,其中,最多听见的,是对这幅作品“画不对题” 的质疑。令我最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来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的发问。她认真的看了几眼画,然后歪着头问她的麻麻,这为什么风暴明明过去了,还有风呀?她的妈妈没有回答。我却忍不住在心里回答了她:“正是因为风暴过去,才有这“狐假虎威”似的残风。”探寻真相...话虽如此,我却对我的解读并不十分自信,展览本身没有给出任何解读,也只是单纯的把Carlo Prada和他的作品归在了「象征主义」的分类里面。但我却觉得这幅画,不是纯粹的象征主义作品。「象征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种起源于法国诗歌的艺术和文学运动。它是对作为「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对立产生的。与强调描绘现实、揭露社会阴暗面的「现实主义」和更强调科学的观察方法和对自然的描绘的「自然主义」不同,「象征主义」的艺术家们强调以象征、暗示和建议的方式表达感情和意象,而不是描绘现实世界的直观和具体的表现。根据谷歌和GPT共同查到的资料显示,「象征主义」活跃期在1880-1910年之间,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份为1909年,从时间上看起来似乎吻合,但这幅作品对现实自然风光的描绘确实直接并且写实的,作品上最具有象征性的元素为画家对「丁达尔效应」宛如圣光的表达,但画家的表达,并未脱离具像化的科学性的自然表达,他笔下的光线,具有体积和透明度的感觉,是典型的「印象派」艺术家的特征。地面的草地以及灌木丛等的艺术手法上,呈现出类似分色画派的“点彩“技法,更加证明这幅画并非单一流派理念下的作品,甚至,画作中呈现出的平静、乐观的态度让我觉得带有一丝浪漫主义的色彩。但我没有证据,因此也不敢发布这些感想,延迟修改了一天,亦是为了寻找更多的线索。直至半小时前,我才终于在互联网上找到了画家的一些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如下:Carlo Prada (1884-1960)是一位活跃在意大利的画家。他的作品展示了一种明亮的风景视角,通过色彩的透明度,反映出他受到分色画派影响的证据。人们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优雅和善良的情感,一种对海洋、平静的甜蜜的沉思,这是在温暖的春日阳光下拥抱海岸的景象。1900年,在支持他的父亲的意愿下,1900年被送到了布雷拉学院进行经典研究1906年,他参加了米兰的全国展览,引起了商人Alberto Grubicy的注意,后者很快就把他招募进了他的分色画派画家的队伍​,后来被'Novecento group'吸引,主要致力于这个阶段的肖像画;他后来转向了Chiarismo,这是一个围绕选择明亮颜色的选择而发展的潮流​。"Novecento group"是一个意大利艺术家组成的团体,始于1922年,主张回归到伟大的意大利代表性艺术的过去​Chiarismo(清亮主义)的艺术家们倾向于使用明亮、清晰的色彩,他们的作品往往富有光线和色彩的对比,以及大胆的视觉效果。Chiarismo运动的存在时间相对较短,大约从1930年到1935年。从这些信息来看,我们不难推断出,1909年时,这位画家确实属于分色画派。单纯归类为「象征主义」的确不太合适。从画家的生平信息来看,画家绘画生涯的开始是在以教习传统艺术的米兰布雷拉学院开始的,浪漫主义的思想很可能从那里起源,学艺6年后加入了分色画派的艺术家团体进行交流作画,互相切磋学习,想来作品上同时呈现出不同风格和流派的技法属实不奇怪。解读既然非单纯的「象征主义」的作品,我便不能过度解读画作中的象征意义。加上画作之时,世界大战也尚未爆发,仅根据画作的内容和命题,我认为画作描绘的便是:“大风刚刚过去,乌云渐渐消散,阳光通过云层凝结成光束(丁达尔效应)撒向大地,大地上的花草树木虽然柔弱较小,面对仍然不舍得离开的些许残风虽弯不折,游刃有余。”作品传递给我的,是一种平静,美好的感觉;一种风雨总会过去,树木虽小但扎根够深,百折不挠;一种,四两拨千斤,平和的力量,令人感觉温柔且温暖。启发当我们遭遇不好的事/身处不尽如人意的境遇/遭遇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就宛如画中这些身处风暴之中的小树,我们可能会感到飘摇无力,身心煎熬。我们中的有些人,兴许会选择用“风雨过后便是晴天”来给自己鼓励、打气,原本,这是无可厚非的。可若我们真的以为:风雨过后=晴天。可能有一些人,他们在雨过,天尚且未晴的日子里,会陷入“怎么还没结束”得痛苦里,他们会因为过于痛苦,看不到希望而熬不下去/选择放弃,如若那样,实在可惜。自然不是这样简单,但也只有这样,世事亦然。我高中的时候,曾经因为一个研究性课题,有幸得到浙江省气象局去学习台风的知识的机会,在那里,我才知道了那句”雨过天睛“其实并不完整。对于风暴,譬如台风,风眼之中反而是晴天,而风眼过去风并不会直接停止,而是会持续一段时间。欧洲的风也是如此,大风过去,乌云会渐渐散开,天会转晴但风依然会持续一段时间,逐渐减弱,直到消失。也正是因此,欧洲境内的草木都在自我进化中,习得了适应的能力。就像画中的这些小树,尽管矮小,但却扎根极深,韧度极佳,所以可以任妖风肆虐而不折,能够经受得住欧洲大风天气的洗礼,并不会因为天气的恶劣而夭折,反而会成长为参天大树或是一方绿荫。只要我们想,我们每一个人,就也是这样的树。如果我们不幸处于挫折/逆境之中,不必急于等天晴,只要记得:风暴过去,当有残风,阳光已至,终会停止。后记周日观展后,回来的路上我与🐟先生聊到,现在的diffusion 模型在表现出油画的层次激发和笔触所能呈现出的节奏和韵味上,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以及数字艺术品和油画真迹之间在视觉冲击力和体验上的巨大差异,🐟先生眉飞色舞的讲道其实在未来,是有希望通过AI技术+制造技术来再现大师的master piece的,但我反对了,如果这些挂在展览中的大师作品,可以简单的被复制,那么它们会不会失去价值,我们真的该这么做吗?我是一个前沿技术的奉行者,也从不怀疑AI的未来,但我们的技术前进和落地的方向,真的都是对的吗?兴许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暂时,我也没有答案。先提出来,放在这里。也期待大家的想法。关于画和画家,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我还可以写一些这些方面的内容。比如写写被我称作,”入错行的植物学家“的莫奈,比如我最爱的梵高,比如聊聊我认为绘画艺术已经很久没有进步了,尤其是在数字绘画出现之后的那些事儿。

2023-4-16 17:47

17rd🎋:关于生成式AI的一些你需要知道的事-祛魅GPT(1/x)

现在来写GPT,不算蹭热点了吧(笑坦诚来说,我挺早就想写了,初衷和目的很明确:我看见了一些焦虑,我理解其为何而生,想要安抚,却也一直没有能够找到的好的切入点;同时,我也看见了一些漠视,我亦理解其何故如此,想要做点什么,却也怕度把握不好,变为焦虑制造者。但,最终还是觉得:若然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不若直接开始。当我整理了我所有想写的内容,我发现以我的笔力,难以浓缩成单篇文章,甚至,我不确定几篇能最终结束这个话题,故而,以“x”这个变量来计算。今天便是首篇:1/x,先祛魅,再谈其他。(文中写的GPT,是一个代替,而不是某一个版本的GPT)AI和我2012年秋天,我因一个机缘巧合,走错教室,初遇AI,如今,已过10年,我热爱AI这项技术,对其未来以及对人类社会和科技的意义,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怀疑。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对过度的宣传和预期,心存敬畏和警惕。我非常喜欢ChatGPT这款产品,尽管它是天使和魔鬼的结合体,是一款伟大的产品,亦是一款非常糟糕的产品,我是plus会员,每天,我都会和GPT交互;我现在从事的工作,也是生成式AI模型层方面的工作,也因为如此,我更加深刻的认为,并且希望每一个人,能够客观、真实的认识它。概念的诞生,未必源于真实ChatGPT从出现在大众视野的那一刻,没少被称为“划时代的进步”、“人类的末日”、“xx生命的开始” 。不得不指出的是,这些抽象的概念是无法被证实的,既不能被论证为真,亦难以被界定为假。举个🌰:“天下乌鸦一般黑” 这话不客观之处溢于言表,但若要证明这句话是不对的,我们需要找出至少一只不是黑色的乌鸦,何其容易?所以,我们不需要去证明它,只需要回归本源,意识到发明、传播这些称呼的人很难不是想从这些称呼里获得些什么。如果我们难以分辨何为事实,我们只需要回归表达者的身份、表达的场景,便不难得出:人们说的很多话,很多时候是以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以及目的为出发点,而非真实/真相本身。我认为,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我们需要对此了然于胸。如此,我们就能够以客观和逻辑的角度重新审视它们,即便我们不具备足够的认知基础来分辨,我们只要在心里记住,这些概念的存在都是有其具像化的利益目的便够了。OpenAI的ceo Sam是我的偶像之一,但我并不会信他作为OpenAI的CEO讲的所有的话。一个伟大的企业的ceo,YC孵化器的领头人,当然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才能最大程度的帮助自己的企业成功并且不断成功下去。同样,当马斯克叫嚣要停滞AI研究6个月的时候,相信不少和我我内心的os一样:“停下六个月,等你超过吗?”一个坚持完全自动驾驶的企业家,怎么可能真的抵制AI,后来,我们看到他买了多少张GPU...企业家如此,媒体当然更甚之。技术本身,其实一点都不神奇,甚至发展亦算不上快被ChatGPT或者现在的GPT-4、及以后的GPT-5神奇而感到震撼的人群,多是之前并不看好,或者不信语言模型可以有此造诣的。这一点上,确实存在客观因素,一来,上一轮AI热潮,从大肆宣传的“取代人类”到“人工智障”也不过寥寥没几年。二来,在应用侧,无论是ASR技术、ChatBot、还是图像技术,均以雷声大雨点小的形式出现然后迅速普通化。尤其是,过去三年,在公众视角甚至一些从业者眼里,AI=人工智障,确为一主流声音。而当这种主流声音称为默认认知的时候,“横空出世”的ChatGPT,颠覆了这种认知,为之惊叹,实属合情合理。但对于一直研究语言模型/大语言模型的研究者/从业人员来说,感觉可能全然不同,ChatGPT的成功,虽然伟大,但却更多是大力出奇迹下的理所当然。核心原因有二: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根源在于其【推理能力】,而【推理的本质】=【数学计算】但判断不止于计算。Transformer解决根本问题是:如何用大量的计算资源来解决学习大量知识的问题而非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进步关于推理用一个接地气的方法来讲“推理”—— 福尔摩斯的「基本演绎法」(当然,确切来说是柯南道尔的)所谓「基本演绎法」便是:罗列出所有可能性,然后逐一用逻辑和事实排除、直到真相水落石出。即福尔摩斯的那句名言:“当你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那个无论多么令你难以置信,那就是真相。”推理的过程,其实可以粗糙的分解为两个步骤:罗列出所有可能性排除不可能其中,1.的本质为计算,2.的本质不止于计算。 1. 这件事计算机比我们任何人都擅长,2.的过程在数学模型里就只能演化成一个算概率的过程,但人类的判断并非只是基于概率判断。我们看到的GPT系列给出的任何答案,只是基于它对概率的学习而非判断本身。所以,只要语言模型的学习方式不改变,2.这件事上,语言模型很可能永远也做不到人类的程度。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现阶段它是绝对做不到的。概率计算,还是概率计算ChatGPT的成功,把“transformer”的概念代入了大众的视野,很多人都认为其是一种革命式的创新,但真相并非如此。Transformer并非突然出现的颠覆式创新,而是标准的渐进式。最初语言模型在1972年被提出的时候,首先是比较偏向于概率学的,然后因为算力的进步,允许研究者易“神经网络”(DNN)来代替概率学来建立模型,但DNN解决不了上下文记忆的问题,所以出现了循环神经网络,RNN解决了一部分,但解决不了长句/长文关联以及无效信息遗忘的问题,所以,研究者发明了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LSTM解决了一部分,但局限是:只能做串行计算,这也意味着它不能够最大程度的通过横向扩展计算资源来收益,随之,Transformer出现,并解决这个问题,允许了大量的计算资源来加速模型的计算和训练。这一系列的变化并不改变大预言模型已然只是在做概率计算的本质。不然ChatGPT也不需要RLHF了。(RLHF=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接地气的说法就是肯尼亚小哥哥姐姐辛辛苦苦标的)追本溯源,语言模型最初是在1972年出现的,到今天ChatGPT的出现已然过了半个多世纪。这个过程并不是很快,但我们如今感知到的:一天一个变化,更多的是在transformer和diffusion模型出现了成功案例引发的研究资源聚焦后的微创新的爆发。这得益于ChatGPT和Stable Diffusion的成功但在它们基础上的微创新并不改变本质。ps:Diffusion 模型基于的「非均衡热力学远离」其两大基础理论其实也是上个世纪的产物(于1931年和1941年提出)。所以,ChatGPT并不神奇,它离xx生命很遥远,那些打着xxxx口号的人,更多的可能只是想从你口袋里捞点什么。当然,我确实认为它很有意思,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伟大和糟糕并存的产品,它也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探索和体验。关于这一部分,下次再聊。

2022-6-19 19:55

1st 🎋:如何客观看待自己 —上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足够客观清晰,就可以简单的用二分法来解决很多烦恼。此二分法为:关我P事关你P事 。乍看下粗鲁,细品却通透。我们的时间、注意力和精力都很有限,而它们存在的意义是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不是用来成全/讨好别人。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足够客观清晰,别人的评价只会告诉我们他们是谁。我很喜欢这句话,但如若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做不到客观清晰,则可能落入刚愎自用的陷阱。至于,要做到客观看待自己,需要借助分而治之的原则。因为看待一词,实则为两字,拆分后为:看+待,看为观察,待为评价。所以,客观看待是两个动作。即:客观观察+客观评价。现在,我们一起来逐个击破。客观观察自己观察在评价之前,观察到的事实,是评价的基础。所以,在观察上做到客观尤为重要。而阻碍我们的元凶,来源于我们对察觉自己身上可能会存在的,某些被社会常识归类为缺点的特质的抗拒。比如,我有可能在自己身上察觉到:“敏感、自卑、自大”等等特质。而这些特质,在我们的印象里都不是好特质。我们的常识告诉我们:它们都是缺点,而缺点是不好的。如此,我们便会陷入自我攻击/停止继续观察/拒绝承认它们存在。但事实不是这样。客观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东西,都是光影相生、阴阳相合。故,没有单一的缺点。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藏。我在客观观自己一文中我提到了自卑的坏处。但我真正想表达的是:自卑这个人类基因里上千年没有被进化淘汰的特质,本身,并不没有什么不好。让我因为自卑受害的,实则是因为我没正视它、没用好它。譬如:自卑是合作的基础,合作是抑制自我疯狂发展为自大的基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曾说:合作可称为我们防止一个人发展为神经病的唯一有效途径。同时,自卑引起的恐惧在更多时候反而能够阻止我们因为不知而无畏地作死。🌰:猫咪不恐高,但是很多猫咪却因此而死。再者,观察自己只是为了确定成长的起点,看清楚起点和目标的距离,以及自身的特质,才能针对性的制定合适的策略,从而最好的成长。所以,接纳并拥抱自己身上被自己觉察到的所有特质,因为这些特质,才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你。而你的独特性,才是找到自己真正无法被任何人替代的价值的核心。解决掉了心理障碍,我们再来看看方法,我介绍两种简单的方法:学习内观善用解离内观,原本是一个佛学概念,我的佛法悟性一般,认知尚浅。但这里,我们只需要稍稍借用它的基础方法。即:以第三者/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自己,观察的时候,不评价,只观察,看着自己的行为和念头,记录下来。记住:没有好坏。如果想修炼内观,可以做禅修练习也可以尝试正念冥想。后者更为简单,初学者可考虑下载潮汐,跟着练习即可。解离,学会内观后,我们会觉察到自己身上曾经自己忽略的、没有看到的自己。记录下来后,我们会看到很多,包括我们在归类的时候,更常见的情况是,我们难免会给它们贴上标签:啊,这个是自卑啊,这个是焦虑啊,这个是自我意识过剩…不用感到沮丧,这很正常,我们是人,无论我们再怎么理性,感性总还是存在的,或者你可以把这个归类为小我在作祟。总之,尽管我们告诉自己不去评价,我们也可能会难以抵挡本能的自我评价带来的,对自己的攻击。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解离来帮助我们。解离的核心原理,就是把自己和想法分开。其中最容易掌握,也最好用的一招是:我的大脑好像产生了一个想法,它觉得我是一个xxxxx的人。举一个🌰:想法: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这样想:我怎么这么菜啊。内观结果:我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没有做到预期的结果,我产生了认为自己很菜的想法。解离结果: 我的大脑产生了一个想法,它觉得我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没有做到预期的结果,就代表我是一个很菜的人。看到这里,你内心可能已经开始起疑问:只是因为一件事情没达到预期,就能证明自己很菜吗? 当然不能了。决定事物的结果的因素纷繁复杂、多种多样。客观观察自己,就是让我们观察到这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过程是绝对私密和隐私的,只有你和你自己。除非你主动分享,不然没有任何一个第三方会知晓,所以,对自己做到绝对坦诚。这样,我们观察到的自己和事实,就会最大程度的接近客观事实。如此,我们便解决了第一个关键:客观观察自己。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我们把客观评价自己,留给下一次竹林闲聊。

2022-6-14 20:42

🎋🌸🏠让我们一起,慢慢地种一个产品出来。

Hi 竹友,欢迎来到小竹林,我竹林的园丁:萌萌/萌战现在,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片刚刚进行过犁土的【小竹林】,竹子虽然是这个世界上成长最快的植物,但我这位园丁,并不想让它们疯长。相反,我希望这片竹林长得“慢一点”、“稳一点”、从而它就可以在这个宇宙中留的“久一点”。今年我自己打算做两个产品,第一个就是【小竹林】,你一定会很奇怪,对于产品,难道不是快才是唯一该追求的吗?慢的定义,太过反人性了。但这种反人性,正是我所追求的:克制。作为为一个待过大厂,走过中厂,做过几个创业项目的产品老姑娘,可以比较负责任的说:催熟一棵植物/一个产品是容易的,但是活下来,活得久,反而是不容易的。难并正确的,才是我所追求的。再者,竹子的成长性强是物种决定的,既如此,又何必拔苗助长。就让它们顺其自然、自由生长。所谓竹子,乃是以思考为始,以行动为炼,最终融合提炼而出的认知。而【小竹林】则是这些认知的汇聚之所。【小竹林】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竹子🌸 野花🏠 亭子🎋竹子|-终身成长,乃是我这一生更古不变母题。而竹子的定义,则是母题下的子课题的知识生长。在我人生的当前阶段,我的注意力主要聚焦于两个彼此有些关联和交集的领域:成为自己获得自由从长期的角度来说,这个领域是会有变化的,但是在1-3年内,这两个子课题将是我的主要聚焦领域。所以,归类为竹子的内容,都将是以上两个【领域】下的知识。他们或者是我从高质量内容中吸取、咀嚼后整理而来,或者是从我的实践中总结而来,竹林里不会有任何直接搬运/整理的知识。竹林里的每一根竹子,都是一个【领域】下的单独的子课题,当我对该子课题的认知有所更新的时候,我就会在这根竹子之下,更新新的内容(新的竹节),所以,每一根竹子,我都会给它们编好编号和标签。我希望能够做到这样一件事:无论竹友何时而来,都能既看到竹子的顶,也能顺着竹节摸到它们的根。🌸 野花|-野花是来源于我对【兴趣】课题下的感悟和知识,所以,他们主要来源于我在flomo中的【摘录】、【顿悟】两个标签下的闪念笔记们转化而来的永久笔记。我现阶段的兴趣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管理心学(受到了敏儿的影响)命理和禅修(受到了abby和azure的影响)在兴趣这个领域,除了输出我的感悟和知识,我还会推荐一些我所喜爱的文章,比如我所喜欢的【我与我周旋已久】的敏儿,以及可爱的【azure】(如果想看当前阶段的我喜爱的小报童专栏推荐,可转到文末)🏠亭子|-亭子是一个闲聊和故事空间,目前的计划,是公开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我会让大家看到我是如何与自己的缺陷、心魔抗争,我也会让大家看到生活这个怪兽是如何不按牌理出牌但最终都能回到一个good start的。你看一下我是怎样踩坑、掉坑然后从坑里爬出来,对你避坑会总会有点意义。关于内容配比:目前的计划是6:3:1,后续会根据【以文会友】+【写出我心】+【持续提供给别人有价值的内容】定期纠偏修正。关于更新频率:年更 88篇=月:7-8篇/周:2-3篇。本着「克制」+「写出我心」+「惠泽他人」的基础原则,2023开始,我停止了【筱思萌想】上的日更,改为月更,增加「小竹林」的更新频率,为与我链接之人,保留更多的沟通契机。还有一些关于【小竹林】你必须要知道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小报童支持48小时内退订,所以看完这个部分,如果你觉得【小竹林】不适合你,说明你我缘分未至,没关系,欢迎使用【退订】功能,我在这里说一句:谢谢,再见。(Hi @abby 酱 这一段真的是预期管理)因为我这个人,非常重承诺,实在不愿意做出任何过度承诺。小竹林里的“武功秘籍”不是成功学、也不会让你简单的学了就会,它源于我对我职业生涯中在大厂、在小厂以及做创业项目中的经验以及我充满故事和波折的人生际遇中的抽象总结。我不相信任何通过“模仿”就可以被复制的能力会对让任何人产生绝对的核心竞争力。齐白石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我不相信所谓的捷径,所有的捷径的背后都有暗自写下的价格和陷阱,我所推荐的所有“技巧”都依然需要你进行大量的实践和迭代。所以,竹林里不会有上述所罗列的内容。除此之外,信息茧房、贩卖情绪和焦虑、追求热点,这些也不会出现在竹林里。如果看到这里,你仍然愿意留下,请接受我由衷的感恩和感谢,因为这片竹林的成长,也需要从和各位竹友的交互从提取养分,如果可以,多给我一些留言,题材不限(尚未练就钢铁之心心,求轻喷)。让我们一起谈笑风生、笑看人生;或者一起切磋武艺、琴技、修身、修心;一起互相成就、共同成长。可好?😉小竹林是🔗之处,若想与我链接,可以通过微信id:Arisemoon随时找到我😁。这些是我最喜欢的几个小报童专栏我从不吝啬分享自己获益匪浅的信息源和渠道,呐这些就是我每天都刷的:Small Talk:如果你喜欢冷静、理性和克制,这里是天花板。(我的最爱)我与我周旋久:心学大师敏儿将为你打开理性观察自己的世界。少楠的松节油:产品“邪教教主”的碎碎念你不了解一下?冰清的进化史:这里有最温暖宜人的文字和对世界的爱细细的成长花园:小竹林隔壁的花园,有一个美丽、独立有态度的运营小仙女。Abby与你共同成长:知性大姐姐教你职业成长,还能教你理财和算命不关注一下?Azure的1%:呐,我的禅修之路就是这个可爱的家伙打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