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15:加速奔跑并不能形成优势,所以 All in 要慎重

产品沉思录 | 第六季(完结)shaonan × fonter2022-11-16 16:38

谷口人家 by 张大千

卷首语

最近一直被痛风困扰,和浩翔交流了很多如何降低尿酸的方法。

但谈着谈着就提到了「过分努力」的问题,下面内容引用自浩翔的专栏(全文点此):

年纪越大,年轻时的真理问题也就越大。

据我观察,大部分业务的失败与我们过于频繁的努力有直接关系。

这类我们在工作中的努力,像极了我减肥时的样子。急不可待,一知半解,但却疯狂做低水平的努力。

什么是过于频繁的努力呢?就是学到的什么知识都想快速验证试一试。

所以我们陷入在过多的单点中,缺少了系统性思考,如果单点的反馈效果特别快的话,系统性崩坏也就会加速。

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价格战、降价促销;先做规模销售额,日后盈利。

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和商业模式理论,比健身理论饮食理论又要多上一千万倍。

这类东西积累的越多越杂,也就是我们大部分人,越努力越平庸的原因。也是很多公司,会开的越多,死的越快的原因。

所以我现在发现,当你能停下来仔细看一看想一下,其实少惹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世界,早晚会回到降内卷的时代。我现在越来越确信。只要系统化思维逻辑战胜了低效的单点搅局者,那低水平的会议,低水平的补习和加班,都会逐渐消失的。

🖐️ 来自 lmn0909@foxmail.com 的 Worthy Five

❶.近期有什么值得再试的菜谱(🥬、☕️、🥃)?

连续吃了接近一个月的外卖和速食,决定下个厨。

把春节前老妈冻在冰箱的肉拿出来,连着冬笋一起煮了个排骨。太久没有煮面和火锅之外的东西,家里葱姜蒜全无,于是用料酒去腥,加冬瓜、平菇作配,放了盐和黑胡椒。

这是最近吃的最清淡的一顿饭,肉香+淡淡的盐+笋的鲜香,让我感觉最近吃惯了外卖和KFC的胃都被拯救了。突然有点理解了《势利》中“势利眼的餐桌”这一章所提到的:“健康饮食的人无论怎么抱怨自己没有口福享用美食,但内心总觉得自己比那些饮食无度的人更聪明”。

❷.近期你的城市中有什么值得再去的地方?

人在南京,自由职业的这一年里去外地很多次,但回到家就很少离开独居的半径5KM。等疫情过后、天气再热一些,想要再去一次上海路的小酒馆吧。去清吧听听歌,或者想去居酒屋感受感受人气儿,慢慢吃个寿喜锅,在昏暗的灯光掩护下,听听周围的人都在聊什么。

❸.近期有什么值得独自或者和友人做的活动(🎮)?

单身狗+独居+疫情,只能开展一人活动,最近开始独自游湖散步和冥想。

在晚饭后绕仙林湖慢慢走一圈的习惯,60-70分钟,看看棋盘格小路旁边的花花草草,正好足够听完一期播客。

为了排解一些杂念,试着开始接触冥想,发现原来还可以在洗澡、刷牙的时候冥想,果然有一些非常新鲜的感觉。对于大多数意识都活在文字、图片、视频里的我来说,认真感受水流与皮肤、牙膏与牙齿接触的瞬间触感,是非常神奇的发现。

这种身心灵的活动真的很解压。

❹. 可以说一说你最近见过的朋友吗?

我的律师朋友欢欢最近从外地辞职回来了。一个时而工作狂、时而恋爱脑的非主流30岁精英女性。工作的时候灵魂目测45-60岁,谈到恋爱相亲时灵魂20岁,不能再多了,可能还是看多了韩剧的那种。

❺.推荐一本近期你读过很棒的书吧

《臣服实验》。

““我们面前的任务令人惊叹,也为我个人提供了巨大的成长机会。我发觉自己身在一群从不抱怨的主管中,他们只是撸起袖子处理这个巨大的项目。每个人都夜以继日努力做事,以挽救这艘正在沉没的大船。多年来我一直勤奋工作,以免让自己成为那个总是坚持事情像自己想要的那样发展的弱者。如今事情不再是任何人想要的那样,但每个人都深吸一口气后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作者称“坚持让事情像自己想要的那样去发展”是“弱者”,久久不能平静。

请你也分享你的 Five ,Worthy Five, Give me 🖐🏻 更多朋友 Five 的分享,可以来我们 随便玩玩日报社 看看。

思维 :迈克尔 · 波特:什么是战略

by shaonan

本文是波特在完成竞争三部曲之后,于 1996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对「战略」的总结性文章,核心观点在于人们错将运营效率等同于战略选择,导致竞争力和利润不够。而真正的战略应该以竞争性定位为核心,对运营活动取舍,建立独特的配称。

这篇文章的内容虽然主体是企业,但你也可以换成个人的视角来看,会发现「卷/勤奋」并不能解决我们的生存问题,差异化的定位和支撑定位的系统才是关键。

▎运营效率 ≠ 战略

企业的目的是创造绩效,其依赖于运营效率的提升和独特的战略定位,两者不可相互替代,但我们很容易用前者替代后者,比如更勤奋的工作无法掩盖行业整体的衰落。

而我们如果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成为另一个人/公司,那么随着我们追逐竞争对手,自身的定位就会逐渐模糊。并且由于彼此提供的服务接近,也会导致对应的利润降低,进入到恶性竞争中。而最关键的是,如果通过模仿对手来提高效率能行得通,则自己也会被别人来模仿,重新进入上述的恶性循环。

加速快跑并不能形成竞争优势,公司如此,人也如此。

▎战略是独特运营活动的集合

波特在文中对战略的定义是:竞争战略就是要做到与众不同。它意味着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于竞争者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

他强调的战略不仅仅是一种「定位」,还应该基于这个「定位」衍生出来一系列的运营活动。要注意「产品为王」在当今时代的迷思,因为对于战略来说不仅仅是选择什么产品并做出来,还在于在什么渠道以什么方式卖出去,而后者的重要程度和前者不相伯仲,但很多人会被那句「产品为王」限制住视野,只在产品环节打磨,忽略了战略本身是对于一系列经营事件的组合,来提供独特的价值。

  • 宜家针对年轻且囊中羞涩的顾客,提供了自助式服务,通过降低成本和牺牲服务来提供服务,为此除了在产品上进行价格优化,还在物流运输,仓储和配送环节等都进行了优化,甚至开辟了照顾孩子的区域以便这些年轻(却没有钱请保姆)的父母好好逛商店。

  • ALDI是德国硬折扣零售巨头(上海有店),以低价高质闻名。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标,其不仅控制 SKU 上限为 500 个避免仓储成本,也能通过集中采购、大量 PB(自有品牌)来降低商品成本。不仅如此,其运营策略上,从选择非热门地段,到 0.3% 的广告费用,甚至会定期打磨运货车辆轮胎来降低损耗等一系列运营手段,继而降低运营成本,用来支持低价高质这个核心定位,让顾客买到没有任何品牌溢价的「裸」商品。

▎可持续的战略需要取舍

除非形成取舍,否则一定不长久。

竞争对手往往会通过「重新定位」和「骑墙」来追赶先行者,但基于上述推论,企业战略选择是一系列的事件组成。如果不进行取舍,当竞争对手开始跟进时,这些新的事件就会和其自身老的定位相冲突,比如当外卖平台既有自营骑手又有第三方骑手时,其控制力显然是不同的,很难做到既有效率又能降低成本。而饿了么当时有一阵在这两个选择上进行了骑墙,在配送层面就被美团逐渐拉开距离。

同样,在互联网产品中由于边际成本低,更容易形成这种全部都要不去取舍的思路。早年支付宝既想做本地生活,又想做社交,还想控制投资理财,但结果今日大家都已知晓。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我们明确取舍的时候,组织中的各种工作优先级就已然明确。但在一个既要又要的组织中,一定会现各种内部冲突和混乱。

定位取舍对战略至关重要,虽然限制了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的边界,但是也威慑住了上述两种追赶策略 —— 因为后来者的模仿只能破坏自己的战略,让其经营活动大打折扣。

▎配称推动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

在原文中波特用了「配称(fit)」这个词,其意思为企业各项活动之间的活动相互匹配。比较接近这个词的可能是亚马逊经常提到的「飞轮效应」

如上述宜家和 ALDI 的例子,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某个单点,而是一整个围绕其定位的经营系统。公司的战略应该囊括了整个企业运营活动的系统,而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集合 —— 这和关注运营效率不同,因为后者往往是从单个活动和职能中来看如何优化,而战略是从整体的角度优化。

决定系统优势的,不是单点,而是连接方式。如果我们将重点都集中在单点的优化,最终的系统效率未必最高。如下图关于西南航空的运营活动系统就能看到,是整个系统而非单点形成了其系统性的优势。

配称最重要的是形成增强回路

  • 当你的团队每个节点都在为其他节点增值时,可以看做 1.1 × 1.1 × 1.1 ... × 1.1

  • 当竞争对手抄袭时由于其只能从表面分析, 成功率自然小于 1 ,多数是 0.9 × 0.6 × 0.7 ... × 0.5

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自身定位清晰,模仿者除非决定 1:1 照抄,否则很难复制走整个系统,反而会让其系统效率变低。但配称本身也是一个难事,因为需要整合系统内所有独立的节点,向一个方向使劲。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找到一个新战略定位其实比抄袭更简单。

所以波特总结到:

  • 什么是战略?战略就是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配称。

  • 战略的成功,取决于做好很多事情,而不仅仅是几件事情,并且把所有事情整合在一起。如果各项活动之间不存在配称,那么就不存在独特 的战略,也不存在可持续性。

▎为何会回避战略选择

许多人/公司会回避战略选择,或者让战略选择模糊,往往是出于两个问题:

  • 已有效率还有很大提升,职业经理人空降时最容易从这个角度进行投入,因为能很快出成绩,但却忽略了长期价值。

  • 增长陷阱,因为公司增长不前被迫进行多元化经营,不断增加新的收入手段,让自己的定位逐渐模糊。

上述两者总是配套出现(应试教育的学霸往往也会呈现这种情况),而真正重要的事情其实是:有利润的增长。

深化定位,远比无目的的渗透更重要。

▎结语

许多情境下,领导者已经退化到指挥运营效率和找生意的地步,而忽略了,其真正核心的任务在于:界定并传播企业的独特定位,做出取舍,在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配称。

公司如此,人亦如此。不仅需要定位,还需要自己设计的支持定位的系统。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推荐阅读:

观点 :关于 Web3 的现状:我们该 All in 了么?

by shaonan

Moxie Marlinspike 是Signal 的联合创始人,也是 Signal Protocol 加密协议的作者之一,这个协议被广泛用在 WhatsApp、Google Messages、Facebook Messenger 和 Skype 中。在 Signal 之前,他曾是 Twitter 安全团队的负责人。

之前他的一篇文章《My first impressions of web3》引起了很大的讨论,但和纯粹概念性的讨论不同,他亲自动手制作了一些 dApp,也分析了一些其他产品的接口调用等,甚至还 Hack 了一下 Opensea 对 NFT 的展示,在这一番实践下来他得出如下结论:

  • 应用程序本身还要跑在传统服务器上

  • 客户端和区块链无法直接交互,需要服务器对服务器进行对话。

  • 这些提供交互的服务器本身是中心化的(opensea),许多区块链应用交互都是在web2和web2的服务交互,没有真正的去和区块链底层交互。

  • 所以现在的web3应用,多数还是web2和web2的交互,并没有真正的去中心化。许多时候用户得到的只是理论上的不可篡改和永久持有,但实际上多数人没有这个能力。(比如opensea挂了,自己交易NFT)

相信很多人都会焦虑错过 Web3 的这趟车(我也一样),但却因为概念横飞不知道如何下手。Moxie 的这篇实践其实就是一种解决 FOMO 好思路 —— 从亲自动手的实践中获得 Knowhow 。在这个思路下,我也在 XDash 和Aether 的指导下,去 Opensea 摸索了如何创建自己的 NFT(虽然是跑在 polygon 的公链上)。下面是结合 Moxie 的观点,增加了一些个人近期的思考,如有哪些事实错误,还望指出。

▎人们不想运行自己的服务器

早期的网站,许多时候都是架设在个人电脑上的,如果这台电脑关机了,那么整个网站都无法访问;同样,今天你依旧可以自己搭建邮件服务器,然后通过它来给你朋友的 Gmail/QQmail 来发邮件。

但多数人并不会这么做,因为太麻烦了。所以今天大多数人,还是会愿意牺牲一些隐私和数据所有权,来选择大公司中心化的服务。

虽然 Web3 比较强调「去中心化」,但是实际上现在大多数热门服务还是一个中心化的服务,比如许多用来展示 NFT 藏品的服务(例子),背后并不直接和以太坊的链上数据交互,而是直接调用了 Opensea 的 API 接口 ——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想看下自己N 个库房中的藏品时,管家并没有直接去库房帮你清点统计内容,而是拿出来了自己以前统计过的清单说,所有的东西都在这里。

多数时候我们可以信任这个管家,因为这样效率最高。但当我们往仓库中增加新的藏品时,假如这个管家也只是看了下图片,没有去亲自核验,那么他的清单中就有可能出现和事实不符的藏品,这就让「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这两个区块链神话跌下了神坛。

那么我们不依赖于管家如何呢?答案是,可以,但成本太高。本周正好测试了下,相比于在 Opensea 上面点几下就能制作出 NFT 挂牌售卖,如果自己搭建这套体系,虽然能遵循原教旨主义,但是其复杂度高了一个数量级 —— 一个用 PS 画画的人,多数时候并不在乎 PS 是如何构建出来的,是绿色版本还是官方版本。

另一个原因是,以太坊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对等网络。由于是对等网络,如果我们希望在手机上访问其内容,必须下载所有的账本内容到本地是不现实的。所以现在手机上的 App 多数要依赖于和第三方服务进行交互。比如 MetaMask 钱包,是通过 etherscan 进行 API 调用来显示最近的交易,从根本上来看和 Web2 的应用并无任何区别,以豆瓣为例:我们使用豆瓣的时候,不会把豆瓣整个服务器的数据放到本地,那么一定会大到无法访问;而我们用豆瓣 App 的时候,也是和豆瓣服务器进行通讯,服务器去豆瓣的数据库中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返回给客户端。

这意味着,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大多数 Web3 服务,其实还是和 Web2 一样,只不过最终这些服务「理论上」会和以太坊(区块链)进行交互而已。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已经让渡了一部分权利给这些服务,以即刻为例,所展示的 NFT 藏品,并非是我个人在区块链上的所有藏品,而是基于交易额(来自 Opensea 的统计)和白名单,而飞哥送给我的 NFT 就无法展示在其中 —— 虽然能在我的区块链钱包中看到,但显然不能挂在即刻上,对我来讲「炫耀」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这看起来很不 Web3,但如果将 Web3 的概念从现在的项目中剥离,那么还有几个人会来关注呢?所以去中心化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淘金热背后的 Maker 有多少

由于区块链本身通过牺牲效率来得到价值的认可,所以链上的数据异常昂贵。我们不可能将 MP4 或者 PDF 存储上去,那么配得上这么昂贵的成本的信息,只有资产(或者说账本)。

所以在 Messari 的年度报告中能看到,大概四分之三的内容和金融投资有关;而当下热门的 NFT,核心也不在于对藏品价值的认可,而核心更像是画廊对藏品的「运营」。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 Opensea 剥离了 NFT 的概念,那么根本不会起飞;而今日如此火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抱着「淘金」的心态来赚钱,而非真正认可了其价值 —— 他们只关心钱在哪里,如何低买高抛而已,至于是不是不可篡改的非同质化代币,和接盘者相比并不重要。

有一个数据可以参考,就是整个区块链市场的资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如果资金大量流入少量流出,则说明这个市场会持续循环增长 —— 大家不着急把钱撤出来;但如果频繁大量流出,则说明这依旧是个投机市场 —— 自去年11月以来,有1万亿美元从「加密货币泡沫」中流出,但整个市场还有2万亿美元留下。

另一个角度是来看开发者的数量,因为投机者无法真正推动行业前进,根本还需要开发者不断地创造。Electric Capital 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截止 2021 年底,大约有 18000 位开发者活跃于加密世界。(JavaScript 开发者为 1640w),每月至少花 10 天开发 Web3 的不到 5000 人。

▎配套设施如何?

如果区块链本身很贵,那么数据存储在别的地方是否可行?比如 Mirror.xyz 和 Matters.news 这些声称自己是 web3 的平台,都是把数据存储在 IPFS 等去中心化服务上,然后再把 link 嵌入到区块链中,来确保数据「永续」。

这里引用建硕的一段关于 IPFS 的研究介绍,可以作为参考:

IPFS 是一种很早很早就开始运行分布式的存储系统,据说《硅谷》美剧的Piped Piper 的原型就是类似于IPFS的系统。

我其实非常着迷于 IPFS 这样的设计,对于一个文件产生一个哈希值,可以用这个哈希值访问到这个文件。不过,到现在已经 7 年了,似乎依然没有什么非常惊艳的应用,最主要是速度在毫秒级的反应的世界里面,依然是十几秒获得一个文件,没有达到可用的地步。 如下是研究 IPFS 三天以后的总结:

  1. 地址是 /ipfs/QmR3RWCAXThMgDWPxP4hx6iqChxd8VNrM8HYDsj4iLtvFo 这就唯一的定一个了文件(或者文件夹),但是并没有告诉你它在哪里,按道理用户也不需要关心

  2. 一个文件加入IPFS以后,只有 在自己的那台服务器里面有。其他的服务器不会 好心的帮忙存储这些文件。所以这些文件依然是世界上的一个孤本,并没有IPFS一直宣称的那种安全感

  3. 只有通过另外的系统获取的时候,才会在另外的系统里面留下一份拷贝,但是这个拷贝仅仅是缓存,可以随时通过 ipfs repo gc 等命令回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IPFS 或许是一个性能很慢,设计非常复杂的一个 CDN 系统。或许任何一个 CDN 都有无数的有点超过它。

  4. 通过 dnslink 的机制可以把 一个地址和 ipfs 的地址链接在一起。

  5. 可以通过 pin 服务请别人帮自己存储,但是10秒钟一个文件的速度,的确无法真正的使用起来。

所以,IPFS 应该一定有更好的应用,或者更好的优点,但那是什么呢?

▎小结

或许 Web3 还处于早期,但早期进入并非能笑到最后。在 Netscape 之前的早期互联网,又有何产品/服务留下来?而 Yahoo 的成熟,也已经是在互联网中期后了。Web 3 还需要自己的「Netscape」。(Talk with 建硕)

区块链用低效率保证可信度,注定了必须存储高价值的东西,所以最适合存储资产,而不是数据。资产目前依赖于人的共识,但这个共识有多强壮还要观察。如果构建在短期投机上,那么整个上层建筑还是很可怕的。(Talk with Lightory)

人们需要的是一个叙事,只要有一部分事实支撑就好,并不需要 100% 的真实。比如数据隐私问题,也是许多年后才逐步的解决。从这个角度来看,Web3 有关注度价值,但有没有实际价值,还需要再观察。(Talk with Mars)

人们依旧愿意为了效率牺牲隐私,这意味着除非成本极低,否则几乎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

推荐阅读:

观察 :在动物园散步才是正经事 - 从如何展示一只牛蛙开始

by 黄炜东

我間中仍會想我們會見面,在那間紅磡近黃埔的商店。

你若然還記得那諾言,曾說今天我們流浪到海邊。 你照片留在一封情信裡面,每一天仍是照舊看它一遍。

我仍然還記得那笑臉,曾在當天我們遊玩過夏天。

我都曾寫你在每天的日記,但放棄你卻像再沒可能夢想,像一個沉悶的獨唱。

你照片留在一封情信裡面,每一天仍是照舊看它一遍。

兩年前遊過的動物園,來到今天我們流浪到那邊?

我都曾寫你在每天的日記,但放棄你卻像再沒可能夢想,像一個沉悶的獨唱。

但放棄你卻像再沒可能夢想,像失去甜蜜的合唱。

mylittleairport 的《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响在耳边,今天的这篇有趣的观察来自小睡眠产品总监黄炜东为产品沉思录特约撰稿的一篇观察笔记,来看看他是如何在动物园里面散步的。近几年,他每年都会逛一次动物园,他作为一位动物摄影爱好者,动物园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场所。而同时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如同好奇如何设计一栋建筑乃至一个城市,也好奇如何设计一个动物园。

威廉姆 · G · 康韦发表的文章《如何展示一只牛蛙》,以小见大,从如何展示一只牛蛙来挑明传统动物园转型到现代动物园所要面临的设计挑战。了解这些挑战,才能真正了解动物园在广义上应该如何设计。

长隆飞鸟乐园两栖馆备受好评,也有一只牛蛙,但展示水平达不到《如何展示一只牛蛙》中理想状况的 1% 吧。

不可否认,动物园是有原罪的地方。当我们逛动物园时,看到动物们在牢笼里失去了尊严和自由,很难不批评、责难,甚至抵制动物园。动物园缘何如此设计?须知过去,才能面向未来。所以,绕不开动物园发展史。

  • 收藏时代:上至古埃及、商朝、古罗马,下至大航海时代,帝王贵族为彰显财富和地位,从各地收集奇珍异兽,开设动物园林,供游玩、观赏、狩猎。比如,周文王的灵囿在《诗经》中就有描述:「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跃。」国内首家动物园,已有百年之久的北京动物园,前身为万牲园,也不过是为取悦慈禧太后而建。这个时代的动物展览远远无法称之为动物园,仅仅是人类收藏癖的实体化,且仅限于皇权贵族自娱,缺乏动物园的基本特征之一——向公众开放。

  • 展览时代:随着皇权贵族势力消减(尤其在启蒙运动之后),原本宫廷专有的动物园林走向社会化,进入动物展览阶段。世上现存最古老的、位于维也纳的美泉宫动物园便在 1765 年率先向公众开放。这个时代的动物展览面向公众,满足娱乐、猎奇,可称之为动物园的前身。在各地巡回展出的马戏团也是该时代产物之一。

  • 保护时代:到了 19 世纪,出于面向公众提供科学研究和教育目的,动物园开始走向现代化。标志是 1828 年伦敦动物园建园。再后来,动物园的作用更进一步演变为保护濒危物种,以及研究和教育,其次才是为了娱乐游客。

展览时代和保护时代的本质区别,也可从它们的英文用法来理解:动物展览的英文单词是 menagerie,意指动物收藏与展示。而我们熟知的 zoo,源于古希腊语 zoon(有生命之物),后演变为 zoology(动物研究)或 zoological(动物学)的缩写。所以,如果你仔细留意国外动物园的名字,会发现它们有的叫 zoo,有的则叫 zoological garden 或 zoological park。

你可能会问,既然当今已进入保护时代,为什么国内绝大多数动物园都给人一种陈旧落后,不堪入目的感觉?我有两个见解:

  •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国内一些动物园,还有各省会或地级市的人民公园、中山公园的园内动物园,多兴建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比如上海动物园、广州动物园就分别有 68 年和 64 年历史。为什么当年会有这种潮流?为了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这样的理念难免导致动物园以游客为中心设计,而非以动物为中心设计。更可惜的是,园内设施停留在了五六十年代,即便七八十年代至近 20 年有所改善,也仍与国际水平有显著差距。一个事实是,大陆地区将近 200 家动物园,仅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一家成为世界动物园和水族馆协会(WAZA)会员

  • 认知决定上限。这样说不免显得傲慢,事实也许就是如此。国内动物园的一个怪异但典型的特征是追求物种的丰富性和高大上,例如,没有斑马、狮子、长颈鹿、大熊猫,似乎就不算动物园了。而这种认知一半归咎于园方,另一半则归咎于公众教育。

接下来,黄炜东聊到现代动物园的面临设计挑战,主要聚焦在3个方面

  • 挑战一:从展示到教育和保护的使命转变

  • 挑战二:从展品到大使的关系转变

  • 挑战三:从牢笼到沉浸式的体验转变

详细查看原文,在黄炜东的介绍下动物园是连接城市人群和自然环境的纽带和桥梁,帮助人们欣赏、好奇、尊重、了解,进而关注、爱护自然。你可以出于不同理由逛动物园,例如拍摄动物、亲子时光、治愈自己等等,从全局角度说,只需要一个理由——助推动物园发展。

《行为记录本》其中一页,印于《熊 在吗》一书。

参考

解惑 :什么才是该去解决的问题?— 不要对自己默默无闻

by fonter

真的很喜欢读,已故的人在某个时期解决特定问题,解答他人疑惑的文章,就像 羔羊 香农的解题之法 中香农给其贝尔实验室同事的一份打字稿,题名为《Creative Thinking》,它我们提供了一个罕见的窗口,能够窥见这位天才科学家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今天我们介绍另一个天才科学家费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之间的通信,来看看怎么对待自己,什么才是该去解决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是那些你能真正解决或帮助解决的问题,那些你能真正做出贡献的问题。费曼在1965年得到诺贝尔奖后,他以前的一个学生 Koichi Mano 写信祝贺他。费曼回信问 Mano 现在做些什么研究,Mano 回复说自己的研究是“卑微”的。费曼看了,就回信说:“那些你能解决、能帮助解决、能够出力的问题,就是值得花时间研究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做些东西,这问题就不小、不琐碎。你说你名不见经传?对你妻儿来说,没有这回事。”

以下是信的全文

親愛的光一:

我非常高兴知道你的消息。也知道你在一家研究实验室里有个适宜的职位。

不过你信中的语句看起来很哀伤,这令我有点忧心。好像你的老师给了你一个没什么意思的想法,不太值得花很大的力气去研究。

其实一个问题有没有价值,并不在于问题本身的大小,而是看你是不是能真正解决它,或有助于解决它。这样,你的辛苦就有真正的贡献,不是白费的。

在科学界,只要是出现在我们面前而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却有办法向答案推进一点,这就是伟大的问题。我倒是想建议你,先找一些更简单的,或者如你说的,更卑微的问题,让你可以轻易解决掉。不管问题多么平凡都没关系,你会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要经常协助同事,就算回答那些能力不如你的人所提的问题,都是值得做的,都会累积自己的成就感。不要因为“什么问题没意思、什么问题才有价值”这种错误想法,而一直闷闷不乐,剥夺了自己对成功的喜悦。

我们相遇的时候,正是我生涯上的巅峰期。因此在你眼中,我对问题的解决能力,简直像神一样,好像什么都难不倒。

但是我当时还带另外一位博士生希布斯(Albert R. Hibbs),他的博士论文只是研究风如何把海水吹出浪花。我接受他是因为他带著自己想解决的问题,跑来找我指导。

我对你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我指定了一个题目给你,而不是你自己找的题目。这让你误解了题目的意义,认为有些问题是有趣的、令人欣喜的、或重要而值得的——也就是,你认为有些问题值得你花功夫去解决,有些则不然。真抱歉,请原谅我的疏忽。希望这封信能稍微有点补救效果。我自己研究过无数的问题,有很多都是你说的那种卑微的、末节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很开心,而且做得很卖力。因为我有的时候会得到部分成果。

我举一堆例子:

我研究过高度抛光表面的摩擦系数,想知道摩擦力是怎么运作的(结果失败了);

也研究过晶体的弹性与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有怎样的关系;

怎么把金属电镀到塑胶物体上(如门把);

中子如何扩散出铀原子;

电磁波如何从玻璃的薄镀膜反射;

爆炸的时候,震波是怎么形成的。

我也设计过中子计数器;

计算轻原子核的能阶;

探讨为何某些元素会捕获L层的电子,却不会捕捉K层电子。

我还研究了如何把纸折成某几种童玩的广义理论;

紊流理论(我在这上面花了好几年功夫,可惜没有结果);

当然还有量子理论的那些“比较伟大的”问题。

你说自己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但我要说,你对你太太和孩子而言,可不是小人物。

如果你的同事带著问题来,得到满意的答案回去,那你也不是小人物。

你对我当然也不是小人物。

对我来说,你不是无名之辈。

不要对自己保持无名状态——这是一种太悲伤的方式。

知道自己在这个世上的定位,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了解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公正地评价自己。

不要根据自己年轻时幼稚想法来论断自己,也不要根据你对老师理想的错误想象来评论自己。

祝你好运而愉快。

诚挚的祝福理查·费曼

与此参照,我想到另一些视角的观察。

  • 张一鸣:产品经理要跑赢数据。

  • Angela Jiang:Potential is when you can accelerate faster than your environment can。

Angela Jiang 说我曾经为一个专家小组雇佣成员来处理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聘请了一位思想开放、学习意愿强烈的求职者,但与其他大多数求职者相比,他不那么注重细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在职培训,他开始适应。

然后他开始学习如何编码。编码并不是作为专家被要求的,他只是简单地喜欢编程,并想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很快,他开始编写脚本,查询数据,并为整个团队构建有用的工具。他成了寻求帮助的第一人,几乎每个项目都用到了他写的东西。

不久,他开始成为团队中最有利用价值的成员。我们意识到,尽管他不是最好的表现者,但他是最有价值的人之一。我们决定扩大他的 scope,包括更多的工程和更大的组织范围。他的加速度比我们最初给他的环境要快。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只是在遵循他自己设定的轨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