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本至少读了两遍的书——《反脆弱》。
刚开始我看到这个标题,想的是:反脆弱?是叫我们做人要坚强一点,不要太脆弱吗?又是一本鸡汤吗?
带着这种不屑的心情翻了两页,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书中提出很多观点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01越挫才会越勇
书中一开始就解释了“反脆弱”的由来:脆弱的反义词并不是牢固或坚韧,至今世界上还没有一个词能够描述脆弱的反义词,作者只能给出了“反脆弱”。
反脆弱和牢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牢固依然可以损坏,只是比起脆弱更难损坏,但反脆弱意味着:不可损坏,越破坏他,他就会变得更牢固。
简单来说,就是尼采的名言:杀不死我的,都会让我变得更强大。
我脑海中一直都有过模糊的概念,也曾经为此写过类似的观点:每次我受到打击,反而会更努力,变的更好。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一部动漫就是龙珠,其中一个剧情的设定就是:赛亚人每次濒临死亡后,细胞会释放出一定的安慰性物质延缓死亡,兴奋个体,其实就是另类的肾上腺素。
战斗力会得到一个质的飞跃,甚至夸张到,赛亚人为了提升战斗力,还会故意把自己搞的半死,然后再去休息恢复,下一次战斗会变得更强。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动漫的影响,我人生获得特别大的动力和进步,都是受到了打击后完成的。
如果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不错了,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我会开始习惯这种感觉,很难得到更大的进步。
02 躺平之后的弊端
好马与劣马一起赛跑,最终会越跑越慢,而与更优秀的对手比赛则会越战越勇,并一举夺魁。”
“压力源”的缺乏虽然看起来会过得很舒服很安逸,但你长期的表现会更差,你如果觉得自己颓废没动力,很可能是你身处的环境不对。
我之前看到一位小伙伴发的笔记,大意就是“凭什么不能躺平,不能享受,为什么非要成长成功”。
如果这个选择是在思考了利弊之后,那非常好,你想透了人生,就做自己觉得最好的选择就好了,毕竟长期的成长也是很累的,说不定和“一次性的痛苦”程度也差不多。
这个“一次性的痛苦”就是在躺平之后的弊端,这些事情真的发生,都不应该要抱怨,因为你提前享受了“躺平”。
例如突然自己或家里人来了一场大病,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应付,不能接受最好的医疗,长期活在了不医就在痛苦的疾病下生活,医了也要借钱后半辈子悲伤还债的日子;
例如当你遇到了让你心动的对象,非常值得在一起的人,但由于你从来没有成长,根本配不上对方,对方自然不会和你在一起;
当你遇到自己想要买的东西想住的房子,想给另一半和孩子过上更好生活的时候,你却发现自己口袋空空,根本没办法说到做到时候...
如果这些都能接受,那躺平的选择非常好,不用忍受成长的累。
但千万不要等这些事情发生了抱怨自己命运不公、对方拜金、对方不知足,因为这些事情都是可以提前规避,机会出现之后就能抓住的事情。
要一句话来说就是:成年人的选择是清楚意识到了收益和代价,并且愿意义无反馈的执行。
03 越“穷”,越“反脆弱”
很早期我就有一个想法,成为fire人群,靠利息养活自己,所以尽可能多把钱存下的同时,而且要降低开支,如果每年要花4万,4%利息,相当于有100万就可以不用工作了。
以前会觉得这是懒惰的思维,看了作者写的之后,发现是具备反脆弱力,虽然懒,但会让你变得更有钱、更有创造力、更多可能性。
但是这里有一个陷阱是,当你开源变多了,很多人忍不住加大开支,就会陷入越来越脆弱的境地。(欲望、世俗的要求、满足他人的期待,可太难克制了)
例如年赚100万的人,比年赚10万的人要脆弱极多,因为赚100万的人失业,再找个100万的工作非常困难,但年赚10万的人随便就能找到。
就像作者说的:“如果你将一只猫或一只老鼠从其自身高度数倍的地方抛下,它们通常还能生存。相反,大象则很容易摔断四肢。”
赚100万的就是大象,经不起一点折腾。
那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就不要赚更多钱了呢。
其实也不是,当你钱多了,变大了,你自然就要比起一般的穷人或小动物有更多的风险管理,你就不仅仅只是「会赚钱」,还要会「守钱」,或者「会花钱」,或有「风险意识」。
如果你是大象,你就要提前多储备一些水、脚上装个轮子、多找点别的大象互相照顾... 当然,大象不具备这样的思维能力。
恐龙比起大象更加笨重,所以地球有灾难就灭绝了,虽然战斗力很强,但脆弱极了。
蟑螂老鼠一脚就踩死了,但极其反脆弱,自然灾害来了,照样活得好好的,特别是像是新冠细菌更加反脆弱,杀不死的新冠,都会让他更强大。
所以你会看到,基本所有的有钱人都非常重视投资理财这件事,因为是他们的防御系统,例如要进行资产配置,买不同的股权、买个古董、存点茅台酒...
还有一个是新一代有钱人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打造个人IP是具备反脆弱的,你自己不要犯致命错误,就很难摧毁你,例如雷军、罗永浩、马斯克,都在建立个人IP。
当然,最牛逼的地方就是,有了这套防御系统往往是具备了反脆弱性,在危机的时候反而能赚更多的钱,因为这些资产都能够升值,而且比现金升的快多了,现金还贬值。
包括IP也是,牛人建立IP是为了反脆弱,但IP同时也能带来巨大收益,一个人撑起一家公司。
所以我也建议“穷人”在没多少钱就要也要理财投资的意识,资产配置的意识,最基本的就是买股权买基金,提前具备反脆弱力。
除此之外,年赚100万的大象,不能加大开支,唯一能加大开支的只有当你的资产配置带来的被动收入,才能够提高开支,如果是单纯的主动收入赚到的钱,千万不能随便乱花,越花越脆弱。
04有选择权,才有未来
本质上反脆弱意味着我们有「选择权」。
要理解「选择权」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没有选择」会怎么样?
非常痛苦!!
例如我当时暑假体验了全职上班,然后我要按时打卡上下班,还要天天见一个我不喜欢的老板,然后,我又很懒,实力又不香,又找不到别的工作,这就是「没有选择」带来的痛苦。
当时我就在思考,怎么样让自己拥有「选择权」?最简单的思路就是,我不得不上班的最大一个原因是,我要钱,我要生存。
那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很简单,一是一定要存钱,
我只要存够一年生活费的钱,相当于就有了「一年内不用上班」或「一年内可不为钱,去选择喜欢工作」的「选择权」。
二是一定要有能力,
因为能力足够强,你就不会成为被选择的人,而是你选择别人。
一个能为公司创造足够价值的人才,是不可能会失业的,一大堆公司抢着开高薪要他。
后来,按照这个拥有「选择权」的思路,我努力存钱,我努力选择,我有条件选择了自由职业,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我选择了和喜欢的人一起工作,
换句话说,我可以拒绝不喜欢的工作、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事,不用为了社交而社交、不用为了赚钱而赚钱。
正如作者说的:“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个选择,而不是一种义务。”
这就是作者说的「选择权」,作者说:“除非你面对选择权和各种选择,否则你将永远不会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真正喜好。”
也正因为我有了「选择权」,我的优势会扩大的很快,“可选择性带来的优势就是当你正确时,你会获得更大的收益,这使你不必每次都正确。”
当然,有很多人看了会觉得,这个道理不是很简单嘛?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并不是。
为什么呢?
很多人以为有了钱就有了「选择权」,实际上我观察到的是,「越有钱」反而「选择权」就越少。
我之前接触过一个在阿里工作的人,年薪估计有50万,已经买车买房,但活得非常痛苦,因为他要陪上司喝酒,不停的喝酒表达自己的乘以,然后也要为了还车贷房贷支撑下去,虽然他有钱,但他没有选择权。
所以,我们一起上厕所,就走出来醉晕晕的和我说,我真的很羡慕你,别人我啥好像都有,但我真的很难受,我今年就坐飞机出差上百次... balabala和我说了一大堆。
你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那你就必然要承担更多的义务,你就要对更多的人负责,你自然就「选择权」越来越少了。
05脆弱的东西经不起时间考验
信息也有脆弱之分,热点新闻就是脆弱的,很快就会忘记,所以我很少写热点。
我写的大部分文章,估计几年前回看依旧还是有一定价值,不是变化太快的东西,是强韧的。
同时,当我们选择要阅读的东西,也应该要选择经久不衰的,最基本的一个参考标准就是再版多次的。
刚开始小白阅读也应该多去选择这类书,不要去看太新的东西,否则很容易基础就会被带歪,等经典作品看多了,再去看越来越新的东西,你也会有自己理性的判断。
当你在选择要看的东西的时候,多问问自己,现在看的东西,5年后还有价值吗?如果没,那干脆别看了,特别是短视频。
时间可作为噪声的清洁剂,把所有言过其实的作品都扔进时间的垃圾桶。”
一些快速的资讯获取的确能让我们有安全感掌控感,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但其实一点用处也没有。
你知道了也是这样,不知道也还是这样,那还不如不要浪费时间知道,但去看些有价值的东西。
我自己就觉得身边原生环境就充满了大量的噪音,听多一句,都是对自己人生的错误判断。
所以,我会尽可能多去书里面找到答案,因为现实环境的信息对我来说真的帮助不大,只会让我觉得自己很糟糕,过得很糟糕。
06人生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反脆弱是在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打破了我们一般人“稳定就是好”的观念,也让我敢于去接受变化,去做有波动的事情。
人生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抵抗变化会让你变动脆弱,拥抱变化会让你越来越强大。
正如作者最后说的:“玻璃杯是死的东西,活的东西才喜欢波动性。验证你是否活着的最好方式,就是查验你是否喜欢变化。”
钰儿之前整理了我的文章,我挺喜欢自己写的这一段,也分享给大家:
“这几年来,我习得一个思维让我把人生的一切都看淡很多,不论是好是坏,我内心都少了波动。
我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充满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并没有太多必然的事情。
认知平庸的人总喜欢在不确定的事件当中寻找确定性的结果,这也是让我们感到焦虑的主要原因。
他们会认为:你只要今天做了什么,以后就会怎么样。
结果,他们做了,却发现并不是自己当初想的那样,就会开始自我怀疑、焦虑、迷茫、堕落。
可是现实生活当中几乎没有确定性的事情,就算你上了清华北大,也没人能确保你一定能致富。
没有一条公式能够告诉你,只要你付出这么多的努力,就能获得这么多的收获。
无论如何我们多努力,也只是能增加理想结果发生的概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