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童写了半年有余,绝大部分内容我都希望在一篇内写完、写透,轻一点,也更干脆,我也的确是这么操作的。但从最开始,我就设想了三个大主题的内容,是我知道只能用系列化的方式完成的:个人系统、金钱和亲密关系(最近在酝酿第四个主题:信息食谱 information recipe,但我准备自己先玩明白,再和大家分享)。
(个人系统这个系列已完结,标题是《2023:令人怦然心动的大脑整理术》,一共有三篇,推荐新订阅的朋友们找一个清静的周末坐在室外泡杯茶,把它慢慢读完。虽然不那么容易理解,但它是我的元思考,是离我最深、最高维的那一部分最近的地方。我自己在频率低、状态差的时候,都会再找这个系列出来,一遍遍重读。)
这三个主题都是我们离我们太近、我们时时刻刻 live and breathe、决定我们命运的事情,却又是学校从来不教、朋友之间很难深度讨论、甚至一旦说深了就有点敏感的话题,因此莫名变成了「只能自己悟」、「没法教」、「各人有各命」的玄学。
但它们是有正确答案的,哪怕存在不同流派,也是殊途同归。当你逆流而上,通过自己的方法,走到了离山顶更近的地方,会发现,离山顶越近,你的同路人就会越多,如果你和他们交流「你是怎么来的」,会发现,虽然最初选择上山的栈道也许每个人都不大相同,但所有走对路的人说的都是同一套语言、遵循的是同一套真理。
换言之,人生这个游戏,是有攻略、有说明书的。这个攻略,在古代只有口耳相传、是大家族的传家宝,在近代叫「生产资料」,是资本家严防死守的信息;在现代,是任何人只要愿意突破自己的偏见、走出信息茧房、珍视信息的价值、花点时间精力金钱寻找,都能找到的东西。
只有偏见和固执是走向财富之路唯一真正的阻碍。除此之外,一切弱点都可提升,一切障碍都可扫除,一切伤痕都可疗愈,一切问题都可解决。
我相信:「信息」是这个宇宙最有价值的东西,与此同时,由于技术不断进步、承载它的容器流动也在变快,它的获取成本每时每秒都在变低。信息的平等是终极平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所在的时代毫无疑问是最好的时代,而且会越变越好。你我都是被时间垂爱的幸运宝宝。
在这篇里,我也会把我关于「金钱」的登山攻略与你共享,它不是唯一的攻略,也没有多么创新、多么抓人眼球的方法,但每个登过山的人都知道,这条栈道可以通往山顶。
祝你登山愉快。
0. 开始阅读前的提示:
0.1 和「个人系统」相同,金钱系列仍然会用 bullet points 的方式,尽量精简、轻盈地写。
0.2 为什么想分享「金钱」这个话题上的经验
我在金钱上确实有一些天赋。倒不是说「会赚钱」的那种天赋,而是,我和钱的关系很健康,几乎从不在金钱上感到匮乏。钱多的时候知道该怎么花,钱少的时候也不恐惧,需要的时候很自然地去赚,不需要的时候也可以非常简朴地生活,从未因为没钱感到自卑,也不会因为钱多钱少影响到自己任何关键人生决定。
顺便跑个题:金钱、睡眠、食物、爱是我天生就不感到匮乏的四个东西(算是一个开局天赋?)。由于我在这些部分比较厉害,所以我会经常观察自己「好」的部分,看看好在哪里,并试着拆解和复制我在这些优势部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用同样的方法去处理和疗愈自己在其他部分的匮乏(也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四大匮乏:意志力低,不善整理,家族业力,对浅度社交/small talk的焦虑。感觉此处有些朋友应该已经在和我击掌了。)
虽然我的关键天赋点并不在赚钱上,但确实活得还不错。我上班的时候是赚多少花多少,快三十岁的时候才存到了一点钱。其实之前每个工作的待遇都还挺好的,所以大家可以想象我的日常生活质量有多高(确实是吃好喝好住好),以及花了多少钱在玩和体验上。回顾前小半部分的人生,还是挺精彩的,大部分想要并用钱能买到的所有体验都买过了(「拥有」也不过是一种体验而已),什么都没有错过。所以我的确不是很在意金钱这个东西,我和它的互动是轻盈的,可以很自如地和它玩耍,时而让它为我所用,时而让我为它所用。
0.3 先劝退一些太年轻的朋友
- 如果你最近遇到困境、自己的收入暂时无法保障你日常的吃穿住行,或者还太年轻,还不能独立支撑自己的生活——有一些部分内容对你会有点早。在金钱游戏的最开始,是否喜欢你的工作、工作是否辛苦、工作是否有意义,其实都不大重要。经济独立、融入社会的意义远远高于它们。
- 方法很简单,就是以前提过的:Work hard and be nice,勤奋地工作,不依赖任何人。找个班上,如果找不到,去开滴滴、做视频剪辑、做服务员、做美甲、做房产中介……无论用任何方法,无论吃多少苦、受多少气——先把自己养活,控制支出、每个月有现金进账,在社会上做一个自食其力、有尊严有价值的存在,并且利用这个经验,一手地理解社会和生活的规则。这是任何攻略都无法帮你跳过的新手村第一步。
- 无论这个过程有多难多恶心,只要能维持自己经济独立的状态,你就是走出了新手村的、努力生活的、值得尊敬的人,也是这篇的目标受众。慢慢来,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攒够足够的经验、资源和能力,一步步升级,玩好财富这个游戏。
0.4 这个系列的顺序大概如下,仍然是由虚入实(所以这一篇看得晕晕乎乎是正常的),中间可能会有些调整,但大概的顺序会按照这个来:
一:金钱是能量的镜中倒影
二:怎么调整到「能赚钱」的能量级别
三:如何把能量转换为看得见的现金流
准备好啦!我们出发。
1. 写这个系列的源头是:我发现,我拥有的钱的数量,从来都不是线性增长的。
并不是我坚持做一个事情做很久,勤勤恳恳地干,同一件事重复做几百次,就能攒出上了一个台阶的钱。相反,每次出现的情况都是,当我的认知、能量状态、身体状态都有一个大升级,我对于金钱的思路就会更打开,执行力也会变得更强,然后账面上的金钱就会像魔法一样,也上升一个显著层级。
上一个台阶可以简单理解为:多一位数的存款或收入。从A5(五位数存款),到A6(六位数)、A7、A8……每个量级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坎。
但只要我没有继续在能量上进步,我的账户就也会在一个比较小的区间震荡,无论我多么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不管我怎么花、怎么赚,我的账面数字都只会停留在这个区间,直到下一次能量上升,带我起飞。
我的猜想是:金钱是对一个人能量状态的模糊反映。不是完全精确,有时候甚至会暂时搞错,但长期来看,基本上是准的。这个数字本身,和什么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在什么国家、努力不努力、擅长不擅长……关系都不是很大。你的能量到了什么级别,账目就会给你怎样的答案。
2. 出于这个观察,我意识到:「金钱约等于能量值」这件事,不是玄学,这就是世界本身的运行规律。
我把金钱、时间、政治、法律、道德等等这些人类发明出来、用于彼此规训的概念都统称为 educated concept,并对所有这样的概念保持警惕。
我去思考这件事的方法是:想象一个金钱不存在的世界,猜测我们的社会如果没有它会怎么运作——用这个思想实验去分析一个概念的底层逻辑,总是有用。
在一个金钱不存在的世界,一个最富有、最有资源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他如何获取世界对他的奖赏?
我的思考答案是:他一定能用某种方式(讲故事、艺术、武力、或某个领域拔尖的能力,再加上高尚的品德)取得非常强的声望,他的事迹传播得很广,从而能够吸引和团结一群人(流量)。这些人表达对他敬佩的方式也许是:频繁地来他家探望他,送他一大堆礼物,且试图帮助他解决任何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而他能够回报这些人的是:如果这些人有些困难需要找人解决,他可以在其中穿针引线,找到最适合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来帮忙,同时用自己的信誉来作为润滑剂,让这两个人的交互减少信用成本。
这个思想实验帮我理解了金钱的意义。钱就是价值、声望、信誉、社会资源(这些加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能量)的实体化表达。能量是一个电脑上的PDF,金钱是它的打印版本。
金钱是一种计量单位,计算的是:你能获得多少人的信任,并为社会创造多少尚不存在的价值。
3. 巨大的金钱一定来自巨大的能量,而巨大的能量,则必定来自「大规模信任」或「价值创造」其中之一,当然大部分时候,是两者皆有。
价值创造是底盘,大规模信任是杠杆。有了这两者,你将变得非常强大。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上班的人,你和你的老板到底差在了哪里?为什么10个员工一起做完了一个1亿利润的项目,不是每个人分1000万,而是每个人拿5万的月薪和10万的项目奖金,剩下的被老板拿走?
从「价值创造」的第一步,就出了问题。现代上班就是一个大型盲人摸象,每个人都只会做自己的那一块,而这种碎片化的能力很难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打工人无法获得公平的独立计价,也无法使用杠杆。这种无法形成闭环、无法独立接单、无法资源整合的状态,会把一个人价值创造的可能性彻底毁掉。
因此,拥有综合的、能理解和统领全局的能力,以及有独立攒局接单、担负责任的勇气、一定是第一步。
独立担责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同时也会给你前所未有的能量加成。因此,我一直相信,离婚比结婚更值得庆祝,离职也比升职更值得庆祝。
(关于大规模信任和杠杆的话题,下期再讲。一个剧透:这期又写了快7000字了……)
4. 金钱是需要驯服的工具。
之前写过,金钱是一个糟糕的主人,却是一个极好的仆人。
21世纪了,平等自由了,咱们不需要搞主仆那一套了,所以,我更想把我们和金钱的关系比喻成——我们像在驯服一只可爱的小狗,让它从不受控制地乱叫乱撞,到变成你温和的好朋友。或者像小王子驯服狐狸:只有我被你驯服了,我才能好好地和你玩。
金钱是一个可以被驯服的工具,它的作用是:在你完成使命的途中,帮助你加深、润滑、筛选。它应该不是任何人的主人,也不该是大部分人的目标。
不用把金钱看得太真、太重。用我们北方话说:不用给它脸。不要搜最低工资,平均工资,每小时工资;不要去在意财富自由标准、中产标准、躺平标准。
我们去国外留学,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别把当地货币换算成人民币,不然你什么都没法买了。那是进入新的社会、新的能量维度、新的计量方式,必须要练习的一件事。
希望今天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朋友们就算什么都记不得了,也记得一件事:大部分时候,无论是花钱还是赚钱,不用算钱算得那么明白,更不用锱铢必较——这和你小不小气、缺不缺钱、严不严谨无关,做这事儿的逻辑很简单:别给它那么大脸。它不需要。你越给它脸,它越嚣张,你就越紧张、恐惧、匮乏。轻一点,开心一点,自由一点,创造一些魔法瞬间。
要不断给自己渗透这个观念:钱不是一个严肃的东西。它是一种能量,是像水一样,不断在变化、流动、玩耍的。
给水果店老板转钱的时候,可以多转一点点,本来要转72.5,直接发77.7转过去,告诉他这是为了让数字变成一个叠词,这样念起来比较可爱,像结巴。丢掉的那五块钱,就是金钱驯服税。
和老板谈工资的时候,本来要谈一万五,和他说,能不能算成15233,这样每次发工资的时候都能看到233,心情比较舒畅。
如果和好朋友吃饭一向是AA制,结账的时候可以说,你如果夸我男朋友长得帅,夸用心点,这顿我就请了(好朋友:这昧心钱我不赚!(不是
但凡一个人还能在钱上感受到匮乏,都是因为把钱看得太实了。它是一个温柔、简单、可爱的东西。它不脏,也不丑恶,不高傲,也不难流动到你身边。你用你热情、趣味、好奇、创造的能量去吸引它,它就会来。
感受自己的轻松、愉快、幽默感,在流动、在扩张,在慢慢地驯服那个看起来坚硬凶狠、没有任何转圜余地的金钱。慢慢地,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可以更放松、更好玩,原来这个世界有这么多可以松动的堡垒,这个数字真的只是一个数字,更多曾以为铁板一块的规则,都可以在玩心下化为泡影。
如果你甚至能松动一些别人松不动的东西——这就是价值创造,就是能量升级,就是财富密码。
5. 只有正在完成自己一直有热情的使命,你才可能好奇、积累、倾注能量、不断地创造新东西、找到新价值。金钱会跟来。
时间是最强大的复利工具。做不喜欢、没有热情的事情,钱能赚到,却是赚不长的,最有效的复利工具,没有用上。
「使命」就是,你这一辈子,到底要干成一个什么事儿。总不能——醒来就准备上一个没什么感觉的班,回家就坐在沙发上刷2小时即刻微博和小红书,周末去踏个青,每年一次出国游,重复数次,然后等死,这辈子就结束了吧?这听起来简直是教科书般对「白来一趟」的定义。总要创造点什么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的东西出来吧?总要体验一些小红书上搜不到的、奇奇怪怪的事情吧?
来这一趟,不止是观光旅游、吃吃喝喝、繁殖并要求第二代再次繁殖,总得干点什么事儿。所谓的「使命」(这词太板正了,太有团建味儿了,令人讨厌,我懂)——就是这个「事儿」。
6 真正的使命,就是让你忘记形容词、只记得动词的一件事。
又一个思想实验——
我们现在把「金钱」这个概念拿开,也不去想教育、阶级、竞争、财富自由、同辈压力这些被教育的概念。请和我一起假设,在一个新世界里,钱不存在,政府、机构、学校、公司这些大东西也都不存在,你只是一个生命,站在一个巨大的旷野上,去哪里都不需要允许,你完全自由,去哪里都可以,没有任何的忧愁和恐惧,你一定能今晚找到地方睡、找到三顿饭吃,所以你现在就可以抬脚去做你最想做的那件事,立刻就能做起来。
如果想做哪件事还不清楚,那么就试一试那些别人做得很辛苦,但你发现自己做得很轻松甚至有点享受的事情。这就是你巨大的优势和天赋,你会越做越开心的。
不必去想,这件事在哪里做最好、最有投入产出比、门槛最高;
不必去想,这件事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好、能不能胜过甚至碾压别人、能不能进到最好的机构、和最优秀的人共事;
不必去想,这件事赚不赚钱、别人怎么看、这个行业好不好找对象。
你就是一个人,刚刚睡了一个很好的觉,肚子也饱饱,站在旷野的中心,决定今天要去做什么。
忘掉所有的形容词,形容词是第二步、第三步、甚至第十步的东西。人类太执迷于形容词了,它是分别心的开始,也是一切贪和苦的来源。让我们试着用正确的方式重新打开游戏的第一关——这一关,我们只使用动词。
(当然,就算给了这么多帮助你扩张和破除恐惧的条件,有的人最真诚的答案,仍然还是赚钱。但相信我,这样的人在人群中的数量,是非常非常少的。我身边也有这样巴菲特式的朋友,赚钱就是使命,数学就是爱好,赚了钱确实有纯真的高兴,数字是他的计分板。他可以愉快坦荡地捐掉90%的存款,每天还是开旧车喝可口可乐,雷打不动早起出门买麦当劳猪柳蛋套餐。
金钱是工具,有的人是少有的喜欢工具本身的人,相当于他的使命是设计和制作磨刀石、园艺橡胶手套、厨房计时器,他对于世界的价值就在于让这些工具更好地流通。但绝大多数人的使命,和工具的关系都不大,是砍柴、种花、做饭本身。)
我知道很多朋友这时候会说,我的爱好就是享受啊,我的那个动词就是relax和chill,这样也行吗?(预感此处大概会有一千次击掌)
当然可以,只是单纯享受本身会迅速变得无聊,因为它是一个比较难创造出新东西的动词,这样的使命太快就会达成,一旦达成,后半程又开始失去使命感、变得没意思了。
但没关系,还好,在「享受」的这个大帽子里,恰好藏着超级多的小动词。酿酒、种咖啡豆、冥想、催眠、服装设计、木工、室内装修、园艺、手工、文学评论、电影研究……这些都是好玩又有价值的事儿。其实只要试着把一个广泛的动词,分解成若干个好玩的小的动词,然后选择一个比较有精进空间的、小的动词去做就可以了。
一旦方向选定,且答案真诚,金钱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趁手的工具,而不是路程的终点。
我们必须破除「赚够钱,然后享受」的循环。赚钱是一个动词,享受是另一个动词。它们都不是目的,它们都是永远处于「现在进行时」的过程。这条路是没有终点的,你只是在不断精进自己喜欢的事的路上,在感受与过去的自己相比进步的喜悦、以及对前往未来下一个目标的期待里,充分地、深刻地、平静地、温柔地感受每一个此刻。而这些不间断的「此刻」,就是你的存在,你的使命,你的英雄之路。
试着减少使用形容词,在别人问及「最近怎么样」的时候,不再试着判断自己「好」或「不好」,而是「我正在做xx」,或「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做某事」——用正在发生的动词回答问题。这会帮助你去除一些分别心、更接近真实、并逐渐逃脱时间、逃脱对金钱或任何状态是终点的认知、逃脱只在自己执念里存在的因果。
试着走进这个状态,找到唯一的真实、做那些比金钱重要一万倍的事情,像小王子驯服狐狸一样驯服金钱,金钱就会被你强大的专注和能量吸引、折服,安心地做你的工具和拐杖。
过去和未来都是假的,时间是假的,金钱是假的,形容词也是假的。我们因为行动而存在,也因行动而创造了此刻,又因为和此刻要产生对比,才出现了未来和过去,才发明了时间。
所以——人的存在本质上是一个动词,而且一定是正在进行的 -ing 形式。
把人类整体的意识和存在叫作「being」,正是这个原因。
我们下期见。
————————
广告时间!
这也是最近一直在准备的、「带大家一起玩」的事情(耶!使用了正在进行的动词!):
9月11-14日(是个周中,上班的朋友需要请假),我和「闹即兴」的主理人阿球会在巴厘岛乌布周边,做一个小型的即兴喜剧表演课程,只限小报童的订阅者参与,不限背景,零基础就可以来,有经验当然更欢迎。对灵性、身体、舞台表演、心理学、当然还有即兴喜剧本身感兴趣的朋友们,应该会玩得很开心。这门课我之前上过一次,非常喜欢,阿球是很有天赋的即兴表演者和老师,如果听过相关播客的朋友们应该也会有印象,所以这次特意邀约阿球,和巴厘岛碰撞一下。
巴厘岛是落地签(电子签也方便,总之不用特地准备签证),我们所在的场地是全球瑜伽+灵性圣地 Yoga Barn 在乌布近郊新开的分部,是一个巨大的校园+菜地,环境很优美现代,也非常安全,吃住全部在校园里完成,机场往返我们也会专车接送(如果想在乌布城里也玩几天,可以安排校区-市区-机场的往返接送,总之不需要提前做什么功课和准备,一价全包,买个机票来就好了),所以整个体验会很沉浸,这样比较好玩,方便大家迅速混熟。
能订到这个场地太幸运了,感谢在乌布帮我们四处跑动的六,了解Yoga Barn的品牌风格和行事标准的朋友们也应该能猜到这个场地的质量和氛围。
目前场地刚刚确定,因此定价、人数、具体安排等都还正在确定中。目前的大概情况是:人数大概会在15-25人左右,这是课的属性决定的,老师对每个人都需要比较多的关注,因此总人数不能太多,如果报名的朋友超出了,可能要涉及等待名单和/或筛选机制。
如果大家感兴趣报名的话,可以先加 Samuel 的微信,麻烦他把你拉你进一个「不是办法」社群的巴厘岛分群(这个群本身也好玩,很多朋友们已经在里面玩挺久的了),未来会在群内放送更多信息。
他的微信是:samuel230330(目前其他群都是满员状态,只能拉巴厘岛课程的群,未来对于群的玩法,我们有更多计划和想法,还请大家稍等,都会有的)
如果加不上,也可以加小机器人的号:BotWorking
这是我们的一次新尝试,未来希望能带更多朋友一起玩,希望和每个订阅者都能有缘份、契机,做大大小小的交流和连接。
散会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