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笔记:结构化战略思维

悠悠酋长悠悠岁月2023-4-3 16:53

🍁 知识点1:结构化战略思维整体框架

结构化战略思维

是批判性思维的一种存在形态,也是一套以数字和逻辑为基础的理性科学方法论和实用方法;“结构化”是手段,而“战略”是问题属性和高度。面对至难的企业战略问题,麦肯锡典型的项目组由3~5人构成,用8~10周的时间,经过新麦肯锡五步法全流程,并贯彻四大原则,最终成功解决此战略问题

🍁 知识点2:“切”与MECE原则

“切”是结构化分析的昵称,是分析问题时抽丝剥茧的利刃,也是结构化战略思维的核心概念;而切分必须符合MECE

原则。维度与“切”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维度就是切分的角度。“3–3原则”是结构化分析的高要求:面对问题能用维度准确“切”分,然后再纵向深入“挖”到至少第三层的细节。完成第一次分解之后,能跳出已有的逻辑框架,再从全新的维度做二次或以上类似的“切”和“挖”的练习,最终形成三个不同的“逻辑树”。

🍁 知识点3:“切”问题的四大招式

对“切”分名词驾轻就熟,对“切”问题容易不适应,需要大量练习。“切”分问题的4大方法有:公式法、子目录列举法、流程法和逻辑框架法。公式法是利用已有的商业运算公式进行切分,比如收入等于单价乘以数量。子目录列举法最为常用,切分名词的列举大多数是这种方法。流程法是按照流程来细分问题,比如产品流程基本由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构成。逻辑框架法是利用约定俗成的逻辑,比如内与外、主观与客观等来做切分。

🍁 知识点4:逻辑推理的主要方法-归纳法&演绎法

归纳法和演绎法是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是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法,但两者又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归纳法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导出个别结论。

🍁 知识点5:高效沟通-沟通的形式

商务交流有口头陈述、文档备忘录、PPT和白板演示等多种方式,交流是否高效则取决于我们是否根据时间、听众、目的、口吻、五力空间、听众的交流方法、意愿、团队的PPT风格等内外部因素而做出了周全沟通实施计划和自身是否拥有超强的沟通能力。PPT是目前公认的主流商务交流形式,但不要轻视口头陈述和白板演示的重要性。

高效交流是新麦肯锡五步法最后一步交付的重点,是建立在前四步基础上的成果展示。要做到超越呈现形式而知行合一则要求沟通者完成前四步,对问题和解决方案有深入的结构化分析并充分提炼商业洞见

🍁 知识点6:高效沟通-沟通的成功要素

高效的商务沟通需要具备内在3S要素:战略意图(Strategy)、结构(Structure)和风格(Style)。战略意图与结构化战略思维四大原则之“洞见优于表象”相关,在陈述的时候,以洞见先行抓住注意力。结构通过MECE切分各种树状架构体现,高效沟通中适用故事线和金字塔等原则。风格是艺术多于技术,但在商务沟通中首选简洁正式、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风格。

🍁 知识点7:专业PPT示例

🍁 知识点8:可复用的多维图谱

多维图谱往往都是关键图谱,充分显示了图谱作者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本书列举的多个经典多维度理论(如BCG矩阵)和商业分析框架(如品类拓展)可以直接被用于战略分析中。

🍁 知识点9:故事线

故事线基于故事叙述5W2H原则,是将简化版的故事核心要素用最常见的顺序串联起来。故事线各元素的顺序可以调整,但是任何商业计划书都必须具备这5大元素,而且强烈建议第一部分开始于“为什么”,用SCP模型讲清楚“刚需”的存在

🍁 知识点10:SCP- I叙述框架

SCP是“规则/结构”“行为”和“业绩”的组合,是用来描述行业现状的叙述框架。S(规则)描述这个行业的整体商业模式;C(行为)讲述主流商业模式和竞争策略;而P(业绩)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两类。

🍁 知识点11:结构化战略思维四大原则

构化战略思维四大原则的应用范围远超越于战略项目,是思辨者在日常思考、交流和行为中所贯彻的指导性原则,也是结构化战略思维的基石。其中,MECE原则和假设为前提是方法论层面对于思辨和自上而下思维方式的原则。而数字说话和洞见优于表象则是在交流和做事上理性思辨的良好行为准则。将四大原则融入日常生活是思辨者每天必做的功课。

🍁 知识点12:问题定义工具

定义问题是新麦肯锡五步法极具挑战性的第一步。问题定义工具是在确认问题方向准确之后,用于辅助团队在细节层面精准把握问题定义细节。这个工具遵循SMART原则,从背景、成功标准、边界、限制条件、责任人/相关人和资源六大方面细化问题定义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