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这周没有按时更新,因为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跑,难得出门就都用来见人了。顺道还和孟岩以及毛远录了两期播客,后续会陆续剪辑放出。
在北京和 @毛远 录播客的时候,谈到了一个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如何找到你自己热爱的事情。
这个问题困扰就在于,自己从未有过这方面的困扰,但是身边有位很要好的朋友,却对这个问题有不少困扰。我们探讨过也不止一次,但自己只能感性的回答诸如 —— 你品,你细品,它就出来了这种鸡汤,或者发给他保罗 · 格雷厄姆的那篇《天才的车票理论》,也就止步于此了。
具体的建议才是好建议,只提供情绪价值并不能真正解决困扰。
恰好和和毛远在聊播客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一番探讨意外发现了另一种视角,以及可以衡量的方式。在这里综合整理下来,也算是回应下那位好友的问题。
挖掘热爱的两种思路:证明 or 证伪
保罗 · 格雷厄姆的那篇《天才的车票理论》其实提供了一种「证明」的方式,即如何哪些标准的事情才算得上是热爱的事情。
但这些年才明白,并非所有人都像自己一样兴趣广泛,这并非贬义,而是一种现实。而常见的挖掘热爱事情的方式,总是让我们去找那个自己「不给钱也愿意做」的事情,并且乐此不彼。
想起个段子,每当我这样说时,那位朋友就会真诚地提问:那睡觉算不算呢?这时候我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好像床垫试睡员也并非是天天睡觉。
当然,按照保罗 · 格雷厄姆的理论,你的这个热爱需要有一定的「外部性」,即对其他人也有帮助,才是一个比较值得投入一生去热爱的事情。
但这种思路有一个缺陷在于,就像是股票中的做空一样是没有上限的 ——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能做且能帮助别人的事情,那么到底探索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万一这个事情自己七八十岁才找到怎么办呢?
不过我们可以从上面的思路借鉴到一个证明自己热爱的标准:自己乐此不彼,且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
另一种思路是反证,即明确知道自己不喜欢做什么事情。但这里其实并不是感性地判断,而是可以通过具体地观察来看:自己经常做哪些事情的时候,想要偷懒或者抄捷径。
比如管理一个大团队,看起来是一个「高层」的必经之路,也能很彰显身份和地位。我一度觉得这是一个很爽的事情。
但后续发现,我在这方面总是偷懒或者抄捷径。之前公司每个月每个季度都有复杂的复盘过程,我总是屎憋屁股门才想起来做这个事情。而对于情绪波动大但能力有问题的人,更是得过且过 —— 因为开掉一个人带来的麻烦比留着更糟糕,毕竟这不是自己的公司,牵涉到员工去留总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曾经还被人提醒过不太会主动做一些「面子活」,比如虽然职级很高但是却不主动做一些「组织能力建设」,不对未来团队「做出人才盘点和规划」,将来团队人少很容易被人欺负或者缺少腾挪甩锅的空间。每每听到这些建议,我的头都有两个大,宁可抄捷径就带三五个人做喜欢做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证伪我并不热爱管理,更不热爱做一个职业经理人,也就不必在这里面勉强自己了。
当我们有了证明的条件,和证伪的手段,还需要一件事情就是何时发散,何时收敛。
万维钢老师在《指导生活的算法》中提到了「37% 法则」。假如你希望在工作十年左右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在前 4 年应该尽可能地多尝试,增加自己的选项不后悔;而在后面的时间可以用来收敛选项,让自己能做出决定。
这和个人经验也比较相似,我在 2008 年毕业刚开始做的游戏原画设计,中间考虑过做动画导演、游戏设计、UI 设计、交互设计等。直到 2013 年左右,才真正笃定的想成为一名产品经理,能独立创造一个产品及服务。在这之后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个方向展开。
衡量热爱的一个标准:用投入的时间做标尺
茨威格说: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在这次对谈中,我意识到,其实这种人生使命也好,热爱的事情也罢,都不是天上凭空掉下来的,而是在过往的岁月中,悄悄埋下了种子。
先做个实验,回顾下你上个月的 2 号做了什么,最好能把一天的时间分配回忆起来。如果你没有写 lifelog 的习惯,那么大概率是会想不起来的。
但这些日子确实发生了许多具体的事情,有让你开心的,有让你讨厌的,有满足你好奇心的,有不得不去做的。但如果我们想不起过往的日子中时间的分配,以及我们队这些时间投入后的回报评估,那么如何去量化我们对所做事情的偏好呢 —— 大概率只能拍脑袋,但是很可能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情绪的波动所影响 —— 想想每年写年度总结时候,是不是很容易写成 Q4 总结?
所以当你有了一定的阅历,可以培养一个记录自己时间分配的习惯,然后这样持续半年到一年左右(别被吓到,刚开始可以精细点,后续大概记录一些节点就好),就有了一个时间样本。
然后从这个时间分配的样本中,可以看看哪些事情投入了许多精力,但自己并不觉得累害乐此不疲,并且还对别人有帮助的;看看哪些事情自己不得不做,但是每次都想偷懒走捷径的。
比如在没创业之前,我每周在产品沉思录上的投入时间每周也要十来个小时,风雨无阻的持续了五年,虽然自己不愿意说自己是做内容的人,但是写文字传递理念,却是自己很热爱的事情,身体是不会撒谎的。再比如说,我曾经不止一次想要学习写代码,各种 flag 插在背后宛如戏台上的老将军,但是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借口来逃避,回头来看其实并没有投入很多时间在上面,自然谈不上热爱;又比如虽然自己有运动健身,每次都是掐着点结束,没有说再多游几圈或者多坚持几分钟,所以我能很确定自己不是热爱运动的,只不过是为了健康不得不做些事情。
这样一番分析后,大抵会有一些惊喜的发现。
当然,别忘了最关键的原则:你要对自己诚实。
这意味着你的记录要诚实,你对这段时间投入后带来的感受要诚实。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