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概要:
再见: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纪录片:教你去看见这个世界
结语:人是一个带有噪声的信道,那怎么办?
后记:生命的压舱石
🧑🏻💻 卷首语
本季产品沉思录付费连载,到此就结束了。但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在其他的地方相见。
后续产品沉思录将会进入维护模式,过往这些年的付费专栏内容,将会被重新筛选整理后放到 产品沉思录 。内容不定期更新,欢迎大家有空回来看看。还有一些礼物,再第一篇结尾处。
如古龙所言,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那么再见了,所有产品沉思录专栏的读者们。
—— bye 👋, fonter & Shaonan
再见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by shaonan
敲下这最后一篇内容的时候,是产品沉思录第七季的最后一篇稿子。
也依稀记得七年多前在动车上写下卷首语的日子,那是送给自己 31 岁的礼物。尔后每个周末,几乎都有至少一天时间在家里看资料、思考、码字,几乎成为了某种仪式。
而这方天地,成了自己低谷时的喘息之所,让自己看清了何谓欲望,何谓恐惧;也成了酝酿新产品的田地,诞生了 flomo、小报童,以及《笔记的方法》。
但人生就是不断放下,再放下。不过好在,我们可以好好告别,不留下戛然而止的遗憾。
说实话,计划结束连载,其实内耗了许久。印象中去年 5 月和 light 因为这个事情还单独聊了好多次,他分享了一个食梦者里面的故事,让我释然了不少。
1)出版社会希望受欢迎的作品能够持续连载下去,这反而导致作品的质量和受欢迎程度持续下降。
2)两位主角,为了能在希望结束的地方、干净利落地结束作品,和出版社做了巨大斗争。
想想也对,如果因为精力不济带来质量下滑,最终无人问津,倒不如在合适的时候结束,给所有人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更好。
这篇文章,并不想煽情地讲述太多往事,而是希望讲讲为何你也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沉思录」。而文末,还有一份送给各位的小礼物,方便大家能更快速上手。
收获,不止知识的复利
产品沉思录到底为我带来了什么?
在专业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知识,对于许多主题(如交易平台、电子表格、思维工具)有了深入的研究;
为这次创业提供了许多理论指导,如关于笔记的方法、创作者经济的理解、战略及竞争的思考等;
结识了许多朋友,如 flomo 的二舅孟岩兄,便是因此而结缘;而他的助推,则是我们决定创业的转折点之一;
带来了一些个人品牌知名度,尤其是当时自己在打工时,有一个独立于公司之外的个人标签;
一些经济收益,帮自己度过再次创业伊始的拮据期。
每周投入 8 小时,连续七年,大抵收获如上。自今日回头看看,依然还是很划算的一笔投资,不仅有知识上的回报,还有人脉上的拓展,以及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且其影响,应该还会持续。
显然,这会有幸存者偏差,但其中有些经验,我想是能共通的,尤其是当你工作 5 年左右,步入三十岁的时候。
你会拥有一个持续精进的时空,能让你对某些领域思考更加深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你会拥有一个对外广播的接口,可以 7x 24 持续不断对外广播自己的思考,与更多人建立更多信任与连接;
你会拥有一份额外的收入,这样想要创业或者面临裁员的时候,内心会多一份底气;
注意上述顺的先后,或者说我并不知道调整顺序结果会如何,因为这条路也很凶险,极容易让自己的 ego 被放大,成为一个智商美化的空壳子,也很容易变成为了追求收入的复读机和标题党。
挣扎,智商美化和求真
上述建议,不是什么道德劝诫,毕竟我也是俗人,这些念头也会隔三差五冒出来。
产品沉思录最早并不是想做成 newsletter,哪怕到今天内心也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它最核心的,是 pmthinking.com 这个巨大的知识库。而每期的内容,可以视作这个知识库的提前更新而已。
这里其实有个误区,因为我做知识库,是先给自己用,然后再顺便开放给其他人查询;而许多人做知识库,是因为看到某个领域可能有流量机会,希望求大求全求知名度然后变现,而却忽略了,这个知识库对自己的价值是什么。
当然,我也走过弯路。比如早期的产品沉思录,也是充斥着许多时效性的内容,以及大量晦涩难懂的内容,甚至还有许多自己没有读完的内容 —— 因为当时有一个自己尚未觉察的私心,便是希望获得他人的关注和仰慕,而这种复制粘贴的操作,对于自己智力上的美化效果是卓然拔群的,但实际上对自己帮助并不大,因为自己并不是真的理解这些知识,也更无场景来验证这些知识。
所以这也是为何没有 1-3 季的原因,因为内容实在是不值得一看;而如果你有兴趣去看看痕迹,那么在 pmthinking.com 底部有更新日志,大抵能看到我的贪婪与挣扎。
如果你能卖出告别虚荣的第一步,那么还会陷入第二个陷阱,即希望追求完全原创。
其实这世界一切创造皆混搭 ,所有的创造都是踩在前人的基础上,没有人能凭空完成一个创造。
所以不少人在此折戟,就是希望完全能独立于所有人之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 但结果要么是闭门造车完全无用,要么是过度形而上学,成了神棍。
其实卢曼的 原子笔记法:Zettelkasten 已经讲的很清楚,当知识的搬运工没有价值,但是也没必要总是从零开始创作。重要的是将知识内化,知道在什么时候能用,那么就要与其互动,将自己真正有价值的部分筛出来,和其他知识建立连接。
感谢卢曼的洞见,让我走出了完全独立创作卡壳的瓶颈,也让产品沉思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 对自己关注的内容不仅是收藏保存划线,而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裁剪,拼贴,批注,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专题。比如当时研究的 电子表格与数据库的历史 交易平台指南 V2.0 等,就是把许多篇文章,许多不同人的观点整理,拼贴,合并成一个专题。
这样做虽然有些粗暴,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足够了。这就像去健身房锻炼,重要的是先跑三公里,至于是标准跑步姿势,还是累到踱步走完,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而第三个阶段,则是今年以来才进入的,将参考资料变为客体,将自己的理解变为主体,结合经验来撰写内容。这样虽然不少内容看起来会比较浅,并不像大佬思考的那么深邃,有洞察力。但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知识上的再加工,可以把某些事情想的更加深入,对于未来自己要做的事情,有更明确的指导。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像是为自己的人生撰写了许多文档,一方面能把阶段性的思考记录;另一方面,则是当有新的信息输入的时候,可以基于这个文档再调整,而不是每次都重新进行思考。
这样把基础的问题思考的足够清楚,自己便能更加安然地立于粗糙的现实地表之上,不再随风摇摆。
所以你看,如果你刚步入职场,或者开始面临一些中年危机,通过这种方式的积累,反而能在专业上更深入,为未来提供更多竞争力;也能让自己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在世界上的什么位置,如何与世界相处;还会因为这件事,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退一万步说,还能顺便给自己赚点外快。我是说,把内容收费这件事很关键,因为它会强迫你来完成履约,继而建立仪式感,形成习惯。至于是不是能成为主业,能否赚更多钱,这个答案超出了我能回答的范围。
但千万记得,别让赚钱扭曲了你的动机,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为何出发。
结束,知与行的冲突
最早做产品沉思录的时候,自己刚步入三十岁,也进入了一家有规模的公司任高管,所以有许多迷茫的大问题,比如如何搞清楚交易平台怎么经营,如何面对内心的欲望, 如何制定年度目标,如何进行汇报等等。这些问题本身牵引着自己去学习,去实践,你能在产品沉思录中看到许多这样的痕迹。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解决的问题变得微小,具体,一如哈耶克在 什么是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 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这些具体的知识,都是分散在现实实践中的。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决定造一座跨江大桥,是用斜拉桥还是拱桥肯定是个关键问题,你可以和全球的桥梁专家一起讨论。但这个问题解决后,并不意味着一切就万事大吉,还有更多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比如沿岸的居民如何拆迁,旱季和雨季的周期是多久,到底选择哪个施工队等等。此时能探讨的对象就会变得具体,可能外部桥梁专家的反馈,都不如当地老乡给的某些信息有价值。
这便是自己遇到的问题,因为和几年前的问题相比,自己现在的需要的知识和实践更加具体,对组织更重要,但是分享出来对其他人的启发,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何接手幕布的审核体系。因为收购之后,所有审核的事情将会由我们自己承担,那么如何选择供应商,如何界定审核范围,如何改进审核机制等等,都成了特别具体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知识来解决,而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实践知识记录。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组织内部有很大的价值,但是如果直接分享出来,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这些内容过于琐碎,过于具体,如同看一本说明书一般枯燥。
再退一步来说,即使能花点时间把这些具体的知识抽象出来分享,但以周为单位(甚至以月为单位)来分享,依旧是过于高频了,因为实践的过程远比想象的漫长。
比如对于 flomo 相关笔记功能的探索,看似只有一个按钮,一个弹窗。但是其概念设计,自去年就已经开始,中间经历过多次的探讨,测试,否定等等,才有了最近的这个版本。且这个版本是否就达到了设计预期,恐怕需要到年底才能下结论。
所以这又是一个悖论:高频的更新只能提供陪伴的情绪价值,而无法提供基于实践的深度思考和总结。而前者,显然是自己不想要的。
那么,如果不分享自己的实践,单独再为产品沉思录的读者提供内容呢?
其实曾经试过一阵,但发现很难持续下去。因为这相当于把产品沉思录独立成一个新的业务,需要去做用户分析,需求调研等,而这显然要牵涉更多的精力,而这对于自己来说是最稀缺的资源。如果组织化运营,如之前所说,现有的组织并不具备内容经营能力,我和 fonter 都还有自己的主业要做,所以很难短期内找到合适的人
更关键的是,这样分享的内容只不过是大家爱看的内容,并不是自己真正实践过的内容,甚至会为了更新而更新,许多内容都没有消化掉就来分享,就又回到了智商美化和复读机的道路上来。
可以说产品沉思录的结束,源自于自己无法调和知与行的矛盾,无法调和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共享的矛盾。
现在,接力棒交给你了
纳瓦尔说过,内容是除了代码之外杠杆最高的手段之一。
我想许多读者和我一样,未必有写代码的能力。但产品沉思录的这个模式,却很容易学会,你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类似 Notion 一样的笔记工具,用来做自己的知识库积累;再需要一个如小报童一样简单的付费专栏工具,用来做日常的更新。以及加上一些你的好奇心,和一些足够长的耐心。
后两者依赖于你,我们暂时帮不上忙;而前两者,我们则有可能尽一份力:
关于 Notion 上产品沉思录精选的计划:将开源产品沉思录精选集在 Notion 上的模板,你可以一键复制到自己的知识库,方便查询和编撰;可以基于这个知识库样式进行任意的修改,裁剪,无需署名。
关于小报童的申请:将降低小报童的申请门槛,申请时只需要备注「产品沉思录读者」,即可申请开通,以便你在学习 Build 的时候,也能实践下如何进行 Sell。
我依然记得《独唱团》那篇《1988》的结尾,用在此处再合适不过了:
我是被他们笼罩着的人,他们先行,我替他们收拾着因为跑太快从口袋里跌落的扑克牌,我始终跑在他们划破的气流里,不过我也不曾觉得风阻会减小一些。
只是他们替我撞过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墙,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进的沟壑,然后告诉我,这条路没有错,继续前行吧,但是你已经用掉了一次帮助的机会,
再见了朋友。
所以,产品沉思录的接力棒,现在交给你了。
尾声
在决定是否结束产品沉思录的时候,light 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EVA 结束了,但并不等于 EVA 死掉了。
是的,产品沉思录的付费连载结束了,但许多事情还会继续。在未来的日子里,除了和 light 继续经营旧工业联合体旗下的业务们,以及照顾好妻子和即将到来的新生命,我还是希望能继续完成一些事情:
继续将这 7 年的付费内容经过精修之后,同步更新到产品沉思录精选集上,欢迎评论、批注、交流。如果你怀念这座知识花园,欢迎常回来看看这里又有什么新的变化;上述更新,也会同步到产品沉思录的公众号上。
奇想驿的播客,大概率还是会以年的单位来更新,还有许多想说的话,到时候可以在播客这个媒介上更好地继续下去。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听到好听的 BGM,才更有更新的动力。
依旧会在即刻镇出没,碎碎念一些有的没的,大多数时候可能都是杭州山水风景照片为主吧。
另外还会保留一个小小的买断制专栏「松节油」以及对应的社群,不过更新内容会比较个人化,更新频次也暂时无法承诺,能保证的就是内容如松节油专栏介绍那样:
毕加索说:艺术评论家聚在一起谈论的是形式、结构和意义,而艺术家们在一起讨论在哪里可以买到便宜的松节油。在这里我把自己作为方法,调试自己,调试自己的产品。
那么,再见了,所有的产品沉思录读者们。
纪录片 教你去看见这个世界
by fonter
纪录片 Teaching to See ,有中文字幕。
本片的主角 Inge Druckrey,是 Edward Tufte 的老婆。
有人评价到
“If you do one thing today, watch this 40-minute crash course in Design Thinking.”
本片我最喜欢的一段关于眼与手的矛盾
🧂 當你書寫時有兩件事要注意。 有兩個不同書寫的觀點。 這想法源自於書法家 Lioyd Reynolds
一個在書寫上的觀點是眼睛。 當眼睛想要去看一個有條理的整組符號眼睛想要圖案。眼睛想要次序。 眼睛想要極完美的。 眼睛想要一個可信賴的,可以依靠的。 眼睛在閱讀上相對保守的。
另一方面是手。 手在書寫上的觀點則是非常極端的。 所以手想要寫得越來越快。書寫就變了,因為我們大多會越寫越快。 而手想要富有表現性的書寫。 所以當你簽名時,你不會想到要讓每個字母書寫得完美。 你思索在簽名時的方法。 於是要忘記某個人的簽名,會變得非常困難,因為你不會慢慢地做。 你必須寫得快且有表現性的。 那是個在書寫上與生俱來的手。 所以整個書寫的歷史可以被看為一個小小的雅緻抵觸。
保守雙眼想要每樣東西都是完美與理性的,而激進的手想要寫得快,寫得極富表現的。 所以是個接連不斷地抗爭,成就了我們在看這些字母時的當下。
同时这一段也简单解答我关于 Steve Jobs 在里德学院学习 typography 的疑问:他到底学到了什么?
我在里德學院就讀大學。
在當時,里德學院提供了可能是......
......全國裡最好的(西洋)書法課程。
......因退學緣故......
......所以不需要上一般課程......
......我決定在書法課中好好鑽研與學習。
......我學會襯線 (Serif) 與無襯線字體 (Sans-serif)......
......學會關於字母於不同排列時該有的間距變化......
......學會如何去成就優美的西洋字體 。
當初並沒有期望這段學習在我的生命中,可以拿來
......做務實的應用。
但在十年後......
......當我們第一次設計蘋果電腦......
......之前所學的全了然於心。
我們因而決定把它應用在蘋果電腦。
它是第一台有如此
優美的西洋字體電腦。
......假如我當初沒去選這門課......
......蘋果電腦不會有那麼多字體可以選擇......
......跟比例相稱的字母間距。
推荐:
我记录的字幕和简单注解:TEACHING TO SEE
结语 人是一个带有噪声的信道,那怎么办?
by fonter
很少有人关注到,当 Sam Altman 与人在 2015 年筹备创建了 OpenAI 时候,他与 Alan Kay 进行了一次深谈。
对谈之后他出资创建了 HARC ,人类推进研究小组。
这个小组合并了 Alan Kay 十几年前创立的 Viewpoints Research Institute(VPRI )。
他们致力的内容都是「Powerful Idea eduction & tools」,电脑是这样的一种 Powerful tools。
曾经给予厚望的 iPad 可能也是吧,某种意义上来说 OpenAI 也是 Powerful tools。
为什么这些人热衷于这一个课题?
2007 年,受 TED 邀请,Alan Kay 以一篇《A powerful idea about ideas》阐述他的视角和理由。
看下面 2 个桌子是一样大小?
绝大部分人会觉得不一样大,然后事实是什么?
事实是桌子一样大的。
人类自身有一个巨大的认知缺陷。
假如说世界并非如我们所观察到的样子,而是我们自身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看待这个世界。
那么我们所言的现实可能就是一种幻觉吧,我们可能都是一个瞎子或者独眼龙吧。
我们都沉醉于梦国,而要意识到这样一种生存状况,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认知的局限。
所谓的「简单可理解」 ,可能事实上既不简单,又不容易理解,
而那些我们认为是「复杂的事物」 则是由简单、可理解的事物组成的。
我们需要理解自我,才能走出我们自身的一些缺陷。
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是一种噪声信道,需要一个工具/方法去纠正我们的信道。
数学/物理/计算机概念
有一集播客我看到了很多转发 ,也拜读了一下。
我对提到的处理问题的类比很感兴趣,信号与噪声。
与此类似的最近不断回溯了一些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里面的基本概念。
比如 逃逸速度
第 2 宇宙速度是 11.2 km/s 可以逃离地球
第 3 宇宙速度是 16.7 km/s km/s 可以逃离太阳系
第 4 宇宙速度是 52.5 km/s 可以逃离银河系
拥有逃逸速度才能自由。
只有足够快才能有逃逸速度,才能逃逸那些你不想做的事情,那些摩擦障碍等。
张一鸣说逃离平庸的重力,本质上就是企业的增长速度达到多少才能无视大企业病陷入无限的竞争中。
个人的赚钱速度能有多快才能逃逸社会传统的束缚、日常生活的琐碎。
比如 压缩
80% 的语言使用20% 的单词
80% 的销售来自20% 的客户
80% 的互联网流量流向20% 的网站
我们的个人不良行为可能有80% 归因于只有20% 的时间存在的自我版本
压缩是一种智能的体现。
幂定律告诉我们世界都是统计冗余。压缩就是一个消除冗余的过程,用一种更精简的形式,表达相同的内容。
Edward Tufte 一直推崇 Sparkline 和 Small multiple 的数据可视化方法,鼓励对视觉信息进行极端压缩。
有了压缩于此我们才能有更大的时间跨度、空间跨度去处理我们需要的信息和数据。
压缩是所有的工程领域最简单、最优美的设计理论之一。
向计算机/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学习思考,等同于向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学习思考。
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这 3 个人,你认为谁才是对世界最重要的人?
Alan 在多次公开演讲中提到 Xerox 施乐实验室与众不同最重要的 0 号原则,就是 Visions not goals
达芬奇有很高的 IQ,在他的时代构想了很多发明,
但福特出生在合适的年代,他拥有足够知识得以制造出汽车并以足够便宜的价格提供给人们,
福特改变了人类的交通方式,而达芬奇却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发明。
所以知识比 IQ 重要。
我们大部分人知道很多知识,但有的知识并不是好的。而有的知识在某些时候是对的,某些时候又是错的。
比知识更强大到是有人/工具能够改变我们思想和观念格局的观点即 Outlook,
比如牛顿的微积分方法给我们一个强大的工具,好像多了一个大脑。
它使得现在的普通高中生可以做牛顿时代之前的最聪明的人都不可想象的事,比如造火箭。
所以 Outlook 比知识重要。
微积分曾经就是这样的,给了我们一个处理简化复杂事物的工具。
微分,理解事物的动态变化,积分,理解事物的整体影响。
每当你创造一个工具的时候,你既做了一个放大器又做了一个假肢。
特别是在过去的400年里,人类发明了「脑挂 brainlet 」,就是各种对大脑的辅助装置。
这些装置帮助我们,去以一种不一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
它们通常是作为人体感官之辅助出现:比如望远镜、显微镜,以及各种思维上的辅助工具。
看见系统
Doug Engelbart 有一个决策时候遗憾最小化框架,也是亚马逊 CEO 贝佐斯经常使用的的决策方法。
二战后,Engelbart 凭借电气工程学位和雷达操作经验,在加州找到了一份很好工作,并在那里遇到了未婚妻。
订婚后,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实现了上大学、找到稳定工作和结婚这些小时候的目标,但却感到没有新的目标。
他觉得自己一生中还有大约 550 万分钟的工作时间,那么他真正想投入这 550 万分钟的时间和注意力的是什么。
他开始思考他可以为自己设定什么样的新目标。
他想象自己到了 80 岁的时候,是否会认为不做这件事情会让自己遗憾。
尽量让人生的遗憾数量最小化。即使当时的选择后来看来是错误的,但也不会后悔尝试过。
在决策过程中,我不把金钱当作一个目标。我是在钱够用就可以的环境中这样长大的。
我也从来不认识那些有钱人,对他们也没兴趣。
在我看来,世界变化得如此之快,我们的问题也是,以至于我决定寻找一个能为人类带来最大回报的人生目标。
Doug Engelbart 在 2013 年时候已经过世。
当 Alan Kay、Doug Engelbart 等人老去的时候,他的下一世代拥有的遗憾最小化的目标是什么?
这几年的产品沉思录中反复提及的几个人的故事和文章中,我似乎隐约看的见的一条暗线。
Mike Matas
Apple 前设计师, 2001年,当我14岁的时候,我得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早期的 Next Step 软件公司工作。这家公司叫做 Omni Group。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他们勉强同意让我课后过去帮忙回复客户支持邮件。但是工作几天后,我发现我有轻微的阅读障碍和糟糕的拼写与客户支持并不兼容。但他们没有把我拒之门外,而是慷慨地让我留下来,帮助他们为新的 Mac OS X 产品设计用户界面。从那以后,我一直在练习用户界面设计。
Bret Victor
Apple 前员工,Alan Kay 说他是 One of the greatest user interface design minds in the world today。界面对我来说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而且一直如此。我只是从没意识到。这些年来,我花了很多时间拼命地想要想出一个“东西”来改变世界。我现在知道为什么搜寻毫无结果了事情不会改变世界。人们通过使用东西来改变世界。重点必须放在“使用”上,而不是“东西”上。现在我通过望远镜的右端看,我可以看得更清楚,有一些项目和可能性真正让我感兴趣。
Ralph Ammer
draw > art,不要把它看成是绘画艺术,把它当成一个工具,变成思考工具以及和人沟通的工具。2020 年对我影响十分大的一个人。他把绘画解构成一种思考的方式,而不是我们通常人口中的艺术,一种悬挂庙堂的东西。语言和绘画是同样重要的思考工具,draw > art,如同语言一样变成思考工具以及和人沟通的工具。期望一样,绘画和语言一样做到自然随意平常心和顺手拈来 。
就像 Bret Victor 说的,我打算发明一种人性化的媒介,让下个世纪的思想家能够看见、理解和创造系统。
推荐
后记 生命的压舱石
by shaonan
所谓压舱石,其实就是和某些人或某些事,建立深厚且长期的关系;这些关系拉着自己在困难的时候不至于翻了船,也让自己始终有前进的方向;
这本来是一期播客内容,但是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和情绪讲述。那么,就先用文字将其呈现出来,作为告别的礼物。
父亲经常给我说一句话,当送走了所有老人之后,接下来就是等着自己被下一代人送走。以前没有太懂这句话,直到看完蔡崇达《命运》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其实父亲并不是在说死亡,而是在说关系。
有趣的是,如果你看过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切身感受到那种令人绝望的孤独后,那么蔡崇达这本《命运》,反而会让你很安心。因为和吴摩西终其一生找不到一个能说话的人不同,阿太生命中,虽然没有生过一个孩子,但是悉心照料的每个孩子,都成了她生命中的压舱石。
这也是在 2023 年让自己最有共鸣的一个说法,也和自己的心态比较接近。不再去追求更多不同的体验,尝试更多新奇的东西,播撒更多种子;而是回头来看自己业已拥有的东西有哪些,如何能和他们的关系,更加深厚一些;
其实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感觉,初到一个城市,生命像浮萍一样,无处安放。
我也依旧记得某年过年时,突然接到一个久违的电话让初五去面试。然后赶紧买了车票从郑州奔到上海,希望能抓住这个机会。但命运总爱开玩笑,面试完从那幢楼走出来,是延安高架上的车来车往,朋友们都还没回到上海,我居然不知道该走向哪里。
吊诡的是,多年以后,我和妻买的第一套房子就在那个办公楼附近。从那边出来穿过高架,是有茑屋的上生新所;从上生新所旁边的小路出来,有法华汤包。你可以进去说要一笼一碗,秘制的,少放点辣椒,因为很辣。然后向西走 200 米,是我们住过的小区。当时有三只猫,一个小院子,屋子里总有一盏灯,无论什么时候回去都会亮着。
是什么让我们能感到安心呢?是你知道这个城市里面有你关心的人,有关心你的人。有你想见的人,有离不开你的人。你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也知道什么事自己不喜欢。你知道街道尽头的秘密,你也能给异乡人指路。
此处安心,便是吾乡。
其实这一切很简单,就是关系。我们和这个陌生的世界建立了关系,而这些关系,就成为了我们生命的压舱石,让我们的人生在遇到风浪时,不至于倾覆。
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是宝贵的财富,而将其视作负担。
因为在 35 岁左右,周围和自己有关系的,无论是人还是事,开始稳固,老化,颓败。一切都趋于稳定,但也让自己陷入很深的恐惧。因为这些不变的关系就像是秤砣一样,压着自己喘不过来气,仿佛像一列加速驶向死亡的列车,而车窗都被焊死。
这时候,许多人的反应是逃离,而不是重建。毕竟逃离太有吸引力了,重启人生是一个多么诱惑的选择,而重建则需要揭掉黏在肉上的破碎鳞甲,然后等待鲜血结痂,愈合,以及留下永恒的疤痕。
所以这个时候,往往会做出许多离谱的事情,比如试图和过去的一切割席,让自己焕然一新,但被囚禁在瓮中无法脱身,郁郁寡欢;又或者是盲目投身于建立新关系,而忽略了自己身边那些重要的压舱石,任其腐烂,溃散。
其实这么做,短期内会让人感觉很好,就像突然清仓了股票获得了一笔现金,然后去看各种可能性,无论是情感上的还是事业上的,似乎能遇到许多美好的事情。而这种不确定性的诱惑,自然让会让人觉得精神矍铄;但这种突然的决策,真的就能挽救自己么?还是过不了多久,又会陷入这种倦怠的循环?
并且最可怕的是,生命行至半途,手中的弹药已然不多,再试图和过去割席重建,虽说不是没有胜率,但是大概率会让结果惨淡。因为关系只能通过时间来投资,没有其他的捷径;而
时间又是我们最稀缺的资源,既不能存储,也不能赊账。
那就这样凑合下吧?但其实也未必,因为再回头看看,那些生命中已然存在许久的关系,真的那么不堪么?还是有许多细微的变化,自己没有注意到呢?
比如曾经觉得猫咪老了之后都是疾病,需要不断打理,但最终还是会消亡。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些老家伙已经非常通人性,在你不开心的时候会逗逗你,在你烦躁的时候会找你撒娇,这远比重头照顾一只小猫得到的抚慰更多。
再比如虽然去过许多次九溪,但依然没有在雨天去过,依旧没有走完所有的小路,依旧没有溯溪到尽头,依旧没有搞清楚瀑布的源头是什么。你看,同样一个地方,也有无数多新的可能性值得挖掘。
恰好,近些日子去看了「古道具坂田」的展览,再展览结束时,已经去世的坂田商店的创始人坂田和实留下了下面这段话。
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修复并保持,而不是推翻重来。
这些随着时间不断深厚的关系,拉着自己扎根在粗糙的大地之上,做着具体的事情。而在不断行动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填满了生命的意义 —— 用一辈子的时间,和什么事情建立了深厚的关系。
也正是这些深厚的关系,拉着自己没有变的轻浮,比如无论何时,都知道有个家能回,有几只猫子在等;又比如每天睁开眼就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能让被服务的人体验更好一些。
如果余生只有这么多时间,那么,你愿意把它们用在哪里?和什么样的人或事情建立关系,让他们成为你生命中的压舱石?
你又想驶向何方,做些什么事情,让其他漂泊的人啊,能因此不再惧怕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