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Nathan Jennings on Unsplash
知识那么多,到底该积累什么?
有一次回老家,和某亲戚聊起来他最近在干什么的时候,他突然告诉我在考「造价师」,然后还拿出来一摞资料说,最近一直在背这些东西。我问他为何要考这个,之前的淘宝店不开了么?他神秘兮兮的告诉我:朋友说只要能拿下这个证,就可以挂靠在别的公司,有人给交社保不说,每年还能拿到好几万块钱,身边好多人都报了班考这玩意。最近生意不好,先考个证试试。
这种用过即弃的知识,值得积累么?
无独有偶,近年来经济下行,不少在大厂的朋友都有点紧张兮兮的,生怕哪天裁员到自己头上,所以本来想躺平的又得支棱起来继续学习,避免被淘汰,但摆在面前的问题是:究竟是该全部投入 Web3 的发展呢?还是先研究下人工智能的应用?或者看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如何,毕竟这个不需要很强的技术背景?当然还有一群人开始探索能不能趁着现在还有大厂光环加持,开始研究如何做个人 IP。
新知识那么多,到底该在哪方面积累呢?
我在十多年前有过一次类似的危机,因为彼时刚进入互联网行业,并不知道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该做什么。看着身边的人都会编程,自己要不要学一下?那么曾经赖以为生 UI 设计知识是否还要继续补充呢?数据分析看起来更重要一些,但导师也提醒自己要加强沟通和协作能力。除此之外自己也一直想创业,业余时间还投入了不少精力去看创业相关的知识。
我试图吞下所有的知识,但最终毫无意外的迷失其中,布朗运动。
别人的地图,没有自己的航向
在个人知识管理中,最重要但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该积累什么方面的知识。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世界上生活,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身份,这也导致我们需要积累的知识看起来五花八门:
作为一个产品设计师,需要积累设计相关的知识;
带领一个小团队,需要积累管理方面的知识;
刚有了宝宝,需要积累婴儿发育的知识;
喜欢研究中国历史,需要了解各种正史野史;
最近想买一辆汽车,需要积累汽车相关的知识
……
这些知识看起来都有「用处」,但如果不搞清楚优先级,每种知识都希望掌握,那么最终结果就会变得样样稀疏。我们在经营 flomo 社群的时候也很意外,因为许多人感觉上手困难,并不是不会用工具,而是知道了工具怎么用却不知道「我该用这个工具记录什么呢?」
所以知识管理最难但又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不是工具难用,不是方法难学,而是不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
我想起十多年前,彼时 Lightory 想要辞职去创业,我本能地说:这家公司不错,在这里虽然 XX 可能没有什么学的了,但是你还可以学习 YY、ZZ 啊。而他反问了我一个到今天都印象深刻的问题:我想创造自己的产品,为何要学习那些不重要的东西?
为什么要学?当时这个简单的反问让我震撼!十几年的教育和朴素的价值观,一直要求我们「认真好学」「艺多不压身」,导致我们会饥不择食的试图学习所有能学到的东西,而没有去分辨自己是否需要,是否擅长。
仔细想想,我们许多时候拿的地图是别人塞给我们的。比如我们在地图上能看到「考公务员」这条路通往的是稳定的大道;「当老师」也能让自己避开崎岖的山路;「当艺术家」除非是家里有钱有矿能备足资源,否则很难走出那片茂密的森林。「创业者」背后隐藏的并非都是改变世界的理想,还藏着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暴富传说。
但这些地图上的标记,都只是现实社会的反应。多数时候我们以为是自己的选择,但实际上背后可能隐藏的是一种心里的恐惧,因为这样选择比较安全符合主流价值观;又或是一种思维上的偷懒,因为它许诺我们只要按照某种方式前进就一定能抵达彼岸;当然还有一些是迫于现实的压力,或许当时并没有太多条件可供选择。
斯多葛学派先贤塞涅卡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要驶向哪个港口,那么哪个方向的风都不是顺风。
绘制自己知识地图,厘清领域和兴趣
我曾在刚工作的时候做过一次这样的知识地图绘制。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做的多复杂,只需要找一个安静的时间,把自己工作中用到的、感兴趣的知识分类写在一张纸上。
能看到其中涉及的面非常广杂,有具体如招聘面试该怎么做;也有宽泛如自我认知是什么;有自己感兴趣的经济学原理;也有日常吃饭的家伙视觉设计。还有一些别人告诉我很高大上但是自己懵懂的领域比如金融投资方面的知识。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在绘制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混淆了两个概念:领域和兴趣。
领域是指,我们将那些做了对别人有帮助,做砸了自己要承担责任的事情。比如上图中视觉/平面/交互设计、数据分析、营销与推广、行为经济学 —— 这些都是自己日常工作吃饭的家伙,做好了对公司和用户都有好处;做砸了往往会绩效不及格或者被劝退,需要自己为此负责。所以在这些事情上我们持续不断精进,持续积累。
兴趣是指,自己持续感兴趣,但对别人没影响,别人也不在乎的事情。比如对我来说,信息论、微观经济学、自我认知等,这些都是自己持续感兴趣的东西。但即使停下来或者做砸了,也没什么大的问题,因为本来就没有指望它们有什么明确的回报。积累这些知识的积累虽然令人愉悦,但并非是最高优先级。
举个例子,任何成年人都或多或少的需要对一些领域负责,在公司工作,你的岗位就是要不断精进的领域;成家立业后,家庭理财领域也需要你持续关注。
而如果他本身领域上并不精进,而把大量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兴趣中(当然,更可能是纯粹的浪费掉),就很容让这些领域「掉链子」。而一旦掉链子,就会造成很多麻烦。我曾在面试中见到许多「兴趣广泛」的面试者,遗憾的是虽然他们为了兴趣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在产品经理的这个领域上的知识,却是非常匮乏的,毫不具有竞争力。
最好的选择自然是领域和兴趣有交集,比如你自幼就对音乐有极大地兴趣,投入了许多时间学习,同时又找到一份在电影配乐行业中的工作,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每天可以「跳着踢踏舞去上班」。我见过比较优秀的候选人,基本上都是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和兴趣有交集,这样当他人需要意志力来学习领域知识的时候,他们简直像是在玩耍。
但大多数人在领域的选择上往往并非总能遵循自己的内心,这是为何呢?
面对内心的欲望,找到自己的北极星
寻觅北极星,最重要的是给自己做一次深入的欲望体检(甚至每隔一些年就需要重新做一次),让我们认清楚到底是自己掌控着欲望,还是被欲望驱使着。是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是按照社会模板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知名 blogger Tim Urban 有一个欲望八爪鱼的模型,可以用来作为思考的框架:
个人欲望:主要承担着我们最重要的满足感需求,比如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没有得偿所愿,将会让我们内心充满失望。这种欲望往往是重要不紧急的,但许多人事业成功后并不幸福,便是由于忽略了这个部分。
社交欲望:主要承担着我们自尊心的需求,渴望得到广泛的认可。我们很容易为了满足这种认可和自尊而去取悦别人,比如为了让父母满意,让配偶放心,以及那句「还不都是为了孩子」。
生活方式:核心在于用你认可的方式度过自己认可的时间,比如到底是希望平静安逸,还是尽可能追求丰富的经历。但许多生活方式并非出于我们本愿,而是很容易受到环境和身边的人影响。
道德欲望:我们说的崇高理想往往来自于这种欲望,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当时激励了多少人纷纷投入创业的大潮。但它过度放大之后,又会由于不切实际而被封存。
实用主义:这是保护我们生存的基础能力,因为无论自我实现还是帮助他人实现;无论是博取他人开心或者享受生活每一天,都需要有基础的经济基础和能力确保它们能实现,否则实用主义就为了生存而抑制其他欲望。
在审慎的思考这些欲望当中,最需要的是挖掘这些欲望背后到底是自己的选择,还是别人偷偷加给我们的。比如我们选择当一位老师,并非是因为自己热爱教育,而是父母从小灌输这种职业稳定,且让他们脸上有光;又或者我们选择扔掉画笔选择进入职场,只不过是被将来可能清贫的生活所恐吓。
其实除了正面去面对自己的欲望,也可以通过反观自己过往的行为来判断是否被欲望驱使。如果你经常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想要偷懒或者抄捷径,那么大概率自己是被某种欲望所奴役的。
比如我曾有一阵想学习很多管理知识,因为管理一个大团队,看起来是一个「高层」的必经之路,也能很彰显身份和地位。但后续观察自己的行为,经常在这方面偷懒或抄捷径。比如公司每个月每个季度都有复杂的复盘过程,我总是事到临头才想起来做这个事情。而对于情绪波动大但能力有问题的人,更是得过且过 —— 因为开掉一个人带来的麻烦比留着更糟糕,毕竟这不是自己的公司,牵涉到员工去留总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看,自己对管理的热爱是基于社交欲望的产物,并非内心所向。认清楚这个之后,许多相关的知识也就不用再强迫自己的学习了。
Tim Urban 提醒道:
你不是小时候的你,一如你也不是你的父母,也不是你的朋友,更不是你的同龄人、社会、偶像,你同样不是过去的决策和当下的环境。
你是「此时此刻的你」,唯一一个,独一无二的你。你是唯一一个有资格来决定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的人。
在做你自己这件事上,没有人比你更擅长。
寻找交集,构建你的独特知识
选择领域,并非只能是非此即彼,相反来说,最好能找到 2-3 件事情的交集,即使你并不擅长其中的某一件。全局最优胜过局部最优,而这种混搭则让你变得与众不同。
影响世界的《呆伯特》漫画作者史考特亚当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作为漫画家,纯粹的绘画水平实属一般;作为作家,他的文字功底也不深厚。作为企业家,他也没办法经营复杂的公司。
但正是这些看似稀疏的技能,组合在一起却会带来奇妙的变化。他拥有一个 MBA 学位,在商业上并非一无所知;也有多年的职场经验,能深谙社畜的悲喜;同时也是最早一批在互联网上画漫画的作者,可以让自己作品最大化的被传播。这些知识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他独特的竞争力,也让呆伯特的名字家喻户晓。
再举一个亲身案例,flomo 或许并不是技术应用最先进的公司,也并非是最擅长分享知识管理的团队,但是我们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将理论和产品功能进行结合,通过产品来强化理念,比如通过极简的输入和去除文本的格式,降低写卡片的门槛,让更多人使用;通过理念来推动产品设计,并且进行对外传播,比如 flomo 101,以及你在看的这本书,这些都是纯产品设计团队不会考虑的方法。这种独特的交集,才能让我们在巨头林立的笔记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亚当斯在书中这么解释到:你每获得一项新技能,你的成功概率就会比别人增加一倍。
小结
积累知识资产固然重要,但我们也要明白并非所有知识都值得被积累。
我们之所以犹豫,踌躇,困惑,多数是因为我们在别人绘制的地图上拼命找寻自己的坐标,甚至希望在别人探索过的大路上狂奔,却鲜少问自己想要什么。
在不知道去往何方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停下来,绘制自己的知识地图,观察自己当下的情况。然后再抽出时间和自己的欲望进行对话,搞清楚哪些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哪些是我们想要但是被掩藏的。
有了北极星,我们就知道该去往何方,也知道为了到达那里需要积累哪些知识。而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学习,逐渐掌握更多领域的知识,那么我们将会构建起自己独特的优势,也让自己积累知识资产更加迅速。
你不必学习所有知识,也不必非要沿着前人的路标前行。如 Omar Bradley 所说:按照星星,而不是按照过往船只的灯光设定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