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如何写影评
如何写影评

如何写影评

@梅雪风

梅雪风 | 苛刻的电影评论者,理性的故事研究者,温柔的处女座,曾任《看电影·午夜场》创刊主编,著有电影评论集《虚无的质感》

专栏目的 | 探讨如何看电影、如何将自己的观点写出来、以及如何写好的技术

专栏频次 | 一周一篇
订阅425
文章40
最后更新:2023-3-13 16:57
查看 【如何写影评】 详情查看 【梅雪风】 主页
分享到微信打开

免费内容

2022-5-9 16:17

七 故事的本质

很多先锋艺术家,或者说很多受某种“高级”思想影响的评论者是挺瞧不起故事的。他们觉得故事太老旧了,是古人的玩意儿,一点也不时髦,也没有创新。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走火入魔的危险,这又涉及到艺术的宗旨了。对于我这种更倾向为人生而电影的人来说,任何形式都只是人类社会及人的内心情感与理智的承载形式。有无创新,其实是次要的问题,重要的是它能否抵达现实与情感的真实。所以是故事本位还是电影形式本位都没有任何问题。再回到现实,绝大多数电影,特别是商业电影,肯定是以故事作为根基的。而以故事为核心的电影,必然故事的好坏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罗伯特·麦基在《故事》里说,故事,是对生活的模拟。说得很精彩,但我愿意更简单粗暴来说:故事,是对生活的简单化。生活太复杂了,它的复杂对于所有人都是一种精神负担。所以,你能看到很多人迷茫,找不到方向。当然,你也能看到,很多人始终坚持自己极端狭隘的思想,既使所有的事实都证明他是不对的。前者是对这个世界复杂本质的手足无措,人类的理性无法处理这种复杂,于是就显得含混不清进退失据,而后者是潜意识意识到这个真相之后的自保之策,他主动把自己圈禁在一个简单的围墙里,既使这个围墙四处漏风,让人失笑,他也绝不踏出一步,因为不确定才是最残酷的惩罚。故事与哲学从本质是一样的,它们试图为生活找到意义。找到意义的方法就是简单化。哲学,是将生活风干,抽象化,在骨架上去理解它,从而获得某一个面向上的清晰。而故事不同的是,它是以某种哲学观作为依据,重新裁剪生活,让无目的的生活若有若无地呈现出某种意义。当然有人会问,有些电影并不是讲生活是有意义的,反而是讲生活的无意义。但你要知道,无意义也是意义的一种。它同样是一种绝对性的评判。真实的生活是无法被讲述的,因为太复杂了,它只能是它自己,除非你亲身经历它。所以一个追求的故事创作者,往往就会进入一种两难的境地。他不想简单化生活,却又不得不简单化生活。将生活有效的简单化,叫做透彻,但它有违一个有追求创作者试图还原真实的初心,所以他更高的追求,就是要对抗这个这种清晰,这时作品就会呈现出另一种珍稀的品质,叫做暧昧。过于透彻,往往陷于武断,而过于暧昧,则会让观众抓不住重心。在透彻与暧昧之间的精微平衡,是一个好故事构思过程必经的阵痛。也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所谓开放式的结局,其实就是这个平衡的最自然结果。你不去为你的人物命运盖上斩钉截铁的印戳,人物他就仍然有着别的可能性,而这一可能性,让他趋近于现实中的我们。开放式结局,是一个创作者面对他的人物,以及命运本身的谦逊。举一个例子,是枝裕和的《第三度嫌疑人》,你到最后仍然不清楚主人公杀人的动机,但是正是这种模糊,让它不陷入那种典型的阶级仇恨论调,也不是那种廉价的人性论调,而为人的本性留下了很多可贵却也恐怖的谜团。但这种透彻与暧昧的平衡不是平均主义的,它是以透彻为主的。只有认识这一点,才不会被某种无限逼近真实的想法所误导。有些电影丧失重点,往往就是打着“真实”的旗号进行的。因为真实就是复杂,复杂就是没有重点。逼近绝对意义的真实,就是瓦解故事本身。故事是用抛弃某种真实去逼近真实,因为我们的脑容量太有限。它的“虚假”,才让我们有了理解这个无解世界的某种入口。

2022-4-13 17:15

一 相信自己的直觉

和电影创作一样,影评写作的起点也来自于感觉。这和大家的第一感觉迥然不同。艺术的最大价值来自于非理性,这似乎很好理解,所谓艺术,就是对日趋概念化的世界的一种反动,让那些虚无飘渺的概念重新成为可触摸的实在之物。理性让我们获得清晰的认知,但理性也让我们逐渐脱离真实。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世界的重大疾病之一,就是缺乏存在感。现代文明的重大成果,就是让我们与真实世界的隔离,比如在城市中,我们把下水道埋起来,将那些肮脏的事物驱逐到我们的视野之外,于是肮脏就成了一种抽象的概念,就如同现在城市的小孩,很多不能辨别小麦与稻谷,没有过脚趾踩到泥巴,泥巴从脚趾缝里挤出来的感受,没有闻到过泥土那既浑浊又清新怪味,于是这一切都变成了抽象之物。文明就是我们与真实世界渐渐隔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最大工具,就是理性,理性的抽象化过程,将难以一言以蔽之的事物强行压缩,精确却又损耗极大地代替了实体世界。而艺术,就是一个反向解码的过程,它最大限度地还原我们面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向壮阔却又干躁的理性世界浇水,让它重焕生机,虽然它仍然并非真实世界,却从很大程度缓解了我们离开真实世界太久所形成的焦虑。人类是一个有着上百万年悠久历史的物种,百万年的采集渔猎,让我们的基因里带着对山川、江河、清风以及土地气息的眷念,这不是三千多年的文明化所能抹去的,这种眷念如同我们对子宫的怀念,当我们受惊和受创后,总是会不自觉蜷起身子,钻到被子中,在这无光线又逼仄的环境,在这种不舒适的姿式中,我们重新找到了某种安全感, 其底层原因,也不过是一种对子宫状态的不自觉模拟。电影,从某种程度就是放大我们的感受,重新发现我们感受的一种技艺。所以电影的核心价值在于非理性,也就是感觉。那为什么影评的核心也在于感觉呢?无疑很多人一看到这个论断就会不同意。影评是个解构的工作,它的任务就是疱丁解牛,运用的逻辑这把刀,去将浑然天成的艺术品剖开,去看它的骨架是否健全,结构是否最佳,肉的质地是否紧实,是否有很多无用的赘肉等等。但问题是,艺术没有正确答案,所谓我之蜜糖,彼之砒霜,或者说同时存在着很多的正确答案。即使有着正确答案,但艺术评论中的所有判断词都是模糊的,因人而异的,所有的对结构的判断,对分寸的判断,即使两个人有着完全相同的评判标准,但最终的结果也可能是南辕北辙。什么是微妙, 什么是强烈,怎样叫深刻,多浅才叫肤浅,每一个词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有着他独有的度量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你的第一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你本能的度量衡在起作用。而一篇评论,它的最大作用并不是输出一个确定答案,而是展现一个有着独特视角和独特敏感度的人对这部电影的看法。这种独特是你能贡献给自己读者的最大价值。而这种独特来源于哪里?它正来源于你的独特感受。很多人又开始担心,这种感受一点都不理性,只是一些情绪的宣泄与表达。其实又错了。你的直觉也是某种观念的反应,它以感受的方式呈现,背后却是某种价值取向在操纵。它是你最根深蒂固的理性,所以它以最自然的方式表现出来,就像一种纯朴的感情。相信你的直觉,是让你的评论变得有特点的起点,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你的观点是理所当然与别人是有区别的,或者说观点一致,但那种强烈程度也是有异的,表达出这一点差异,就是你作为评论者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