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内容

精选免费文章,先睹为快

2025-10-08 11:44
免费

【重要通知】关于本专栏迁移到腾讯文档,小报童平台停更的说明

读者老师,我是竹子。写这封信,是想和大家同步一个重要的决定:从即日起,我们的《从零开始的AI生活》专栏,将从“小报童”平台,正式迁移至“腾讯文档”。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整个十一假期,我没有休息,一直在埋头做这件事——将近百篇文章逐一搬运、重新编排、搭建框架。之所以投入如此大的精力,背后有几个核心考量,我想坦诚地向各位说明:第一,为了“安全”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让我心有余悸的事:小报童平台被人恶意举报,导致所有链接在微信内都无法打开。那几天,我收到了大量读者的焦急问询,深感不安和愧疚。虽然经过小报童官方申诉最终解封,但这始终像一颗悬在我们头顶的定时炸弹。而腾讯文档作为腾讯自家的产品,在微信生态内拥有最高的稳定性。迁移到这里,意味着我们拥有了一个永不失联的知识基地,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您作为付费读者的阅读权益。这是我做出迁移决定的首要原因。---第二,为了效率感:打造一个清晰、可检索的知识库。专栏更新至今,已累积了近百篇内容。我发现,随着文章越来越多,大家要在小报童的信息流里找到某一篇特定文章,变得非常困难。腾讯文档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拥有强大的目录结构和文档跳转功能。我正在对所有文章进行了重新归类和编排,您届时可以像查阅一本结构清晰的电子书一样,快速定位和学习您感兴趣的内容。第三,为了“未来”:拥抱AI,让知识“活”起来。腾讯文档内置了AI功能。这意味着,未来您可以直接在文档里,就某个主题向AI提问,AI会基于专栏的全部内容,为您整合和提炼答案。这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与整个知识库的智能对话。关于后续安排,也向大家说明几点:平台更新策略:从今天起,《从零开始的AI生活》的所有新文章,将只在腾讯文档进行更新。小报童平台将不再更新内容,但您过往的购买权益不受影响,依然可以随时查阅旧文。由于精力有限,实在难以兼顾两个平台的同步更新,恳请大家理解。分销机制暂停:小报童的分销功能将随之暂停。如果您希望推荐专栏给朋友,可以暂时先私聊我处理。如果大家的需求强烈,我们后续会研究在新平台建立相似的分享机制。【如何迁移?】您的专属迁移指南(三步搞定)为了保障每一位付费读者的权益,我们需要进行一次身份核验。过程很简单:第一步: 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我们助教老师的企业微信。第二步: 添加成功后,请向助教老师提供您的购买凭证(三选一即可):选项A(最推荐):如果您在我们的读者讨论群里,直接告诉老师您在群里的昵称。选项B:截个专栏的图,证明您购买过选项C:如果您还能找到,也可以发送小报童的订单截图。第三步: 助教核对无误后,会立刻将您加入腾讯文档的阅读权限列表,并邀请您进入我们的读者专属讨论群(如果您还没入群的话)。我知道,更换一个阅读平台,可能需要一点点时间来适应。但请相信,我自己深度试用下来,无论是阅读的流畅度、查找的便捷性,还是未来的想象空间,腾讯文档的体验都远胜于前。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也感谢您对此次调整的理解。让我们继续,用AI创造美好生活主理人 竹子2025年10月8日
文章预览
阅读全文
2024-12-15 16:14
免费

新手跟 AI 提问,要学会 PUA 它(一)

因为写新手专栏的缘故,遇到很多朋友刚刚接触 AI,效率很低。其实,你要用好 AI,应该学会 PUA 它,把它当下属,使劲折磨。举个例子:这位老师打算让 AI 帮他给文章取个题目。看,AI 只给了一个答案。来,我们换个思路:然后再看看效果:同样的方式,凡是让 AI 出的内容,都让它多出几个。你就坐着当领导,在给到的答案里选一个最顺眼的就成。实在没顺眼的,再来 30 个,或者说“再高端大气上档次一点”。总之,不要客气。这个很重要。
文章预览
阅读全文
2024-12-10 11:55
免费

学写作别花冤枉钱,AI帮你解密精彩文章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要是能学到他的写作技巧就好了..."你是不是也经常有这样的想法?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完全可以用AI来做这件事,而且现在就能开始。不需要任何门槛,不需要任何课程,更不需要什么"专业训练"。就用你手边的AI,拿起来就能用。一个真实案例:用AI解析一篇好文章昨天,我在知乎上读到一篇关于"要不要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文章。这个话题本来很容易写得要么太具体(比如列举各种兴趣班的优劣),要么太空泛("孩子要快乐成长"之类的废话)。但这篇文章写得特别吸引人。它既没有陷入具体兴趣班的比较,也没有飘在云端说大道理。最让我惊艳的是,作者巧妙地区分了"抽象的好孩子"和"具体的好孩子"这两个概念。原文:(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9930109/answer/3206201564)看完后,我就想:这作者是怎么做到的?直接问AI就好了我把文章复制下来,直接丢给了AI(用Claude/ChatGPT/kimi 之类都行,大多数 AI 也能直接读链接)。问题很简单:❝"这篇文章为什么写得这么吸引人?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技巧?"别觉得这问题太简单。恰恰是这种直白的问题,是你能够用好 AI 的开始。AI给出了分析,但可能有点泛泛而谈。没关系,继续追问:❝"作者是如何从'兴趣班'这个具体话题,过渡到'抽象的好孩子'这个概念的?这个转折是怎么设计的?"记住:AI越是和稀泥,你就越要尖锐地追问。如图,这样至少是在指出“到底好在哪”了。不满意?让AI换个方式说如果AI的文字分析看着太抽象,你可以要求它:用图表来展示文章结构用比喻来解释写作技巧列出具体的例子甚至重写一段类似的内容AI就是你的私人助理,不要怕提要求。这不是什么高深技术有人可能要说了:❝"这种分析方法,是不是要学习什么专业的prompt?""是不是要买个课程才能学会?""是不是要懂写作理论?"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重要的说三遍。你看,我刚才用的提示词,哪个不是大白话?那些动辄999的"AI写作分析课", 那些所谓的"大师文案拆解课", 统统都是智商税。点到为止就够了不过说实话,用这种方法分析文章,可能只能达到70-80分的效果。但这够用了。除非你是靠写作吃饭的专业写手,除非你的收入直接和写作质量挂钩,除非你现在就能通过提升写作水平把月收入从3万提高到8万...否则,真的没必要追求完美。重要的是开始用也许你会说:❝"要是早知道AI能这么用就好了!"没关系,现在知道也不晚。关键是要开始用。今天看到好文章,就试着让AI分析明天写作时,就用上学到的技巧后天再遇到打动你的文章,继续用AI拆解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你用 AI 武装的是普通的自己,而不应该是那个想象中的牛人。最后的话别被那些所谓的"AI专家"忽悠了。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一个山上的狐狸,别唱什么《聊斋》。重要的不是把AI用得多专业, 而是要真正用起来, 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就这么简单。你说呢?
文章预览
阅读全文
2024-12-07 15:30
免费

别再傻乎乎地打字了,AI入门的第一课:解放你的双手

"你得先学会写提示词!"放屁。你还在对着键盘绞尽脑汁地敲字吗?你还在网上搜索那些所谓的"标准提示词"吗?你还在被各种专业术语吓得望而却步吗?够了,让我们把这些繁文缛节统统扔掉。今天,我要教你一个最简单、最实用,但99%的所谓"专家"都不会告诉你的AI入门秘诀。用嘴,不要用手。没错,就是这么简单。为什么语音是最好的入门方式?当我辅导新手使用AI时,我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大家都觉得跟AI对话很难,总想着要说得专业一点。结果呢?写两行字要想半天生怕写的不够"专业"害怕自己的内容不被AI理解最后索性放弃:"算了算了,我不会用"这就是典型的误区。实际上,AI最擅长的就是理解自然语言。它不需要你说得很专业,相反,你越是用自然的语言表达,它理解得越好。从今天开始,改变你的使用方式第一步:下载一个带语音功能的输入法搜狗输入法百度输入法讯飞输入法...随便哪个都行以讯飞为例,无论手机电脑都有带语音的输入法。如果你的输入法不带语音,赶紧换。第二步:下载豆包APP(或者其他你喜欢的AI应用)第三步:对着它说话,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重点来了:一定要啰嗦!没错,你没看错。我说的是要啰嗦。为什么?因为AI有强大的自动纠错和上下文理解能力:你说错一个词?没关系语法不够完美?不要紧表达不够准确?它能猜到但如果你只说一两个词,它反而不好理解你的意图。实战示例比如你想写一条朋友圈,不要这样:"帮我写个朋友圈,今天去公园玩了,天气特别好,要有点文艺范儿..."那么,AI出的往往冷冰冰,不自然,如图而是这样:"我今天去公园玩了,天气特别好,看到很多小朋友在玩耍,啊,尤其是啊,今天看到那个嗯一个小孩啊啊他看到天黑了啊,他那句话叫他没说天黑了,他说天没了,唉呀,这种童年啊,小孩的这种儿童的语言真的让人感觉啊,非常的生动有趣,唉,让我都想到了回到了童年,然后请帮我整理成一篇朋友圈的文案啊,带点表情包啊啊,然后啊要体现出我这种啊就是碰到这种童真童趣的这种心情……"(很啰嗦是不是?往下看)(效果一定和你打字是不一样的)再比如你要写工作周报,不要这样:"写一篇关于xxx的周报"而是这样:"这周我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是处理了客户投诉,花了两天时间,最后客户很满意;第二是..."为什么专家不告诉你这个?因为这太简单了。简单到不值一提。简单到说出来显得很"不专业"。但恰恰是这些最简单的方法,才最适合新手。那些动辄要你学习编程、深度学习、提示词工程的所谓专家,他们的课程怎么卖得出去?记住这个铁律越啰嗦越好 越自然越好 越简单越好不要怕说错,不要怕不专业,不要怕啰嗦。就用你最自然的方式说话。这就是真正的AI入门第一课。从今天开始,放下键盘,张开嘴,让AI真正走进你的生活。下篇预告下一篇,我们将讨论如何用这种方式提升你的AI对话质量。记住: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但如果连这第一步都不敢迈出,那些所谓的"高级技巧",终究只是海市蜃楼。不是为了当专家,只是为了让生活更轻松一点。仅此而已。
文章预览
阅读全文
2024-12-07 13:39
免费

自序:在这个充满"AI专家"的时代,我只想做你的同路人

"你必须先学会Python!""你得先搞懂深度学习!""你要投资几万块上我的课!""你得马上All in AI,否则就会被淘汰!"够了。让我们先把这些所谓"专家"的话放一边。我是最早一批接触ChatGPT的人之一,两年来辅导过几千人学习AI。我辅导过4岁的小朋友用AI画出童话世界,支持过70岁的阿姨用AI做自己的课。我见证过太多普通人的蜕变:一个不会画画的人成了畅销书的插画师,一个从未接触过编程的人摇身一变成了AI产品经理...但我见证了更多心酸:那些动辄上万的课程,承诺你21天精通AI;那些所谓的专家,天天叫嚣着"不学AI就会被淘汰";那些华而不实的概念,把简单的事情讲得像登天一样难。够了。真的够了。AI不是什么神秘的魔法,更不应该是某些人的摇钱树。我不是什么专家。恰恰相反,正因为我也是从零开始,所以我比任何人都懂新手的困惑。我亲眼见过太多人被"专家"们忽悠得团团转,最后除了口袋更瘪了,什么也没学到。所以我决定写这个专栏。这里:不会像传销一样许诺你21天赚它一个亿不会用看似高深实则虚无的概念忽悠你不会逼你买任何课程或工具不会要求你有任何基础知识我们只关注一件事:如何让AI真正融入你的生活,而不是像个摆设。在这个专栏里,你会看到:一位主妇如何用AI把家事打理得井井有条一个知识博主怎样打通插画流程一名打工人如何用AI把工作时间缩短到原来的1/3一位学生如何用AI开启了意想不到的副业……这些都不是我编的故事。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学员身上的改变。他们不是天才,甚至可能和你一样,一开始连"AI"这个词都觉得陌生。但就是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最终带来了质的飞跃。有人收入翻倍,有人时间自由,有人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但我不会向你承诺这些。因为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重要的是开始走的那一步。记住,你不需要成为专家。你甚至不需要成为所谓的"AI高手"。你只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切入点。新手?多好啊!新手意味着你没有包袱,意味着你有无限可能。如果你的生活本来就过得不错,那么有了AI的加持,会好到什么程度?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在这个人人都在喊"All in AI"的时代,我想邀请你,用最朴实的方式,让AI真正为你的生活添彩。不是为了跟风,不是为了炫技,更不是为了让某些"专家"的口袋更鼓。只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一点点。欢迎来到真实的AI世界。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专家,只有一群想把生活过得更好的普通人。让我们开始吧。
文章预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