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李奕在哪儿|第一季【已完结】
李奕在哪儿|第一季【已完结】

李奕在哪儿|第一季【已完结】

@李奕👩🏻‍🌾

👩🏻‍🌾 在肯尼亚种田!改变非洲农业🌱

🇰🇪【走进非洲】在肯尼亚创业的奇葩故事和心路历程
💛【人生课题】聊聊情绪和身体管理,亲密关系和父母沟通
🔑【职场进阶】百分百的实战干货,职场新老人都能用
🧠【认知重塑】分享我认为最重要的,可能改变人生的底层信念

🍅 如果把公众号文章比喻为农场上丰收的番茄,小报童就是让你看到我种番茄的整个过程:育苗,栽种,除草,施肥,收获。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农场要去耕耘,但去和隔壁农民取取经,总能带来一些inspiration。

第一季100篇已完结,第二季连载中:
https://xiaobot.net/p/whereisyi2
订阅1088
文章103
最后更新:2023-4-11 1:30
查看 【李奕在哪儿|第一季【已完结】】 详情查看 【李奕👩🏻‍🌾】 主页
分享到微信打开

免费内容

2022-12-18 1:37

如何做成一件事:从风吹半夏想到的

周末刷完了《风吹半夏》。阿耐的原著《不得往生》我半年前刚好读过,当时评价这是她早期最好的一本,许半夏是我喜欢的女主。从底层爬起,野心逐渐实现,但也渐渐失去了朋友甚至爱人。编剧把原著里的每个人都写得更善良了50%。许半夏更是彻底从心狠手辣变成了善良正直。原著里,在滩涂泼废弃油是许半夏的点子,小陈执行。剧中改成了她不知情。在沈阳她是带着心机去接触楼里的老员工,想拿到技术资料,把他们带回去给自己的钢厂做技术,并没有一心帮人家打官司讨说法。她和她爸的关系没有缓和。她和赵磊的结局就是两个人各自忙事业,渐行渐远;没有欢乐大团圆。所以我很感谢编剧,主线没有大改的情况下,让女主有了更美好的结局。最后还上了遵纪守法,科学发展的价值观。这剧的演员选的也很好。李光洁演出了我心目中赵磊的样子。童骁骑和野猫演出了两人间的chemistry,其他老戏骨也都很到位。原著中许半夏是个大胖子,反正和美女二字是搭不上边的。赵磊本来也是一个花花公子,交的都是爱购物花钱的漂亮姑娘。最后两人能走到一起,绝对是事业和智识上擦出的火花。剧中赵丽颖的演技让人动容,但颜值太高,还随时涂着口红,还是有点和原著形象违和。上周末在海边蓝其和我录了一期播客,她取名为「当“风吹半夏”在肯尼亚」。(对非洲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她的播客好久不见,她最近从国内来非洲,对谈了很多有意思的,深耕非洲多年的朋友们:互联网,纪录片,贫民窟学校,手机,净水,卖菜,国际发展,也能让大家看到在非洲闯一片事业的多样可能性。)聊起风吹半夏,是因为我说现在做的事业有点像八九十年代在国内做乡镇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打交道的人,都和高大上的咨询机构不同。读原著的时候,我就很想为许半夏的人生拍手叫绝,叫一声精彩。我有她一半的闯劲和野心,公司绝对能做得更好。和蓝其聊天时我说了一句话:影响很多人 站的够高就够了做成一件事 站的够高以外 还要钻得够低前情是我们聊到了来实习帮我管理销售团队的Kasia,她最近结束实习,回伦敦过圣诞节了。她走前说,感到最有意义的事情,是我们的一个销售告诉她“你让我更加自信了”。我很理解她,因为可以正向改变一个人,并得到感谢,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但从CEO的角度出发,我在乎的不是一个销售是不是变得更自信了,而是一整个销售团队是不是变得更强了。如果只是一个成员的改变,对整个公司的影响,微不足道。我曾经觉得人生意义来源于“影响很多人”。问题是:如何去定义这个影响力?Impact可以重于泰山,也可以轻于鸿毛。 一个有着很多流量和话语权的明星,可以很轻松的通过一条微博,一篇文章,影响很多很多人。我写文章阅读量高的时候,也很开心。收到读者的正面评价,听说“你的文字鼓励到了我”,也觉得很骄傲。然后我发现,影响很多人,站得够高就够了。让很多人看见你,自然可以影响到他们。即使这影响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要做成一件事,站得够高还不够。你还得钻的够低。我和蓝其说:我现在的目标是做一个能持续发展的公司,我想要的impact是员工有稳定的长期工作和收入。要做好一家企业,我拿到老板的职位,站的够高还远远不够。我得有本事去把事做成。而把事做成,需要钻的够低。原著里的许半夏,没事就喜欢钻车间,和技术人员聊天,扫一眼就知道生产加工器械上的问题,漏洞在哪里。(这点剧中没有多少体现,钢厂仿佛在指点江山间就被建起来了,有些可惜)她收废纸,收废铁,对各种歪门邪道都门儿清。而她说的大话:堆场,码头,钢厂,都一一实现了。回到那句四字箴言:把手弄脏。每天问问自己:今天钻的够低了吗?

2022-12-6 21:49

初始设定

1这会我坐在客厅里打字,我们家的阿姨过来打扫卫生。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问她:Pauline,为什么你要把那条黄色的毛巾放在电子琴上?这条黄色毛巾真的已经在电子琴上很久了。看过我家照片的小伙伴可能对客厅的大落地窗有印象。窗前我摆了一架电子琴,是某任室友留下来的。我小时候学过钢琴,没事也会弹着玩玩。从某天开始,我就发现有一条黄色毛巾摆在电子琴上。我大脑自动判断:大概是阿姨摆在那里的,方便擦琴。但是吧,这条黄色毛巾又真的和黑白的琴键不是很搭,所以我看着并不顺眼。但想到是方便了阿姨,就没去管它。一直心说,有机会问问她,是不是这么回事。想着想着,也就过去了几个月。直到刚刚,阿姨刚好走到窗前电子琴的位置。我随意瞄了一眼,黄色的毛巾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我问出了我这个攒在心里n个月的问题。她说:“啊?不是我放的呀。这好像是你上一任室友的毛巾。我看她摆在这里,我就没动过。”啊,我恍然大悟。我说:“那你拿去厨房吧,放那里可太丑了。”误会解除。原来这块毛巾放在那除了碍眼,根本啥用都没有。因为在我和阿姨的记忆里,这个毛巾就一直在那,我俩就都没去动它,甚至在头脑里想出了一个可以逻辑自洽的故事。我以为她想放在那,她以为我想放在那。于是这块毛巾就在这个它本不该出现的地方,呆了几个月。如果要形容,就好像是“default setting - 初始设定”。即使你觉得有一丢丢不对,但只要你觉得“无关紧要” “无伤大雅”,大概率也不会主动去改变它。2我又想到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农场的小镇上有一个Nice Digital Hotel(其实也不是很nice,更不digital,wifi都很差,但是名字取得真聪明),酒店旁边有两个Nice Restaurant。两边餐厅的菜单是一样的。但一个面朝马路比较吵,另一边则有个小花园,比较安静。我在农场的整个第一年,都只在面朝马路的餐厅那边吃饭。我不是不知道另一边也有个餐厅,但我心说:一样的菜嘛,我去了干嘛。直到后来一个新同事加入,他第一次去吃饭就去了马路另一边的餐厅。我去找他的时候,发现哇,这边居然别有洞天!还有个花园啊!环境比另一边好太多了吧!发现了另一边的餐厅环境更好也更安静,我从此就只在花园吃饭了。说到这个Nice餐厅,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我在餐厅吃了大半年的饭,都是直接走到那个摆着一些菜的柜台门口,指着肉和菜说,我要这个这个这个。因为从我的合伙人第一次带我去吃饭,我们都是这么点的。某天我的实习生来了,他第一次坐下,对服务生说,“给我菜单”。我刚想说“这里没菜单啦”,服务生居然变出了一份五页纸的菜单!我。。。。菜单上居然有比萨,汉堡,意面。。。这些都不在那个柜台里!从此之后,我们能点的菜的种类就扩大了三倍。这两个小例子,又一次完美证明了“初始设定”的强大。我的脑子里自动形成了“这边的餐厅和那边的一模一样,没必要去看一眼” 和 “村里餐厅没有菜单”的设定。如果没有外来刺激刚好打破了这些初始设定,我会沿着设定继续生活,绝对不会改变。重点在于,这些初始设定往往不是对的,甚至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而且,直到第三方力量打破它之前,我自己甚至意识不到“初始设定”的存在。当然了,上述情况下,哪怕真的坐在朝马路的餐厅吃几年没有菜单的饭,对我也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影响。3但如果这个“初始设定”放到生活的其他更重要的方面呢?之前看Light的一篇文章,我要拿来借用一下。文章名叫《人生调参》(Light是小报童的创始人之一,逻辑狂人,推荐关注他的公众号和小报童SmallTalk。我觉得他的文章写的比我好,逻辑逆天而且更精炼。)凡稍有产品经验的朋友,都会知道,配置项是给极少数用户准备的。能够打开设置面板,那就已经是很高级的用户。绝大多数用户,都只会接受默认值——即便默认值并非他们所期盼。人生,亦如此。环境为我们提供了诸多默认值——默认要追求什么,默认的处事原则,默认的行动范式。有些默认值来自大环境(国家、社会),有些默认值来自小环境(家庭、学校、公司)。这些默认值是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客气地说,正是它们决定了你的一生,而你甚至都从未检查过它们。高级玩家会打开设置面板,重新调参。4从生活的城市,从事的职业,到每天的心情,上班走的路线。。这一切都有初始设定的默认值。我们需要足够多的觉知,经常和自己对话的能力,才能有意识地去修改初始设定。19年在国内,我觉得生活非常快乐,但有一股好奇心推着我继续出去看看,偏离一下原本的轨道,来到了非洲。20年在麦肯锡,我觉得工作终于变得得心应手了,初始设定让我继续呆在公司里向上升迁,但我想调整一下自己的能力树,去脚踏实地地做ops,尝试下自己落地的能力。曾经我在亲密关系中的初始设定是“封闭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更无法表达”,经过很多的调整变成默认“先内观自己的真实感受,再真诚表达自己的需求”。从默认恐惧和紧张,到默认爱和勇气。调参可大可小,也是一种可以训练和进化的能力。看到自己的初始设定,学会去调整它。也许只是电子琴上一条不起眼的毛巾,也许是我们的整个人生。

2022-9-15 4:33

解决刷剧停不下来的实际问题(探索中)

我过去一年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会无意识地刷视频和剧。在工作压力还算挺大的情况下,我都非常惊讶我在一年里刷了多少电视剧,以及没啥营养的Youtube视频。刷视频本身不是啥问题。但是带来的愧疚感+工作干不完就是个问题了。于是我最近在寻思着,怎么解决一下这个问题。解决方案还在探索中,先把我的逻辑和思路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其实第一层的解决方式就是我此时此刻正在干的,写作。我意外地发现,通过小报童解锁了我的写作动力之后,写作成了一个很好的工作distraction。如果以前的工作distraction=刷剧,现在的工作distraction=写作,然后不想写东西的时候,才会想到刷剧。这样刷剧的优先级相对降低了,我确实比以前刷得少了很多。于是当朋友甚至我妈来问我:最近写东西这么高产,会不会累的时候,我都会回复:完全不累,现在写作简直是我不想工作的逃避手段,甚至是一个极度有效的recharging充电方式。这点还是很神奇的。举个不恰当的比喻,有点像我小时候弹钢琴,如果一个琴谱怎么都练不好,老师会给你一个更难的琴谱来练。练一阵子之后虽然更难的也没拿下,但再回去弹第一个琴谱,却会发现轻松了很多。我现在对写作就是这个感觉。以前我会觉得写作本身也要花我不少的精力,但现在有了更费脑子的创业来做比较(要去get各种我脑子里没有的东西,不光要光速学习,还要能有效落地,还得无数人配合我),写作只是输出我脑子里已经有的概念,我一个人就可以做也不需要其他人,简直太轻松了。另外我发现写作可以把我带回一个比较in the zone的状态(vs. 刷剧的时候压根不带脑子),所以往往我写完东西可以利用这个状态再继续工作一段时间,效果加倍。当然了,这个模式其实没有解决我工作会被distract的本质问题。虽然说我可以说,写作肯定要比刷剧来的有意义,但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于是我开始琢磨第二层的解决方案,就是工作的时候如何少被distracted,更focus。这点呢我过去一个月做的已经相对好了不少,主要还是靠调整自己的状态+时间管理+外部工具辅助。比如我的第一个insight是,我在和别人开会的时候是不会被distracted的,因为这时候有另一个人,而且我俩肯定是在讨论事情,一般是我主导,我不可能半路开小差。我一向是个开会极度高效的人,会议从不做无意义讨论,都是迅速聊完解决问题。所以这部分时间我其实不用担心,只需要安排好我的日历,保证我的每个direct report都有和我1:1开会的时间,其他会议也都合理被排上。此外,紧急的事情我也从来不拖拉,比如财务让我批钱给员工发工资,给农民的钱等等这种,我都是立刻搞定。所以,我最最容易被distract的工作,其实是那些需要我一个人完成的,需要一些脑力,而且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比如写一些给投资人的report,一些不急着交的文件处理,需要花时间脑子去想的budget和数据,nice to have的战略等等。这部分工作,一部分我其实不用亲自做,但需要培训别人来做,需要设计合理的delegation和管理机制;但剩下那些非我不可的事情,需要划分明确的time box,然后用一些外部工具来帮助自己focus(比如用专注森林App让自己不刷手机,听帮助focus的赫兹的background noise等等)总结下这部分的3个具体tactic就是:Calendaring:规划并固定1:1,team meeting,other calls的时间Delegation:搞清楚我现在做的一些琐碎的事情可以分给谁来做,怎么培训确保他们能做好,并有效管理(进入管理,就变成1里的开会了)Time box everything else:把其他要干的活列出来,靠短时间的focus一件件搞定>>>最后第三层,我想解决无意识刷剧这个问题本身(比如今晚我就看了好几个我觉得毫无营养的视频!)我很快想到一个绝佳的parallel:刷视频和吃东西一样,其实都是对某种东西的consumption(娱乐和食物)。我今年在吃上面进步了不少,也在有意识的进行mindful eating,而不是无意识地给自己喂食物。关键在于要尽量给自己吃有营养的东西,知道大的营养素是什么,也知道特别没有营养的食物是哪些,哪些东西最好少吃不吃。建立起健康的观念,才能进行健康的选择。周末和朋友去逛超市,他说因为我在,他连饼干都没好意思拿,因为我吃的实在太健康。苏打水,糖这些东西都是碰都不碰。而且我不是靠意志力去控制,而是真心不喜欢吃这些东西,没有欲望。当然这不是说永远不能吃炸鸡,或者遇到我特别爱吃的东西时,不能偶尔binge eating;只要我是mindful地进行选择,大营养素全面,不是每顿都大吃大喝,就没有大问题。那其实对于娱乐的进食也是如此,应该也有一个mindful consumption的概念。首先,我应该搞清楚我真心想看的内容是哪些方面的(类似食物里的几大营养素),哪些东西是我看完不会觉得“天啊,我看了个啥” 而是觉得真心快乐的。比如,我看街舞和说唱综艺都是真心满足,并没觉得有负罪感,因为真的享受到了艺术,节目质量也高。然后我需要让这些我真心喜欢的内容唾手可得。打开Youtube应该给我推送这些内容,而不是算法的垃圾推荐。就好比如果我不想吃不健康的零食(比如薯片),我最好家里就不要放着,而且身边要随时带一些健康的零食(比如坚果),饿了的时候可以立刻拿来充饥,压根想都不会去想垃圾食物。我现在想的是趁着清醒的时候,先按主题收藏一堆我觉得比较好的视频和内容,下次想刷视频的时候优先打开这些内容,以免让算法给我推荐没意义而上瘾的内容。>>> 最后总结下我的这个“三步走”计划:减少工作时被distracted的状态(有了3个具体tactic,实施了一部分,有待加强)如果要被distract,用写作当第一优先级的distraction(已经实施,相当有效)如果实在要刷视频,确保Mindful consumption of content(有了2个具体tactic,待实施)今日先po文,具体实施后效果如何,我过段时间再来汇报!

2022-8-4 3:20

找到人生意义的方法论

作为一个前咨询师,我对framework有种又爱又恨的感觉。我不喜欢那些生搬硬套的方法论,为了好记而创造出一些奇奇怪怪(其实根本记不住)的简写,其实和心灵鸡汤没啥两样,看了就忘。但我喜欢用segment的方法去看待问题,相信问题不管大小都有可被拆解的逻辑,framework没有对错,只要能帮助我们有效思考就行。大概几年前我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的时候,画了三个圈,代表了人一生要figure out的三种关系:和自己,和他人,和世界。如果一个人能明确自己在这三层关系中的定位和意义,那就算“活得清醒”,大概率不会感到迷失。首先,自我是一切的底层。一个和自己相处不融洽的人,就是所谓的“活的别扭”,自己不舒服,周围的人也能感觉到。反之则是我们能给一个人最高的评价:“自洽”。我认为,和自我的关系有几层:了解自我 > 接受自我 > 最后是活出自我。有句话说,“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我很喜欢。这短短九个字里,就把这三层递进说尽了。万丈高楼都起于「了解自我」这四个看上去简简单单的字。可惜的是,我们的教育系统里注重术的传导,却少了让孩子们挖掘内心,了解自我的课程。很多quarter life crisis,mid life crisis都源于人生过半,意识到原来自己过的一直是别人想让我过的生活,然后突然醒悟:这不是我想要的!另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重点是自我的「可进化性」。山本耀司说,“一个人的自我,是在关系的碰撞中形成的,厉害人物,是和厉害的东西去碰撞。” 同样的我,如果没有出国留学,如果没有回国工作,如果没有在非洲创业,“我”都不会是今天的我。如果我对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就是多去体验,多去碰撞!自我不是坐在家里想出来的,是在不断的学习和经历中发现的。自我的宝贵如同一颗钻石,但也需要我们去用人生的历练不断打磨,才会有机会熠熠发光。接受自我也是不容易的一课。尤其是对女孩子来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像男生一样“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有些人甚至把“批判和自我批判”当作美德,看到别人对自己的状态满意就不舒服,非要上去喷两句。其实我在网上遇到无缘无故攻击性很强的人,第一反应就是他们的底层自我应该不太完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我不需要也不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去回应。自我觉知和自我批判是两码事。Being self aware is not the same as being self critical. 如果你脑海里有两个不同的声音,self aware的声音会说“我察觉到了我此刻的状态/情绪/想法是... 我会这么想/感受的原因是...”,self critical声音会说“我怎么会这样啊,我也太差劲了吧!我一定要赶紧停止这么做。” 前者是温柔的,来自于爱和善意的;后者则是攻击性质的,来自于恐惧的。我们可以去觉知自己的感受,情绪,想法(这篇情绪管理的文章里已经写过),但要意识到这些都不是“我”,不要因此就开始自我攻击,降低自己的价值(有没有可能,你才是对自己PUA最严重的人!)当你接受自己的一切,好和不好,优点和缺点,不再为难自己,你身上会开始闪耀自洽的光芒。自洽之后,是和他人的关系。这里的重点是维持优质的亲密关系。巴菲特对幸福的定义是“我爱的人都爱我”,这点我超级同意。我根本不需要人人都爱我,只要我在乎的人爱我就够了。(因此公众号即使有不好听的言论也不会对我造成打击,因为他们压根不在我的幸福圈子里。)我对他人的定义不是所有人,而是我们生命中的亲密关系,亲情友情爱情。回国的两年里我发现自己喜欢创造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擅长组织团体活动,设计让朋友们愉快的旅程。我觉得不管大环境如何,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给自己创造一个“小王国”的能力。在这个小王国里有我们最亲近的,同频的社交圈,大家相互鼓励,共同成长,是彼此无条件的支持者。情感是要维护的。有些人或许在大学里曾有过这么一帮好哥们儿好闺蜜,但毕业后渐渐联系少了,感情也会淡。我前两天还在和大学闺蜜们讨论,要重新计划一次德国之旅,重复我们8年前一起在德国study abroad的经历。我的不少mentor都说他们会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一年一起旅行一次。无论是爱人家人还是朋友,都可以用一些“仪式感”来让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最后是我们和世界,和宇宙的关系。这里的重点是贡献和感恩。很多人都知道“吸引力法则”或者是“向宇宙下订单”这种比较灵性的说法。我同意没有依据的灵性就是迷性,尤其是没有行动,空等宇宙给你送礼物上门是绝对不可能的。我相信多数人的底层价值中还是有“利他”这一项。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提升自己的价值,增加我们的意义感。很多觉得工作没有意义的小伙伴,也是出于一种“我这么辛苦是为了谁”的感觉:看不到自己工作带来的直接正面影响,就会开始质疑意义(我自己离开咨询也是这个原因)。因此,在我们和世界的关系里,必须有贡献这个关键词。我们只要能认识并且认可自己做出的贡献,就能找到自己在世界上存在的实际的价值。要注意,这种认可也许是完全主观的:也许有些公司和企业的价值我们并不认可,但是创始人自己坚定不移,那ta也不会怀疑自己的意义。换个角度来说,也许你做的工作其实客观上很有价值,但你自己骨子里就是没有认同感,那你一样会怀疑人生。所以,我建议你开始用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生活:我在做的事,为世界做了什么贡献呢?对现在的我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我让更多人吃上健康便宜的蔬菜,让更多农民用可持续的方式进行耕种,让几百号人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绝对不是只有我的工作和行业才有意义。我今晚去现场看了泰拳选手的比赛,有的人可能觉得打架能有啥意义,但在泰拳爱好者眼里,这些成功的选手们就是榜样,或许是他们强身健体,训练泰拳的原因;让他人爱上一项运动,难道不是一种贡献吗?我们做的工作也好,爱好也好,其实都有可能从不同的角度为世界创造贡献。不管是帮人类造火箭上火星延续基因,还是给他人带来几分钟的快乐 —— 重点是你愿不愿意从这个角度去观察,从而真正认可自己做的事情。另一个和宇宙关系的大命题是保持感恩。我相信如果有所谓的higher power,ta也会愿意优先帮助那些怀抱感恩之心,而非满腹抱怨的人。我真心相信感恩之心是90%来自于我们的主观意愿:那些爱抱怨的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找到抱怨的理由。反之,懂得感恩的人,在逆境中也能发现值得感谢的人和事。一旦进入了感恩的正循环(必须发自内心),其他的事情也会随之好起来。所谓“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大概就是这么来的。我身边的朋友有很多,无论行业还是国家都算是多元化,但几乎没有一个是爱抱怨的类型。大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小我遇到爱抱怨的人就会绕道走,尽量少交往。要搞清楚,说明自己遇到的问题不是抱怨,而无病呻吟就是了 —— 区别是前者可以帮我们找到解决方法,后者则不能。当你开始怀抱一颗感恩的心为世界做贡献,你会发现,世界一定会对你抱之微笑。---我们人类究其一生,大约都在和自我,他人,世界的关系里纠缠。像开头说的,方法论没有对错,只是帮助我们思考的工具。随着我的成长,或许我也会回来再度更新这个framework,增加一些新的枝叶,去掉过时的知识。你又是怎么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的呢?欢迎分享或在评论区提问:)

2022-7-28 3:10

请从三万英尺着陆

这两天有投资者来参观农场。投资人团队里有两个欧洲人和两个本地人,其中一个德国小哥是负责影响力分析的,所以问题格外多,都是针对farmer wellbeing,什么农民多久能收钱,你们收不收利息,合同长啥样等等。我们算了下一个小农1/4英亩地可以一季挣一百多美金,他明显觉得这个数字很低。问我:这个收入考虑他们的人工成本了吗?他们的时间如果不种田去做别的工作,可以挣更多钱吗?我就笑了。我说首先这个比起他们种传统作物的收入,已经翻了几番;其次请问以本地的失业率,他们不种田去干嘛呢?我不太相信那些说 “我们要让农民走出农村去别的地方挣钱” 的公司,这里又不是中国,没有多少进城务工,几十年没发展出任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两个年轻人里一个半没工作,你拿着欧洲的基本时薪来对标本地农民的收入,是不是有点何不食肉糜(当然最后这句话我没说出来)。德国小哥还没来得及说话,他自己的肯尼亚同事发声了,“你可以明天去问问他们觉得自己的时间值多少钱,你可能会惊讶的。这么点地能挣这么多钱,农民笑也笑死啦。”其实德国小哥是个人很不错的小伙子,教育背景好,学的就是发展经济学,毕业就在影响力投资机构,一心想着帮助第三世界的贫困人口。 我又想到了一个多月前的另一个trip,去参观肯尼亚的一个私人投资开发的经济特区(为什么是私人开发?因为政府没钱。)同去参观的都是来内罗毕暑期实习的高材生们,有哈佛和斯坦福的商学院,肯尼迪学院,也有我的麦肯锡前同事,个个自带光环。这个特区Tatu City我在麦肯锡做政府项目的时候就打过交道,了解他们在投资期间遇到的困难,做成ppt反映给政府部委。当时作为咨询师的我,并不大在乎人家的实际问题,甚至还颇有“你不要抱怨那么多我耳朵都要听出老茧了”的感觉。这次去实地参观,因为有了在本地创业的经验,我觉得这帮人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从07年拿到地,十多年来经历的各种艰辛,自己修路通电通水(政府啥也不管),渐渐打造出工业区,住宅区,真的改变了这个区域的面貌。虽然换了在中国,这些工程最多两三年就可以搞定,但在非洲实地经营的挑战何止百倍千倍。从咨询师到创业者,带着新的认知和角度去观察,我心里只有对做实业的人的崇拜。于是等到Q&A的环节,我听到MBA和MPA们纷纷问出 “你们这个项目有没有导致本地居民搬迁?会对本地community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这样的问题,我心里只能大翻白眼。是不是现在的高等教育除了政治正确和少数族裔的平权什么都不教了?其实并不是这些问题不能被回答。无论是我们自己的小农项目还是这个特区,都做了很多帮助本地社区的工作,也可以在影响力投资机构的打分体系下拿到高分。我感到失望的是,这些本可以踏实做事的精英年轻人,选择了站在三万英尺的高度来看这个他们不懂的世界。站在地上的人,会问出一万个跟群众的实际生活更相关的问题(比如真正的农业技术,比如市场);站在高空的人,沾沾自喜自己问的问题有多么高瞻远瞩,对人民群众多么有帮助,却不知道自己和农民的真实生活之间大概差了地球到火星的距离。这些政治正确有余而实际操作性不足的视角,似乎占领着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他们导致了一波波创业者们带着永远不赚钱的idea去讲一个个拯救世界的故事,因为只要有ESG,有women and youth,有bottom of the pyramid,就可以拿到钱。我周末去参加了一个donor conference,每个人在讨论小农农业的时候都带着non-profit的视角,只有我说:难道我们做农业就不应该赚钱?种地种的好明明利润率很高啊。我就是想做一个赚钱的小农项目!创业越久,越觉得想要intellectually poke holes容易(咨询师的工作),想要operationally get something done却很难(创业者的工作)。我appreciate那些明明有智识上的能力去做前者,却愿意踏实做好后者的人。我们需要更多愿意从三万英尺着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