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李奕在哪儿|第二季
李奕在哪儿|第二季

李奕在哪儿|第二季

@李奕👩🏻‍🌾

👩🏻‍🌾
2016-2021麦肯锡咨询师,洛杉矶、北京、内罗毕办公室
2021至今辞职创业,肯尼亚农业科技公司FarmWorks
🍀
第二季了,让我们一起玩人生这场游戏!
100篇非洲创业故事,职场实战干货,人生底层信念和关键认知。

已完结专栏三册:
【第一季100篇】:https://xiaobot.net/p/whereisyi
【心态大师】:https://xiaobot.net/p/mindset
【你的第一本人际关系指南】:https://xiaobot.net/p/Relationship
订阅1525
文章98
最后更新:2024-1-22 3:53
查看 【李奕在哪儿|第二季】 详情查看 【李奕👩🏻‍🌾】 主页
分享到微信打开

免费内容

2023-9-3 17:22

We are ALL humans

昨天有投资人拜访,我和合伙人带着他们去参观农民培训和试验田。我们大部分时候不愿意花时间做接待,也不想经常有人去打扰农民,只有重要投资人来的时候才会开放参观。昨天来的客人之一是Jacquiline Novogratz,Acumen的创始人和CEO。她80年代从华尔街辞职开始在东非工作。2001年创立了Acumen,全世界最早也最具影响力的影响力投资机构之一,可以称她为“影响力投资教母”。我之前其实只知她是机构的大老板,也没专门了解过她的生平。直到去年某次我和另一个在这个领域工作的朋友说起“Jackie visited us last week” 然后她张大嘴说:You call her Jackie? This is like saying "Bill came" and it's Bill Gates who visited you! 我才意识到她在影响力投资和发展领域的重要地位。之前我俩没有深入交流过,我以前看到她和我们农民相谈甚欢,但感觉总是“This is just what she does. It's a show.” 但昨天她和农民聊天的时候我站在旁边帮忙记录,所以更认真地听了全程。去仓库路上她又坐了我的副驾,我们一路聊天。我提了一些问题,而她回答时甚至一度哽咽。让我觉得对她的了解更加立体了一些,也有一些点是我想要记录下来,经常回看的。(另,因为她提到了自己写过的两本书,我回家看了她的维基百科。发现她老公是TED Talks的创始人Chris Anderson - 我刚好也买过他的书。然后想起昨天她在下车前认真地对我说:Yi, just continue to do what you love. It tends to bring you to the right person. 回想起来不禁莞尔。下次见面想要多了解一下她的爱情故事。)Do you know the word "Dignity"?昨天我们在做红薯种植的培训,大概有上百个农民来参加。他们还特意bake了一个sweet potato做的上面写着FarmWorks的大蛋糕。我们在旁边的实验田里,Jackie和两个female farmer开始聊天,我在旁边帮忙拍照。一开始我的反应是“她的问题怎么如此不接地气?” 比如她问完农民的产量增加(在我们的培训下,产量增加了两倍不止),就问“那对你们来说,什么是贫穷?贫穷会导致你们有焦虑和抑郁吗?”(我在旁边默默白眼,这种问题有啥好聊的??)她问了很多和性别相关的问题。包括家里的男性会做什么,谁做农活;女儿们都在干嘛(努力工作,挣钱养家),儿子们都在干嘛(无所事事,喝酒吸毒)。我在旁边听着听着,渐渐有了一些观点的转变。因为这些女性农民们其实言之有物,即使英语不好需要一些翻译,也都能讲出很多实在的内容和观点。最后她问了一个高难度问题(特意叫来了我的同事翻译)What is "Dignity" for you? 正当我担心这个词汇对农民来说是不是超纲了,我们的female farmer Faith说:Dignity is the way you carry yourself. You work with your hands, your work for yourself, you do it the way you want it, and you work hard to achieve something.多么精彩的答案!事后我告诉Jackie:我经常和农民们沟通,但我从来只谈生意,从来不会想着去聊这些话题。她让我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在车上,她和我分享了一个在印度的故事。一样的情况,她去问印度的底层“贱民”什么是尊严。她的本地同事们都不屑一顾,"they are rolling their eyes - oh Jackie is doing this again!" 然后这群“贱民”中,一位女性和她分享了一个关于尊严和帮助他人的故事,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她说:I just remember we are all humans.从她身上,我看到一种对于humanity的尊重。也许对于每天的公司运营来说这毫无影响,但却让我重新记起了why I'm doing what I'm doing - 对于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初心。You choose the version of the story you want to tell.在乡间土路上开着车,我问了她一个问题:我才干这事两三年,已经开始“jaded” - 这也不全是坏事:我不那么天真了,知道what works what doesn't,但多少也有悲观和厌倦。你已经在这个领域工作了40多年,但我每次见你,你依然充满了乐观和热情。你是怎么做到的?她笑了笑说:“这几十年里我经历过大屠杀,经历过被骗被抢,负面的故事简直太多了。但是I chose to tell which version of the story, to the world that needs to hear it. 但是,当我和行业里的同路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也会翻白眼,我也会说这事儿肯定不行。”这个答案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路。她很清楚一切的艰难困苦,但她更清楚自己面对的听众是谁。当这些听众需要看到非洲的潜力和可能性,才愿意给出资源和投入时,她会不遗余力地去描绘未来的可能前景。这也正是她所面对的大多数群体,和她在这个角色上必须承担的责任。而当她在一个已经投身于其中,理解做事难度本质的群体中时,她也会给出更多的真实想法,并不天真。她说:An Indian woman once told me: be a flower on the outside, and a tiger inside. 这样当别人以为你软弱的时候,你的坚强会令他们震惊。能够理解并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character和perspective,能看到这个世界黑白之间的灰度,是非常重要的技能。记录下来,提醒自己。

2023-8-24 1:14

论一个国家的不发展

今天我的data team lead来跟我聊,说下个月要离职,去保险公司上班。这件事我本来也在预料之中,但是谈话中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觉得必须写一写。我对data analyst的要求一直很高,只从肯尼亚最好的商学院招聘(麦肯锡内罗毕office也只在这个学校校招)。这个市场虽然失业率极高,招人不难;但优秀的人才也极少,所以并不好招。我们公司又开不出外企或者NGO的高薪,所以虽然能招到人,也不能让人家永远留下来。两年前我招过一个很不错的男生。当时他被麦肯锡拒绝了,HR把他的联系方式给我。我也觉得他非常优秀,干活极认真,但可惜的是他干了几个月就拿到了本地PE的offer,去高薪上班了。他一直觉得我是个好老板,和我保持着很好的关系。我们融资信息出来, 他激动地在LinkedIn上转发。这周我们还约了喝咖啡catch up。我还是挺看好这个肯尼亚年轻人的。今天打算离职的女生也是他的大学同学,当年接的是他的班,掐指一算也已经两年了。所以她要走我不奇怪,也很支持。虽然和她说了一番为啥现在留下来的timing会特别好,公司要开始增长,前景远大(真心实意地画饼),但她是学金融财务的背景,一直希望回金融行业上班,离这个行业更近,我也非常能理解。留不下来的人,不必强留。作为一个老板,我亲自招进来的人,我都希望他们有良好的未来发展,包括我有任何个人可以支持的地方,所以也问了问她未来的计划。她说未来想做政策分析师,帮助政府把更多的钱投资到医疗和农业这样的领域去。理想听起来很美好,可惜我干过这活,所以完全不买账。我说:肯尼亚缺的也不是好政策啊。这是我见过的“政策分析师”最多的国家了(不包括麦肯锡一类的咨询企业,还有整个联合国,整个世界银行组织,整个国际发展领域的机构,都盘踞在内罗毕大本营)她说:嗯,但是我还是想成为one of them。我说:那好吧。肯尼亚不缺政策,缺的是钱。那钱从哪里来呢?她想了片刻,说:我不知道。大概是Donor或者grant吧…!!这就是我的奔溃瞬间了!非洲最优秀,最有才华的本地年轻人们,也觉得国家财政都是被援助来的,钱都是天上掉下来的。这样的年轻人我这几年见过太多太多,直到发现自己公司里的人才居然这是这样想的,真心地扼腕叹息。上个月我在卢旺达开会,与会成员大多是NGO,几天时间下来便有这样的感触:NGO微观层面来看也许是好的,改善了一些人的生计,也创造了一些就业机会;但宏观来看,简直是把国家经济搞死的一把利器。我认识的最优秀的非洲年轻人们,无不向往去NGO工作。既有面子,也有表面上的impact,更有高薪 —— 谁不想去呢?可惜的是,NGO生涯越久,越不接地气,越不能实干,越浮于表面。一个主要经济体为NGO,主要经济来源为Aid的国家,用八个字来形容最优秀的人才,也是“说得了话,干不了活”。今天一个英国大姐来办公室拜访我,她是会计背景出身,来肯尼亚的十年也辗转于各大NGO和国际组织。她现在带领一个农业机构,模式和我们类似;她花了两年,非常努力地想洗掉机构的NGO习气,希望做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但依然很艰难。(同时非常羡慕我们day 1就是想赚钱的)我俩在办公室里同仇敌忾地聊了半小时NGO如何毁了非洲农业产业链。。。本来能够可持续赚钱的商业模式,被NGO给打破了经济模型。现在肯尼亚农民们,去参加个农业培训,提升自身生产力,还希望组织给打钱,简直是活活被培养出了“等靠要”的习性。三年前我还在做咨询师的时候读了Dambisa Moyo的Dead Aid,论为啥几十年的援助彻底干死了非洲经济,当时觉得解开了许多我在非洲国际发展领域工作的疑惑。这本书写于2009年,十几年过去了,什么都没变。国家真的当自强。不知道这层道理,啥时候能在非洲落到实践。

2023-7-22 17:15

值得订阅的小报童推荐:第一期

4月份我写了一篇贵和便宜,是本季有启发最多的文章之一。里面有聊到小报童对我的作用。最近在小报童上付费购买了不少专栏,总体都觉得是值的。周末吃饭的时候,朋友说:为啥要付费买内容?免费的内容有很多非常好的了!我说没错啊,但是免费的内容再好,你就是不认真看啊。他沉默。网上免费的内容确实信息大爆炸了。我自己也已经不打开多数公众号,即使那些我认为质量还不错的。但付费的小报童专栏每一篇我都会看一看。为了让物有所值,往往还会1. 思考下对自己的实用场景;2. 分享给一些爱思考的小伙伴,万一对他们也有启发;3. 点开文章中的链接去钻兔子洞,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思考。我在小报童上目前订阅的专栏(不包括我自己的)一共有20+个。今天想推荐几个我最喜欢的,也是我目前在互联网的主要信息来源。这些内容启发了我,希望也可以启发你!我的推荐标准:内容对我有启发,定义为让我接触到了新知识,或者打开了思维新角度作者长期更新,不断更(不用担心付费之后没有交付)价格合理,一篇文章1-3元之内,好好消化可以得到物超所值的效果【利益相关:从我的链接购买,我会收到合伙人分成!先谢过创作者和购买者了!】1. 产品沉思录(专栏🔗点击蓝字就可以)少楠和Fonter的产品沉思录已经写到第七年了,每周一更,交付非常有保障。我依然不属于科技界人士,也没当过产品经理,依然觉得【产品沉思录】是我今年发掘的最大宝藏之一。(我甚至给几位美国朋友sign up了,因为他们老问我:你这个资源/信息从哪里来的?我说都是这个专栏,中国最好的PM给你curate信息源,你自己翻译着去看吧。)产品沉思录每周更新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和有趣的议题,大概有五六篇内容。哪怕不是每一篇都对我适用,我总能挖出一些有用的信息。我今年经常聊的【能量审计】,最初就来自产品沉思录的某一期。因为这个专栏里兔子洞非常多(每篇文章都跟着一堆推荐阅读链接,方便读者深挖),我推荐的阅读方式是不要用手机微信!在电脑浏览器上打开小报童,这样你每点开一个链接,都会是新的窗口。钻起兔子洞来,非常舒适。2. 不是办法二怪是我今年回国认识最投缘的新朋友!抄一下她的个人介绍:2017-2022 做脱口秀节目的导演、制片人。《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各做过两季的导演,后来在新节目做总导演、制片人,顺便做了一个在剧场聊天的播客叫《车间访谈》,也经常用个人身份在朋友的播客里串串台。2022 开始做自由人,四处云游,研究灵性,发NFT和买卖NFT,做Web 2.5的区块链中间件应用,做博主,做B站up主,接小活,给朋友的二手商店收银,卖咖啡。她的专栏从年初开始写,稳定周更,每周一篇【长文】。真的长,万字起,需要沐浴焚香静心认真阅读那种。(没那么夸张,但确实我为了读她的长文,搞了个iPad mini,在大屏幕上打开,阅读体验极佳。)我的小报童写作模式属于【碎片化】,每周想到哪写到哪,灵感来了一周四五篇。随着灵感浮动,做小规模的更新。她则属于每周有自己的【报童日】,悉心选题,烹饪一道大菜出来给读者。她的安利能力太强了,能说出各种惊为天人,反正我是想不出来的精妙比喻。比如五月份她写了Apple Watch,把苹果手表称为“乔布斯的能量法器”,然后我就真的入了一个Apple Watch,目前每天戴着。她的文章值得回头读,反复咀嚼。比如3-4月写的【令人怦然心动的大脑整理术】系列,5月的【不上班和Gap Year指南】系列,都既有思考又有立等可用的实践。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很可能也会喜欢二怪更加古灵精怪的文字!3. SmallTalk我又来安利Light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体验过:看到一个人的文字,立刻感受到你和ta之间有很多底层共通。一种“我也是这么想的,你把它写出来了”的强烈感受。我第一次看Light的文章,还不认识他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之前说过他写作是“如代码的文字”,我觉得热爱理性思考的人,应该都会喜欢他的逻辑。Light的文章都不长,看起来很快,但思考的后劲很大。比如最近我很喜欢的一篇【理性的自私人】,摘抄部分让大家感受下他的逻辑链。经济学有个著名的基础假设,“理性的自私人假设”。即,人会理性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是个争议巨大的假设——挺多人就是挺感情用事的呀;也挺多人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呀。但也可以适当地打上补丁:人是有独立思想的主体,自身利益并不必然是某种客观共识的利益,因而他的无私利他行为,实质也是自私利己行为;更具体而言,人也有满足感情冲动的需求(现在一般讲作“情绪价值”),因而感情用事也是一种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即,每个人理解的“自身利益”并不相通。此假设,也就扩展为人会理性追求自身主观利益的最大化。对我来说,阅读SmallTalk的一大作用是【提升我自己的底层逻辑能力】。我一直觉得你想往哪个方向去,就尽可能先搞清楚这个方向上的“最好”。看过“什么是好”,才有模式识别能力,才有可能走上正路。否则不管是投资,创业,都很容易就走上歪门邪道,陷入“术”的海洋里出不来,每天琢磨自己问题到底在哪,是不是跟错了师傅。在有逻辑地使用first principle进行思考这件事上,我觉得Light就是“最好”之一。所以我看他的文章,会琢磨他的逻辑链(一般都被他自己清楚地写出来了),我是不是也会这么想,如果我俩思考方法不同 - 不同在哪?这种思维火花的碰撞是非常有趣的。他也有个公众号叫Loudly Thinking,如果想看更多他的写作样本,可以去关注。//第一期小报童推荐就到这里!大家喜欢的话,咱们下期再见!

2023-6-4 22:0

《最优解人生》里几项打动我的人生原则

最初看到这本书,是在冰清的小报童。她针对这本书直接写了四篇文章,详细做了拆解。我就是看完了她的文章,大受震撼,决定通读全书。看完又立刻亚马逊下单了两本,到了纽约直接送给朋友。(所以很感谢她推荐这本好书!)如果想要看更详细的内容,推荐去读冰清的拆解文章,或者直接微信读书。这篇文章简单讲讲书中打动我的几个点和我的思考。1本书英文原名叫Die with Zero,作者的原则很简单:“死时归零”。意思是在死的时候,应该不留下任何金钱财富。死的时候全部花光是最好的。他把金钱等价于生命能量。我们挣到的每一块钱都是我们花费生命能量获得的。因此,假设你死的时候还有一百万没花掉,而这一百万是你花了两年挣来的。那就相当于你白白浪费了两年生命能量!!乍一听,这似乎有些过于简单草率?如果人还没死,钱就不够了呢?如果生了大病需要很多钱呢?留给孩子的钱怎么办?别急,这些疑惑,作者在书中都一一作出了解答。这里插一句我的感想:「人生信条」往往需要足够简单,才能有记忆点。比如我常说的“选择爱而非恐惧”,简单的七字原则。每一句信条背后,也许还有100个nuance和caveats,但是they don’t have to be all spelled out. 如果一个原则想要cover一切的“意外情况”,那ta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Die with Zero作为一个life framework,足够简单,有记忆点,有指导意义。这就够了。2接下来分享书中三个打动我的点。【投资体验的复利】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人生中的体验也有回忆带来的快乐复利,而且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体验也会不同。他分享了一个自己早年的故事。他二十出头大学毕业,在纽约工作,那时候薪水微薄,但他依然努力存钱,对开支斤斤计较。他的一个好朋友Jason也挣着差不多的工资,但某天居然决定:要借一笔钱去欧洲旅行!作者觉得不可思议:你都那么穷了,为啥不努力挣钱,反而要借钱旅行。Jason去了欧洲背包旅行,回来之后和作者分析了一系列的故事和艳遇,让他好不羡慕!后来作者30岁以后,有了足够的钱,也去了欧洲旅行。但此时他意识到:30多岁的中年欧洲之旅和20岁的背包旅行是完全不同的体验。他不能再住便宜的青旅,party到清晨,有各种年轻人的艳遇。他开始后悔:十年前我就应该来这里。作者说:如果你相信你的收入会随着年龄增加,那20多岁就没必要忙着存钱,反而应该多多投资于各种体验。有些经历,适合年轻人,十几年后再体验就没有那种味道了。(读到这一part的时候,我很庆幸自己20岁的时候选择了去德国交换,backpacking了十几个国家。快十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回到过欧洲;但20岁和闺蜜们在欧洲生活旅行的回忆,是我一辈子的财富。)他又分享了一个他中年以后的故事。45岁那年,他决定办一个史上最棒的生日party。他希望把人生中所有重要的人都邀请到他最喜欢的加勒比海岛。他的考虑是:这个年纪他的母亲还可以旅行,如果50岁再大办一次,她很可能已经出不了远门了。为此,他定下了岛上他最爱的酒店,并主动为财务有困难的朋友们提供了免费的机票和住宿。但当他看到整个旅行的费用时,他不禁自问:“我真的应该花这么多钱在一次生日旅行上吗?” 即使他这些年都是die with zero的倡导者,他依然犹豫了。最终,他告诉自己体验的重要性,然后做出了这个决定。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他年过五十,回忆起五年前的这次旅行,依然觉得是他这辈子做的最对的决定之一。50岁生日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无法旅行,很多朋友也不在身边。回忆起45岁时的生日体验,他写道:那个星期在各方面都太棒了,我将永远铭记在心,直到大脑停止运转的那一刻。在脑海里重温那些日与夜,感觉几乎与当初亲身经历时一样好。我相信,在我的人生尽头,我的喜悦将来自我的回忆,而圣巴特岛之旅将是最为重要的回忆。我生命中也有类似的经历。19年我在来肯尼亚之前,在北京和上海都办了farewell trip,和朋友们度过了两个美好的周末。我还记得在安吉的周末大家围坐成一圈夸我,而我哭到断片。我当时真的没想到一别就会是整整4年。这几年无法回国的日子里,我总会庆幸当年认真地办过告别旅行,没有留下任何的遗憾。【给孩子的财富】作者被问的最常见问题就是“难道一点钱都不给孩子留吗?”对此,他的答案很简单:“留,但别等你死了再留啊!”以当代人的寿命,如果你的财产真的成了遗产,那你的下一代很可能也五六十岁了。那时候的他们突然收到一大笔财富,用处真的很大吗?根据调查,大部分人认为在26-35岁之间收到大笔财富的价值是最大的。不管是用于创业还是买房,都可以显著改善一个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更大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中国父母帮助子女买房这一习惯,就比较好地反映了这条原则。相比之下,在美国这就比较少见(除非是亚洲家长)。所以作者建议,如果你想给下一代留下财富,不如在他们更年轻,更能用得上的时候就做好计划给出这笔钱。作者还有一个更shocking的观点(但仔细一想极有道理)。何为“慷慨”?如果你在活着的时候大方捐赠,那我会认为你是无私的,而死后就无从选择了。所以准确来说,死后无法慷慨。他说曾看过报道,一个纽约的律所助理生前节省地住政府的廉租房,死后将自己的遗产上百万美元捐赠给了一个公立学校。报道宣扬了这个女性的慷慨慈善,他却认为:如果真的想给慈善机构捐钱,生前就应该找机会捐赠。因为对机构来说,钱给的越早越好,也可以尽早帮助更多人。至于住廉租房省钱,如果她的收入明明可以负担更好的住宿条件,她就应该搬过去,而把数量有限的政府廉租房让给更需要的人。我看到这里的takeaway是,没有什么钱是必须等到死了以后再给的。如果觉得遗产愿意用来做慈善,不如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做。比如把收入的3-5%固定捐出去。【生命晚期的阶段】我过去几乎没考虑过老年后的生活,毕竟离我还遥远。作者为老年生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framework:分为go-go years(活力之年), slow-go years(慢活之年), no-go years (失活之年)。 刚退休的时候,很多老人突然有了大把时间,到处旅行,爱上摄影,甚至开始环游世界。这所谓go-go years。再过几年,腿脚越来越不利索,也许还可以自理,但已经不能再出远门了。进入了slow-go years。再过个几年,也许因为各种疾病甚至更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他人看护。这就是no-go years。我上个月去湾区,在Palo Alto斯坦福隔壁的疗养院见到了我的mentor Tom。他已经89岁了。因为太太身体不好,所以搬进了这间五星疗养院。他年轻的时候,当过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长,斯坦福法学院院长,还在卡特总统期间当过国际开发合作署的第一任署长。他其实从未“退休”过,目前还在斯坦福教授着两堂课,美国民主历史课,和高等教育的领导力课程。我和他七年前认识。这几年我能看到他从slow-go years进入no-go years。几年前他还能住在自己家里,甚至还邀请我去他家的感恩节晚餐。现在他已经没法再host这些聚会,活动范围也不离开Palo Alto了。知道有这些阶段,有两个implication:一是要趁“活力之年”结束之前,多多获得人生体验。因为到了某一个年龄段,有些体验就再也无法拥有了。二是意识到,人生后期的消费会极度下降。老了的你,根本花不了那么多钱。我这个月要回国,和我妈讨论带爷爷奶奶出去玩。她提醒我:爷爷奶奶现在已经不能走长距离的路了,如果要出门,也得去有电瓶车可以做的景区。“爷爷奶奶已经不能出远门”就像惊雷把我打醒。我一方面后悔,在过去的几年,由于疫情没机会让他们来非洲看看。如今可能很难再成行。另一方面又庆幸,我过去十年里,在有限的回国时间里,带着老人们去过云南,走过双廊沙溪大理;去过日本,坐着大游轮。在他们还能出门的日子里,我们有过共同的旅行体验。但如果我更早地意识到slow go和no go years会来的那么快,我一定会带他们去更多地方。3有些书我们喜欢是因为他们confirm了我们已有的belief system,我们享受得到认可。有些书我们喜欢是因为他们expand我们的belief system,让我们看到了新颖的观点和更大的世界。这本书在我这里,属于后者。推荐给你。

2023-6-3 2:50

聊聊“自私”

1Hunter发过一条朋友圈,说爱德文车喜欢招“自私”的队员。这一条听上去有点反常识。所以今天想来聊一下。Hunter指的“自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这里的“自私”,本质是:了解自己,有自己的边界感,不怕说出自己的需求。他举过一个老队员的例子。有一次老队员们聚会。聚会很开心,但到了最后大家也有些累了,但谁都不好意思主动先离开。这时候有一个女生就主动说她想先回家休息了,然后很有礼貌地和大家告别。这个小举动让他觉得这位老队员很有边界感。既尊重了他人,也没有违背自己的意志。2我感到自己这几年越来越学会“自私”了。一大表现是学会了合理地拒绝。今天有朋友约我吃饭聊聊。以下是我们的聊天记录。换了以往,朋友说要来家里找我,我连门都不用出,也许就答应了。但对能量管理更加敏感的我,坚定地回绝了这个要求,也阐明了自己的理由。对方也表示了理解。我和朋友小非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家像一个花园,养着三只可爱的大狗和一大堆小动物,做饭也很好吃。所以我经常去他家吃饭。但他有一天告诉我,“我最近想多花时间创作,所以要少邀请朋友们来我家。以后我邀请你,你才可以来吃饭。”虽然我俩已经是非常好的朋友了,我也不会觉得他这样说就伤害了我,反倒很高兴他可以对我直说他的需求。某种意义上,可以不用有后顾之忧地明确表达自己的需要,正是这段关系强度的证明。3也许有人觉得这样做会显得不合群,又或是:反正也不算什么大事,为什么不稍微麻烦自己一下呢?我觉得需要你去“合群”的群体,未必适合你。好的群体应该互相尊重个人差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在新奥尔良的周末,周六晚上我们在餐厅玩各种喝酒游戏。Ana不喝酒,没有一个人劝她“哎呀你喝一杯吧”,反而让她在旁边观战当裁判,也有参与感。后来她表示有点累了要提前上楼休息,也没有任何人阻拦。但过了一个半小时,喝醉了的一帮小伙伴纷纷跳进泳池里打闹,我想起了她,觉得这时候不该把她忘了。于是叫上Stephen和Greg,上楼把Ana叫醒,然后直接把身材小小的她扛下了楼,扔进了泳池和大家一起玩。第二天早上我俩醒过来,她对我说:“谢谢你昨晚提醒他们把我叫醒。如果我错过了昨晚的狂欢,大概会后悔!”我自己觉得这是最理想的状态:我们都可以随心做出选择,没有其他人judge你;但大家也会记得你是群体的一员,不会忘记或者孤立你。4遵从本心,比please others更重要。我们的能量有限,也许违心答应做一件小事只需要你5%的能量,但是积少成多,你的能量阀就会渐渐空掉。更何况,你如果只能带着80%的能量,去做一天中剩下的每件事,这样的损耗也是会compound和叠加的。刚才写完这篇去翻Hunter朋友圈,居然发现他昨天关于“自私”这个录取偏好,又发了新的内容。很喜欢其中这句话:自私的人会选择先自洽。本文中谈论的“自私”,本质正是从自洽出发的。一个无法自洽的人,也无法持续地给他人和这个世界提供能量。先保护好自己的能量。